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別處
——讀李永才組詩《靈魂的牧場》

2015-11-14 21:12戰宇婷
天津詩人 2015年3期
關鍵詞:蜻蜓首詩河流

戰宇婷

讀李永才的組詩,初讀清新,跳躍感強,意象瑰麗綿密。他的詩歌像一次感覺的快照,我們不難循著詩歌的抒情把握詩人情感的脈絡。再讀,卻越發覺得艱澀, 詩人好像說得越多,感情表露得越少。抒情化的寫作與思想性的隱晦一并隱藏在李永才的詩歌中。帕斯曾說,寫作是為了道所未道,并認識所道之言。詩人寫詩是為了抒情,但同時也是為了表達生活之外的經驗,那些一閃即逝不被命名的體驗。 只有在詩歌中,那些沉默的思想才發出聲響,那些生活的碎片才開始閃光。這也就不難理解,一個一邊抒情的詩人也會一邊不斷地隱藏自己,用晦澀的方式來表達那些未知體驗,表達他內心深處對鄉村與城市生活的體悟。

組詩題為《靈魂的牧場》?!澳翀觥弊鳛橐粋€空間,是放牧人和羊群賴以生存的家園。這不僅讓人反問,詩人的靈魂家園在哪里?這也是詩人在詩歌中不斷追尋的。 或許這個話題已不再新鮮。當今,詩人們在詩歌中習慣表現一種普遍的鄉愁, 這無異于一次規模龐大的集體無意識的表征。人到中年的詩人從鄉村走出, 在城市打拼,如今或許已到達最初的生活目標。然而,在詩人對城市生活的書寫中,表達出來的更多是游移的悵惋,以及城市生活的蕭索。比如在《寬窄巷》這首詩里,“一陣顫栗從巷口席卷而來,擠滿走廊的紙箱”“每一個角落,都有一些, 被人遺忘的影子,在低頭修補夜晚的傷痛,比如停滯于網站,精心做夢的女人”“時間關閉了冷漠的店鋪,街面的廣告牌,只剩下玫瑰色的胸衣”,城市空間在詩人筆下總有一絲落寞的氣息。沒有消費人群,寬窄巷則變成空落之地。人與空間重新成為沒有交流的冷漠客體關系,紙箱只是紙箱,胸衣也只是胸衣。詩人看到城市消費生活的本質,即短暫的交換,沒有消費和交換,一切也就變得了無生機。在另一首《生活的斷片》中他寫到:“窗簾,桌布,花梨木。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抵擋光陰,英雄氣短, 無聊不可少”,物質生活的豐盈無法抵擋衰老和死亡的來臨,對人到中年的詩人來說,物質的豐盈并不能掩蓋靈魂無根的事實。在消費社會的物化生活中,詩人難以找到一以貫之的信仰。人們在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宣揚生活美好的廣告間游走, 對死亡和精神無根的認識被無限延宕。在商品的符號和標簽中,人逐漸喪失認識自己和體察自己的本能,甚至這種認識被繼續推遠,當某日突然抽離周遭的謊言時,才猛然驚醒。原來,消費生活并不能給人的精神帶來深刻的滿足。

法國哲學家鮑德里亞在《擬物與擬象》中也表達過類似的看法。我們所生活的都市充斥著大量的拷貝與復制符號,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結構差異不大,而城市生活中的人們則大多以吞吐符號維持精神生活。但拷貝終究是拷貝,符號無法代替感性生活。對這種城市生活體驗的表達,正是李永才詩歌思想的重要維度。在《邊緣與別處》中,他寫到:“港口像一只無形的容器,深不可測,被小鳥的目光偷渡。幾粒稗子,如麻木的彈火,從鯊魚的唇上射出?!毙▲B這種自由的生物在城市的鋼筋水泥前變得渺小而無足輕重,以一種鬼祟和沉默的姿態在石頭森林間游走。城市是盤亙不動的空間,而自然與鄉愁則如這渺小卻輕盈的小鳥和蜻蜓,時時牽動作者內心對故鄉的懷戀。

