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生素分級管理對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的意義探討

2015-10-21 18:14馬丹
延邊醫學 2015年29期
關鍵詞:合理用藥意義

馬丹

摘要: 目的: 探討抗生素分級管理對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的意義。方法: 對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實施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后,與2013年1月-2013年12月該制度實施前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分級管理前后住院、門診以及Ⅰ類切口手術患者使用抗生素情況。 結果: 實施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以后,住院、門診以及Ⅰ類手術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均較2013年同期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結論: 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在臨床的推廣應用有效,可以降低抗生素濫用事件的發生,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指導和監管作用。

關鍵詞: 抗生素分級管理 合理用藥 意義

抗生素是目前臨床中應用極為廣泛、用量巨大、品種繁多的預防類藥物,自從1935年首個磺胺類藥品應用于臨床、1941年青霉素問世以來,抗生素的發展大大減少了感染性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但是隨著其應用更加廣泛,甚至濫用,導致各類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應層出不窮,而且隨著耐藥菌的出現,其療效也受到影響和挑戰。因此,合理應用抗生素類藥物、減少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遏制細菌耐藥性的快速增長,是近幾年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本院為更合理、安全、經濟地使用抗生素,以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抗生素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為指導,并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實施了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F將具體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院實施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后,回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實施該制度后各住院部、門診部使用抗生素的情況。藥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以及金額等信息從本院藥房自 2013-2014年的藥物的出庫數據中獲得。

1.2抗生素分級標準

根據我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及中華醫學會聯合發布的2013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并結合我院基本用藥情況,考慮藥品的安全性、臨床療效、對細菌的耐藥性以及價格等因素,將我院目前使用的抗生素類藥品分為三類。非限制性使用的藥物:一線藥物,首選藥物。該類藥物療效可靠,使用安全,不良反應較少且價格經濟合理,能滿足常規臨床治療的需要,同時對細菌的耐藥性影響較??;②限制性使用的藥物:二線藥物,次選藥物。是廣譜抗生素,臨床療效較好、但是不良反應較為明顯、價格昂貴,且易引起菌群失調和耐藥菌出現。③特殊醫療藥物:三線藥物,該類藥物臨床療效具有針對性,但是毒副作用明顯,價格昂貴。

1.3方法

統計2012-2014年度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實施前后的用藥情況。其中,一線抗菌藥物所有醫師均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選用;二線抗菌藥物應根據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醫師簽名方可使用;三線藥物使用必須嚴格掌握指針,需經過相關專家討論,由副主任、主任醫師簽名方可使用。因本院門診不允許使用三線抗生素,所以門診統計的數據不包含三線抗生素。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17.0 統計分析軟件對實行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前后的用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之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統計結果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分級管理前后住院、門診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比較

2.2分級管理前后Ⅰ類手術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比較

表二分級管理前后Ⅰ類手術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比較

如表1、2所示:實施抗生素分級管理后,住院、門診以及Ⅰ類手術切口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均較較之前同期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討論

3.1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現狀

抗生素的使用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關注。由于臨床各科室均可有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此,抗菌藥物的應用在臨床上不可避免。據相關資料報道,目前我國各地區的抗生素使用率均在60%~90%不等,加之在動植物性養殖業的廣泛應用,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著普遍的不合理甚至濫用現象。比如無指征的預防用藥、無指征的治療用藥、選擇品種錯誤或不當、給藥途徑不合理、給藥次數不符合具體藥物的藥物動力學特點、用藥周期過長或過短、調整頻繁以及給藥方案缺乏個體化等。而對于一個人口大國,耐藥菌群的迅速增長將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的健康與經濟。產生這些不合理用藥的原因可能有:(1)我國處方藥物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普及臨床藥師指導用藥;(2)臨床上,醫務人員缺少用藥經驗,未能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則和方法,傾向使用廣譜抗生素,無規律用藥,頻繁更換抗生素或聯合用藥不科學等;(3)患者及家屬無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識,習慣無指征預防用藥,在門診藥房自行購買抗生素類藥物,引起病人產生不必要的不良反應甚至反轉病情,延誤治療。因此,減少抗生素濫用是當前醫療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3.2抗生素分級管理

我院在制定并實施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時,嚴格遵守制度指針、注重分級用藥、堅持合理處方、禁止過度濫用的總體原則。選擇抗生素品種及用藥方案時,對局部、輕度感染患者首選一線抗菌藥物;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嚴重感染、或經培養病原菌只對限制使用抗菌藥物敏感時,可用二線藥物治療;特殊使用抗菌藥物的選用應嚴格依據臨床用藥指征或敏感試驗結果,證明致病菌只對三線抗菌藥物敏感的藥敏報告,緊急情況下未經會診同意或需越級使用的,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并做好相關會診記錄。對于重癥感染患者、對一線藥物過敏或耐藥者,臟器穿孔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發感染者,可直接使用二級及以上藥物。

3.3促進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干預措施

(1)完善規章制度:制定醫院藥品分級使用目錄,規范和限制抗菌藥物使用;限制給患者單張處方上開處的抗菌藥物數量;限制較高層次醫療使用的特殊藥品;淘汰某些落后藥品,限制過多的低水平重復類別藥品注冊等。(2)加強藥品管理:運用基本藥物目錄或藥物處方集進行遴選和指導采購用藥;實時監測藥品的使用情況并進行評價反饋調節;制定疾病臨床診斷和治療的用藥指南。(3)加強培訓教育:對患者及家屬發布各種形式的教育、宣傳材料,加強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藥意識,指導其定期咨詢藥師或醫務人員,不自行在藥房購買抗生素藥物;同時對處方者和藥品調配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教育,以了解各類最新的藥品信息,提高其藥品處方和專業素養;開展有關抗生素知識的專題研討會,促進醫護人員的互動與學習。

本研究有關抗生素使用數據表明,在本院實施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后,有效降低了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率,減少了患者不必要的不良反應和經濟損失,并促進本院藥品管理更加合理、有序地進行。筆者認為應通過制度、管理和教育三方面綜合性干預措施,使抗菌藥物的使用發揮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在西藥房抗菌藥物管理中應用的意義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2(268):150-152.

[2]聶蔚,唐昊,修清玉.抗菌藥物耐藥機制和抗感染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1,11,10(6):606-609.

[3]唐昌麗.抗生素分級管理應用分析與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8):4183-4184.

[4]邊原,楊勇,閆峻峰等.綜合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對策探討[J].中國藥房,2014,25(38):3640-3642.

[5]任長松.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的應用分析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4,4,7(4):24-25.

猜你喜歡
合理用藥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180例門診患者用藥咨詢分析與討論
西藥門診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
詩里有你
論巨型雕塑的多重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