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體現的治學態度

2015-11-30 19:19吳文婧
博覽群書·教育 2015年8期
關鍵詞:學人中庸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治學思想博大精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四書中的《中庸》,不僅在修齊治平方面做了精辟的闡述,同時也深入淺出地論述了學人治學應持的態度。如最為大眾耳熟能祥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薄吨杏埂分畜w現的治學思想仍對當今學人探求真知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中庸》;治學態度;學人

一、志存高遠 立足當下 未雨綢繆

1.學習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

中庸第十五章曾云:“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鼻笕【又?,就好比走遠路一定要從近處開始,好比登高山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治學之道亦然。成功的道路上無捷徑可走。古人常有“學而優則仕”之說。學習的目的很純粹、堅定,就是為了步入仕途,求取功名,治國平天下。要想達成這樣的目的,除了破格錄取之外,都得經過科舉考試的層層篩選。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都得先熟讀四書五經,各家注疏,博文強識之后,再學習作文的方法。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v觀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有作為的學人,無一不是“積跬步,致千里”的。

2.豫則立,不豫則廢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所有的事情有準備就能做成,沒有準備就做不成。故學習須提前預習。課前先預習下堂課的內容,對整個知識體系脈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找到重難點。做實驗提前準備好各種實驗用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赡苡玫降臄祿?,明確待解決的問題,制定好實驗步驟。如此,方能“學,然后知不足”。

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1.致廣大而盡精微

博學,即廣博地學習。博學的目的是什么?中庸給我們這樣的答案?!熬幼鸬滦远绬枌W,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弊鰧W問,既要致力于廣大又要盡力于精微。每覽歷代名人傳記中,都不難發現,傳記常言其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因此博文強識必須貫穿于學者求學、求知、提高認識過程的始終。從廣泛的見聞學識中總結出精微、正確的東西,供我們遵守奉行。只有綜合各學科的知識,博釆眾長,才能術業有專攻。

2.為學必須善問

善問有兩層含義:一是自己要善于提出問題,二是要善于找人解決問題。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敢于否定權威,挑戰權威,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學有所獲。牛頓若不是提出蘋果為何只往下掉,不往上走。又怎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哥白尼若不是敢于否定權威,提出自己的假設,又怎能發現“日心說”。故,為學必須善問。

《學記》有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弊鰧W問切忌閉門造車。平日要多和朋友同學交流分享,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叭诵?,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比舸嬖谝苫?,需虛心像有關方面的專家請教,也可像廣大群眾請教?!笆ト饲],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币搼讶艄?,不恥下問。始終牢記“滿招損,謙受益?!?/p>

3.學思想存 思辨相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有疑惑。思維須跟上平日之積累,習得的概念須反復推敲,所獲的知識須反復研習?!皹I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毀于隨?!彼伎急赜兴?、有對象、有目的。否則就會如《論語·衛靈公》所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币虼?,學思想存,兩者須齊頭并進,擇其兩端,用其中。反對只學不思,也不提倡只思不學。

所謂明辨,實則含于慎思之中。思考是選擇的過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肮窃磺?,象曰搓,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之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敝R在思考的過程中切磋琢磨,得以明辨。

4.知行合一

朱熹認為自“博學之”致“明辨之”為政知之事,“篤行之”則為力行之事。知行須合一。學而僅至于知,則這學習的過程便還沒有徹底完成,必須要加上實踐的檢驗。提出一個新的觀點,需經過實踐的檢驗,方可成立。躬行絕非易事,若能“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彪m愚必明,雖柔必強。

三、素位而行 求諸己身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薄八亍痹馐菬o鮮艷的顏色,不繽紛燦爛的意思。這里指想法單一,不為外界豐富的物質,繽紛的欲望所動心。作為一個學人,需了解自己所處的地位。學人,需尊德性而道問學,尊師重教,善于探求真理,在學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除了求取真知之外,不可有其他雜念,為名利沉浮。做學問,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鴣,反求諸其身”。射箭就像君子的行為,射不中目標,要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學人在治學的時候,若苦思無果,若付出的時間與收獲不成正比,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否是自己想法出了問題,是否哪一個環節做得不夠細致。忌將原因歸咎于各種客觀條件?!吧喜辉固?,下不由人”是學人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蠱惑陷阱之中,而莫知之避也?!比巳硕颊f“我”聰明,但是被利欲驅使得像禽獸落入補網、木籠和陷阱中都不知道躲避。當學問做得有所成就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受到萬人追捧。于是就開始飄飄然,不知自己真正所處的地位。利欲熏心,自身難保?!帮w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蔽闹倥c范蠡,為越王勾踐謀劃二十余年,滅掉了吳國。為何最后范蠡抱得美人歸,而文仲卻受賜劍自刎。識時務者為俊杰,學人最重要的是真正明白治學的目的。

《中庸》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縝密的治學態度,無論是對古代還是現代學人,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當代學人而言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值得繼承、求實、發揚、創新。

參考文獻:

[1]《大學 中庸》中華書局.

[2]《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9:88-91.

[3]《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05.011 《治學之道芻議》.

作者簡介:吳文婧(1994-),女 ,四川峨眉山市人,民族:漢,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歷: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國際漢語教學。

猜你喜歡
學人中庸
人的偉大
中庸自明
曲園學人
從《譚正璧日記》看一位近代學人的養成
朱子《中庸章句》的詮釋特點與道統意識——以鄭玄《中庸注》為參照
近代學人對古代“史官”之闡釋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學人當追求不朽
淄師學人
———范 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