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用虔誠之心描繪未來之夢

2015-10-21 18:50曉勇
中國西藏 2015年4期
關鍵詞:頓珠藏醫畫派

曉勇

朗東·多吉卓嘎:藏醫藥學的傳承使者

她用了十幾年時間,進寺廟、入農戶、拜民醫,行程近萬里,收集了6000多種、30多萬頁的藏醫學第一手資料,填補了我國醫學界的空白,為更好地傳承古老優秀的藏醫學作出了重大貢獻,她也因此被人們尊稱為藏醫藥學的傳承使者。

春日里的一個下午,在西藏藏醫學院圖書館特藏部,朗東·多吉卓嘎正帶著一副淺綠邊小眼鏡,身穿白大褂,手拿一串鑰匙穿梭在書柜間,不時還到三樓的古籍掃描、修復、整理間與工作人員交流、指導。

她用十余年間收集、整理、編纂藏醫藥學典籍

1993年2月,經國家教委批準,西藏藏醫學院獨立設置,朗東·多吉卓嘎成為西藏藏醫學院圖書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后來,因為發展需要,圖書館面臨搬遷,館內藏書被臨時放在學院的一間實驗室內,無法開館。熱衷于圖書館事業的朗東·多吉卓嘎突然閑了下來。此時,一個縈繞在她腦海中多年的念頭浮上心頭:利用這個空隙,把藏醫學院已有的古籍文獻整理出來。

朗東·多吉卓嘎想要整理擁有上千年歷史的藏醫藥古籍文獻的想法不脛在拉薩傳開,得到了許多有識之士的響應,許多藏文水平極高、愛好文化傳承的志愿者義務前來幫忙。這些人中,包括自治區古籍文獻中心的專家、學者以及色拉寺、哲蚌寺的僧人。

近5000多卷古籍文獻經她手分類編目

那是一段艱難的歲月,朗東·多吉卓嘎和圖書館僅有的幾名工作人員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每天起早貪黑,加緊整理、編纂,最終將公元8世紀到20世紀各時期涉及藏醫、藏藥、天文歷算、佛教等諸多學科的,涵蓋不同教派、不同版本、不同時代和不同內容的,近5000多卷古籍文獻整理分類成了名人文集、專集類、綜合性等七大部分,并進行目錄編寫。

在特藏部一面書柜里,52冊內容詳盡的西藏藏醫學院館藏古籍典籍目錄引人注目,這是朗東·多吉卓嘎主持編寫的以藏醫藥為主的《甘珠爾》、《丹珠爾》、藏醫藥、天文歷算名人文集等1至54卷詳細目錄和2卷簡稱目錄。隨便翻開一冊,印制的表格上全部是手寫的每一部古籍的“身份特點”:著作中的章節標題、作者、著書日期、頁數、行數、字體、墨色及材質、紙張及材質、印經院、印版、紙張規格等等。朗東·多吉卓嘎說,這都是她花費八、九年時間,再外加十幾個志愿者幫助完成的館藏典籍目錄。

2014年4月,以復制影印方式收錄的《藥師佛禱文五部》、《五行歷算秘籍月光》和《時輪歷算新月光》等100余部珍貴藏醫藥學及天文歷算古籍手抄本叢書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套30卷、2700萬字的叢書,涵蓋了藏醫藥學歷史、基礎理論、藥物藥理、臨床經驗、藥物方劑及天文歷算等諸多方面。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套叢書是朗東·多吉卓嘎和該項目工作人員用近4年時間,克服重重困難,在無節假日的情況下,在阿里、日喀則、山南、拉薩等地的各大寺廟和民間搜集6000多種30多萬頁古籍文獻,整理和修復工作的結晶。

她獲“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金榜在西藏尚屬首次

初見這位慈祥如鄰家阿姨的圖書館館長時,無法把她和她所從事的這項偉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結合起來。但就是這位令人敬慕的女士,與全國其他6名圖書館館長榮登了2013年“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金榜,成為西藏首位獲此殊榮的圖書館館長。

20多年來,朗東·多吉卓嘎先后組織開展了“藏醫藥拉薩北派水銀洗煉法、藏醫藥仁青常覺配伍工藝、藏醫外治療法”等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申報和學院5名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確認工作;收集整理、出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雪康·索朗達杰專家論文集《歌舞的海洋》一書。

