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土成山,兀自巍峨
——記中國營養學泰斗陳學存

2015-10-30 05:42許方霄何天驕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5年3期
關鍵詞:王成營養學教授

◆文 許方霄 何天驕

刀鋒般的冷氣在冬日的大地上蔓延,人們所到之處皆是寒意,時值上午,太陽漸漸張開溫柔的懷抱,將一切調成暖色。這是一個普通的冬天,老人如往常一樣,緩慢行走在家到單位這一再熟悉不過的道路上。他身形清瘦,拄著拐杖,衣著整齊樸素。雖然一個月前剛做完手術,卻仍舊精神矍鑠。此刻,老人正來到一家健康中心拿藥,也就在這里,他打開記憶的閥門,向記者講述自己一生求學濟世的故事。這位老人,就是中國營養學泰斗、中國營養缺乏病防治研究和中國婦幼營養研究的創始人之一,年近百歲的陳學存教授。

亂世求學,道阻且長

陳學存教授于1917年出生在福建福州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父親是商店店員,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另外還有四個兄弟和兩個妹妹。雖說家里經濟條件一般,可是陳學存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并不吝嗇,凡是有關孩子讀書上學之事都積極張羅,希望他們好好學習,將來能有所作為。在開明父母的關愛下,七個孩子中有三個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陳學存在幼時就被父母送入附近的一所私塾,課堂上的陳學存聽話乖巧,是教書先生口中的好孩子。12歲時他又進入當地有名的福州英華中學。英華中學是一所由美國教會資助的私人學校,經常有美籍英語教師前來授課,陳學存在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打下不錯的英語基礎,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提供了幫助。

身逢亂世,心懷壯志。從英華中學畢業后,陳學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面臨著是否繼續學習和去哪里學習的抉擇。與父母商量再三,他選擇了當地新成立的福建醫學院?;貞洰敵醯倪x擇,陳學存說:“那時候很多學生去浙江、上海等外省市讀書,但是去外地念書要花很多錢,家里供應不起。福建醫學院剛剛成立,學費包括食宿在內一切都是免費的,而且離家比較近,也可以?;丶铱纯??!苯洕目紤]是一方面,但更為重要的,是陳學存心中有火熱的理想和追求。當時社會動蕩不安,國人多災多難,他在心中樹立了“行醫救人,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的信念。去醫學院充電便成為了陳學存實現這一理想的最佳途徑。在福建醫學院,陳學存認真對待每一門課程,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受到師長和同窗們的格外關注。與此同時,作為一名熱血青年,陳學存思想先進、關心時局,感受到身為新一代青年人的重任,內心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經過共產黨地下組織一段時間的考查和培養,1940年,陳學存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陳學存的求學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里,國民黨反動統治倒行逆施,熱血青年們掀起一場場學生運動以示對時局的不滿。福建醫學院也鬧起了學潮,陳學存置身其中,自己地下共產黨員的身份也暴露了。福建醫學院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學校勒令他退學。然而對于優秀人才來說,失之東隅必收之桑榆?!拔业睦蠋?,他把我收留了?!标悓W存如此笑呵呵地回憶道。陳學存的貴人就是我國著名的生化學家和營養學家王成發教授。王成發教授曾是福建醫學院的教師,指導陳學存做過一些課題研究,對勤奮聰慧的陳學存十分欣賞和喜愛,二人之間有著深厚的師生情誼。王成發教授介紹陳學存去江西國立中正醫學院,一段嶄新的求學路就此再次啟程。

▲陳學存(右一)當時任美國兒童發展中心主任(中)合照

▲陳學存年輕時期照片

▲陳學存(右一)與英國教授White·Head教授(左一)合照

然而,中正醫學院是英美派學校,采用英語授課,含有大量的英語醫學專業詞匯,而且新舊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進度也大不相同,初來乍到的陳學存一時難以適應,壓力之大不言而喻。但在挫折面前,陳學存并沒有喪失信心。借助中學時期打下的良好英語基礎,配合自身的不懈努力,加上新學校中遇到的許天祿、許漢光、齊續哲、米景賢四位教授的悉心幫助和熱情關懷,陳學存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在學業的深度與廣度上邁進了一大步。在求學路上遇到的每一位恩師,都被陳學存以“我的老師”為開頭反復提及,銘記至今。

