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

2015-12-15 15:21尹立全張洪俠郝小波李洪軍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長春130033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20期
關鍵詞:頸椎病

尹立全 張洪俠 郝小波 李洪軍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 長春 130033)

?

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

尹立全張洪俠郝小波李洪軍(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長春130033)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法(NJF)對神經根型頸椎病(CSR)進行治療的療效及其作用機制。方法選擇符合要求的CSR患者8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運用NJF,對照組運用傳統康復,各治療2 w。治療前后運用頸椎病治療成績評分表分別進行療效評定。結果NJF組對CSR的療效和改善率明顯優于傳統康復組(P<0. 05)。結論運用NJF與傳統康復均可明顯改善CSR的癥狀; NJF在改善CSR癥狀及生活方面療效確切。

〔關鍵詞〕神經肌肉關節;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法;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CSR)約占頸椎病的65%,常導致頸部疼痛、上肢麻木、肌力下降等功能漲價,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直接傷害。臨床多采用頸椎牽引、電刺激、徒手療法、針灸、按摩及止痛解痙藥物的運用等治療手段。就徒手療法而言,有多種技術,但都不具有特性性。神經肌肉關節促進法(NJF)〔1〕屬于徒手技術的一種,是近年來新發明的一種康復治療技術,它巧妙地將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技術(PNF)和關節松動術(AKA)相結合,互補缺點,是針對神經、肌肉、關節同時治療的新型運動療法。本文擬探討NJF對CSR的臨床療效及其機制,為技術的規范化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科門診收治的86例均符合1994年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CSR的診斷標準〔2〕,采用隨機化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男16例,女27例,年齡(48. 37±9. 62)歲,病程(9. 12± 6. 25)個月,城市27例,農村16例;對照組男18例,女25例,年齡(48. 23±7. 65)歲,病程(8. 83±6. 17)個月,城市28例,農村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 05)。

1. 1. 1診斷標準(1)具有典型的根性癥狀,頸肩部疼痛,有的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且范圍與頸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2)臂叢牽拉試驗、壓頸試驗或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者。(3)影像學檢查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1. 1. 2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且以疼痛、上肢麻木為主要癥狀;(2)年齡30~79歲;(3)依從性好,能合作者。(4)自愿加入本試驗,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 1. 3排除標準(1)先天性椎管狹窄者。(2)合并嚴重的心、腦、腎等臟器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3)伴有頸椎結核、頸椎腫瘤的患者。(4)合并精神病者。

1. 1. 4脫落標準(1)未能定時接受治療的患者;(2)觀察期間,接受其他治療方法,或服用其他和本病相關的藥物治療者。

1. 2介入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臨床常規治療,包括:(1)頸椎牽引,采用伊藤TM-300牽引床,仰臥位牽引,重量取體重的10%~15%,20 min/次,1次/d,5 d/w;(2)經皮神經電刺激(北京博達電子公司,HQ/KD-2A)仰臥位,頸部及上肢,20 min/次,1次/d,5 d/w;(3)超短波治療,采用汕頭市醫用設備廠有限公司生產的DL-C-M(脈沖)超短波治療機,分別置于頸部和上肢處,10 min/次,1次/d,5 d/w;以上治療連續2 w。

觀察組在臨床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NJF治療,均由獲得NJF國際認證的康復治療師評定與治療。以運動時骨關節面運動原理,遵循凹凸原則,采用頸椎伸展-側屈-旋轉和屈曲-側屈-旋轉模式,根據需要由被動到輔助主動到主動最后抗阻運動完成。20 min/次,1次/d,5 d/w,連續2 w。

對照組在臨床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傳統康復治療,由臨床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醫師,依據中醫理念實施針灸、按摩。按摩20 min/次,1次/d,5 d/w,連續2 w。

1. 3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前后分別由兩位醫師進行評定,采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制定的“頸椎病治療成績評分表”〔3〕評定患者的頸椎病改善情況。該量表可客觀反映患者治療前后頸椎功能改善狀況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內容包括:臨床癥狀、臨床檢查、日常生活動作三大項目。臨床癥狀分為頸、肩、背部疼痛,上肢痛和(或)麻木,活動痛,頭痛、頭暈四個分項目;臨床檢查分為壓痛、壓頂和(或)椎間孔擠壓試驗、臂叢牽拉試驗、感覺障礙、肌力分級、霍夫曼征、頸過伸試驗7個分項目;日常生活動作分為睡覺翻身、頸活動兩個分項目;每個分項目都有級別評分,最高評分為27分。根據治療前后評分,計算改善率。

1. 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 0軟件進行t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均完成本課題研究,經過2 w康復介入后,兩組患者量表評分均有提高,觀察組得分及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 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椎病治療成績評分表”得分對比(x±s,n=43)

