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緬甸民族問題與昂山的民族和解思想——以克倫族為例

2015-12-08 10:59王曉飛
關鍵詞:殖民者族人昂山

王曉飛

(云南大學 國際關系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091)

克倫族是緬甸第二大民族,克倫族民族問題具有歷史的長期性及現實的反復性,而且在緬甸民族問題中最具激烈的對抗性,是緬甸民族問題能否得到徹底解決的關鍵性環節??藗愖迕褡鍐栴}根源于英國在緬甸的殖民統治,克倫族民族問題帶有深刻的英國殖民統治的烙印。昂山開創了緬甸民族和解的先河,但囿于資產階級民族觀的狹隘性及“大緬族主義”的纏繞,克倫族民族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而致使克倫族民族問題逐步演變為當今緬甸民族問題的焦點。

一、克倫族的類別及歷史由來

(一)克倫族的族群劃分

克倫族又稱克倫人,長期以來,緬族人習慣稱克倫人或克倫族為克倫,而克倫族人則喜好稱自己為“巴藹諾”??藗愖逯捣彪s,按緬甸政府于1983 年頒布的族群分類,“克倫族支共11 種,即:克倫Kayin、白克倫Kayinphyu、勃雷底(勃雷齊)Paleiti (Paleichi)、孟克倫Monkayin、色郭克倫Sakaw Kayin、德雷勃瓦Tahleipwa、勃姑Paku、勃外Bwe、木奈勃瓦Mawneipwa、姆勃瓦Mpowa、波克倫Po Kayin?!雹僦芙ㄐ?《緬甸各民族及中緬跨界民族》,《世界民族》2007 年第4 期。在這11 種支系中,以色郭克倫(即斯戈克倫)和波克倫為主要支系。在官方的分類之外,人們還從克倫族居住的不同區域,對克倫族進行劃分,居住于山區的克倫族被稱為山地克倫,而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克倫族被稱為平原克倫;以及就克倫族支系對其服飾顏色的喜好不同,人們又將克倫族分為“紅克倫” “黑克倫” “白克倫”3 種克倫。雖然支系繁雜,但為了便于識別,外人通常將各支系的克倫族統稱為克倫人。

(二)克倫族的早期發展

克倫族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氐羌族群,約在公元1 世紀前后,南遷的氐羌族群從中國的青藏高原遷徙到緬甸。在進入緬甸的初期,這些氐羌族群主要聚居在位于今天緬甸中部東吁市的東面,后又遷至撣邦高原西南部及薩爾溫江流域一帶,并逐步向緬甸內陸深入。在遷徙的過程,氐羌族群不斷進行分化與組合,“到了緬人統治初期,今天克倫族的各個主要支系都已經形成?!雹诤纹?,許紅艷:《克倫人的起源與早期歷史》,《思想戰線》2010 年第5 期。主要支系的形成,推動了克倫族人過著定居生活,其聚居范圍的分布基本上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在現今的緬甸,由卑謬縣起至南部的沿海地區,央米丁縣和南撣邦至丹那沙林的丹老縣一帶,以及克耶邦的克倫尼地區和克倫邦的丹倫縣境內,為克倫族人世世代代的居住區域。③[緬]吳巴辛:《緬甸的克倫族》,趙維揚譯,《民族譯叢》1984 年第5 期。

克倫族在人種上為蒙古人種,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在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之前,克倫族一直處于落后狀態。在經濟上,克倫族人沒有商品買賣,自己的勞動產品為自己消費,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居住于山區的克倫族人靠刀耕火種及打獵謀生,而居住于平原地區的克倫族人則以種水稻和捕魚為生。在語言及文字上,克倫族人雖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由于支系繁雜,克倫族人的方言眾多,但在日常交往中,斯戈克倫語和波克倫語較為通用。在宗教信仰上,山區的克倫族人大多信奉原始拜物教,相信萬物有靈,而平原地區的克倫族人,因長期與緬族人毗鄰而居,深受緬族佛教文化的影響,信奉佛教的克倫族人較多??藗愖逶跉v史的發展過程中,長期是處于異族的統治之下,只是在蒲甘封建王朝的后期,克倫族人曾在東吁地區短暫建立本民族的統治政權,后被撣族人所滅。

從1824 年至1885 年,英國殖民者通過3 次對緬殖民戰爭,侵占了整個緬甸,緬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克倫族由此陷入英國殖民統治的泥潭。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克倫族的歷史發展發生了改變,完全朝向服務于英國殖民統治的方向延展。