調整方向,專攻營養

從上世紀40年代末至今,陳學存從事營養研究六十載,可謂大半生都貢獻給了營養學研究事業。然而工作之初的陳學存從事的并不是營養方面的工作。

1944年,陳學存從江西國立中正醫學院學成畢業后,便來到昆明空軍醫院,由于大學期間重點學習臨床醫學,他便自然而然地從事了臨床工作。當時的中國,戰亂不斷,食物短缺,人們普遍營養不良,免疫力差,陳學存工作期間每天接觸不少因營養缺乏而遭受病痛的患者?!叭绻f營養缺乏是國人患病的一大原因,那么改善國人營養、增強國人體質,是否就能減少疾病發生,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呢?如果說改善營養可以減少疾病,那么從事營養研究工作是不是比臨床工作更有意義呢?”這樣的問題越來越頻繁地跳進陳學存的腦海,并不斷拷問他的良知。其實早在福建醫學院讀書時,陳學存就在恩師王成發教授的指導下,做過居民膳食調查和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可以說對營養學已經有一定了解,當年王成發教授也曾十分認真地拍著陳學存的肩膀說過:“你將來畢業以后啊,就跟著我搞營養好了!”在經歷三年的臨床工作后,陳學存決定聽從心底的聲音,從事營養研究工作。

隨后,陳學存立刻前去拜見王成發教授,向其透露自己想要把工作方向轉到營養方面的愿望。對于陳學存的決定,王成發教授倍感欣慰。當時,王成發教授是南京中央衛生實驗院營養實驗所的所長,雖說將陳學存收入麾下是他多年心愿,但一直無合適機會。如今,陳學存主動前來,王成發教授便立即邀請他加入南京中央衛生實驗院營養實驗所的隊伍。但恰逢那段時間王成發教授要去美國哈佛大學營養研究所進修,便將陳學存推薦給學界另一權威——代理所長侯祥川教授。就這樣,侯祥川教授成了陳學存營養研究工作的入門導師。在侯祥川指導下,陳學存在一個兒童保育院進行兒童營養改善的研究,包括膳食調查、體格測量、生化測定和補充試驗。聰明的陳學存學得很快,沒過多久就能熟練地進行工作,侯祥川教授對他贊不絕口。1948年,王成發教授從美國進修歸來,帶回不少營養學研究的新成果,在兩位老師的共同指導下,陳學存也在營養學的大道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隨著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學系(現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成立,各項工作更加井井有條地展開起來,陳學存的營養研究事業也迎來了春天。

親自考察,探究病因

對生活環境優裕的當代人來講,營養缺乏病乍聽起來是跟感冒咳嗽一樣容易治愈的小病,但成立之初的新中國還比較貧窮,普通人家吃不上飯、餓肚子是常有的事,國人營養不均衡事件總是呈區域性發生,患者的病痛更是無法言喻。而且在醫療條件有限、營養學不甚成熟的情況下,營養缺乏病的病因難以發現,治療過程十分困難。為了改善國人健康狀況,陳學存不辭勞苦,親自考察,足跡遍布全國各地,相繼解決了一系列營養缺乏病問題。

1950年,南京軍區部隊的戰士們患上嚴重的流行性陰囊皮炎,陳學存便跟隨王成發教授一起前往南京軍區部隊查探病因。經過與戰士們的接觸,陳學存了解到戰士們之前所用的外敷消滅真菌的藥膏根本就不起作用,同時,患者多伴有口舌炎癥狀。在對軍區進行膳食深入調查和戰士們的尿液測定后,陳學存終于找到了病因所在——核黃素攝入不足。找到病因,一切就好辦了。在核黃素口服治療后,戰士們的病情迅速得以治愈。這種 “口腔生殖癥候群”的病名也成為國際上第一次采用的名詞。此后,陳學存繼續對陰囊皮炎的防治方法及核黃素治療劑量展開研究,為核黃素缺乏癥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獲得了衛生部科學進步三等獎的榮譽。

之后,為了響應中央的援藏號召,陳學存主動要求隨十八軍前往拉薩,參加西藏科學工作隊,這期間他組織隊員對藏民的營養狀況進行調查,同時為藏民治病,這一去就是三年。完成任務后,陳學存才回到北京,回到時刻牽掛著他的家人的身邊。但在得知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前線作戰的志愿軍戰士們患上了夜盲癥,戰斗力大大下降后,剛與家人短暫團聚的陳學存便再次毅然離家,奔赴抗美援朝戰場。來到前線后,陳學存發現志愿軍戰士的食物供應較困難,他們主要吃罐頭,很少有蔬菜,長期缺乏維生素A。但是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上哪去找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呢?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陳學存的目光被周圍土地上生長的許多野草吸引住了,野草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而胡蘿卜素在人體中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這樣不就能治愈戰士們的夜盲癥了嗎?這個巧妙方法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果然,按照陳學存的指導,戰士們的夜盲癥很快就痊愈了。此外,陳學存還設計了一種暗適應儀,達到了夜盲癥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

