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壓丸法減輕全麻術后腹脹效果觀察

2015-11-02 04:00
現代醫院 2015年9期
關鍵詞:腸蠕動耳穴全麻

周 蓉

全麻患者術后由于胃腸蠕動受到麻醉藥物的影響而出現抑制,胃腸內積氣不能排出,從而出現腹脹,嚴重者可致營養不良,水電解質紊亂等而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各種危險。為減輕患者的痛苦,對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全麻術后患者采用耳穴壓丸治療,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減少全麻術后腹脹發生率,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全麻術后患者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齡25~81歲。其中腹部手術84例,胸部手術12例,骨科手術2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和試驗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60,±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60,±s)

性別 年齡(歲)手術部位男 女 腹部手術胸部手術骨科手術對照組37 23 57 ±6.3 42 5 13試驗組 39 21 58±5.2 42 7 11 p 0.055 0.051 0.053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后護理。試驗組由責任護士于術前24 h及術后48 h內應用耳穴壓丸法治療。首先用75%酒精浸泡王不留行籽5 min,晾干后放入干凈瓶中備用,選用單側耳穴中的胃(CO4)、脾(CO13),用鑷子夾膠布5 mm×5 mm將王不留行籽對準穴位貼好,用食指和拇指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壓迫貼于耳穴之籽,手法由輕至重,以出現酸麻痛感覺,其刺激強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宜。每次5~20 min,每天2次。

1.3 觀察方法

觀察兩組患者的腸蠕動恢復情況和肛門排氣情況,并記錄具體時間。① 腸蠕動評估:于術后次日起9∶00、16∶00、21∶00分3次行腹部聽診,每次3 min聽到腸鳴音即為腸蠕動恢復,記錄腸蠕動恢復時間;②肛門排氣評估:定時詢問患者肛門排氣情況,記錄患者自覺肛門排氣的開始時間。

1.4 療效評價[1]

兩組患者均在治療后,進行療效評價,顯效:腹脹消失,腸鳴音恢復正常,肛門排氣,排便正常。有效:腹脹減輕,腸鳴音弱,肛門恢復排氣,排便,但不順暢。無效:腹脹無緩解,無腸鳴音,肛門無排氣排便。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所有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顯著性水平設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腸蠕動恢復及肛門排氣情況比較

術后有4例患者出現腹脹加重,經留置胃管,持續胃腸減壓并作相關藥物治療后,均順利恢復,其中試驗組1例,對照組3例?;颊咧凶盥亻T排氣時間為55.2小時,為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在腸蠕動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均較對照組縮短。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腸腸蠕動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腸腸蠕動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例數 腸蠕動恢復時間 肛門排氣時間對照組57 20.8 ±7.0 51.6 ±3.6試驗組 59 11.8 ±6.51) 44.6 ±3.41)p 0.038 0.049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99.0%,對照組總有效率95.0%,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3 討論

耳穴壓丸法是由中醫針灸衍變而來,《靈樞》云:“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為全身經絡分布最密集的部位,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的別氣都走于耳,此外還有許多經脈注于耳。人體內臟在耳廓上相應部位的反應點,恰恰是在迷走神經耳支分區內,刺激耳穴產生的神經沖動與支配內臟的神經纖維在中樞部投射于相同或臨近部位的神經元,使對應臟腑的病理興奮灶被抑制。根據耳穴分布圖按壓胃腸穴位等可緩解術后腹脹、惡心、嘔吐等并發癥。耳穴療法,具有作用廣泛、奏效迅速、操作簡便及副作用小的優點,用于術后護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2]?;颊呤中g后腹脹,排氣困難是由于麻醉藥物使腸蠕動減慢所致,因此選用了交感、大腸、小腸及胃穴都與消化功能有關,能調整陰陽,溫通氣血,使胃氣下降,從而消除腹脹[3]。景俊英等[4]認為,“取大腸 、小腸 、胃、交感、內分泌、三焦為主穴,配神門、腹、膽等耳穴”能減輕術后腹脹的發生率。

本組根據耳穴視診法結合壓痛法找到敏感點[5],于患者術前、術后采用這些敏感點壓丸治療,主要選用了交感、肝、膽、脾、胃、大腸、小腸等穴,都與消化功能有關,能平衡陰陽,調和升降,溫通氣血,刺激耳穴大腸、交感等可增加腸蠕動,通調臟腑、下氣通便,肝主疏泄,若肝的功能正常,疏泄調暢,則脾胃升降適度,而肝脾不合,則脾氣虛,升清無力,運化失職[4]。通過耳穴壓丸治療,對腸道產生良性的刺激,并通過神經、經絡的傳導反射作用[6],增強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而有利于胃腸道內氣體順利排出,從而達到緩解腹脹的目標。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均較對照組縮短。試驗組有效率達到99.0%,由此可認為耳穴壓丸法可以有效地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減輕術后腹脹的發生率及縮短腹脹時間,該治療簡便易行,效果明顯,無不良反應,是一項非常實用的中醫護理技術,值得臨床推廣。

[1]張佐倫,劉文成,周東生.脊柱外科手術及并發癥學[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2:19.

[2]張兆莉.耳穴埋豆對外科術后胃腸功能腹脹恢復的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58.

[3]王立芳.耳穴壓豆法在促進腹部術后病人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5(1):139 -140.

[4]景俊英.耳穴壓丸法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山西護理雜志,1997,6,11(3):98 -99.

[5]李文紅,徐燕紅.耳穴埋籽治療婦科術后腹脹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4(9):27 -28.

[6]劉素英,林 芳,王玲玲.耳穴壓丸法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觀察[J].全科護理,2011,9(1):210-211.

猜你喜歡
腸蠕動耳穴全麻
腹部神經阻滯聯合靜吸復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
肥胖與全麻誘導期氧儲備的相關性
老年失眠多苦悶,耳穴壓豆來幫忙
雷火灸干預直腸癌根治術后腸蠕動恢復45例
穴位注射聯合艾灸在腹部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芒硝敷臍促進大腸癌術后腸蠕動的臨床研究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全麻留置導尿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有的便秘只是藥物的副作用
兩種麻醉鎮靜深度監測技術在全麻中的應用比較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