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的經驗與學術隱含量

2015-11-14 21:12方文竹
天津詩人 2015年3期
關鍵詞:批評家詩性詩學

方文竹

“批評家的詩”只是一個無奈的說法,因為它忽略了時間這個幕后黑手。在詩歌的譜系史中,詩人或批評家的主體身份一直處于漂移不定之中,詩歌與批評的塊狀對立與互動交變造成了創造主體身份的躊躇。中國古典式的形象感悟批評本身就帶有詩性,批評家和詩人的身份曖昧已成常態。還有具體到個人,身份的偏嗜或選定也往往出現實際判斷的誤差,因為在常規的視野中,批評家與詩人畢竟分屬不同的語碼系統。

越是出現這種情況,“批評家的詩”越是具有某種無可替代性的美學理趣,并且自然會產生詩歌和詩學的問題意識,激活學術隱含量。學院批評體系的暗斑、裂縫或新芽在批評家寫詩的現象中不能沒有一點體察?!芭u家的詩”提示的是詩的經驗對詩學概念的敲打,或說實現詩的經驗與詩學概念的勾連,既可能天然的融合也可能強行扭結。本來,人的理性所具有的防御系統對詩性思維與表達具有一種天然的抵抗傾向,而詩學體制又不能脫離詩歌活文本的土壤作坊,且兩者之間有一種天然的依賴狀態。這樣,詩歌作品與詩學體制是“背道而馳”還是“握手言和”,決定了詩歌創造的內蘊和成色,且為詩歌史或文學史提供異樣的元素,就寫作經驗而言也有諸多可供探討的奧秘之處如批評家寫詩的經驗模式參照意義等等。我這樣說, 并非說批評家一定要寫詩不可或說不寫詩就當不好批評家,而是說批評家寫詩是對詩學堂奧的一種現身深入試探或說法,且現場性、鮮活性、共生性、張力感等在此顯露無遺。事實證明,批評家寫詩作為批評家的批評話語之外的補充或對詩歌事實有著更為切身的感悟,從而成為詩歌批評的另類抓手。

人格分裂或合體,批評家寫詩不僅面臨著文化——心理結構重組的考驗和審美認知的取向轉型,打破了個人專業固化和科研體制的常態化、封閉化和自我完型, 更為要命的是理性思維與藝術感性之間水火不溶的沖突聚聯于一身。對批評家寫詩垢病最多的恐怕是批評家作為批評家寫詩有違詩歌創作的基本成規和心性,即兩副筆墨璧合,由于學院背景、學術訓練和“影響的焦慮”,批評家寫詩難免出現以理入詩和修辭硬塊,其實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薩特的文學作品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圖解、人們不情愿承認尼采是一位詩人或一位好的詩人、艾略特其實也是一位爭議性詩人。但是也有諸多詩與理運轉自如皆成器色合體的大家高手,倘若將各種對應∕對立元素調配得當,會產生出意料不到的效果,一種難求的張力圖式。甚至不無夸張地說,當今一流詩人大都有學院背景或堪稱“批評家”或具備批評家的潛質,或兩種身份的混合難分??墒沁@樣一說,問題又來了:一流批評家非得是詩人嗎?等等,答案在于與時間的對陣之中。

猜你喜歡
批評家詩性詩學
背詩學寫話
詩性想象:英國當代女性小說之超驗敘事
新銳批評家
詩性啟蒙,最基礎的藝術教育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圍城》新讀本——郝慶軍《批評家》
“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授獎辭
匠心與詩性
畫家和批評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