1959年,新疆發現一種“黑癬病”,有不少人患了皮炎,還經常腹瀉,疑似為癩皮病,陳學存等人被指派前去新疆莎東縣調查。經陳學存確認,此病確實是典型的癩皮病?!鞍]皮病是因為人體缺乏尼克酸造成的,要治療癩皮病,就得補充尼克酸?!蓖數卮罅糠N植的玉米,陳學存有了主意,這些玉米中就含有結合性尼克酸,只要經過堿水煮食,結合性尼克酸就會變為游離性尼克酸,便可為人體所吸收,這樣癩皮病也就隨之消失了。在治愈癩皮病之后,陳學存又成功引進高色氨酸玉米,這種玉米的游離性尼克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得多,并得到了大面積推廣種植。

1965年,江西撫州地區大規模爆發一種奇怪的病,患者四肢麻木,雙腳無力,走不動路,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軟腳病”。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學系委派陳學存和其他營養專家前去調查,他們對當地居民飲食情況、食物營養成分、居民飲食結構進行研究測定,歷時兩年終于找到病因。他們發現當地有一種加工非常精細的新型碾米機,會將稻米加工成精白米?!爱敃r人們都覺得,大米不能糙,越細越好。但是精白米在制作過程中磨掉了米皮和胚芽,這是大米中維生素B1含量十分豐富的地方,營養成分就這樣流失了?!贝送?,陳學存還發現當地人吃米飯喜歡用撈米飯的方式,他們將米放在水中煮熟,只吃米飯而將米湯喂豬。經化驗,米飯中的水溶性維生素B1含量很低,而米湯中的維生素B1含量卻較高,說明這種生活方式更加劇了人體維生素B1的缺乏。獲得這一研究發現后,陳學存和工作組立即向上級作報告,建議修改碾米機的機構,不要把米碾得太細,以保留維生素B1。自此之后,軟腳病的狀況果然得到了顯著改善。

溝通國際,搭建橋梁

走在營養研究的路上,陳學存教授從沒想過要停下來。從成人營養研究到婦幼營養研究,從跟隨前輩腳步到辛勤培育桃李,從國內研究到國際合作,陳學存邁上了一個又一個新臺階。在工作中他既獲得了無與倫比的科研樂趣,又培養了眾多營養學的新生力量。而作為與國際營養學研究交流合作的先驅戰士,陳學存也是促使中國營養學與國際接軌的強大助力者。

改革開放前,中國營養學界與國外的直接合作少之又少,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學存得知國際營養學界正在進行成人蛋白質需要量的研究,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在經過所領導同意并同國際營養學界商議后,陳學存帶領課題小組順利加入了此次國際合作課題,還獲得了兩萬美元的資助經費。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數據代表性強,陳學存帶領課題小組研究得出的中國成年男子蛋白質的需要量數據受到了重視,并為國際上制定蛋白質需要量標準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課題研究期間,陳學存教授結識了許多國際知名營養專家和官員,拓寬了中國營養學與國際學界聯系的渠道。

陳學存教授將營養研究重點放在婦幼營養研究領域,是在國內成人營養缺乏癥狀獲得改善之后。那時候對婦幼營養的研究較少,陳學存覺得改善國人體質需從孩子和孕婦、乳母抓起。當時,美國農業部的一所國家級兒童營養研究中心想要同中國合作研究兒童營養問題,與中國衛生部幾番聯系,卻均未成功。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中國衛生部下屬的營養研究所有一位兒童營養研究的知名專家叫陳學存,便主動找到陳學存教授,誠心邀請他去美國訪問。陳學存教授意識到,這是向國際展示中國營養學界實力的好機會,必須要抓住機會。事實證明,陳學存教授的眼界是寬闊的。正是通過陳學存教授的這次訪問,才促成了我國佝僂病大規模研究與防治工作的展開,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并獲得了國家科委頒發的科技成果獎。

