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醫學專業與心理學專業和理工科專業學生共情能力的對照研究

2015-10-21 17:06李志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李志

【摘要】目的:對在讀臨床醫學專業與心理學專業和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生的共情能力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照調查的結果來研究在讀不同專業學生的共情能力。方法:對在讀的臨床醫學專業與心理學專業和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并在規定時間內收回問卷進行統計。結果:臨床醫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共情能力高于理工科專業的學生,臨床醫學專業的共情能力稍低于心理學專業。結論:通過接受后天的教育,不同專業的學生共情能力有差異。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心理學專業;理工科專業;共情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208-01

共情能力是一種理解他人感受的特殊的溝通方式和心理表現能力,是與生俱來的特殊能力,可以通過加強共情的認知結構以及對他人行為研究觀察等的培訓,獲得更高的共情能力。它要求人們可以換位思考,以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進而認同,最后接受其想法和感受,盡量地達到思考共鳴。Mayeroff(1971)認為共情是“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須能夠好像用他的眼睛去看他的世界,以及就像是他自己,不是把他看成是物品一樣從外面去審核、觀察他的行為和動作,必須進入到他的世界里,從他的世界內部去體會、認識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生活目標和前進方向”。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問卷調查的主要對象以臨床醫學專業、心理學專業、理工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測控技術與儀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等)的大學在校學生,被調查的對象學生均沒有視覺、聽覺等五官感覺異常,沒有情緒上的障礙(包括情感糾紛或者家庭糾紛等問題),也沒有精神病癥(如精神分裂、狂躁、抑郁、自閉等),沒有濫用酒精和物質的過往史,更沒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的軀體疾?。埣玻┑鹊?。

(二)方法

以發放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對照研究。發放的調查問卷總共有200份,在規定時間內回收的調查問卷有192份,其中有效的調查問卷有185份,有效回收率為92.5%。有效調查問卷的學生按大學年級分,在讀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共63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20人,心理學專業17人,理工科專業26人;在讀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共50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18人,心理學專業20人,理工科專業12人;在讀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共57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22人,心理學專業16人,理工科專業19人;應屆畢業生(在讀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共15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5人,心理學專業3人,理工科專業7人。合計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有65人,占總調查對象的35.13%;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有56人,占總調查對象的30.27%;理工科專業的學生有64人,占總調查對象的34.59%。調查問卷的結果參考由我國臺灣學者詹志禹依據Davis基于共情的多維理論建構所編制的測量共情能力的人際反應指針量表的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根據IRI-C的描述,共情能力可以從人的觀點采擇、想象力、同情關心、個人痛苦等來測量。

二、結果

(一)問卷調查的結果

在讀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無管是臨床醫學專業、心理學專業或者是理工科專業,在觀點采擇、想象力、同情關心、個人痛苦都沒有太大的差異。在讀大學二年級的臨床醫學專業與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在觀點選擇和想象力的測量方面,與理工科專業的學生沒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在同情關心和個人痛苦方面比理工科專業的學生稍稍有點優勢。在讀三年級和應屆畢業的臨床醫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的學生,無論是觀點選擇、想象力、同情關心還是個人痛苦的測量結果都普遍比理工科專業學生的高,特別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在同情關心和個人痛苦方面的能力表現得最高。

(二)臨床醫學專業與心理學專業和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共情能力的調查結果總結

從調查結果上看,共情能力在各專業的在讀一年級學生沒有很大區別,隨著接受專業知識的教育和學習,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共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而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共情能力相對來說反而有所下降。大部分的未接受專業知識教育的學生都處于原始狀態,只表現出自己原來的共情能力,在接受一定程度的專業教育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由于萌發能夠幫助別人的想法,共情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并沒有達到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共情能力。相對地,理工科專業學生沒有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其共情能力有呈下降的趨勢。

三、討論

共情能力是建立在個體先天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受到后天成長環境的影響,可以通過觀察、培訓等技巧來提高個體共情能力。由于社會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地行到提高,人們對健康以及醫療護理的服務需求也不僅是單純的治療疾病了,也要求包括對醫生的醫療技術、治療疾病的費用、治療疾病的醫療環境、人文關懷等等達到更高的需求水平。特別是病患者們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的心理感受不斷地受到關注,理解病人的感受成為醫療護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共情能力對于今后的相關工作會有著比較積極的作用,希望能夠在培養學生時相對增加共情能力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金怡,姚本先.心理咨詢技術中的共情解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19).

[2]詹志禹.年級、性別角色、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系[M].臺北: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1987.

[3]鄭凡凡,王志穩,李淑元.不同年級本科護生共情與利他觀念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2).

[4]趙淑琴.共情在護患關系中的作用[J].全科醫學,2010,15(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