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主題教研活動的實踐研究

2015-10-22 08:06王克亮吳少然
數學教育學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課題組公開課研討

王克亮,吳少然

(1.江蘇省射陽縣教育局 教研室,江蘇 鹽城 224300;2.江蘇省射陽中學,江蘇 鹽城 224300)

高中數學主題教研活動的實踐研究

王克亮1,吳少然2

(1.江蘇省射陽縣教育局教研室,江蘇鹽城224300;2.江蘇省射陽中學,江蘇鹽城224300)

學科教研活動對教師的業務成長起著支撐作用,但目前日常的教研活動質量普遍不高.實踐研究表明,主題的引入是提升教研活動質量的有效途徑,而主題的合理選擇是提升教研活動質量的前提條件,具體的案例是保證研討能夠深入的重要載體,研討的延續是發揮教研活動效能的有力保障.

教研活動;主題引入;主題選擇;案例研究;活動紀要

1 問題提出

江蘇省高中數學新課程已進入第三輪尾聲,但一個嚴峻的事實是不少高中數學老師還不能完全適應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要求[1~2],而制約這些教師業務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科教研活動的效果不理想,對教師的業務成長支撐不夠[3~4].日常的教研活動存在諸多不足,如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研”的成分不足、老師們被動參與等[5].

為此,研究者從2010年9月份開始構思高中數學系列主題教研活動,2010年10月進行試行,并于2011年12月申報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意圖以主題為切入點,明確每次活動的目的,增加教研活動的“研”度,提高老師們的參與度.課題的研究立足縣級高中數學學科教研活動,探索有效的教研活動模式,并在案例研究的基礎上提煉一些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2 研究方法

2.1研究思路

研究的思路可概括為“主題—活動—案例”,即從實際教學的若干困惑中提煉出主題,在主題的引領下開展教研活動,并在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活動案例與課例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有行動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輔之以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觀察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具體如下:(1)在課題研究準備階段,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和調查研究法,即對國內外研究現狀作資料搜集,整理相關理論,以供課題組借鑒;同時對本縣高中數學的教學和教研現狀作調查,為開展學科主題教研活動的研究作好鋪墊;(2)在課題研究實施階段,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學科主題教研活動,并對活動案例以及活動中的教學案例進行研究,推進有效教研;(3)在課題研究總結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對課題研究中形成的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

2.2研究步驟

(1)思考并構建高中數學主題教研活動的模式,為開展活動做好準備工作.

(2)進行高中數學教學與教研現狀的問卷調查,確定一系列活動主題.

(3)開展高中數學系列主題教研活動,圍繞研究目標,積極進行實踐探索,認真分析活動案例與活動中的教學案例,撰寫活動紀要、教學反思與聽課反思.

(4)收集老師們的反饋意見,調整與優化活動模式,反復實踐.

2.3研究過程

2.3.1模式構建

在保留傳統教研活動長處、借鑒他人成功經驗[6~7]和結合個人思考的基礎上,課題組通過反復實踐,多次調整,最終確定了主題教研活動的模式并逐步固定下來,如圖1.2.3.2問卷調查

圖1  主題教研活動的模式

在課題研究初期,課題組面向全縣高中數學教師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問卷只涉及以下兩個問題:(1)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您遇到了哪些困惑?(2)您覺得高中數學教研活動應該重點研討的話題有哪些?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77份,有效問題504條.統計結果如表1.

表1 高中數學教研活動內容的調查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關于教學手段方面的主題,占36.51%,其次是教學策略方面的主題,占29.96%,兩者合計占66.47%,達2/3左右,這提醒課題組活動主題的選擇應側重于教學手段與教學策略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2.3.3實踐活動

截至目前,課題組已舉行了13次學科主題教研活動,研討了“問題串的設計與運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高中數學課中‘留白’技巧的運用”、“高中數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數學課堂中的情感教育”、“高三數學復習教學案的編制與使用”、“高中數學復習課中知識網絡的構建”、“高三數學復習課中的變式練習”、“高三第二輪復習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課堂提問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問題在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課中的導學作用”、“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課中預習成果的運用”、“高中數學第一輪復習課中基礎訓練題的選配與運用”這13個主題.

2.3.4案例研究

在實踐活動中,課題組先后形成13個活動案例和47節課例,有一千五百多人次參與聽課,參與主題研討的老師達164人次,在研究這些活動案例和課例的基礎上,課題組撰寫了13篇活動紀要,達6萬多字.