二、英國殖民者埋下克倫族民族問題的禍根

(一)隔斷克倫族與緬族相融合的歷史進程

第一,實施“分而治之”政策。英國殖民者為了打擊反英勢力,以實現有效地控制緬甸,在緬甸實施了“分而治之”的殖民統治。所謂“分而治之”,簡言之,“不是把緬甸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采取統一的殖民政策,而是把緬甸分為緬人居住的緬甸本土和少數民族山區兩大部分,對緬族和各少數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雹儋R圣達:《緬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290 頁。具體措施是,“英國對緬族居住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丹那沙林等地區實行直接的殖民統治;在克倫、克欽、欽、撣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山區,實行間接的統治,即保留當地原有的土司制度、山官制度、部落制度及當地民族上層原有的特權和地位,通過他們對各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統治?!雹趧⒅?《緬甸民族問題的由來與發展》,《世界民族》1997 年第2 期。

這種“分而治之”政策,人為地在克倫族人與緬族人之間樹立界限,限制了他們的往來。久而久之,克倫族人與緬族人原有的聯系漸趨萎縮,取而代之的是兩大民族的共有觀念在不斷地縮小,直至形成了水火難容的對立狀態。

第二,扭曲克倫族的民族意識。為使“分而治之”得以順利實施,作為緬甸第二大民族,并與緬族隔閡與矛盾程度較深的克倫族,自然成為英國殖民者重點拉攏的對象,“殖民地當局有意識地扶植某些親英的克倫人?!雹圪R圣達:《緬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291 頁。

在克倫族上層承認英國的殖民統治后,英國殖民者廢除了緬族對克倫族的政治統治,克倫族上層的統治地位和世襲權繼續保留,并給予額外的優待,如克倫族上層或他們的子女享有到英國學習或考察的機會。同時,英國殖民者還單獨空出一些殖民地機關的職位來提供給克倫族上層及其他們的子女。此外,對于歸順殖民統治的克倫族中下層,尤其是下層,如在教育、經商、就業等方面上,英國殖民者也給了他們特別關照??藗愖宓恼?、經濟及社會地位得到了全面提升。近代教育的發展,克倫族社會產生了懂得近代知識文化的知識分子。一些克倫族知識分子擔任殖民機構的要職,成為殖民政府的重要官員。成立于1875 年,被稱之為緬甸第一所大學的賈德森學院,有不少克倫族人從事該校的日常教學工作。在殖民當局開辦的醫院里,其女護士基本上由克倫族少女充任?!坝捎诳藗惾耸芙逃乃竭h遠高于主體民族緬人,所以克倫人知識分子在殖民行政機關、學校和醫院中任職的人相當多”④陳真波:《基督教在緬甸的傳播及其對緬甸民族關系的影響》,《世界民族》2009 年第3 期。。

克倫族人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面長足的發展,使得克倫族社會發生了劇烈變化,以往男耕女織的部族社會走向終結??藗愖迦瞬饺氤鞘袑W習、工作、生活,尤其是進入殖民政府機構,成為殖民政府的公務人員,改變了克倫族長期以來遠離緬甸主流社會,脫離緬甸政權體系而封閉于一隅的落后狀況,整個克倫族融入了近代社會的發展進程。

克倫族由落后的部族社會進入近代社會,參與近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催生了克倫族的民族意識。由于受到英國殖民者懷柔統治的裹挾,克倫族的民族意識產生了異化,它背離了近代以來世界各國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歷史潮流,走向偏狹的民族本位主義而安于英國殖民者的殖民統治。中下層克倫族人歡迎英國“幫助”治理他們的國家,而克倫族上層分子則明確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接受英國的管控。①李一平:《英國對緬甸殖民政策》,《世界歷史》1994 年第4 期。

第三,操縱克倫族在文化上去“緬族化”。在英國殖民者入侵緬甸之前,克倫族人之間的信件往來,常常用緬文書寫,一些有文化的緬族人,時常被克倫族中上層招募去教授其子弟緬文,克倫族下層也很看重緬文,認為學會緬文可以改變他們窮苦的生活,緬文成為連接克倫族人與緬族人之間的文化紐帶。

