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化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項目經費中的運用

2015-10-21 19:27楊娜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9期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行政事業單位

楊娜

【摘 要】本文從精細化管理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經費預算的特點入手,結合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幾條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的可行性措施,望可供參考。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項目經費預算;行政事業單位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社會公共財政的改革措施也逐步推進,在這一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傳統的粗獷、無計劃項目經費管理模式已不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腳步,將精細化管理的概念引入項目經費預算管理不僅是行政事業單位自身財務管理的內在需求,也是國家社會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穩步發展的外在期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精細化管理既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模式,又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文化,是一種要求細化、細致、細心的管理理念。具體到每一個職能部門,每一個在職崗位,每一個業務,都能有詳細的工作流程去規范,去約束。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漸繁榮,行政事業單位規模日益增大的情況下,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實行將會幫助行政事業單位充分發揮預算功能、嚴格控制經費運行、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精細化管理應用于單位項目經費預算,具體有以下特征:

1.1高度專業化

財務工作的高度專業化是項目經費預算精細化的前提和保障,具體表現在管理模式專業化和管理人員專業化兩方面。健全的管理體制框架、科學的管理模式是減少精細化管理實行工作阻力的重要保障。就我國目前狀況而言,財務工作尤其是經費預算工作還存在著許多漏洞,人為操作現象時有發生,例如各項事業的標準計領經費常常未能與具體項目結合,導致各職能部門采購、消耗隨意性大,浪費嚴重,不符合精細化管理的量化指標。同時,要求財務工作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具備明確的財務管理意識和先進的管理理念,能夠獨立應對財務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緊急問題,保障財務管理工作順暢進行。

1.2系統化

財務管理系統化是項目經費預算精細化的基礎,財務管理自身就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作,而實現其精細化管理更是需要結合會計計算、成本管理、績效測評等等各方面的財務經濟知識技能,故應建立系統化的財務管理系統,使得各個職能部門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為項目經費的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

1.3信息化

實現項目經費預算的精細化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要經過眾多資料的對比分析才能提高工作的準確性,這在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中是難以實現的,高速發展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其提供了可行媒介。高新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計算處理的質量和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顯著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符合精細化管理的內在需求。

2.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經費預算目前存在的問題

2.1預算標準不夠明確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申報時,預算定額的申報人員通常對項目的實際情況知之甚少,只是主觀上聽從預算編制者給出的結果,并沒有客觀上的預算是否合理的認知,對于項目經費預算的分析定額工作也只是根據經驗和以往數據進行估計,沒有實際數據資料作為輔助,致使項目經費預算與實際出現較大偏差。

2.2部門預算編制過于簡略

由于傳統財政管理觀念的桎梏,行政事業單位對于項目經費預算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部門對于預算編制的態度是得過且過,編制內容十分簡略,包括經費使用期限、使用責任人、 使用具體要求等要素在預算中都沒有體現或者只有部分體現,特別是對于某些綜合性的大型項目,有些預算對于子項目的內容、數量的體現都很模糊,更遑論各個子項目之間的聯系和責任分工,嚴重與精細化管理理念相悖。

2.3項目經費使用過程不夠明確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行政事業單位項目經費報銷標準不夠完善,項目經費應用范圍沒有明確界限,一些本不屬于項目范圍內的開銷以假亂真,導致部分項目資金被強行占用,項目運轉出現困難;同時,項目經費預算結構也存在不合理現象,經常未能突出重點,導致在實際工作中,主要環節經費匱乏,輔助款項卻存在富余,不符合精細化管理的協同化目標。

2.4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在現行的預算項目經費管理過程中常常缺少監督機制,相關財務管理人員只對項目經費的使用開支進行審核、報銷,并未對其進行具體的監督,導致預算執行責任不明確,經費失控管理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是年末的時候,預算大幅超支,財務風險加大,究其根源,是責任未能落實到人頭,監督處罰措施也未由個人承擔,監督機制的嚴肅性未能得到保障,不符合精細化管理的嚴格化要求。

2.5預算管理量化考核不完善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多層次、組夠復雜特點,加之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目前的預算考核中雖已逐步推行量化處理,但定性考核依舊存在,兩種指標造成考核結論模糊、考核體系混亂,不符合精細化管理的量化、模板化要求。

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3.1對項目經費預算制度進行精細化管理

制度是管理機制順暢運行的保障,建立完善的項目經費管理制度是實現預算經費精細化管理的前提。行政事業單位應在國家財政部門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各單位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規范,并且要保證其貫徹力度。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細化目標層次,分清主要工作和次要目標,同時要對執行責任進行細化,對于每一個預算分項都要設置負責人,避免責任不明確造成的經費支出超額現象。此外,還要注意執行程序的細化工作,杜絕籠統任務進程導致的項目經費開支隨意性現象,保證目標層次標準化、執行責任細化、執行流程優化。

3.2對項目經費預算配置進行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要求對于不同的預算項目明確詳細的建設內容、費用標準,不能一概而論。具體表現為測算依據、支出內容的細化。在填寫項目申報表時,不僅要對項目整體的費用產生標準加以闡述,還應對每個分項給出預算依據,比如會議費用,主要依據為會議日期、會議人數、會議規模等;而對于會議中產生的每一筆開支如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材料費等等都要詳細記錄,通過這種細化工作,可以明確項目經費的適用范圍,避免項目資金占用、挪用現象,實現了項目經費的優化配置。

3.3重視預算項目經費考評和績效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應重視項目經費的考評工作,強化績效監督。首先,應細化考評標準,注意定性標準和定量標準的界限,不能混為一談,應在定性的基礎上逐步向著量化方向發展,對原有的體系進行細化和深化改革,保證考評標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對于一些專家審計的結果目前仍采用定性指標考評,但要注意專家的意見不能籠統地放在一起,應形成書面文件,對于各項評價內容進行細致劃分,保證考評的真實性、科學性。同時,要注意考評形式的細化,對于不同預算項目采用差異性、多樣化考評方式,從多方面反映預算實行情況。此外,應設立獎懲措施,并嚴格執行,強化考評監督結果的約束作用,確保預算項目經費精細化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3.4加大財務信息化力度

預算項目經費的精細化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強大的計算機智能化管理軟件來處理大量的數據資料,因此,單位應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適應時代潮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為精細化管理服務,實現項目經費的科學合理預算,從而保證項目的有效執行,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科]

【參考文獻】

[1]李冬萌.精細化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4(23).

[2]張晉.探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精細化[J].財經界,2014(09).

猜你喜歡
精細化管理行政事業單位
淺談現代企業實行精細化財務管理的路徑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探討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基于精細化管理視角,強化高職院校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推行細節管理方法 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淺析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