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預護理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抗抑郁治療效果

2015-10-21 18:14袁瑩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抗抑郁治療效果

袁瑩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預護理在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抗抑郁治療上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兩組,每組各60人,對照組采用常規高血壓藥物及抗抑郁藥物等常規護理操作,干預組除進行藥物治療外加用干預護理,治療前后采用SDS量表進行調查評分。結果:對照組與干預組治療前分值比較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分值均有降低,干預組治療后與治療前分值降低明顯,并且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干預護理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抗抑郁治療有積極影響,是藥物治療的輔助治療,從而最大程度的減輕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抑郁情況。

關鍵詞:干預護理;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抗抑郁;治療效果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可以引起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研究表明,引起高血壓的病因有多種,其中心理-社會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1]?,F代生活的快節奏及壓力,使得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年齡逐漸減小,并且導致許多高血壓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而心理障礙不利于高血壓患者疾病的控制,容易誘發多種心血管急癥,所以近年來逐漸增加的高血壓伴心理障礙的患者也逐漸成為醫務人員關注的重心,那么,針對這一特殊病情,護理人員在護理模式上開創了新方式,用干預護理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進行抗抑郁治療,本文就干預護理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抗抑郁治療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120例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兩組各60人,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為(54±3.8)歲,干預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56±4.5)歲,所有病人病程平均為(7±2.1)個月。兩組患者均符合我國高血壓評定標準,在年齡,性別,職業,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過程均獲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硝苯地平進行降壓治療同時加用SSRI類藥物進行抗抑郁治療,嚴格按照劑量進行服藥,服從小劑量聯合用藥原則,不能隨意自行停藥,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療效,并做好病情監測。

干預組患者除施用上述藥物常規治療外,加用干預護理。

1.2.1疾病知識指導

及時對患者疾病進行指導,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包括高血壓水平、危險因素、注意事項等,告知其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盡量避免誘發高血壓急癥。告知患者及家屬治療方案,讓患者和家屬參與制定護理方案,從而增進護患感情,提高患者配合度及依從性。

1.2.2飲食指導

限制患者鈉鹽的攝入,控制熱量,限制脂肪的攝入,營養均衡,控制患者體重。食用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以利于排便,盡量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腹壓突然增大引起心血管急癥[2]。

1.2.3生活運動指導

指導病人注意休息,為病人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促進睡眠,睡前避免劇烈運動及情緒激動,必要時遵醫囑采用藥物輔助睡眠。根據病人年齡、病情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注意勞逸結合,如有不適立即停止運動。

1.2.4病情監測指導

嚴密監測病人病情,指導家屬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及時進行反饋,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藥量。及時注意患者不良情緒及自殺傾向,以免發生意外。

1.2.5心理干預

定期巡視病房,及時發現病人不良情緒,鼓勵病人說出自己感受,并用恰當的語言安慰患者,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減少病人對診療的抵觸情緒,提高患者依從性。避免刺激患者情緒,努力關心呵護患者身心感受,增強其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從而減輕其心理負擔,減輕患者抑郁程度。指導家屬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照顧患者情緒,真正理解患者感受,讓患者感受到家庭溫暖,從而減輕心理負擔,最大程度上配合醫務人員減輕患者抑郁癥狀,并有效控制血壓[3]。

兩組患者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發放SDS抑郁自評量表調查問卷,回收后進行統計分析。

1.3觀察指標

對治療前后發放的SDS調查問卷評分并進行統計,SDS總粗分的正常上限為41分,分值越低狀態越好。標準分為總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部分。我國以SDS標準分≥50為有抑郁癥狀。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評分為53.15±2.13,治療后評分為50.32±1.21,干預組患者治療前評分53.89±1.76,治療后49.42±1.58。兩組患者治療后評分均降低,說明抑郁程度均有減輕,干預組患者治療后評分較對照組治療后評分低。具體評分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

3.討論

通過上述SDS量表評分情況看,經過治療的兩組患者抑郁程度均有降低,但可以看出經過干預護理的干預組患者抑郁程度降低幅度更大,這說明干預護理在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抗抑郁治療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高血壓疾病是我國高發的慢性病之一,長久以來困擾著廣大人民群眾,一般女性更年期前發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發病率高于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休息運動,尤其是心理情緒都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病因,有極大一部分患者患有高血壓的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這一心理障礙可能與患者擔心疾病預后有關,同時也影響著高血壓疾病的控制,所以,經過上述研究我們發現,護理干預尤其是心理干預能在極大程度上安撫患者情緒,取得患者信任,打破消極心理情緒與高血壓疾病之間的惡性循環[4],從而達到護理的最終目標,協助高血壓疾病的控制,降低高血壓并發癥及高血壓急癥的患病風險,為患者走出抑郁、重新參與正常生活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廖華艷.干預護理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抗抑郁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4,11,C,2(15):147-148.

[2]賈姍.干預護理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的抗抑郁治療的效果觀察[J].現代養生,2014,(08):33.

[3]李小芳,羅靜靜.對高血壓伴心理障礙患者進行干預護理的抗抑郁效果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0):3156-3157.

[4]張愛華,任麗.護理干預對合并抑郁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的影響[J].新疆醫學,2012,(42):114-115.

猜你喜歡
抗抑郁治療效果
解讀抑郁癥的認知與治療誤區
抗抑郁藥或可引發胎兒語言障礙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孕婦服用抗抑郁藥后代患孤獨癥概率翻倍
抗抑郁藥與自閉癥
抗抑郁藥的合理使用
抗抑郁藥用量激增 過度醫療? 大勢所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