如今,朗東·多吉卓嘎擁有眾多像《中華醫藥·藏醫卷》編纂委員會委員等頭銜,但她最渴望的依然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西藏藏醫學院建成世界一流的藏醫藥和天文歷算特色古籍文獻研究中心。

索朗多布杰:秉承并守住根脈的囑托

他是蕓蕓眾生里一位再普通不過的雪域之子。他有著眾多在上個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所經歷的最為平凡的生命歷程。聽他講述他的故事,品讀出自他之手的作品,你又會驚嘆于他的多才多藝。

也因此,他兼具多重身份:他是一名受人愛戴的大學教師;他是天文歷算師、藏醫、傳統泥塑師;他精通藏語言文學、繪畫、書法等技藝。而他的家族則可以追塑到吐蕃最輝煌時期的贊普赤松德贊時代。

——他是西藏藏醫學院教師索朗多布杰。

追根塑源,中道末落的輝煌家族史

1971年,索朗多布杰出生在后藏重鎮日喀則。他的家族被后藏稱為拉瑪強瑪家族,世居在原溪卡桑主孜宗山下的村落里。他在這個家族7個孩子中排第四位。

吐蕃王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師應邀入藏,為王赤松德贊及其臣僚講授密咒法要,從而得道正果的二十五人被史界稱為“君臣二十五人”。包括王赤松德贊、白若雜納、宇扎寧波、馬·仁欽卻、拉隆·拜吉多吉、且瓊洛等吐蕃君巨共二十五人。而其中的且瓊洛譯師正是索南多布杰家族的先人。

雖然,從索朗多布杰記事以來,以密宗傳承而眾所周知的拉瑪強瑪家族已經隨著時代的浪潮,與大多數普通人家一樣以務農為主,但他現已故的父親,在當時仍是密宗法師,并以精通天文歷算、藏醫、傳統繪畫等藏族傳統文化而享譽后藏。也因此,通過父親,關于家族曾經的輝煌,一直不間斷地灌輸到索朗多布杰幼小的心靈。

他說,先人“君臣二十五人”中的且瓊洛譯師及其后人艱難留到他們這一輩的部分珍貴家傳遺物在十年浩劫中未能幸勉,被毀于一旦。父親一生勤勉,對子女們最大、也是唯一的要求仍是要盡個體、家庭最大的努力來維護傳統文化和傳承民族技藝。

在父親次旺羅布看來,守住了文化,便是守住了根脈。

秉承父輩,自童年習藝便嶄露鋒芒

7歲起,索朗多布杰一邊就近在日喀則格薩爾拉康小學上學,學習文化知識,一邊在家中與父親學習繪畫、醫算等藏族傳統文化技藝。在他的記憶里,父親的天文歷算從來只用手指計算,他從父親那里初識了十二生肖、八卦、九宮等星宿與星算常識,初步探知了宇宙的奧秘以及萬物與大自然的密切關聯。

對于繪畫藝術,那是他最終愛的藝術之一。從小,只要是看得見的自然風光、花卉、飛禽鳥獸,立刻被他拿來涂鴉成畫。于是,10歲起,他就可以和父親一道到各家各戶為藏式木制家具繪畫,他也因此成為了最早為家里掙錢的孩子。

他記得,那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整個西藏百廢待舉,傳統繪畫業并不景氣。一些民間唐卡藝人只能為一些木制家具畫吉祥八寶或是飛禽走獸、花卉等掙錢養家。那時,畫完一對藏式木制家具,就可以掙50元。這對于家道已末落,家境貧賽的拉瑪強瑪家族已然是不錯的收入來源。

在索朗多布杰的印象中,父親是他們家的天,而父親一直秉承的要維護傳統文化、守住根脈的理念則深刻地影響著正在成長中的他。在父親的舉薦下,16歲時索南多布杰又師從扎什倫布寺一位對藏族傳統泥塑頗有造詣的藝僧沖巴·米瑪,開始系統學習泥塑藝術。

在此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藝僧并沒有收過徒弟,父親害怕老友米瑪最終走向彼岸時,這門技藝也將人走藝亡。于是,私交甚好的倆人,最終決定讓索朗多布杰接受這門技藝。他們深信,索朗多布杰有天賦的藝術才能,也確信他將來可以傳承并發揚它。

