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特例意識 引領能力提升

2015-10-21 19:38孫燕
教育藝術 2015年3期
關鍵詞:特例定語陷阱

孫燕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總會遇到一些煩惱。就拿最常見的There be句型來說,總能發現學生到現在還在犯錯誤。例如“There is an apple and some bananas on the table”這一句,總有學生將is寫成are。實際上,這就是There be句型的特例,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作主語之時,要執行“就近原則”,be動詞要與最近的主語在單復數上保持一致。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類錯誤,就是因為當初的學習就沒有培育起英語知識的特例意識。

一、巧設“陷阱”,讓學生在尷尬中前行

記得有這樣一個教育故事:有位化學老師在實驗課上將手指伸進化學溶液,然后放進嘴里,其實他并沒有蘸到溶液,但是學生卻跟著用手蘸溶液,吮吸手指。這位老師頗有智慧,他善于設置陷阱,“誘導”學生深陷其中,并讓學生在尷尬的經驗中提高繞開各類“陷阱”的警覺性。

實際上,英語教學大可移用這種方法。例如,在學習模塊三的主謂一致知識點時,教師可在各類常規題目中間隔性地插入“Two minutes_______too short for dinner”和“Little women_______a good novel”這兩句,并要求學生扮演。按照常規,學生只要直接根據主語確定動詞或系動詞的單復數形式,一般學生也能夠比較順暢地接受這個知識。教師在符合常規的題目中突然插進非常規的題目,就屬設置“陷阱”,而且學生很容易掉入這個陷阱,很自然地填上兩個are。學生答完之后,教師在兩道題目上打上鮮明的紅叉,讓學生經受錯題之痛。趁著這個機會,教師緊跟著詳細講解這兩個特例。前者的“Two minutes”表示數量,不同于一般的復數;后者的“Little women”雖是復數,但它是小說的名稱。因而,這兩處都用單數is。為了保證效果,教師可后續三樣工作:一是立即讓學生在積累本中對這些特例進行講解和記錄事例;二是趁熱打鐵式地跟進幾個實例,讓學生在實戰中進行操練;三是在課后練習中穿插進這類習題,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這些特例,如有不妥,再來強化。

二、共尋“特例”,讓能力在細致中完善

一是幫助學生成立“特戰隊”。學生興趣、能力情況不一,這就要求教師善于發動感興趣、有能力的同學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組建英語特例學習的“特戰隊”,就是要給這些學生冠以特殊的名字,既激勵他們,讓他們具有與眾不同的學習愉悅感。讓他們接受同學“頂禮膜拜”式的眼光。同時,也吸引和吸收全班學生關注和投入這項工作,充分形成人人爭當進行“特例”積累的“特戰隊員”。

二是引導學生建立“特例庫”。英語中的特例自然不是唯一的,反而更多地呈現出紛繁復雜的特點。這就給學生特例思維的培育和積累帶來難處?;诖?,教師需要從系統論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分門別類、有條有理地梳理和積累。例如,可以按照高中英語語法系統,條分縷析各個種類的特例;可以按照習題類型,分別搜集解題的特例;可以按照課文系列。按照學習時間順序自然整理特例。

三是幫助學生搭建“展示臺”。有武器,有彈藥,但不實戰,這樣的裝備必然成為擺設。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特例也很需要進行操練。此時,教師需要智慧地為學生的特例展示搭建平臺,我們把它姑且稱為“展示臺”。學校的櫥窗、教室的投影、班級的黑板報、課堂的三分鐘分享等,都是可以采取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竭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既要有任務型的分派,也要有隨機的自愿展示。歸根到底應把握住一個原則:每一位學生都喜歡受益于此項活動。

三、互設“障礙”,讓學生在實戰中提升

長久以來,教師習慣于向學生布置題目,很少領略到讓學生自行命題的魅力。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當我們主動求變,讓學生從做題者變成命題者之時,這個變化的效應也是相當可觀的。事實上,命題是有講究的,甚至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例如,考查從句,在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中,都有“That”在起作用,但是在這兩類從句中,它擔當的角色或發揮的作用其實有差異,而這恰恰是命題者關注的重點。如果單獨考查同位語從句或定語從句,則顯得簡單,對于高考這一類選拔性考試而言,無法體現并區分度?;诖?,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課文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展評各類考試,特別是高考試題,剖析這些試題的命題角度,揣摩命題老師的意圖。通過這些研讀,一方面要領會命題中的特例思維,另一方面更要運用好這些思維,開展命題或設題活動。

在進行具體操作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易于混淆的句子并列,讓同學體會其差異。例如,在一次特例展評中,有學生將他積累的兩句特例——“I had no idea that you were fifty years old.”和“Have you got an idea that this film gives you of life in Nanjing?”一起展示,讓同學在比較中明白that在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中的具體區別,掌握評判的準則。沒想到,“劇情”還在繼續,這時又有學生提出that在賓語從句中的情況,再舉出實例,讓同學體會。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實在是耐人尋味。

當學生習慣于常規思維,培育“特例”思維則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這是非常值得嘗試的。

猜你喜歡
特例定語陷阱
特例法
陷阱
英語定語從句跟蹤練習
陷阱2
陷阱1
甜蜜的陷阱
有關CSi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例小結
生物學中常見的特例
定語從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