?

試析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2015-10-21 17:06蔡兆游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民商法策略

蔡兆游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信用體系卻隨著進步在一步步的下降。古語有云,民無信不立。沒有誠信的社會將是一個不健康不健全的社會,而現在這種不誠信漸漸的蔓延到了法律生活中,對于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本文就民商法的現狀淺談如何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

【關鍵詞】民商法;信用體系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092-01

在2008年,原本平靜的市場卻被三鹿奶粉毒奶粉事件炸開了鍋,作為奶粉界舉足輕重的一員,卻利用了消費者的信任,將有害的產品流毒于千里。從這以后,很多的商業欺騙問題都被曝光了出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禁發問國家的民商法是否出現了信用問題。

一、民商法信用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信用的定義未統一

信用的定義是什么?如果連信用的定義都無法界定,那么如何能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做到健康的運行。在學術界有幾種對于信用的定義,比如:遵守承諾,不欺騙;條款說,有條款為證等。但是在民商法信用體系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定義對于法律來說是有極大的彈性的,比如:三鹿奶粉在產品合格檢查的時候,提供了自己的條款,條款也是可以弄虛作假的。所以最后就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

(二)信用原則滯后其他原則

所謂的自由就是向下不觸碰法律底線,向上要無限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信用作為道德體系的基礎,是司法領域中的最高行為準則,更是民事立法的價值追求之一。然而信用卻一直在被人們忽視。比如:在現在的一些民事法律制度之中,往往將信用擺在了最末的位置。這樣的地位一方面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另一方面這與信用原則最初設定的地位天差地別。

(三)信用原則沒有明確的法律制度

信用原則雖然是民商法規定的指導性原則,涉及面廣但是卻沒有明確的法律制度來規定應該如何去踐行這個原則。比如:情事變更原則是信用原則在某種程度上的合法原則,但是目前在我國的合同法文本中,并未提出情勢變更的原則。信用原則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信用滲透到民商法律中去,波及到信用問題的時候,應該按照哪一明文規定來執行。在目前情況下,市場經濟依舊存在很多信用問題比如:瘦肉精,地溝油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以及信用法律的明文規定缺失有重大聯系。

二、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信用的缺失,反應著一個社會的不健康的狀態,我們在沒有誠信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時常會感到危機感與背叛感,這對于整個民族的健康發展有著極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構建民商法信用體系成為當下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一)加強信用權的構建

信用權應該被立法部門構建并作為一種新的人格權來運用。這種人格權是信用權的核心,它對于增強法人,自然人享有的信用權有實現的可能,并且可以在經濟活動中充分的使用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信用權。這樣一來,法人和自然人會在法律的管束下規范自己的交易行為,自覺的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對于市場穩定的運行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比如:在交易的時候,不排除法人會有欺騙自然人的可能性,但是自然人有自己的信用權可以舉報控告法人,這樣一來就可以將很多詐騙的行為置于死地。這種信用權的構建有利于保障相關人士以及企業自身的信譽利益,是整治信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加強公司的信用體系的構建

公司作為市場的主體單位,必須要誠信的去兌現自己的承諾,履行自己對于消費者的義務。如果企業在信用問題上違反了對消費者的承諾,就必須對消費者的損失進行一定的賠償。比如:保險行業很多企業在吸引投保人的時候,往往為了公司業務對消費者許下很多承諾,事故發生過后,說承諾書上并沒有包含這項條款,這是在當下時有發生的事情。在缺乏信用的市場中,為了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公司一定要加強信用建設。公司的信用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響到公司相關人員的利益,債權人的利益以及整個經濟市場的安全發展前景。所以一方面需要公司做好履行義務和償還債務能力兩方面的事務。

(三)加強政府信用體系的構建

政府部門的信用是保證整個社會市場良好運行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要加強政府信用制度建設,一般來說就必須要加快建立一個既規范政府又規范市場的法律法規。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底線,所以一個規范的法律法規可以監督政府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政,是否自覺遵守信用原則,是否發揮好經濟職能的作用。要建立起這樣一個制度,一方面需要政府開展信用的專題來加強工作人員的廉潔從政效率,以及對于信用原則的遵守。另一方面需要法律手段來規范工作人員的信用,禁止濫用權力,嚴格控制公共權力等,法律手段這也是依法治國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加強個人的信用建設

在學生的信用上要加強教育,一定要嚴格的強調信用二字,信用將是一輩子都要遵循的道德行為準則。在工作人員上一定要嚴格運用法律法規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在企業文化之中可以將人員的信用建設當做工作表彰的一部分來加強工作人員的信用建設。

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的發展必須要信用體系的保障,而信用體系的構建必須依靠企業,政府,個人甚至教育,文化的方方面面去共同協調完成。只有整個系統都在講究信用原則,這個社會才會是一個信用的社會。

參考文獻:

[1]董巍.淺析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J].科技風,2014(22).

[2]劉子其.企業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規制探究[J].法制與社會, 2015(23).

猜你喜歡
民商法策略
高科技時代背景下普通民商法的應用創新
我的手機在哪?
民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關于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探討
民商法在中國古代法中的地位和發展歷程
淺談民商法的作用和功能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