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克思實踐觀

2015-12-01 04:17陳冬梅
今日湖北 2015年21期
關鍵詞:主觀馬克思哲學

■文/陳冬梅

淺析馬克思實踐觀

■文/陳冬梅

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首要而重要的觀點。正是在實踐觀的基礎上,馬克思批判性的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通過一段時間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研究和對現實實踐活動的思考,我想就馬克思的實踐觀淺談我的體會,不妥之處,請指正。

馬克思 實踐觀 社會發展 人

本文力圖回到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中,梳理總結馬克思的思想,努力做到全面把握馬克思實踐觀的內涵,從而正確理解馬克思的實踐觀。以其觀點為指導,以科學的視角為導向,幫助我們更透徹的看待實踐中的人,了解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體悟實踐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一、馬克思對實踐觀的繼承與批判

(一)古希臘時期的實踐觀

西方哲學起源于古希臘哲學,“實踐”這一概念最初由亞里士多德提出并影響了整個西方哲學史對實踐的理解。亞里士多德后的許多哲學家都把實踐當成是自己哲學中的重要理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以康德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家。

首先,我們在畢泰戈拉的學說里發現也存在著實踐哲學,作為一種道德生活的準備。但是畢泰戈拉基本上的確具有“道德的本體是普遍”這一思想,“便是在這個意義之下,畢泰戈拉的實踐哲學的思辨成分,正在于道德理念應該實現為這個盟會”。在黑格爾看來,實踐便是道德意義上的實踐。到了柏拉圖這里,

他區分了實踐(國家公民在道德上善良和正義的行動)和富有詩意活動(手工藝品生產以及商業),這時的實踐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常識性感念。直至亞里士多德這里,他將人類活動分為:理論活動、實踐活動和創制活動。初步劃分了作為生產勞動的活動(創制)和作為倫理、政治行動的活動(實踐),指出人們為追求自由和至善的價值觀而實踐著。他站在總體性的角度,認為人類活動基于“至善”,每一種行為都是實踐。他的實踐觀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理論,使得實踐成為一個分析和反思人類生命活動的范疇。

(二)近代西方的實踐觀

英國唯名論者羅吉爾·培根用實驗的實踐來證明知識的真理性,后被唯物主義者弗蘭西斯·培根等人繼承發展將實踐局限于科學實驗。達·芬奇也提到過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后從笛卡爾認識到實踐即改造自然到洛克把理論科學到實踐科學區別開來(實踐主指道德行為),再到康德區分了道德意義的實踐和技術性實踐(即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直至黑格爾在認識論上拓寬了人類對實踐活動的理解,把道德領域和其他領域的人類活動都試圖理解為實踐;最后到費爾巴哈的舊唯物主義實踐觀的重視實踐,認為理論活動才是實踐。

(三)馬克思的批判與超越

站在前人實踐觀的基礎上,馬克思的實踐觀實現了極大的超越和突破。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不懂得實踐,并且不能從實踐的觀點去理解對象、現實、感性。綜合來看,馬克思對前人的批判和突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實踐與自由的理解上,馬克思揭示了勞動的自由本性,提出了“自由勞動”的概念,肯定了物質生產勞動的自由性,把勞動理解為自由的自主的活動。通過勞動自由性的揭示,發現勞動能動的方面,并將其提升為具有自由特性的實踐觀。在此馬克思的實踐觀具有了總體性意義,以這種實踐觀為核心創立了新的世界觀、歷史觀。二是認為實踐是以物質生產實踐為基礎包括人的生產實踐、精神生產實踐和社會關系的再生產實踐等各領域人的實踐活動在內的總體性全面的實踐。他道:“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揭示了實踐的現實性和普遍性的品格,把現實生活各個領域的人類的實踐活動理解為一個有機整體。

二、馬克思實踐觀的基本內涵

總的來說,科學實踐觀的確立不僅是馬克思哲學與舊哲學的分水嶺,也為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開辟了方向,貫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各個方面。

1、實踐是人類有目的有意識的創造性活動。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的存在著。它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边@句話說明目的性把人的實踐活動和動物的本能活動區別開來,人在實踐活動中的目的性貫穿于整個活動中。

2、實踐是人所特有的對象性的和客觀現實性的感性活動。實踐是人們在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和歷史條件下從事的活動,它反映了人在改造客觀世界時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通過實踐活動,人既改變了客觀世界也改變了人自身。

3、實踐是總體性實踐,包括物質生產實踐、人的自身再生產實踐、精神生產實踐、社會關系的再生產實踐。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歷史活動即物質生產實踐,它將人和動物區別開來;人的自身再生產實踐是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通過生產、生育、消費等來實現;精神生產實踐是物質生產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包括想象、思維、精神等,功能主要在于社會進步和社會發展;社會關系的再生產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有力保證,認清革命社會關系,保持生產方式的革新,社會關系的維系和再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有力保證。

4、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檢驗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性認識,其實就是判斷它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一方面,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特征,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人們通過實踐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實踐又具有自覺行動的能動性,使人的預想、意志和目的變為客觀事實,同時用主觀意識改造客觀世界,促進事物變化發展。另一方面,實踐的客觀效果是檢驗真理的唯一客觀尺度。人們通過實踐手段作用和改變客觀對象,產生的實踐效果不依據人的主觀意愿,而是取決于其是否反映了客觀事物的規律性。所以通過實踐獲得的客觀效果,使人們的主觀認識受到檢驗,對主觀見解嚴格考察,公正的做出裁決。

5、實踐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實踐創造了人類自身,創造了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對象世界,構成了社會生活最基本最基礎的方面。多種實踐形式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促進歷史多元化發展?!罢麄€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形成于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中,人類的實踐活動在時間空間中展開并促進社會發展,所以說實踐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6、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馬克思指出人是“現實的、歷史的人”,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同時也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著前一代的工業和交往方式,并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們的社會制度”。馬克思認為人處于社會關系中,就個人而言,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和自由。

三、馬克思實踐觀的當代意義

通過學習,我得到以下認識。一是當下我們面臨著發展的難題和困境。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如何把握平衡,如何實現社會持續發展,讓社會成為適合人類生活的存在,馬克思實踐觀為此提供了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二是四種實踐方式相互依賴、互為前提、互為條件。我們建設和諧發展的社會,既要強調物質生產也要顧全其他方面的發展,人與自然要和諧發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要和諧發展,社會要可持續生態化發展。三是堅持求真求實的導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應該堅持主客觀的統一,在實踐中把握主觀和客觀的關系。不論在個人還是在社會來看,實踐應當符合客觀規律和社會需求,主觀不客觀的實踐行為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實踐效果,符合客觀要求但是缺乏主觀能動性的實踐行為,也許會效果緩慢無法突破或是動力不足而“難產”。

[1]楚金光.馬克思實踐觀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1,04.

[2]黑格爾.哲學講演錄[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哲學系)

猜你喜歡
主觀馬克思哲學
馬克思像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料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菱的哲學
后印象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小包哲學
掙多少錢,才可以買到快樂
對立與存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