1826 年,第一次英緬戰爭后,英國殖民者唆使西方傳教士為克倫族人創制文字。1830 年,傳教士威爾為斯戈克倫人創制了斯戈克倫文字。約在1840 年前后,一個名叫勃葉丹的傳教士,又為波克倫人創制了波克倫文字。斯戈克倫文字及波克倫文字出現后,英國殖民者便著手克倫文刊物的創辦,各種克倫文刊物繼而不斷涌現?!?841 年美國傳教士梅森博士在土瓦市創辦和出版了一份叫做《晨星》的斯戈克倫文報紙。這份報紙一直出版到日本人侵占緬甸為止,出版了將近100 年時間?!雹冢劬挘輩前托?《緬甸的克倫族》,趙維揚譯,《民族譯叢》1984 年第5 期。

英國殖民者以克倫文刊物作為招牌,并打著發展克倫族文化的幌子,慫恿克倫族人丟棄緬文,轉學克倫文和使用克倫文。在英國殖民者的操控和誘惑下,緬文在克倫族人中受到排斥,懂得緬文的克倫族人漸趨減少,緬文也逐漸失去在克倫族人與緬族人之間的文化紐帶作用。與此同時,英國殖民統治者極力引誘克倫族人拋棄原有的宗教信仰,轉信基督教。1828 年5 月16 日,名為吳達漂的克倫族人接受基督教洗禮,成為第一個克倫族基督徒。為增強基督教的影響力,加大其傳播速度,以使更多的克倫族人信奉基督教,英國殖民者不惜耗費人力、物力進行《圣經》的克倫文翻譯。1853 年,傳教士梅松將《圣經》譯為斯戈克倫文。1879 年,傳教士巴耶丹又將《圣經》譯成波克倫文??藗愇摹妒ソ洝吩诳藗愖迦酥辛鱾?,促使越來越多的克倫族人信奉基督教。20 世紀30 年代以前,在緬甸331,000 名基督教徒中,就有25 萬名是克倫族人。③[蘇]B·Ф·瓦西里耶夫:《緬甸史綱》(上冊),中山大學歷史系南亞歷史研究室和外語系編譯組合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年版,第248 頁。

基督教的盛行,尤其是基督教的布道及洗禮的實施,使得克倫族人的精神為基督教所主宰而變得麻木。似乎成為基督徒之后,就能“加入”白種人的行列,身價自然也就高于自己的非基督教同胞,并進而可以與白種人稱兄道弟。④李一平:《英國對緬甸殖民政策》,《世界歷史》1994 年第4 期?;浇痰男ㄈ?,剝蝕了克倫族與緬族在文化上以緬族文化為主體的相輔相成的共生關系,兩大民族間的文化的同一性在減少,文化的差異性在增大。

在歷史上,克倫族人沒有本民族的學校教育,為了牢牢拴住克倫族人為其殖民統治服務,英國殖民者對克倫族人實施學校教育。1862 年,在英國殖民者統治下的下緬甸,共有5000 名緬甸學生進入西式學校讀書,而其中克倫族學生就占到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二。在賈德森學院,克倫族學生長期為最大的群體,賈德森學院被戲稱為“克倫人學院”。1920 年,仰光大學成立,為數眾多的克倫族學生進入讀書,“在仰光大學中,克倫族學生通常占全部學生的四分之一?!雹葙R圣達:《1824 年—1948 年緬甸的宗教和教育》,《東南亞研究》1991 年第4 期。英國殖民者利用克倫族人的西式學校教育,向克倫族人灌輸英國文化,同時貶低緬族人的文化,以此驅使克倫族人遠離緬族人的文化。

克倫族文字、基督教及西式學校教育,撕扯了克倫族與緬族在文化上的聯系紐帶,驅使克倫族人的文化與緬族人的文化相分離。與反抗殖民統治,追求緬甸民族解放的緬族文化的分離,助長了英國殖民者對克倫族的文化奴化。在文化奴化下,克倫族非但不把英國殖民者視為侵略者,反而把他們看成克倫族的“解放者”,認為英國殖民者把他們從緬族的統治下“解救”出來,是英國殖民者改變了他們的落后,給予了他們近代化的發展。被譽為“克倫族之父”的山西波公開宣稱, “克倫人之所以能取得發展與進步,是由于母親般的傳教士,以及父親般的英國對克倫人的關愛?!雹轘an. c. po,Buram and the Karens,White Lotus Press,2001,2nd Edition,p. 45.

