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藥變遷的探究

2015-10-31 02:56宋新程
中國醫藥指南 2015年34期
關鍵詞:廣譜內酰胺酶克雷伯

宋新程

(遼源礦業集團總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藥變遷的探究

宋新程

(遼源礦業集團總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目的 對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藥變遷進行探討。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療的600例住院患者,通過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進行鑒定與統計,同時分析抗生素抗菌,分析耐藥性變遷。結果 2011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17.9%,2012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26.2%,2013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37.5%,其中不包含重復菌種,且耐藥率呈現上升趨勢。結論 我國的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檢出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是耐藥性的多重發展,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需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藥性。

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藥

目前,我國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耐藥性增加明顯,主要是因為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ESBLs)的數量急劇增加造成的。臨床中普遍使用美國臨床實驗室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制定的標準[1],監測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筆者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療的600例住院患者,通過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進行鑒定與統計,同時分析抗生素抗菌,分析耐藥性變遷,以探討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藥變遷,報道如下。

表1 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療的600例住院患者,其中307例男性,293例女性,患者年齡段是28~88歲,平均是(68.7±6.7)歲。呼吸道標本進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離,其中2011年共56株,2012年共65株,2013年共72株,其中不包含重復菌種。600例患者均享有知情權,同意參與此次探究。

1.2方法

1.2.1菌種與藥敏鑒定:把標本接種血平板、麥康凱平板上,溫度為35 ℃,時間為18~24 h,進行細菌培養,使用藥敏板條與細菌生化鑒定板條[2],時間為24 h,溫度為35 ℃進行監測結果的判定。

1.2.2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測:通過XK型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及其系統(山東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篩選,并通過紙片試驗確證。在確證試驗過程中,通過頭孢他啶30 μg/片,頭孢他啶加克拉維酸30 μg/(10μg?片),頭孢噻肟30 μg/片,頭孢噻肟加克拉維酸30 μg/(10 μg?片)等四種紙片進行,均由英國Oxiod公司生產。對兩種紙片克拉維酸所具備的抑菌環的直徑進行測量,加克拉維酸紙片[3]的直徑≥5 mm可對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進行試驗確證。

1.2.3質控菌株:ATCC700603肺炎克雷伯菌為標準產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屬于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陽性;而標準產酶的大腸埃希菌的型號為ATCC25922,屬于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陽性[4]。

2 結 果

對我院治療的600例住院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其中2011年200例患者中共檢出56株,其中10株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17.9%,2012年200例患者中共檢出65株,其中17株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26.2%,2013年200例患者中共檢出72株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7株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37.5%,其中不包含重復菌種。由于β-內酰胺類藥物屬于臨床治療中使用較為普遍的抗生素類,因而細菌耐藥機制較為復雜,而革蘭陰性桿菌是以生成內酰胺酶為耐藥機制,其中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與AmPC酶非常重要。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率見表1。

3 討 論

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均屬于常見病原菌類型,且在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過程中產生對超廣譜頭孢菌素進行水解的能力,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增加了臨床耐藥性。且隨著時間的不斷增加,我國對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檢出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大大增加了臨床診治的難度與壓力。受到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影響,利用菌間基因[5]可進行轉化、接合以及轉導等操作,導致擴散,不斷傳播耐藥性,就出現了一種菌株具備多種耐藥,大大增加了醫療的難度,提高院內感染的發生率。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檢出率也隨之上升,大大增加了治療壓力與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產生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對抗生素普遍存在較高耐藥性。

受到地區差異的影響,各個區域中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也各不相同,因此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類型也多樣化。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基因型多數屬于TEM型與SHV型[6],可呈現雙陽性的檢測結果。而耐藥菌受到耐藥菌質粒介導的影響,具備分子生物學的區域性特點,因此需注意耐藥性的抗藥基因與DNA特征,以與臨床治療相結合,以對耐藥菌的傳播進行有效控制,指導臨床治療中的抗生素使用,保證抗生素臨床使用的合理性,降低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概率。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的多重發展,大大限制了患者的臨床治療?,F階段,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在治療過程中多選用碳青霉烯類藥物,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耐藥性,因此需降低患者對碳青霉烯類藥物的依賴性,限制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產生。

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增加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受到住院時間較長,病情嚴重,制酸劑、激素、抗生素的使用、營養狀況以及侵入性操作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增加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發生率。

本次探究中,筆者隨機抽取我院治療的600例住院患者,通過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進行鑒定與統計,2011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17.9%,2012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26.2%,2013年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檢出率為37.5%,其中不包含重復菌種,且耐藥率呈現上升趨勢。與邱令法[7]等的探究結果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檢出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提高了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因此需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循環使用,降低選擇革蘭陰性桿菌的壓力,加強對患者臨床與細菌的監測力度,做好院內消毒隔離工作,詳細掌握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耐藥性,以制定針對性控制措施,保證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以降低耐藥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 趙楊,張銳.院內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臨床用藥分析[J].吉林醫學,2010,12(6):786-787.

[2] 張盛斌,盧東生,林茂煌,等.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bla_(CTX-M)基因型及耐藥性檢測[J].臨床醫學,2010,16(8):1-4.

[3] 鄧江錦.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18(36):382-383.

[4] 丁琳,凌麗燕,段達榮.2010~2012年院內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狀況及耐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4,10(5): 28-30.

[5] 張盛斌,盧東生,林茂煌,等.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bla_(CTX-M)基因型及耐藥性檢測[J].臨床醫學,2010,16(8):1-4.

[6] 林海波.呼吸道感染患兒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的耐藥性及基因重組菌株的抗藥活性分析[D].西安:第四軍醫大學,2013.

[7] 邱令法,裴碧娜.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檢測和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學,2012,10(5):421-423.

R563.1

B

1671-8194(2015)34-0086-02

猜你喜歡
廣譜內酰胺酶克雷伯
產β-內酰胺酶大腸桿菌研究現狀
碳青霉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療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類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臨床分布特點及耐藥性
艾滋病病毒的膜蛋白上有哪些廣譜中和抗體表位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兒童醫院血流感染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性
嬰幼兒下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感染臨床分析
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不同處理方式對乳中β-內酰胺酶穩定性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與單用抗菌藥物治療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尿路感染臨床對照研究
對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兒窄譜與廣譜抗生素間療效無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