3 討論

CSR是指由于頸椎退變、神經根受刺激或壓迫等因素導致其相應支配區域出現一系列神經根刺激或功能障礙的臨床癥狀。其臨床表現可見:①肩背或頸枕部呈陣發性或持續性的隱痛或劇痛。②受刺激或壓迫的頸脊神經沿其走行方向有灼痛或刀割樣疼痛,伴針刺樣或過電樣麻感。③當頸部活動或腹壓增高時,上述癥狀會加重。④頸部活動出現不同程度受限或發硬、發僵,或頸呈痛性斜頸畸形。⑤患側上肢發沉、無力,出現握力減弱或持物墜落。本病是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影響人群分布于各年齡段,患病率達64. 52%以上〔4〕。NJF是霍明博士運用PNF和AKA的部分理念,結合關節運動基本生理的一種整體治療技術,該手法吸收了PNF基本技術中的對角線螺旋運動模式、刺激觸覺感受器、牽張和牽張反射、牽引、正常節律、視覺刺激、指令和指導、相對最大阻力;關節松動術中凹凸法則、連鎖運動等基本生理學,將關節運動分為骨運動時關節面運動、相反牽拉關節運動、連鎖運動3個部分。每部分又通過被動、輔助主動、主動及抗阻運動,遵循循序漸進的康復原則,強調本體感覺的促進和患者的主動積極性。

本課題根據頸椎病的運動學及CSR的病理學特點,選用NJF中骨運動時關節面運動原則,頸椎“屈曲-側屈-旋轉”和“伸展-側屈-旋轉”兩種模式進行治療,其療效明顯,原理機制可能如下:①糾正椎間關節紊亂: NJF通過直接針對頸椎關節進行調整,可糾正頸椎小關節紊亂,增寬狹窄的椎間隙,使椎間盤內形成負壓,后縱韌帶和纖維環緊張,利于突出的椎間盤回納,還可擴大變小的椎間孔,最大限度的調整椎間盤與神經根的位置,恢復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改善頸椎的生物力學,從而緩解椎間盤、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水腫,加速靜脈回流,促進神經根周圍無菌性炎癥的減退,疼痛得到改善或消退,關節活動度得以改善。②松解組織炎性粘連:關節突關節、鉤椎關節、神經根周圍及頸椎管內某些軟組織的粘連是引發疼痛的原因之一。通過有針對性地運用NJF可使椎體兩側鉤椎關節與后部關節突關節發生運動、移位,以解除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炎性粘連。本技術利用PNF的節律性穩定、相對最大阻力等技術對頸部肌肉進行在訓練,可改善肌肉營養及肌肉力量、耐力,同時可恢復頸椎生物力學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高組織新陳代謝,促進炎癥刺激因子的吸收,疼痛癥狀得以改善。③解除肌肉痙攣: CSR患者長期頸部疼痛、姿勢異常,會出現一種保護性的肌肉痙攣,長期的肌張力異常時,肌肉的形態、性質、生化等方面并無病理改變,僅是功能上出現非平衡性的持續收縮,可對穿行于其間的神經血管造成擠壓,形成疼痛源。NJF利用PNF的收縮-放松,固定放松等技術可直接對肌肉進行放松,改善局部肌肉張力及彈性,促進局部血液、淋巴等體液的循環活動,加速乳酸等代謝產物的吸收或排出,并促使肌肉得到充分營養供給,消除肌肉緊張和疲勞,以減輕或消除疼痛源。

由于試驗時限、經費等條件所限,本課題存在樣本過小、對觀察指標評分方法過于單一、沒有運用放射線及相關實驗室檢查進行數據支持等問題。在今后的科研當中應選擇更加合適的研究方法,采取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此外,對于NJF的量化與規范化運用在今后的研究中也需進一步研究,以提高本手法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參考文獻

1霍明,陳立嘉.康復治療技術:神經肌肉促進法〔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 62.

2王曉紅,丁明甫,何成奇,等.頸椎病頸椎功能評定表〔J〕.華西醫學,2003; 18(1): 35-6.

3王曉紅,郭華,何成奇.頸椎病康復臨床路徑〔J〕.華西醫學,2013; 28(2): 215-20.

4王冰,段義萍,張友常,等.頸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 29(4): 472-4.

〔2014-12-13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李洪軍(1960-),男,教授,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各種老年急慢性疾病的康復及治療研究。

基金項目:吉林省衛生廳基金項目(No.2010Z039)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0-5889-02;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104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681. 5

第一作者:尹立全(1978-),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骨科常見疾病的臨床康復研究。

猜你喜歡
頸椎病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X線平片和CT對頸椎病診斷的臨床效果
“四式一運”治療頸型頸椎病30例
CT和磁共振用于頸椎病診斷臨床價值比較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腦循環與低頻電刺激聯合治療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的效果觀察
游泳 趕走頸椎病
零切跡椎間融合器在食管型頸椎病中的臨床應用
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8例
特殊針法聯合循經取穴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5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