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意識

2015-10-21 20:00高潔
中小學教育 2015年7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課堂教學課堂

高潔

現在教育理論摒棄了在教學中只注重結論不注重過程,要求在數學教學中把得到結論的全部思維過程展現出來,并在這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不但學到知識而且提高能力。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各科課堂教學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要以此為指導思想,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程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這就要求教師要把學生視為與自己平等的生命個體,樹立新型的學生觀,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意識,從而激發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這是現代數學教學的趨勢。

一、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合作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場合下都在于教師忘記了:上課,這是教師和兒童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系來確定的?!睅熒P系是影響課堂教學的首要因素,要想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是把教師的教育活動建立在師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基礎上,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上,使教育、知識、學習真正地與學生的精神發展相關聯,使教師在與學生的真誠交往中對學生進行整體教育,讓教學散發出生命的活力,達到真善美的和諧統一。這種關系的核心是把教師和學生看成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是互相平等的“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教師那里獲得平等、主動、參與的意識,發揮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為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而設計教學

新課程指出,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并作為相互作用的主體。然而,我們大多數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大多是考慮自己怎么上這節課,沿著自己的教學思路去引導學生,而忽視了學生自己去鉆研、領悟和感受的過程。這樣的教學過程只能成為老師的“獨角戲”,無論教師的教學思路如何清晰、教學設計如何精彩,也不過是用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學生的思維,而學生的主體地位蕩然無存,學習興趣與效果可想而知。

為學生主動參與而設計的教學則意味著由關注教師怎樣教轉向關注學生怎樣學,不能僅僅考慮老師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暢,而是把學習與學習者作為焦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也就是以學生的求知需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知識共同探討、平等對話,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的教學方式必須實現三大轉變:

1.教學內容,應當從過去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多元教學內容。

2.教學方法,應當從過去以知識量為目標、以講授為基本方法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以能力為目標、以活動為基本方法的開放式教學。

3.教師不再主要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發現和管理知識,老師的角色也由課堂活動的統治者、管理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要想確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必須讓學生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1.教師主動走下講臺縮小與學生的空間距離。

教師在教室中站立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教學的強度及參與時間的長短。座位離教師近的學生更容易參與到教學中來,且能堅持較長時間。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去“接近”所有的學生,主動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他們每個人對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2.積極激勵學生參與,給予學生安全感。

要鼓勵學生質疑,大膽發表個人獨特的見解;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說出計算的原理;說出概念的形成,說出公式的推導,說出解題的思路……總之,要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學生中獨特的想法不要輕易否定,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并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評價。溫暖而有鼓勵性的教學氛圍能夠在心理上給學生一種安全感,學生即使回答問題沒把握,也會爭先恐后地參與。

3.給學生創造成功機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把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并能把情況隨時加以調整。有的學生一旦清除障礙以后,他們的學習就會得到強化,同時也會督促沒有清除障礙的學生努力學習。例如代數問題把字母化成數試一試,幾何問題多畫幾個圖看一看,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顯著得多。在上“勾股定理”時,組織學生用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進行拼圖實驗,學生常常能拼出如課本的兩個圖形,而這些圖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在上“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組織學生運用兩個圓作相對運動的實驗,通過實驗學生能很自然地歸納總結出兩個圓的位置關系及其判定,同時對相應知識的形成過程也有了較深的了解。因此,學生通過數學實驗手腦并用獲得了直接的感性認識,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所學的知識真正地轉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有利于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課堂上應及時調整學習難度,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每個老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個性創造性地創設合作、探究的情境,使課堂成為學生進行學習、交流的主陣地,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課堂教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