守住根脈,堅持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初中畢業后,索朗多布杰本有機會到藏大念書,但父親擔憂他會因此而丟掉已有的傳統文化根基,執意讓他留在家中與自己,和精通唐卡技藝的叔父旦增堅參、藝僧沖巴·米瑪繼續精進天文歷算、藏醫、繪畫、唐卡、泥塑等藏族傳統文化技藝。

19歲時,正值西藏日喀則藏醫院成立天文歷算科,從父親處習得天文歷算演算基礎的索朗多布杰在這因緣聚合時,成為了首批招進這個科室的天文歷算師,并有幸跟隨藏醫大師欽繞諾布的親傳弟子土登朗加繼續系統學習天文歷算與藏醫藥知識。

這段經歷讓索朗多布杰受益匪淺。藏族有俗語說:“要成為一名最好的藏醫,一定要懂些天文歷算常識;而要成為一名最好的天文歷算師,也一定要懂點醫術?!痹谠械幕A上,在土登朗加老師的耳提面命之下,索南多布杰逐漸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天文歷算師和具備專業素養的藏醫。

10年后,索朗多布杰已是這個科的領軍人物,開始單獨完成專門針對后藏各區域的天文歷算書,頗受當地民眾歡迎。只是,后來因經費不足等原因,日喀則藏醫院將其停辦。直到今天,停辦發行日喀則歷算書仍讓索南多布杰覺得極其可惜。

1996年,自感理論與系統知識仍有缺陷的索朗多布杰經成人高考,考進西藏藏醫學院大專班,經歷了3年的系統理論學習過程。2001年,再次萌發深造的他成為藏醫學院第一批臨床藏醫碩士研究生,于2004年畢業再回后藏家鄉繼續工作。

期間,他一直從事著天文歷算與藏醫藥工作,但他也從未放下傳統繪畫、泥塑、書法等傳自父輩的藏族傳統文化與技藝。直到2012年,他以公招形式考進西藏藏醫學院,成了一名教授臨床醫藥學與天文歷算的大學教師。

他說,從孩提時代至今,經歷過許許多多的變遷,但始終有一個信念不曾改變,那就是傳自父親的“守住根脈,維護傳統文化與技藝”的囑托?!坝行页蔀椴蒯t學院的一名教師,讓我更加覺得父親的囑托正在我每一次向學生們教授的過程中,得以實現。值得一提的是,6月起,我將到西藏大學為藝術學院唐卡班的學生教藏族傳統泥塑技藝,我想這是當初我從米瑪師傅處學來這門古老技藝的最好回報?!?/p>

如今,由索朗多布杰完成的眾多泥塑佛像正供奉于西藏藏醫學院博物館以及位于八廓巷內的拉薩南密宗事部三怙主廟宇大堂內。

2012年5月,西藏“百幅唐卡工程”啟動,索朗多布杰繪制的一幅反映和平解放60年來,西藏藏醫藏藥正煥發勃勃生機的《藏醫藏藥放異彩》新唐卡,博得專家一致好評。在這幅作品中,代表藏醫藏藥的參天古樹枝繁葉茂與喻意著古老天文歷算的宇宙穿插、若影若現,煥發著新的生命力的樹葉上,藏醫的各種診療正在進行中。措如才朗、欽繞諾布、強巴赤列三位近現代最為著名的藏醫大師身影也在這幅作品中出現。畫面中的藏醫學院教學樓、藏醫院大樓等建筑預示著藏醫藥學這一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放異彩,而這正是年至壯年的索朗多布杰最希望看到的景象。他相信,這也一定是父親的夢想。

唐卡世家的父子三人:用智慧妙筆繪夢想

在拉薩嘎瑪貢桑居民區一處普通藏式院落里,住著來自昌都地區昌都縣約巴鄉的噶瑪嘎赤唐卡繪畫藝人嘎瑪根敦和他的一家人。

現如今,在拉薩打拼二十多年的嘎瑪根敦早已放下了繪制唐卡的畫筆,手捻一串佛珠,與大多數藏族老人一樣,每日轉經,與朋友們喝茶、聊天,過上了愜意的晚年生活。

而嘎瑪根敦的兩個兒子,80后兄弟桑杰頓珠和洛追巴珠,在這個再普通不過的藏家院落里,子承父業、追尋祖輩的腳步,與正在學習唐卡技藝的弟弟,還有十幾個徒弟,用一顆虔誠的心,一雙靈巧的手,幾十年如一日,在傳承與堅持中,描摹著傳自祖先的故事,描繪著未來的唐卡藝術之夢。

