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2015-12-01 02:16逯艷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1期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應用型

逯艷

【摘要】自2014年6月國務院于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來,以“應用型”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戰略日趨成為全國各高校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傳統的基礎學科,承載了傳承民族文化和啟蒙民眾思想的重任,然而這門學科如何應對當前語境的挑戰成為各高校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研究對象,既順應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的本土化和個案化趨勢,同時對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和有效參照。

【關鍵詞】應用型 ?漢語言文學 ?課程設置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034-02

一、 研究現狀綜述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門研究漢語言文學現象和文學發展規律的學科,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歷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啟蒙民眾思想、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重任?!敖▏?,隨教育部審定中國語言文學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各門課程教學大綱的頒布,在全國同類專業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學內容與模式?!盵1] 近年來,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戰略的出臺,各高校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素質和能力的重視,促使各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師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并更新教學方法,以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對漢語言文學人才的需要。近期,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和課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現出三個明顯的走向:

1.個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顯,即對漢語言文學課程改革的研究往往會以某一具體的高校作為研究對象,注重從宏觀理論闡釋向微觀個案轉移,并且針對高校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有側重地論述。廖斌在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的選題與指導——以武夷學院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學院這樣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站位要實現‘差異化發展?!盵2]這種立足本校的個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樣存在,比如姚錦蓮的《面向新課改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之研究 ——以廣西某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為例》、 馬兵《臺灣與大陸大學本科課程體系比較研究 ——以臺灣大學與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劉靜《寧夏高校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課程設置研究》等 。

2.重視漢語言文學教育與同類平行教育之間的互動關系,結合其他教育的特點反觀漢語言文學教育,發揮不同類別教育之間的良性互動和牽引效應。孟廣偉在《關于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關聯性思考》 中認為:“漢語言文學屬于語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傳統應試觀念的影響下,大部分學校在語文教學中均忽視了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關注,認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并非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無法實現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交流與互通?!盵3]同類文章還有樂中?!稄幕A教育課程改革看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重構》、冉毅《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 、孟偉軍《關于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關聯性思考》等。

3.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使課程建設符合市場需要。邵之茜《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養出能夠滿足時代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這是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改革的重要內容?!盵4]意識到同類問題,以“應用型”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心的文章還有向彪《以市場為導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孫永蘭《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模式研究》等。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專業,同樣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建國就設立的傳統專業,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來說,2013年9月才迎來這個專業的第一屆本科生。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已經迎來兩個年級的在校生,對這個新建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也在摸索中前進。面對這一新建專業,本學院的任課教師既沒有直接的、一手的經驗可以借鑒,也不能對其他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經驗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教學計劃的制定上還存在各種問題;同時囿于專業人數少、年級少、學科底子薄等現狀,學院又無法將縱深層面的教學改革全面鋪展并進行下去。所以,對這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進行研究,不僅可以對本專業已有年級的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和反思,更好地推進本專業后續年級專業教育的開展,而且還可以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同類性質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二、從學院實際出發,明確課程結構調整目標

2014年6月,國務院于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現代職業教育進行了全局規劃和政策部署?!稕Q定》明確了現代職業教育長遠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提出“到2020年,形成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5]。為了實現《決定》提出的教育目標,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勢在必行。這種課程銜接需要專業設置、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之間互相銜接,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從而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學科課程的合理設置,并將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始終。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全國唯一一所本科層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時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2013年新建的專業,和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輕化”的特點,因此,漢語言專業的課程建設完全沒有現成經驗可供借鑒。 基于各種現實問題的挑戰,要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目的,勢必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進行有側重的調整,而這一調整要緊密圍繞以下三個層面的目標要求:

1.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學生的知識素養與將來就業方向對接,培養學生能根據社會和市場的實際需求找準自我定位,發揮自我潛能,實現自我價值。

2.優化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需要發揮一線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所積累的教學經驗都具有實際指導價值,這不僅有助于本專業的后續建設,也能提升本學院的整體教研水平。

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對完善成熟、實效性強的課程體系,及時總結將已有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摸索出適合本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教學道路,為本專業的后續教育提供可參照的范本,從而提升本專業的優勢品格。

