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及其影響因素——以江蘇海安為例

2015-12-15 15:21周建芳施紅云史加華陳德祥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南京20023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20期
關鍵詞:健康農村

周建芳 施紅云 史加華 陳德祥(南京郵電大學,江蘇 南京 20023)

?

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及其影響因素——以江蘇海安為例

周建芳施紅云史加華陳德祥1(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南京210023)

〔摘要〕目的了解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健康及其影響因素。方法使用自制問卷和SF12量表調查獲得所分析的976名老人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結果60~70歲獨生子女家庭男性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評價(均分分別為50. 71和49. 49分)優于非獨生子女家庭的男性老年人(分別為48. 99和47. 42分),其余組別沒有顯著差異,年齡、文化程度、日常支出來源和子女關心等是老人健康相關因素,獨生子女因素與生理健康相關(OR=0. 649,P=0. 010)。結論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評價與非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總體區別不大,經濟自主有利于農村老人心理健康,卻不利于生理健康;子女關心有助老人健康,需加大農村家庭“健康孝老”教育力度。

〔關鍵詞〕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健康

1江蘇省海安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第一作者:周建芳(1973-),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醫學研究。

近年來,國內對生育政策和獨生子女的研究都在不斷豐富。對于獨生子女的研究大多聚焦獨生子女本人,只是近幾年的研究才逐漸關注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1,2〕。但是,目前的研究還鮮有關注生育政策執行對人群健康的可能影響,特別是對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的研究。本研究通過江蘇省海安縣的調查數據,了解農村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健康狀況。

1 對象與方法

1. 1調查對象來自于江蘇海安縣。按照簡單隨機抽樣原則抽取中心鎮和一般鄉鎮各一,在被抽中的兩個鎮中,按照單純隨機抽樣原則各產生10個村民小組,根據公安戶籍資料,樣本組中在有60歲以上老年人的家庭中隨機抽取1名老年人進行調查。最終獲得1 002份合格調查問卷,剔除26名無子女老人的問卷,其中有252名獨生子女家庭老人,724名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

1. 2調查方法現場調查于2014年3月進行,采用上門送發式調查方法。對于識字老人根據其意愿可以自填問卷(8. 9%),其余老人由調查員訪問本人(88. 0%)或照料者(3. 1%)后代填。20位調查員從被調查鎮的村婦女主任中選擇產生,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理解力和責任心強,調查前接受了半天的問卷培訓和模擬實習。

1. 3調查內容使用SF12V2的量表〔3〕評價,量表由12個條目8個分維度組成,分別為軀體活動功能(PF)、軀體功能對角色功能的影響(RP)、疼痛(BP)、健康總體評價(GH)、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緒對角色功能的影響(RE)、心理功能(MH)量表。采用百分制評分,取值范圍0~100分。通過對8個分維度采用常模標準評分法轉換后計算獲得生理健康維度(PHYS)和心理健康維度(MENT)總得分,50分為常模的均分,總得分超過50分,表示健康狀況好于一般人群,低于50分則差于一般人群,總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好。國內研究顯示該量表對于我國老人同樣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4〕。

1. 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 0軟件行χ2檢驗。

2 結果

2. 1被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被調查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和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個人特征不同,獨生子女家庭老人(252人)中女性39. 3%,男性60. 7%; 60~70歲74. 6%,70~80歲15. 5%,80歲及以上9. 9%;有配偶75. 4%,沒有配偶24. 6%;未上學30. 6%,小學50. 8%,初中18. 7%;同住47. 2%,不同住52. 8%;每天都會問0. 8%,經常詢問75. 4%,偶爾詢問19. 8%,幾乎不關心4. 0%。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724人)中女性51. 7%,男性48. 3%; 60~70歲39. 1%,70~80歲45. 3%,80歲及以上15. 6%;有配偶61. 9%,沒有配偶38. 1%;未上學42. 0%,小學42. 7%,初中15. 3%;同住49. 4%,不同住50. 6%;每天都會問2. 1%,經常詢問78. 2%,偶爾詢問18. 0%,幾乎不關心1. 8%。獨生子女家庭中被調查到的老人中男性、60~70歲、有配偶和識字的比例更多一些(P<0. 01)。