上世紀80年代,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成立了兒童發展中心,聘陳學存教授為顧問。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機會,陳學存舉辦多期全國性婦幼營養培訓班,并邀請英國White·Head教授、加拿大Chandra教授、美國Dallman教授等諸多國際知名專家前來主講。此外,陳學存教授還不失時機地將營養研究所、青島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和美國德州醫學院相關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聯系在一起,歷時5年的“中國中學生鋅缺乏防治”的研究成果最終獲得國家科委的科技成果獎。

老有所為,不負此生

如今的陳學存教授雖已98歲高齡,但身體還算硬朗,他仍然習慣每天來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這個他奉獻大半生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陳老的孫女說,老人年紀大了,待在家里當然最讓人放心,但他總想去單位,怎么也勸不住。90多歲了卻堅持每天爬到五樓。采訪結束后旁邊傳來陳老和兒子“爭執”的聲音。只見陳老的兒子指著自行車說:“您坐上車,我推著您回家”而陳老斷然拒絕:“不用不用!我自己走?!蹦遣蝗莞缮娴募軇萆跏强蓯?。也許這股不以老為老、堅持運動的“執拗”勁兒,正是陳老長壽的原因之一吧。對于自己長壽的秘訣,陳學存教授說,要保持心情愉快,生活有規律?!按竽X與內臟是相關的,心情不好,吸收、消化也都不好。一個人的生命很短暫,有什么過不去呢?退一步海闊天空,與人為善,人家自然也會用善心回報你。人都是好的,你對別人好,別人就對你好?!?/p>

縱觀陳老大半生,無論是學習還是研究,始終都是佼佼者,國際國內的獎項也獲得了不少,老人對這一切卻不以為意,他不記得曾獲得的施瓦茲獎的名稱,卻對營養研究中每一個困難的攻關過程如數家珍。當問及如何評價自己這一生時,陳老擲地有聲地說:“不辜負此生,活到老學到老?!钡拇_是這樣的,陳老一生都忙碌在營養研究的最前線,哪里的人民需要他,他就不由分說地奔赴哪里。他做人做事不爭不搶,兢兢業業,竭盡全力,卻比任何浮于虛名的人得到的成果都多。

上世紀80年代,電腦剛剛進入中國,花甲之年的陳老緊跟時代潮流,學會了電腦的使用方法,一直到現在還在用電腦發英文郵件。陳學存教授撰寫了《營養研究六十年》一書,里面都是過去研究的報告。陳老說:“希望這本書能留給年輕人當個參考,也算是我對自己有一個交代了?!?/p>

除了對工作的滿腔熱情,陳學存教授也是感情內斂而豐富的人。提到老伴,陳老說:“她已經去世六年了?!狈蚱薅私Y識于中正醫學院?!八且粋€很正直、很誠實的人,熱愛祖國,熱愛工作。我們都是做醫學工作,比較有共同語言,矛盾少?!毖哉Z間似乎擁有一腔未盡和難訴的深情。

看著此時陳學存教授慈祥的面龐,眼前的畫面突然變得恍惚起來,40年代的英俊小伙與如今的和藹老人相互疊映。歲月改變了太多的人和事,但永恒不變的是陳學存教授對營養研究事業的盡責與鐘愛……

人物小傳

陳學存,1917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營養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顧問,中國營養病防治研究和中國婦幼營養研究的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一直致力于中國營養缺乏病的探索與防治研究,曾隨軍隊進駐西藏和前往朝鮮解決部隊營養缺乏的問題,研究領域涉及核黃素缺乏病、癩皮病、軟腳病、克山病、佝僂病、缺鐵性貧血及微量元素鋅缺乏等。積極推動中國營養學研究與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等發達國家營養研究間的合作交流,使中國的營養缺乏病防治研究達到國際同等水平。曾獲國際生物無機化學家協會1980年度施瓦茲獎,Nutrition Research 1981年度最佳論文獎以及多項國家科技成果獎。主編和編著了多部營養學著作,包括《營養調查手冊》《應用營養學》《維生素D與健康》《婦幼營養學》《中學生營養食譜手冊》《孕產育全書》等。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和平解放西藏紀念章、抗美援朝勝利紀念章。

猜你喜歡
王成營養學教授
Nonlinear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s under acoustic and magnetic fields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奇妙的大自然
悅讀之苑
悅·讀·之·苑
探討互動教學法在護理專業營養學教學的效果
離子選擇微電極技術及其在植物營養學研究中的應用
2010年《動物營養學報》審稿專家名單
恐怖的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