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源頭活水,話寫作內功

2015-11-05 00:31高杭健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5年17期
關鍵詞:問渠觀書內功

高杭健

“一方水塘,一池碧水”的悅目畫面上搖曳著一首古詩,一位學生在娓娓地闡釋詩句……

這是一堂“創新作文”研討課。在課題準備會上,同仁有兩種建議:一是“縮小法”,即具體講解創作技法,以小見大;二是“大話法”,即引導感悟創新理念,大而化之。再三斟酌,本著“文無定法”、“教無定規”的思路,考慮到研討課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性質,我采用了“大話法”,試圖把“創新作文”的課題像爆米花一樣膨脹開來,借此去詮釋一種有關寫作的“根本大法”。

有了教學思路,但落實時卻有種老虎吃天——無處下爪的困惑,因為“創新作文”的內涵和外延實在是模糊且浮泛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認識與評價標準不盡相同,如何才能“大而不空”、“虛而不假”,達到短短一堂課引導學生對寫作真正聽有所悟、學有所獲的基本目標呢?

寫作絕非單純的用手寫字連綴成文這樣簡單,是一個人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是現實生活,是真情實感,是想象和幻想,是自由、創意的表達。技巧、招式僅僅是外功,綜合素養才是內功,內功深厚,可以無招勝有招,這是寫作的根本大法。

茅塞頓開,一切水到渠成。我把課題定名為“創新作文漫談”,副題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目的是引源頭活水,話寫作內功。在教學設計中我明確了三大方略:其一是教學目標,認識并實踐寫作要素,提高寫作素養。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力求有創意的表達。訓練聯想、想象能力,拓展思維,增強創新意識。其二是教學方式,導入課題,激發興趣,調動情感,引導感悟,具體探究,反饋評價,小結認知。其三是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據此,一堂課豁然開朗,教學實踐得以順暢進行。

課堂最忌諱呆板無聊,尤其是“大話法”,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乏味的說教,死氣沉沉的課堂有什么效果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更好地渲染、活躍課堂氣氛,我經心選擇了大量鮮活有趣的課內外生活素材,并充分利用古詩導入(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情景再現(‘三八佚事)、實況錄像(芊芊語絲、板報寫實、書籍照片、旅游照片)、幻燈播映(清明上河圖)、三維圖片(海上白帆)、Flash動畫(《蝸?!?、《小小鳥》、鉛筆小人)、聯想竟猜、想象實踐、優秀習作、征稿啟示(《我們》)、電視轉播(《千手觀音》)等手段,大大增強了視覺、聽覺的沖擊力,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參悟并實踐“創新作文”的源頭活水、內功心法:

生活是源泉

真實是土壤

情感是種子 美 關心生活

思考是陽光 麗 細心觀察

藝術是營養 新 心 用心思考

讀書是雨露 世 留心積累

行走是空氣 界 真心寫作

習作是果實

想象是翅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個“天”就是生活,要想成為寫作“妙手”,擁有生花“妙筆”,必須經受豐富深厚的生活歷煉,生活是最好的學校、老師,好好生活,用心觀察、體驗、思考、感悟、積累、實踐,是寫作、成長的必由之路?!懊朗堑教幎加械?,對于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薄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薄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薄笆朗露疵鹘詫W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枝一葉一菩提”等等,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叭巳缙湮?,文如其人”,人與文是渾然一體的,不破萬卷書,不行萬里路,不積聚生活經驗教訓,不沉淀人生喜怒哀樂,即使偶然閃出點火星,也只是流星一瞬、曇花一現,閉門造車是空洞浮泛的行徑,仲永之傷的前車之鑒是發人深思的,只有全身心地沉浸于生活、生命的海洋中,持之以恒地汲取源頭的活水,才會有眩目的光華持續地綻放于筆端?;诖?,就會漸漸地形成個性、創新,才會達到下筆千言、語出驚人、出手成章的“妙手”境界,這是水之源、木之本,是寫作的內功。

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的:學習是個人潛能的充分發展,是人格、自我的發展。學習是有意義的心理過程,不是指記憶理解,而是指學習者自覺、自主地學習,在相當大的范圍內選擇學習,包含了價值、情緒的色彩。涉及的是整個的人而不是單純的認知成分。舉例來說,5個人分10只蘋果,數學上的除法公式與語文中的分配色彩不可混為一談。

我的看法是:創新作文乃至語文學習應更重視傾向于人本主義色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理學家朱熹的這首《觀書有感》不僅僅局限于觀書而已,引源頭活水、話內功心法,開源固本,更有益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及健全人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最好魚漁兼得,內外兼修,互相依托,切不可急功近利,只有調整好心靈,方可為文為人皆成大器。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這樣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對世界的理解及賦予它的意義是每個人決定的,個人以自己的經驗闡釋客觀的世界,具有個體色彩。也正如俗話所說“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希望作文注入更充沛、鮮活的素養之水,清流潺潺,山清水秀,登高望遠,內外兼修,厚積薄發,妙手偶得。

(作者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猜你喜歡
問渠觀書內功
音樂評論家的“內功”修煉——論八項追求
觀書有感
問渠那得清如許
觀書有感(其一)
《問渠哪得清如許》油畫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練好內功”;企業逆勢而上的秘密武器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濰柴 練好內功贏天下
絕世武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