傳承,在父與子之間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昌都地區昌都縣約巴鄉一個偏僻的村落里,一位頗有名氣的噶瑪嘎赤畫派民間藝人在久病后離世。這位被當地人稱為嘉瓊倉頓都拉松的故去老人正是嘎瑪根敦的父親。當時嘎瑪根敦還不到30歲。那時他已成家,且有了桑杰頓珠和洛追巴珠兩個兒子。

在這個偏遠村落里,嘉瓊倉頓都拉松不僅遠近聞名,還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小入寺為僧學習唐卡繪畫技藝,后又拜訪康區的多位唐卡繪畫名家。從勉薩派到噶瑪嘎赤畫派,再到泥塑、雕像、木工活,嘉瓊倉頓都拉松樣樣通,樣樣拿手。后來,嘉瓊倉頓都拉松還俗成家。但他的為人、學識、傳統技藝,令那一區域僧俗為之敬仰。

從小,嘎瑪根敦就跟隨父親學習唐卡繪畫技藝,耳提面命,沉浸其中。盡管期間遭遇“十年動亂”,但老父親依然每日偷偷授其噶瑪嘎赤畫派技藝。長期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努力,也讓嘎瑪根敦慢慢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唐卡藝人。

父親離世后,嘎瑪根敦把二兒子洛追巴珠留在親戚家,自己則和家人帶著剛剛出世的三兒子,拖著不到3歲的桑杰頓珠,闊別家鄉舉家遷往拉薩。

堅持,在艱難歲月里

在拉薩最初的十年里,嘎瑪根敦一家幾經搬遷,日子極為艱難。但他堅信,在被奉為圣地的拉薩,只要還能握得住手中的這根唐卡筆,心里的那份虔誠還在,他們一家老小的生計就會有希望。

帶著這樣的信念,嘎瑪根敦選擇了堅持。在繪畫唐卡維持生計外,他也像老父親曾經向他授藝般,開始向孩子們傳授噶瑪嘎赤唐卡繪畫技藝。老大桑杰頓珠成了他們這一輩第一個師承父業學習唐卡繪畫技藝的人。

上世紀80年代末,唐卡還不被大多數人熟知。從小喜歡畫畫的桑杰頓珠表現出了對唐卡繪畫的熱愛。從8歲開始,桑杰頓珠就一邊上學,一邊跟隨父親習畫。

在嘎瑪根敦眼里,桑杰頓珠喜歡畫畫,但也曾經歷了一段迷茫?!澳菚?,桑杰頓珠上小學五年級,在學校結識了一些貪玩的朋友,三天兩頭逃課。在家學習唐卡繪畫時,只要院外一個口哨,他就會飛奔出去?!备卢敻卣f。

嘎瑪根敦說:“我特別著急,孩子的爺爺是我們老家數一數二令人敬重的人,我把他們帶到拉薩,如果他們不求上進,那我將自責一輩子?!彼紒硐肴?,嘎瑪根敦干脆讓桑杰頓珠退了學,在家跟自己靜心學習唐卡繪畫技藝。

從最基礎的勾線開始,一次次下筆又一次次抹去。父親的苦心沒有白費,在家苦修的過程,漸漸褪去了桑杰頓珠內心的浮躁,在傳統文化與千年技藝的熏陶下,他開始學會思考。

“從小,我就羨慕爺爺和爸爸。特別是爺爺,他是那樣的令人敬重。我想做他們那樣的人?!鄙=茴D珠說。

從勾線功底純熟,到構圖、上色……一支唐卡筆給了桑杰頓珠另外一個世界。18歲那年,他正式出師。此時的他已然沒有了年少時的迷茫。

而此時,桑杰頓珠的二弟,在父親眼中從小就乖巧懂事的洛追巴珠也在跟隨父親學習噶瑪嘎赤繪畫技藝,他成了家中最快接受這一技藝的孩子。父親開玩笑地說:“也許,他的前世就是一位唐卡藝人。不同于其他孩子,他很快就能學會所教的東西,而且他坐得住,一點也不像個孩子?!?/p>

