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藝術教育照亮我們的人生

2015-10-27 09:26馮巍
中國藝魂 2015年2期
關鍵詞:當代藝術世界人生

>>我們這個時代面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人們的物質追求和精神生活之間失去平衡。從物質的j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已經成了時代的要求、時代的呼聲。

>>我們目前對我國當代藝術關注不夠,研究不夠,這就導致藝術教育與當代社會生活交融匯合的渠道變狹窄了,藝術教育持續獲得新生資源和力量的可能也被削弱了。

>>文化產業只有創造更多蘊含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的文化產品,國內外的朋友才能對中國文化獲得更有深度的認識,這種認識將照亮中國文化的本來面貌,使其釋放出無窮的魅力。

我們是中國人,但中國人不意味著就熟悉中國的藝術

馮?。耗谥形鱾鹘y美學上用力頗深,但您一直特別強調當代美學、當代藝術的重要性。請問您如何看待當代藝術在藝術教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葉朗: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能沒有豐富的藝術,更不能沒有具備藝術素質的民眾;而美育之于社會,主要是通過藝術教育這一途徑實現的。我們目前對我國當代藝術關注不夠,研究不夠,這就導致藝術教育與當代社會生活交融匯合的渠道變狹窄了,藝術教育持續獲得新生資源和力量的可能也被削弱了?,F在在西方國家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國文化還就是美食,就是成龍的武打片。我們是中國人,但中國人也不意味著就熟悉中國的藝術,不意味著就對中國藝術的文化精神有充分的認識。今天,我們國家要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有一種文化的自覺,需要對我們自己的文化、藝術進行重新認識。我們要了解世界,更要了解自己。一方面,我們要關注中國傳統藝術,關注傳統藝術的當代形態、當代價值,把傳統帶入當代語境;另一方面,我們要關注中國當代藝術,關注當代藝術的歷史由來、未來走向,用當代銜接歷史和未來。我們要發現、要照亮的,是那些在當代能夠真正體現中國精神的東西。

我們要讓那些真正反映這個時代的藝術展現出來,把當代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家照亮,把他們推出來,讓大家知道他們,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引導當代的藝術潮流,使全世界看到和重視能夠真正反映我們時代精神、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的藝術作品。藝術教育所倚重的、所向人們展現的,就應該是這樣的作品。但是它們需要關注,需要照亮。我們要看到,在21世紀,有深厚文化傳統積淀、體現時代精神的,真正的藝術大家、藝術經典,正在破土而出。

藝術教育不是職業培訓,而是打開人生新境界

馮?。耗浗忉屪约旱倪@種心態是“人一定要活得有趣”。當前有一個實際情況就是,至少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講,在個沉醉于速度和數字的社會,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壓力,“有趣”已經變成了一種精神奢侈品。對于像您這種良好心態的培養,您有什么建議?

葉朗: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說活得“沒意思”,感到活得沒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通常是由于功利的眼光和邏輯的眼光,遮蔽了有意義、有情趣的世界,從而喪失了現在。感到人生“無趣”,是人生在世的大缺陷。審美活動能夠去掉這種遮蔽,照亮本來的世界。于是,世界的一切就會變得有靈性、與你息息相通,充滿了不可言說的詩意。待人接物,讀書論學,都要“有趣”。這種濃郁的審美人生意趣,是來自于跳出自我而復歸于人與萬物一體的生活世界。

我們的文化、藝術、哲學、宗教,說到底,都應該引導人們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引導人們去追求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給我們的生活注入一種高尚的嚴肅性,注入一種人生的神圣感。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境界,就意味著他會過什么樣的生活。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對于他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在任何時代,人都要有高遠的精神追求。藝術教育有助于拓展人的胸襟,提升人的境界,擁有一種“光風霽月”般的氣象。一個人有什么樣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說具有什么樣的深層心態和風格。在世俗生活中,人習慣于用主客二分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認識的對象,或者說利用的對象。這樣,人和人之間、人和萬物之間就有了間隔,人就被局限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就好像關進了一個牢籠。人生的藝術化就是追求審美的人生,審美的人生就是詩意的人生。詩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用審美的眼光和審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萬物一體的生活世界,體驗無限的意味和情趣,從而享受現在。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依然有神圣存在。這種神圣將會給我們的生活注入一種嚴肅性,將會給我們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創意”缺失,理論研究有助于引發原創性

馮?。耗谥暗母鞣N訪談中都特別強調理論研究對于藝術創新的重要性。關于創新思維的培養,顯然也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維度之一。最后,可以請您就這個方面深入談一談么?

葉朗:現在特別需要加強理論研究。不重視理論,藝術發展就會出現問題。不重視理論研究,我們自己對中國藝術就說不清楚,當然中國藝術就很難走出去。藝術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一樣,也需要加強理論研究,需要弘揚創新精神。繼承傳統,并不是不要創新。歷史告訴我們,在人文藝術領域,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會有真正的創新。

為了中華文化的復興和“走出去”,現在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從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到民問企業,都在強調“文化創新”、“文化創意”。但是,怎么才能真正實現這種“創新”、“創意”?這個問題我們并不清楚,或者說多數人并不清楚。比如,我們的動漫產業在技術上進展很快,但是缺乏藝術想象,缺乏文化意蘊,這成了制約動漫產業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

當然,我們也看到創意成功的例子。2011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作品《彌漫》,由五位藝術家創建了一個茶香、酒香、花香、藥香、熏香的世界。中國的香味彌漫威尼斯。這個作品引起雙年展廣大觀眾和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贊譽?!稄浡返恼w設計,以及總策展人的美學教授身份,給了我們特別有價值的啟發。第一,理論研究有助于人的眼界放開、思路放開,有助于引發原創性。第二,從文化傳統、美學傳統到當代藝術,具有很大的創新轉換空問。人們熟知的茶文化、花文化、香文化的傳統,很好地融入了這一當代的藝術作品。

中國古人對香的審美的重視,以及運用嗅覺美感營造詩意生活氛圍的習慣,形成一種重要的文化傳統和美學傳統。西方歷史上也有同樣的傳統,從這里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相互貫通。在現代化的生活條件下,在人們追求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時代風尚下,在人們對于“當代藝術”的發展方向感到困惑的狀況下,發現這個傳統,照亮這個傳統,復活這個傳統,使它融入當代藝術的意象世界,就成了一種很有創意、很能喚起人們美感和情感共鳴的選擇。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后)

猜你喜歡
當代藝術世界人生
當代藝術看得懂
人生中的某一天
從蘇繡能否成為當代藝術談起
BIG HOUSE當代藝術中心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關于當代藝術市場的思考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