(二)挑弄克倫族人與緬族人之間的爭斗

在歷史上,緬族統治緬甸的時間是最長的。斯戈克倫族人曾長期與緬族人毗鄰而居,受“緬化”的程度較深,被稱之為“緬—克倫人”(bama kayin)。但這些“緬化”色彩較重的斯戈克倫族人,只有極少數融入緬族社會,而絕大多數遭受緬族人的歧視與剝削。

緬族人在統一緬甸的過程中,克倫族人往往成為緬王的征討對象而慘遭殺戮,許多克倫族人為了躲避災禍而逃往山區和沼澤地區。①[美]約翰·卡迪:《東南亞歷史發展》(上冊),姚南,馬寧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年版,第370 頁。在19 世紀早期,由緬族所建立的雍籍牙王朝 (亦稱貢榜王朝),對克倫族人大肆征收人頭稅,以及驅趕他們進行沉重的勞役?!霸诰捵宸饨ㄍ醭y治下的克倫族,遭受殘酷的政治欺壓與經濟剝削,這使得克倫族對緬族充滿民族仇恨?!雹赟ilverstein Joesf,Burma Politics:The Dilemma of National Unit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0,P. 15.

英國殖民者入侵緬甸后,利用克倫族對緬族的民族仇恨心理,對克倫族進行誘惑,使之為其殖民侵略服務。在1824 年3 月至1825 年9 月的第一次英緬戰爭,以及1852 年4 月至12 月的第二次英緬戰,英國殖民者就誘使克倫人充當其攻占緬人防御工事的向導。③Harry Igatius Marshall,The Karen People of Burma,Longmans,1945,p. 72.因熟悉地理環境的克倫族人充當向導,一些緬族人的防守要塞輕易舉地被英國侵略者攻陷。

到了1886 年,整個緬甸被英國殖民者占領。為了穩固在緬甸的殖民統治,英國殖民者繼續誘使克倫族人為其殖民統治服務。受到英國殖民者的誘使,為數眾多的克倫族人,拿著英國殖民者提供的武器,協助英國殖民者去鎮壓由緬族人所建立的各類抗英組織。自1887 年起,英國殖民者開始在緬甸殖民機構的軍隊和警察系統中,大量招募克倫族人,用克倫族人充當鎮壓緬族人反抗的工具。在鎮壓緬族人的反抗中,克倫族人為英國殖民者“做了出色的工作”④[蘇]B·Ф·瓦西里耶夫:《緬甸史綱》(上冊),中山大學歷史系南亞歷史研究室和外語系編譯組合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年版,第245 頁。。

1881 年,在英國殖民者的扶持下,克倫族人成立了第一個政治組織克倫民族協會(KNA)??藗惷褡鍏f會公開宣稱它的目的是,“有利于同英國統治者的諒解與合作;通過教育,促進克倫民族的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克倫人免受緬人統治復辟的威脅?!雹葙R圣達:《緬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291 頁。1941 年日本侵占緬甸,英國殖民者時常指使克倫族武裝,對昂山所領導的,主要由緬族人所組成的緬甸獨立軍進行襲擾。

隨著雙方矛盾加劇,克倫族人與緬族人爆發仇殺事件。1942 年春末、夏初,包括緬甸殖民政府前內閣部長蘇佩塔及其家人在內的150 多名克倫族人,在渺彌亞慘遭緬甸獨立軍中的緬族激進分子屠殺。⑥Bertil Lintner,Burma in Revolt:Opium and Insurgency Since1948,Westview Press Inc,1994,p. 8.渺彌亞慘案發生后,克倫族人伺機對緬族人實施報復,一些緬族人喪身于克倫族人的槍口下。

在英國殖民者的挑弄下,克倫族人與緬族人在舊仇之上又添加新恨。圍繞克倫族人與緬族人所引發的敵對與仇視,是英國殖民者所希望看到的。⑦李一平:《英國對緬甸殖民政策》,《世界歷史》1994 年第4 期。

三、英國殖民者助推克倫族分離運動

(一)暗助克倫族謀求具有獨立性質的自治邦

1945 年6 月,在克倫族領袖蘇巴吳基的帶領下,一些克倫族激進分子在仰光成立了以蘇巴吳基為主席的克倫中央協會(KCO)。蘇巴吳基稱該協會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緬甸建立自治的克倫邦,以保護克倫人的利益。1946 年2 月,克倫中央協會在仰光召開代表大會,大會以全緬克倫族人的名義,通過了成立自治克倫邦的決議。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要求英國駐緬甸總督史密斯制止克倫中央協會的活動,總督史密斯以保護少數民族權利為由,拒絕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要求。1946 年7 月,克倫中央協會派出了以悉尼魯尼為團長的克倫族人代表團前往英國,尋求英國支持克倫族人在緬甸成立自治克倫邦。時任英國首相艾德禮會見了克倫族人的代表團,并聲稱英國政府會考慮克倫族的政治訴求。