三、以目標要求為導向,深化課程體系改革

圍繞以上三個層面的目標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了本專業要培養能在黨政機關、各類學校、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應用型高職專門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還要具有較高的文學分析鑒別能力和語言表達寫作的基本能力。圍繞這一能力培養目標,優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構成,以實現本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需要從三個維度入手:

1.建構符合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特點的課程體系,明確實踐性課程的教學方向和內容,合理分配相應的學時和學分,保證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過程的延續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中國語言文學,核心課程有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寫作等。除了理論知識課程之外,還包括秘書理論與實務、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新聞采編寫作等實踐性課程。學生有22周的實踐教學周,對應有22學分,其中畢業實習占有10學分,畢業論文占有6學分。學生的實踐活動有22個教學周,相當于一個學期的時間,那么在這段時間內除去理論教授和書面寫作的時間外,學生還有遠遠大于10周的實習時間。而在這一過程中,學院能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館、文化園等實習單位,相關教師能有組織地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這將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一手認知和親身體驗,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和帶動。

2.要根據學院專業設置特色,注意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性質的構成比重,權衡并配置必修課和選修課所占的學時和學分比例。

本專業的課程由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組成。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專業選修課程設置需包括兩種課程結構體系,一種是專業限選課程+專業任選課程,另一種是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專業任選課程,所以本專業的專業選修課分漢語言文學和高級秘書兩個方向,分專業限選課和專業任選課兩種類型。既然專業選修課在開設時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學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相對自主的、有側重和針對性的選修課程。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可以沿著“辦公文秘”和“漢語言文學”兩個學科類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意向分別開設以上兩個方向的相關課程。這種課程設置具有“模塊式”教學分流的特點,既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的知識需求,同時尊重了學生各自興趣偏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同時具備多種“應用型”的知識和技能,這將為本專業學生就業選擇提供多種理論儲備,拓寬了學生就業視野和就職崗位的選擇空間。

3.在教法上,打破傳統的教師教授為主的單一授課模式,采用啟發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給學生知識到教會學生學習,最終實現從教師點撥到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學習并研究的教學目的。

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新建的本科專業,總共有4個學年,即8個學期,157個學習周。在這四學年中,本專業學生的活動類型分為五類:入學教育和軍訓、課堂教學、復習考試、專業實踐教學、畢業教育。在這些活動類型中,課堂教學占了120個教學周,即120/157的比重,這就是說學生有絕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是通過課堂教學中形式,這就是勢必要求教師不僅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先進成果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同時根據實際教學條件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式:一方面,任課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時,熟練使用視頻、音頻、圖像等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錄播教室、多功能網絡教室等類型的教室資源;另一方面,因為本專業人數較少,所以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采用小班教學的方式,而這種教學方式需要發揮教師引導、點評和點撥的帶動作用,將傳統注入式教學方式轉變成引入式,切實發揮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動性。同時,注意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良效能,通過廣播、網絡、電視、錄像等方式傳播知識,激活學生的興奮點,并引導學生利用這些現代技術資源將所學知識通過多種媒介形式物化成具體作品,比如新聞稿、廣播劇、文化宣傳片、模擬授課視頻等,從而實現學生文字寫作、語言表達和事務處理等實際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專業,如何順應時代的變化發展以滿足社會經濟的正常需求,并在現代教育技術日益發達的新語境下煥發光彩,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進行適時調整和優化,不僅是專業學科內部自身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題中之義。正所謂,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設計在‘地方性(區域性)、人才培養目標瞄準在‘應用型?!盵6]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個案研究,對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參照價值,其研究成果也將實現平行研究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德興.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3(12)

[2][6]廖斌在.“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的選題與指導——以武夷學院為中心的思考[J].現代語文.2013(01)

[3] 孟廣偉.關于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關聯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

[4] 邵之茜.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2)

[5] 國務院于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J].教育發展研究,2014(Z1)

課題項目: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校級課題“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研究”(2015JG017)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現階段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的不足及對策淺析
探析漢語言文學中國學文化的魅力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