3 主要結論

3.1主題的引入是提升教研活動質量的有效途徑

缺乏主題的教研活動也能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但內容較散,抓不住重點,一次活動下來,形不成一些較有價值的參考意見或共識.而主題的引入,使得每次教研活動的研究方向和目的更加明確,能找到研討的抓手和著力點,形成思維的聚焦點.實踐表明,老師們依據主題設計教學、帶著問題來進行研討能使得教研活動開展得更細膩、深入、有效.為了凸顯主題,每次開展教研活動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研討工作要向會前延伸.活動前,組織者就應與每位與會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表明活動的意圖,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與會老師們要查閱諸多的相關參考文獻,征求學校教研組其他老師意見,并進行自我思考,然后帶著問題與體會走進會場,做到有感而發,這樣才能使研討更加深入.同時,特別要提高公開課老師的認識水平,使得公開課能起到應有的示范作用.

(2)研討中要重主題輕評課.活動中,只需指定1~2位老師對公開課進行點評,其他老師要需圍繞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特別是要指出公開課中的亮點與不足,這樣做才能突出重點,取得預期成果.

3.2主題的合理選擇是提升教研活動質量的前提條件

實踐表明,主題是否適宜會直接影響教研活動的質量,太大的主題一次活動不可能討論到位,離老師們教學實際太遠的主題又產生不了共鳴.在實踐中主題的選擇應力求做到以下“幾化”:

(1)實際化.要想教研活動的成果能對平常的教學工作有真正的借鑒意義和價值,主題的選擇要避免大而空,要選擇一些貼合教學實際且操作性強的主題.

(2)系列化.可把預設的主題先理一理,分門歸類,然后按一定的系列來實踐.如可按“教學策略系列”、“教學手段系列”、“教學研究系列”、“課堂組織系列”等選擇主題.

(3)微觀化.每次研討的主題最好能就某個方面作深入的觀察與研討,有時,針對同一個主題,可分若干次活動,而每次活動只觀察其中的一個方面,這樣把活動與研討搞得透徹一些.如“問題串的設計與運用”這個主題有點偏大,在某次活動中,可就“問題串的設計中目前存在的問題”來實踐與研討.

(4)主題可重復化.一次活動之后,暫時有點想法和研究成果了,過段時間后可再重復實踐,即還是同樣的主題與課題,讓老師們運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新的背景與新的班級里再次實踐,這樣不僅可以觀察前面研究的成果是否真的有效,還可以發現新的問題與不足,得到新的啟發.

3.3具體的案例是保證研討能夠深入的重要載體

學科主題教研活動能否取得預期成果,一個關鍵的衡量指標是研討是否深入,而空洞的泛泛而談是不能將研討深入下去的,所以研討環節宜依托公開課中的具體案例.活動中,宜采用同課異構的形式開設3節以上的公開課,研討時就以這些公開課為載體,針對主題談其做得好的方面,不足的方面,以及對平時教學工作的啟示等.必要時,要把公開課中的一些片斷拿出來進行剖析,或對不同課上的處理方法進行比較,進而得出結論.為了能更精確地研究案例,宜做到以下兩點:

(1)研究角度微點化.由于單個課題組的精力與能力有限,不可能將一些大的問題研究得很到位,所以選擇的角度要小,可針對某幾個點進行扎實地研究、深入地進行實踐與思考.

(2)研究過程數據化.為了使得研究成果更加科學和可信,在研究過程中一定要拿出具體的事實和令人信服的數據,而不是單憑直覺得到的結論.

3.4研討的延續是發揮教研活動效能的有力保障

因條件的限制,縣級學科主題教研活動只能是短時的,一般是一天時間,上午開設公開課,下午研討.但活動結束了,不能意味著主題研討的結束,還要設法將研討延續下去,以啟迪老師們的日常教學工作,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撰寫活動紀要.撰寫活動紀要是延續研討的一個有效方式,一方面可以從與會老師們的發言中提煉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同時撰寫者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思考與反思,挖掘活動中沒有涉及到的地方,進而進行必要的補充;另一方面,活動紀要的撰寫可為老師們的后繼學習與思考提供直觀的載體.