夢想,在這里放飛

4月初,拉薩,一場噶瑪嘎赤唐卡作品展,吸引了眾多唐卡畫師和藝術愛好者們到自治區群藝館觀賞。此展共展出40幅精美絕倫的噶瑪嘎赤畫派唐卡作品。而這些作品均出自嘎瑪根敦之子、西藏80后年輕的唐卡噶瑪嘎赤派畫師洛追巴珠之手。

一頭卷發、穿著時尚的洛追巴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小些。去年,31歲的他,不負重望,被自治區推選為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

說到噶瑪嘎赤畫派,洛追巴珠顯得興奮。他拿出一塊唐卡布料,細數噶瑪嘎赤唐卡布料的制作技藝及過程。然后又開始介紹噶瑪嘎赤畫派的特點:“淡雅,剛勁流暢的線條,神情各異的佛像,飄舞靈動的衣紋……噶瑪嘎赤畫派有一種意境的美,靈動的美,令人過目不忘?!?/p>

他的敘述中透著滿滿的對這門傳自爺爺的技藝的熱愛,還有無比虔敬的心。

同為80后唐卡藝人,2003年,哥哥桑杰頓珠卻在一次偶然中,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欽孜畫派技藝,他被深深吸引。那些面相威嚴、人物造型豐滿、形象穩健、頗具陽剛之美的一幅幅欽孜畫派作品令他著迷。他說:“也許是一種緣分吧,我被深深吸引,并且暗下決心要學習欽孜畫派繪畫技藝?!?/p>

噶瑪嘎赤畫派的“魂”在于其優美的詩情與意境,而創立于15世紀的欽孜畫派則多以藏傳佛教密宗中佛、菩薩等為題材,人物面相多為威嚴的忿怒相,且具有立體感,與噶瑪嘎赤畫派差異較大。

那時候,在弟弟洛追巴珠的幫助下,兄弟倆三天兩頭前往存有大量欽孜畫派壁畫和唐卡的貢嘎曲德寺,學習、臨摹。常常用手機拍下未臨摹完的壁畫和唐卡,帶回拉薩繼續加班。

桑杰頓珠說,貢嘎曲德寺現存的大量欽孜畫派壁畫和唐卡是欽孜畫派祖師貢嘎崗堆·欽孜切姆親自繪就的。所以在他原有扎實的噶瑪嘎赤畫派技藝的基礎上,臨摹欽孜切姆大師的繪畫作品是最好的老師。

欽孜畫派畫風精密而復雜,為此桑杰頓珠沒少吃苦頭。他常常熬夜到天亮,臨摹了足足5年的白描后,他才真正地掌握了欽孜畫派繪畫作品中的動態和神韻。

也許正是因為欽孜畫派與藏傳佛教密宗的關系,2005年,桑杰頓珠毅然削發為僧。他說:“學習唐卡繪畫的同時,還得學習佛經,這樣才能在創作時真正做到身、語、意合一,并有所創新?!?/p>

近十年來,桑杰頓珠幾乎把業余時間全部用在唐卡創作上。他也游覽了眾多藏傳佛教名剎古寺。他創作的一批像《喜金剛》和《穢跡金剛》等欽孜畫派唐卡精品陸續出爐。很快,嫻熟的畫功,加之孜孜不倦的追求,桑杰頓珠成為西藏一級唐卡畫師。

“唐卡繪畫不只是一種藝術,也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所以,作為唐卡畫師,每一筆都必須細心并投入身心。我們收徒的標準就是必須要喜歡這門技藝,有信仰,而且要有決心傳承下去?!?這是兄弟倆對所收徒弟的基本要求。

作為近幾年在西藏不斷掘起的的年輕的80后唐卡繪畫傳承人,桑杰頓珠、洛追巴珠正像父輩一樣,秉承著要將民族優秀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的信念。他們的優秀作品正在被更多人認識、接納,受到業界和唐卡愛好者的青睞。

猜你喜歡
頓珠藏醫畫派
兩個老朋友
隔離期間,教練員化身“訓練主播”
普布頓珠的當代譯師夢
皮匠次仁頓珠
“藏醫藥浴法”申遺背后的故事
立體畫派
藏醫(中):獨特療法
打造畫派遲早也要打入冷宮
畫派怎能打造?
畫派能否打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