詩人在這組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動物意象:烏鴉、獅子、羊群、馬鹿,然而它們并非言說的主體,但經常在有些冷色調的敘述中鮮活地游動。比如在《昏鴉》中,飛翔的烏鴉尤如拖拽整個天空的馬夫,在孤獨地飛翔,以動態的“拖拽”展現冬天夜色的沉寂。烏鴉在傳統的詩歌語境中,是邪惡的不祥之物,但在詩人的筆下,烏鴉像個自由的馬夫,與天空的流浪漢交談。這首詩整體上表達了冬日寒冷蕭瑟卻自由的氣息,以及回憶中清醒的孤獨感。在城市空間中,動物的主體性慢慢被人遺忘,因此它們的出現總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如那只偷渡的小鳥,那只點水的蜻蜓。動物之于城市的處境正像自然之與現代人。想起于堅的詩句,“它不會因此逃到烏鴉以外, 飛得高些僭越鷹的座位,或者降得矮些混跡于螞蟻的海拔?!睘貘f是其所是,而在《昏鴉》這首詩中,動物恢復了主體性,詩人也因此進入一個詩意自由的空間。

與這個詩意的自由空間同時存在的是體制內的生活。在《生活的片段》中他寫道:“你們好,請保持安靜,像去年的雪花/守住呆若木雞的方桌/虛位以待,那些肥美的屁股/一切都是你熟悉的樣子/有人在收集,過期的耳屎,聲音脆響”,體制內的生活,一切都是一成不變的,等級分明,以身份對話和相處。麻木無趣的體制內生活與消費生活的過度犬馬聲色形成參照,卻都無法帶給詩人以靈魂的安寧和自由。 寫到這里,開始明白,詩人為何一再把自然與故鄉的意象鑲嵌在詩中。靈魂的牧場是一個空間,而在組詩的第一首詩《荒蕪,流水的野心》中,我們得以窺見詩人靈魂牧場的圖式。這首詩中,詩人提到河流的意象,其他意象都附著在河流之上。 此時的河流已不單單是眼前的古河道。它像華茲華斯筆下的河流一樣,是心靈的河流,也是時間的河流,同時還是洗禮的河流。作為時間和心靈的河流,河流此岸是現在時。詩人寫道:“讓這條快要枯萎的河流,分享塵世的祝?!?,枯萎,是詩人所處的當下,是漁舟唱晚的晦暗沉寂,也可以想象成詩人當下的精神困境。蜻蜓在詩歌的第三段出現,蜻蜓這個意象在詩人的多首詩中出現,蜻蜓輕盈的一點一停的姿態就像詩人腦中一閃即逝的回憶,形象精準。蜻蜓的出現,點亮了詩人童年的猜想與鮮活記憶?!笆睾虻拿┪荼还呕睆匾勾底?雨幕下的物種,發出響亮的呼喊/我無知地猜測神鳥流落何處/都會成為塵土和民謠”,那些雨幕下的物種的呼喊,是詩人眼中的民謠,更是世俗中的塵土。這些塵土遺落在時間和心靈的河流中,成為時間的沉淀,凝固成詩人腦中的神性之物?!皭凵线@流水,已經很久了/這些時光杜撰的英雄/這些沉淀之物,與生命背道而馳”,河流是時光的英雄,雨幕下物種的呼喊是詩人眼中的民謠。英雄往往生命短暫,是歷史的杜撰物,但英雄作為一種精神存在卻是長久的,這與河流的存在是一致的。英雄與河流是兩個不同場域(自然與人類)的詞語,碰撞在一起,貫注張力。而雨幕下的物種與民謠,已然是這樣不同場域詞匯的碰撞,相同之處在于,民謠亦是經過時間沉淀無名無姓的民間聲音,而這些童年世界的微小之物經過時間的洗禮被詩人賦予自身的意義。一條回溯往復的河流,是歷史與時間之河,也是詩人心靈洗禮永不枯竭的源泉。從時間角度看,河流的源頭在童年,從空間的角度看,在故鄉,在自然,它已然成為詩人的生命哲學。正如老子所說,道法自然。而河流的這一邊是當下,是城市生活。在這首詩里,我們看到了詩人的精神脈絡,一條連接現在與過去的河流,這個河流又何嘗不是詩歌本身——作為承載詩人靈魂的故鄉之物?基于現實描繪,貫通故鄉記憶,這個河流的符號似乎是詩人詩歌創作的一個圖式。

千瘡百孔的城市生活是牧場的真實空間。在這個空間之上,詩人的詩歌無時無刻不指涉另一個空間——鄉村生活。故鄉,是詩人最初的出發點,也可以說是詩人的最終歸宿。那是詩人內心的烏托邦,是河流的另一邊。

猜你喜歡
蜻蜓首詩河流
《上課沒人搶》
河流的走向
河流
蜻蜓
蜻蜓點水
過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詩
蜻蜓
秋千
當河流遇見海
靜靜的河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