就在克倫中央協會為建克倫自治邦奔走時,作為首個克倫族人的政治組織克倫民族協會,也在為建立克倫自治邦而展開活動。1945 年9 月,克倫民族協會向總督史密斯提交請愿書,要求史密斯把丹那沙林省、隸屬于勃固省的良禮彬地區,以及與泰國接壤的克倫族人的聚居區建立一個屬于自治性質的聯合山區克倫邦??偠绞访芩菇邮芰苏堅笗?,并承諾把請愿書轉呈給英國政府。

(二)扶助克倫族組建民族武裝

1947 年1 月,昂山與英國首相艾德禮簽署了《昂山—艾德禮協定》,英國正式承認緬甸有獨立的權利。出于維護在緬甸既得利益的需要,英國主導下的《昂山—艾德禮協定》并沒有明確涉及到緬甸少數民族具體政治安排。 《昂山—艾德禮協定》觸動了克倫族人的敏感神經,“戰后英國人的即將離去與緬甸的即將獨立,在克倫族看來是緬人壓迫的再次降臨,殖民地時期獲得的種種特權也將隨之消失?!雹偻蹁h:《論緬甸獨立前的克倫民族問題》,《東南亞》2005 年第3 期。

英國殖民者利用《昂山—艾德禮協定》對克倫族所造成的恐慌,堂而皇之地支持克倫族建立其克倫民族武裝?!翱藗惾酥械姆至⒅髁x情緒受到了不列顛帝國主義集團的暗中煽動??藗惷褡迓撁藦乃麄兡抢锏玫轿镔|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充當了分裂緬甸民族的工具?!雹冢厶K]B·Ф·瓦西里耶夫:《緬甸史綱》(下冊),中山大學歷史系南亞歷史研究室和外語系編譯組合譯,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年版,第714 頁。1947 年1 月,克倫族成立了帶有軍事色彩的克倫民族聯盟(KNU),揭開了克倫族建立民族武裝的帷幕。同年5 月,克倫民族聯盟組建了準軍事化的克倫民族聯盟保衛組織(KNUDO),隨后該組織舉辦克倫族軍事培訓班。為了進一步增強克倫族的軍事能力,也就在同年8月,克倫民族聯盟保衛組織又被改稱為具有完全軍事化性質的克倫民族保衛組織(KNDO)。

四、昂山民族和解思想的“得”與“失”

(一)昂山民族和解思想的“得”之所在

1. 承認少數民族的平等原則。長期以來,緬族是緬甸歷史發展的主導者。歷史上的輝煌底蘊,以及優勢地位的長期占據,緬族的民族自豪感逐漸演變為“大緬族主義”。受“大緬族主義”的驅使,為數眾多的緬族人想當然地認為,緬甸是緬族人的緬甸,緬族就應該強勢于少數民族,“緬甸這個民族國家的人民包括在這里居住的各民族成員,少數民族應該有嚴格的界定并需具有必備的條件,克倫族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少數民族,而唯一應該提倡的是‘國族’?!雹坳愌艿?《文化沖突與容忍:緬甸克倫族和緬族的碰撞與并存》,《東南亞研究》2009 年第1 期。

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昂山,他不贊同緬族一族獨大?;诰挼榈臍v史發展,昂山意識到緬甸少數民族是緬甸歷史發展的結果,在緬甸歷史發展中,克倫族所起的作用,緬族是代替不了的,作為緬甸大家庭中的一員,理應享有平等的地位。如昂山所言,“在我看來……世界上每一個民族不僅在國際上而且在國內都是自由的。這就是說,世界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應發展與其全體福利相一致的民族主義,而不論其民族、宗教、階級和性別。這就是我們的民族主義?!雹苜R圣達:《緬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449 頁。

2. 重視少數民族自決權。通過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實際狀況的分析,以及糅合資產階級的民族權利觀,昂山認為要實現緬甸各民族和解,在承認民族平等的基礎上,還要著實地考慮到少數民族特殊性,而要體現出并保護好少數民族的這種特殊性,建立各少數民族自治邦,是符合緬甸各少數民族的政治所求及發展的現實。在向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提出建立各民族邦的政治主張時,昂山指出,緬甸的少數民族,將享有建立起本民族自治邦的權利,在自治邦內,各少數民族依法管控和處理其內部事務。

