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15-10-21 18:14李艷紅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護理效果

李艷紅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方法:選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11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7例,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模式。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6.49%,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8.9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后觀察組FIM評分和Fugl-Meyer評分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護理效果

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腦實質內非外傷性、自發性出血[1]。其具有起病急、發展快、致殘率、死亡率高的特點,是人類死亡的原因之一。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指根據某種診斷、疾病或手術而制定、以患者為中心、從入院到出院,按照臨床路徑表標準化治療的一種護理模式[2]。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腦出血發生率越來越高。目前治療腦出血的方法有內科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根據病情不同,選擇的治療方式也存在差異。由于腦出血手術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心里感到焦慮、恐懼,嚴重影響患者治療的效果,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保證治療效果。傳統的護理模式只是執行臨床醫師醫囑,忽視了對患者的整體照顧,難以適應腦出血手術患者的需要,因此本文對114例腦出血患者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腦出血患者11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7例,其中男62例,女52例,平均年齡(59.95±3.59)歲?;坠潊^77例,丘腦為23例,腦葉14例。所有腦出血患者出血量均>30ml。114例患者均經臨床癥狀和CT輔助檢查確診為腦出血,且有手術的適應癥。排除深度昏迷、伴有嚴重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模式,即護士按照醫囑輸液、發藥等具體護理工作進行分工。

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措施如下:①入院后由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基本信息、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的結果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計劃。對患者或者家屬詳細介紹醫院的環境、管床醫師、護士及注意事項。②確定手術時間后,做好術前準備,對于情緒緊張或者焦慮的患者及家屬進行開導。對手術存在疑問的患者,責任護士根據病情進行講解,并講解整個手術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及應對措施,減輕患者心理壓力。③手術前,責任護士熟悉整個手術的過程以及緊急狀況的應對措施,做好及時搶救的準備,手術過程中需要輸血的患者,術前備好血,護士做好輸血的護理。術前、術后運送患者時保持輕、穩,避免頭部搖晃、碰撞等。術后協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實時觀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壓、脈搏、體溫等生命體征。使用利尿劑的患者,注意觀察患者的尿量并記錄。有頭部引流的患者,做好頭部引流的消毒、清潔等,并觀察引流的顏色、性質和量的多少。除此之外,責任護理每日定時給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壓瘡、舌根后墜及靜脈血栓形成。④病情穩定的患者,協助患者進行四肢功能的訓練,根據患者功能訓練的情況建立一個功能訓練監測表,每天記錄患者訓練的情況并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患者每天的情況及功能訓練的效果,鼓勵患者積極進行鍛煉。⑤患者出院前,囑咐患者根據計劃表進行功能訓練,每天監測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忌辛辣、生冷、高鹽、高脂飲食,按時服藥。保持樂觀的態度,多吃粗維生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囑咐患者門診定期隨訪,并建立有效的隨訪機制,保證患者得到醫師有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生命體征、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生活能力、運動功能等。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級別,比較兩組總的滿意度?;颊叱鲈汉笥韶熑巫o士和1名護士對兩組患者以電話、家訪的形式進行3個月隨訪調查,并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能力進行FIM評分,對運動功能進行Fugl-Meyer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的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費用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費用比較 (x+s)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為96.49%,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為78.95%,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例(%)

2.3 兩組患者FIM評分和Fugl-Meyer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FIM評分和Fugl-Meyer評分高于對照組,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后觀察組FIM評分和Fugl-Meyer評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FIM評分和Fugl-Meyer評分比較 (x+s),分

3 討論

在臨床上,腦出血是常見的急癥之一,以5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為主[3]。腦出血發病急,若不及時救治,將會導致嚴重的后遺癥,如偏癱、失語、精神和智力障礙等。早期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降低腦出血病死率和減少后遺癥的重要措施。20世紀末,美國護理人員提出臨床護理路徑這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綜合、整體的護理模式[4]。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過程中,責任護士體現出較強的主動性、針對性和預見性,減少護理工作的盲目性[5]。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減少各種檢查、治療的時間和住院費用,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工作效率[6]。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提高治療的效率,減少治療的時間和費用,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與植彩群[7]報道相符。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水平。這一結果與王金蘭[8]等人研究相符。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FIM評分和Fugl-Meyer評分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治療后患者自理能力和四肢運動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達到治療目的。與霍云云[9]等人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全過程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能夠縮短患者住院的時間和減輕患者住院費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術后康復訓練,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因此,臨床護理路徑值得在腦出血手術患者中推廣與應用,但仍需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張亞琴.腦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954.

[2]任慧,王敬榮.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0):23-25.

[3]張玉琴,劉詩翔.腦出血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07,2(3):174-176.

[4]石麗娜.臨床護理路徑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27):2567-2568.

[5]張俊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6):87-89,90.

[6]謝利華.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157-158.

[7]植彩群.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67-68.

[8]王金蘭,陳玉霞,彭紅霞,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7):13-14.

[9]霍云云,劉華,師雪嬌,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10):75-77.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護理效果
全方位促醒護理在重癥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護理干預在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預防
顱內減壓技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