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麻及連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2015-10-21 18:14王宇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全麻認知功能

王宇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影響。方法: 選取老年非心臟手術患者78例,40例患者進行全麻手術為觀察組,38例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為對照組。觀察測驗兩組患者在術前2天內及術后一周內的神經精神功能,分析兩種麻醉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前、后神經精神功能測驗均無明顯差異。兩組患者在術后神經精神功能惡化比較分析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患者進行非心臟手術時使用全麻及連續硬膜外麻醉方式對其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影響無明顯差異。

關鍵詞:全麻;連續硬膜外麻醉;認知功能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 early influence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Methods select 78 cases senile patients without heart surgery, 40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tes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week 2 days of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anesthesia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he influence of early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reoperatively, spirit of nerve function after test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postoperative nervous spirit function deterioration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non-cardiac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nd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has no obvious effects on the function of early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ifferences.

Keywords : general anesthesia;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Cognitive function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常發生于大于60歲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神經細胞衰亡增多、腦組織本身出現退行性變,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儲備下降,同時老年人腦血流量及葡萄糖代謝功能降低等因素均會使老年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增高[1]。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今后接受手術的老年患者將越來越多,術后認知功能障礙造成的醫學及社會問題將日趨嚴重,故必須重視老年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積極進行預防及治療[2]。我院將全麻和連續硬膜外麻醉兩種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進行非心臟手術的患者78例,其中用全麻方式進行手術的40例為觀察組;使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方式進行手術的38例為對照組。其中男、女性各39例;平均年齡68.5±9.5歲;平均體重61.5±5.9kg;平均身高1.6±0.75m;麻醉一級為40例,二級為38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經神經、精神測驗兩組患者術前均無精神病史。兩組患者與家屬均對手術過程知曉,并簽署術前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觀察組:靜脈注射瑞芬太尼(6u/L)、丙泊酚(2mg/kg)、羅庫溴銨(0.6mg/kg),行麻醉誘導,術中用瑞芬太尼(4u/L)、60%氧化亞氮和低濃度異氟烷維持麻醉,術后靜脈注射嗎啡(2.5mg—6mg)。

對照組:在進行手術的相應間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導管內注入2%利多卡因(3ml誘導劑量,總背景劑量14ml),進行手術期間在患者硬膜維持麻醉用藥2%利多卡因(7ml/h)為追加劑量維持麻醉。

1.3觀察指標

在術前2天內和術后一周內對兩組患者進行神經精神功能9項檢測,各檢測項目術后值功能降低大于或等于術前值20%判定該項目出現術后功能惡化;9個項目中大于或等于2個以上檢測項目出現功能惡化判定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

1.4統計學處理

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并采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神經精神功能分析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前、術后連線、數字符號、累加、視覺再生等9個項目的差異。詳見表1。

2.2術后發生神經精神功能惡化情況比較

術后觀察組大于等于二項有16例,對照組有13例。如下表2。

注:兩組患者在術后神經精神功能惡化比較無顯著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

3結論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是指患者在全麻術后出現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常見于接受大手術、急診手術后的老年患者,臨床表現為精神錯亂、焦慮、人格改變、記憶受損,這種認知功能、獨立能力及技巧的變化,稱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3]。隨著手術類型和全麻持續時間的不同,術后認知功能損害程度不一,盡管近年來在麻醉技術、監護儀器、手術操作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但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仍不少見,其發病原因及機制引起了廣泛重視。

目前臨床上測驗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韋氏成人智力量表具有較高的可信性及有效性,且操作簡單,對評估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很有幫助。相關文獻資料顯示術在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病中使用全麻能夠有效的進行臨床治療,但其治療后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爭議[4]。隨著科學的進步發展,連續硬膜外麻醉在臨床治療中使用越來越普遍,其不僅能減少藥物的使用量,還能減輕患者在手術刺激引起的應激反應,術后患者能夠較快的蘇醒。使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后能減輕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發生。研究分析我院40例使用全麻患者與38例使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患者,報告顯示,兩組術后神經精神功能比較無明顯差異,兩組大于等于二項術后評比與術前下降大于等于20%的患者比例分析比較同樣無明顯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表明連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非心臟手術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發生率無明顯減輕跡象。經研究分析表明[5]患者術后發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麻醉藥物引起的,但麻醉藥物是引起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原因之一。

總之,研究中兩種麻醉方法對老年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影響無明顯差異,但連續硬膜外麻醉能減輕患者在手術刺激引起的應激反應,術后患者能夠較快的蘇醒,在臨床治療中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陸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09(4):260-262.

[2]袁東彬,楊武,賴峰等.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后早期認知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3):49-50.

[3]邱紅雨,張國慶,李晶瑩等.不同全身麻醉深度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5):封3.

[4] 劉沁爽,李淮安,梁淑娟等.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對骨科大手術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1,51(26):68-69.

[5] 陳彬,周代偉,聶瑞霞等.腰硬聯合麻醉和全麻對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2):245-246.

猜你喜歡
全麻認知功能
瑞芬太尼復合異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婦女剖宮產麻醉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骨科全麻圍術期腹脹便秘的中醫護理方案效果評價
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對全麻拔管期嗆咳的影響
視頻宣教對全麻患者麻醉術前焦慮及配合程度的影響研究
結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對全麻斜視矯正術中眼心反射發生率的影響分析
重復經顱磁刺激對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臨床研究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單灶卒中后腦梗死部位與認知功能損害的相關性研究
老年認知信息平臺的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