(2)爭取人人參與.有效教研呼喚人人參與,個個行動.為了能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在活動開展時,可讓每個學校的與會老師帶著學校教研組集體研討的成果到會上來交流;活動結束后,可讓學校教研組再對活動紀要進行研讀和討論,這樣多層次地研討,不僅參與的老師多了起來,而且老師們的感悟要深得多.

4 效果分析

4.1課題的研究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和行為的轉變

自研究開始以來,主題的深入研討、活動紀要的撰寫與下發,不僅對老師們的教學理念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優化了老師們的教學行為.

如在“問題串的設計與運用”的主題教研活動之后,縣第二中學的一位青年教師在他的學習體會中寫道:“通過活動,我不僅看到了設計與運用問題串的實用價值,更體會到自己積極參與的重要意義,感覺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已明顯提升了一個層次.可以說,這次主題教研活動對我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影響深遠!”

又如,在“問題在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課中的導學運用”的主題教研活動后,縣盤灣中學的一位老師反饋道:“這次主題教研活動的紀要已學習,很棒!我認為,在高三復習課上采用‘問題導學’的模式,契合教學實際,操作性很強,易形成模式推廣,對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相當有裨益.”

事實上,老師們沒有停留在學習的層面上,而是將所學到的策略用到了實際教學中,如在“問題串的設計與運用”這個主題教研活動后,研究者發現一位普通高中的老師在其對外開放的教學中,已能將問題串較好地運用在高三數學的第一輪復習課上.

根據縣內幾所高中提供的數據,在學校組織的學生評教活動中,數學老師的課堂滿意率較前幾年上升了3~5個百分點;近幾年來,射陽縣派出的高中數學老師在市級課堂教學展評中均獲一等獎,并有兩人代表鹽城市參加了省級比賽;2013年江蘇省射陽中學數學教研組還被鹽城市教育局評為先進教研組.

4.2活動案例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經驗

主題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案例,在研究這些鮮活案例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提煉了一些較有價值的觀點,最終形成論文公開發表.幾年來,課題組成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與教研活動相關的論文計34篇,其中有8篇刊登在核心期刊上.

目前,課題組開展的高中數學主題教研活動已有了一定的區域影響力,2013年暑假,在江蘇省高中數學教研員培訓會上,課題的研究工作受到了省教研室的公開點名表揚.近兩年來,課題主持人應邀到鹽城、宿遷、建湖等地開設了《高中數學特色教研活動的實踐》的專題講座;2013年11月,主持人還在江蘇省高中數學第九屆高級論壇上作了題為《教研組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的交流發言,受到一致好評.

致謝:研究得到了李善良、周敏澤、孫旭東、鮑立華等專家的悉心指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1]陳小鵬,馬維英.高中數學青年教師教學素養的調查報告[J].數學教育學報,2010,19(6):64–66.

[2]黃梅,龍武蕓.數學教師新課程適應問題與對策[J].數學教育學報,2008,17(3):95–97.

[3]鈕兆嶺.關于新課程背景下教研組活動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4,23(1):75–78.

[4]肖川,胡樂樂.論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成長[J].教師教育研究,2007,(1):17–21.

[5]劉燚.數學教師能力獲得途徑的調查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1,20(6):36–38.

[6]黃映玲,張檬.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教研組的課堂觀察行動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1,20(3):67–70.

[7]孫利,魏立平.基于實踐性教學的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2,21(2):67–70.

Practical Research o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ubject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WANG Ke-liang1, WU Shao-ran2
(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Section of Sheyang Education Bureau, Jiangsu Yancheng 224300, China; 2. Sheyang High School, Jiangsu Yancheng 224300, China)

Subject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growth of a teacher, but generally the quality of current daily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is not high. Through practic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subjects is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Rational selection of subjects is the premi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Specific case study 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ensure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of the probe.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probe can powerfully guarante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y; introduction of subjects; selection of subjects; case study; activity summary

G633.6

A

1004–9894(2015)06–0061–03

[責任編校:陳雋]

2015–08–20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高中數學校本主題教研活動的實踐研究(D/2011/02/186)

王克亮(1970—),男,江蘇射陽人,中學正高級教師,主要從事高中數學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課題組公開課研討
陽城縣“耕心微寫”課題組
原科技大學新能源開發與應用課題組介紹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一節公開課的誕生記
第一次公開課
研討式教學中的研討題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課題組成員
淺談“說課”與“公開課”的異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