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和降鈣素原的表達

2015-12-15 15:21吳占慶楊培雄李琳業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急診外科青海西寧810000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20期
關鍵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腫瘤壞死因子

馬 強 吳占慶 楊培雄 李琳業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急診外科,青?!∥鲗帯?10000)

?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和降鈣素原的表達

馬強吳占慶楊培雄李琳業(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急診外科,青海西寧810000)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降鈣素原(PCT)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方法65例ARDS患者作為觀察組并留取晨起血清樣本,53例正常成人晨起血清樣本作為對照組,應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兩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達。結果觀察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達與氧合狀態分級具有相關性。觀察組中VEGF和TNF-α的表達具有正相關性。結論ARDS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達升高對病變的形成和進展有重要意義。TNF-α和PCT可能具有正向協同作用,共同促進疾病的進展。

〔關鍵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降鈣素原

以頑固性低氧血癥為主要臨床特點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一直是重癥醫學的主要研究重點〔1,2〕。雖然治療手段有所改善,但是其發生機制仍不清楚,患者的病死率仍較高〔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家族的蛋白,其表達升高時可以使血管內皮的繁殖增生能力增強,提高內皮細胞的通透性,使局部的血流增多,供氧增加〔4,5〕。腫瘤壞死因子(TNF)-α是炎性因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可以調控炎性因子的瀑布效應〔6〕。降鈣素原(PCT)在缺血性損傷及炎性病變發展過程中血清中的表達升高,可以有效促進病變的進展〔7〕。本文針對ARDS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達進行檢測,分析其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觀察組均為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間診治的ARDS患者65例。納入標準: ARDS柏林定義中的原則。排除標準:①觀察期間放棄治療的患者;②有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齡40~89歲,平均62. 5歲。53例在體檢科進行體檢,并證實為健康的成年人血清樣本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齡42~67歲,平均54. 2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別。

1. 2 VEGF、TNF-α和PCT檢測方法觀察組確診后的次日清晨抽取靜脈血10 ml,對照組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10 ml,樣本均離心后,分離血清,置于-20℃冰箱中待檢。樣本均于取樣后3 w內集中檢測,應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做好質量控制。

1. 3氧合狀態分級輕度:動脈氧分壓(PaO2)/吸入氧濃度(FIO2)= 201~300 mmHg,且呼氣末正壓(PEEP)或持續氣道正壓(CPAP)≤5 cmH2O。中度: PaO2/FIO2= 101~200 mmHg,且PEEP≥5 cmH2O。重度: PaO2/FIO2≤100 mmHg,且PEEP≥10 cmH2O〔1〕。

1. 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 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SNK法比較及線性相關性分析。

2 結果

2. 1兩組中VEGF、TNF-α和PCT的比較觀察組VEGF、TNF-α和PCT的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VEGF、TNF-α和PCT表達的比較(x±s)

2. 2觀察組中不同氧合狀態分級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比較觀察組不同氧合狀態分級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氧合狀態分級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表達的比較(x±s)

與輕度組比較: 1)P<0. 05;與中度組比較: 2)P<0. 05

2. 3觀察組中VEGF、TNF-α和PCT表達的相關性分析觀察組中VEGF和TNF-α的表達具有正相關性(r = 0. 46,P = 0. 046 4),而VEGF和PCT、TNF-α和PCT的表達無明顯相關性(P>0. 05)。

3 討論

ARDS常繼發于嚴重感染、休克、創傷及燒傷等。病變中肺泡上皮細胞受損引起氣體交換發生障礙,使機體形成嚴重的低氧血癥。治療的主要原則是促進肺泡上皮細胞修復,改善呼吸功能〔8〕。VEGF是與缺氧相關的蛋白,通過膜受體介導而發揮作用〔9〕。VEGF高表達時可以有效促進內皮細胞增殖、分化,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及誘導血管的發生〔10〕。郭宇等〔11〕認為VEGF參與肺損傷早期高通透性肺水腫的形成,使ARDS在恢復期時肺泡上皮細胞存活,引起高滲性肺水腫。TNF-α為體內的炎性相關蛋白,對促進炎癥反應的瀑布效應起重要的啟動作用〔12,13〕。TNF-α主要由巨噬細胞分泌,可以刺激肥大細胞脫顆粒,并介導白細胞介素家族成員的大量生成,使炎性反應加劇,內環境更為復雜〔14〕。PCT由116個氨基酸組成,其分子量是13 kD,是降鈣素的前體蛋白〔15,16〕。正常情況下,PCT由甲狀腺的C細胞分泌產生,在急性感染時PCT升高。李偉鋒〔17〕通過檢測PCT在ARDS患者血清中的表達,認為PCT水平的動態監測對判斷ARDS的預后有重要價值。