(二)昂山民族和解思想的“失”之所處

1. 擠壓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對于國家的政治運作方式,昂山一直主張緬甸要強化中央政府的權威性,國家的權力要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建立所謂的強勢國家,并強調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作為國家唯一的政黨組織,其領導著國家的一切,無論是各民族邦,還是國家其他的政治團體,都要服從于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領導。對此,昂山指出,“我們需要的是像德國和意大利那樣的強有力的國家,將只需要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黨和一個領袖,不需要議會反對派,不需要個人主義的胡說八道?!雹堇畛筷?《獨立前緬甸民族主義精英對國家發展道路的探索》,《南洋問題研究》2006 年第4 期。

在一個民族眾多且發展不平衡的國家,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將會對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造成擠壓,使得少數民族所享有到的政治權利只是更多地體現在形式上,而實際上所得到的政治權利卻在縮減。作為緬甸第二大民族的克倫族,在昂山高度集權的政治運作方式下,無疑會首當其沖地成為最大的政治受害者??藗愖逡蠼⒆灾伟畹囊笤獾搅税荷降木芙^,昂山認為克倫族人口分散,達不到建自治邦的條件,克倫族人可以在其人口相對集中的薩爾溫地方建立克倫族人特區,由克倫族人成立克倫事務委員會進行管理。對此,克倫民族聯盟發表聲明,克倫族人所要的是克倫邦而不是克倫特區,并抵制彬龍會議。

2. 漠視宗教對民族問題的敏感性。民族問題往往與宗教問題相交織,在某種程度上,宗教問題是民族問題的另外一種方式的表現。在緬甸,大多數緬族人篤信佛教,佛教幾乎是緬族人的標志。昂山雖然承認宗教是個人的私事,并反對在政治上夾雜著佛教因素,但昂山為了獲取緬族佛教徒的支持而對佛教的地位進行拔高。昂山認為,佛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①賀圣達:《緬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448 頁。此外,昂山又極為推崇佛教的功能,如昂山對佛教的稱頌,“你們偉大而崇高的功能是在緬甸和世界傳播愛與和平,使人們從害怕、固執、無知和迷信中擺脫出來,教他們過上高尚而幸福的生活?!雹诶畛筷?《獨立前緬甸民族主義精英對國家發展道路的探索》,《南洋問題研究》2006 年第4 期。

作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領袖,昂山對佛教偏袒性的舉措,不可避免促使了信仰基督教的克倫族在政治上的警覺及對昂山民族和解思想產生猜忌的心理。

結 語

英國殖民者是克倫族民族問題的始作俑者,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克倫族與緬族之間原有的聯系被隔斷,兩大民族間的裂痕不斷擴大。在“二戰”后,為了保有在緬甸的既得利益,英國殖民者漸趨染指克倫族分離運動,使得克倫族民族武裝逐步發展成為緬甸最大的反政府民族武裝。

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作為緬甸獨立之父的昂山,其所倡導的民族和解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緬甸民族和解。由于擺脫不了資產階級狹隘民族思想的束縛,以及逃避不了“大緬族主義”的裹挾,昂山的民族和解思想與緬甸的民族發展狀況逐漸相背離,已開啟的民族和解大門又人為地被重新關閉。昂山為增強中央政府的權威性,無視克倫族建立民族自治邦的客觀要求;為強調緬甸所謂宗教的統一性,刻意抬高佛教。這加劇了克倫族對緬族的不信任感和敵意情緒,最終造成了克倫族民族問題積重難返而根深蒂固。

“解鈴還須系鈴人”,現今緬甸政府要痛定思痛,從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真正地貫徹民族平等政策,摒棄“大緬族主義”,依法保障克倫族享有的建立民族自治邦的政治要求,著力發展克倫族的民族經濟,加強克倫族人對緬甸的國家認同,樹立起克倫族人的緬甸國民意識。

猜你喜歡
殖民者族人昂山
徹底改變殖民者和原住民關系的那一刻 精讀
(21)新航線
烏干達傳統土地產權體系研究
論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昂山素季胃病休假引擔憂
三十六計之聲東擊西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橋
昂山素季出門探望黨內大佬
緬甸首次報道昂山素季受審
死亡谷里的怪民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