本實驗結果提示VEGF、TNF-α和PCT的異常表達是引起病變形成的重要因素。VEGF既是一種多能性的生長因子,又是一種通透因子,通過與VEGF受體結合而發揮其生理作用,在急性肺損傷早期階段具有促進病變發生及發展的作用。TNF-α和PCT高表達是機體炎性高反應狀態的一個指標,可以激活白細胞介素家族的相關因子,引起機體免疫調節功能的障礙。也有研究〔18〕認為TNF-α還可以促進C反應蛋白等急性時相蛋白的高表達,使機體呈一種持續性的炎性狀態。本文結果提示VEGF、TNF-α和PCT高表達與氧合狀態分級有關,氧合狀態分級與病變的預后及轉歸相關,因此VEGF、TNF-α和PCT可能與預后相關。本文提示VEGF和TNF-α在ARDS患者病變進展中具有協同正向作用。在疾病中VEGF和TNF-α的表達升高是重要的因素,二者協同作用雖在不同疾病中也進行聯合性的研究〔19〕,但是關于二者的協同作用機制闡述較少,也需要更多基礎實驗研究明確。

4參考文獻

1劉鈺,曾俊,汪衛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3、白細胞介素-13和-35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 35(9): 2457-9.

2 Tseng JS,Chan MC,Hsu JY,et al.Procalcitonin is a valuable prognostic marker in ARDS caused b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Respirology,2008; 13(4): 505-9.

3 Heuer JF,Pelosi P,Hermann P,et al.Acute effects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nd ARDS on pulmonary and neuronal damage: a randomized experimental study in pigs〔J〕.Intensive Care Med,2011; 37(7): 1182-91.

4劉軒,師霞.黃芪提取物對實驗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鼠VEGF及IL-6的影響〔J〕.新中醫,2013; 45(5): 169-70.

5王林霞,韓國強.甲潑尼龍對急性肺損傷早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 25(10): 791-3.

6 De Araujo AA,Varela H,de Medeiros CA,et al.Azilsartan reduced TNF-α and IL-1β levels,increased IL-10 levels and upregulated VEGF,FGF,KGF,and TGF-α in an oral mucositis model〔J〕.PLoS One,2015; 10(2): e0116799.

7楊建中,吳天山,彭鵬,等.血清降鈣素原在多發傷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合并肺部感染中的預警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3; 16(7B): 2395-7.

8 Tsantes A,Tsangaris I,Kopterides P,et al.The role of procalcitonin and IL-6 in discriminating between septic and non-septic causes of ALI/ARD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Clin Chem Lab Med,2013; 51(7): 1535-42.

9張新紅,王海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在肺損傷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2008; 28(12): 1135-7.

10馬少林,王曉紅,朱曉萍,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關系的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07; 27(10): 888-90.

11郭宇,張維杰,王笑英,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急性肺損傷中的雙重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1; 9(34): 46-7.

12邵啟國,王建民,王琪.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與白細胞介素-1B,-6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5; 11(1): 41-3.

13 Kinra P,Dutta V. Serum TNF alpha level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assessment of severity of malaria〔J〕.Trop Biomed,2013; 30(4): 645-53.

14 Li T,Luo N,Du L,et al.Early and marked up-regulation of TNF-α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J〕.Front Med,2012; 6(3): 296-301.

15陳金亮,陳建榮,薛壘喜,等. ALI/ARDS患者呼出氣冷凝液和血清中PCT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5; 20(1): 58-60.

16陳如杰,林孟相,莊榮,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2013; 6(5): 299-302.

17李偉鋒. PCT水平變化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預后判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2; 7(14): 74-5.

18 Zhou SY,Duan XQ,Hu R,et al.Effect of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 on serum levels of TNF-a,IL-6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periodontitis subjec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hin J Dent Res,2013; 16(2): 145-51.

19趙英杰.肺結核患者血液中VEGF、TNF-α、IL-6的表達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 23(17): 3388-90.

〔2014-07-11修回〕

(編輯苑云杰)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0-5842-02;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077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56

第一作者:馬強(1975-),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急診創傷研究。

猜你喜歡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腫瘤壞死因子
褪黑素通過HIF—1α/VEGF信號通路減輕急性腎損傷的研究
宮腔鏡治療慢性宮頸炎患者對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探討兒童重癥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綜合護理模式效果
β—catenin和VEGF在基底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相關性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變化及其與LVEF的關系探究
熱痹康湯對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大鼠滑膜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與腫瘤壞死因子—α啟動子基因多態性相關性的研究
探討43例胸部創傷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及護理措施
大劑量沐舒坦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損傷程度、血氣指標和血清SOD活力的影響
肺保護性通氣治療嚴重胸外傷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