2. 2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狀況比較考慮到年齡和性別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基本因素,采用被調查對象的性別和年齡結構對他們健康狀況的分維度進行了標化處理,結果顯示,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得分為PF 76. 50、RP 74. 79、BP 75. 59、GH 35. 33、VT 47. 80、SF 82. 12、RE 76. 52、MH 63. 73、PHYS 45. 25、MENT 46. 74;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得分分別為PF 78. 39、RP 75. 59、BP 75. 16、GH 32. 21、VT 44. 43、SF 81. 41、RE 77. 18、MH 63. 21、PHYS 45. 2、MENT 46. 21。經過標化處理后,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健康的各個維度得分都比較相近。

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健康狀況在以下方面相似:(1)60~70歲老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程度相近,但70歲以上時,心理維度得分普遍高于生理維度得分;(2)在60~70歲年齡段,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都還接近常模的平均水平,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生理和心理健康維度都顯著下降。(3)總體看來,在各個年齡階段男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評價好于女性。有所不同的是,60~70歲組的獨生子女家庭的男性老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得分都優于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但在其他組別的兩類老人比較中沒有顯示出類似的差異性。見表1。

表1 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健康狀況對比

2. 3農村老人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將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總得分結果以50分(常模的平均水平)為界,50分及以上賦值為“1”,50分以下賦值為“0”,根據被調查數據的類型和分布特征采用二分類羅切斯特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影響農村老人生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齡、文化程度、支出來源和是否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年長、文化程度低、不主要依靠子女/孫子女獲得日常支出來源、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生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差。影響農村老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支出來源和子女關心情況,是否獨生子女家庭與心理健康不相關。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小學文化程度、主要依靠子女/孫子女獲得日常支出來源和子女不經常關心的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差。

表2 農村老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多元分析

3 討論

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人自我健康評價與非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總體區別不大。本研究調查對象年齡和性別的健康自我評價分布與既往調查結果相近〔5,6〕。研究的新發現是60~70歲年齡組的男性老人,無論是生理健康維度,還是心理健康維度,獨生子女家庭老人自我健康評價均顯著優于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優勢逐漸消失??赡苡捎讵毶优彝ツ行岳先俗鳛榧抑械捻斄褐?,在年輕時只需撫養一個孩子,家庭負擔較輕,孩子長大成年后,也只需要幫助一個孩子經營好家庭,家庭結構相對簡單,矛盾少,因而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都相對小。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能夠操勞的事務越來越少,家庭負擔和矛盾對老年人的影響差異被年齡的影響所掩蓋,因而,獨生子女家庭老人與非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健康逐漸趨同。

經濟自主有利于農村老人的心理健康,卻不利于生理健康。這可能是社會文化和生理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自力更生的老人不要依賴子女/孫子女,有更好的獨立感,自主性強,心情好。但是,隨著進入老年階段,尤其是主要依靠體力勞動獲得收入的農村老年人,勞動超過了其身體的負荷能力,對身體健康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一現象呼吁政府承擔起更大的養老經濟責任,加大農村養老保障的力度,盡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障能夠滿足老人的日常支出需要,讓老人們不需要依靠超負荷體力勞動實現經濟自立,也不需要依賴子女而獲得日常開支,才能實現身心健康水平的共同提高。

子女關心有助老人健康,需加大農村家庭“健康孝老”教育力度。家庭因素中與老人健康顯著相關的不是是否與老人同住,而是子女對老人的健康關心頻度,經常關心老人健康有助于老人獲得更好的心理健康。這一方面提示傳統的家庭居住文化不僅已經在年輕一代中轉變,老年人也逐漸接受了新的居住理念,即越來越多的農村老年人意識到分開居住不是不孝順,也不是有了矛盾才會分開住,分開居住有助于保持彼此的獨立性,有時候反而能減少生活的矛盾。但同時,分開居住并不意味著可以減少對老年人的關心與幫助,經??赐先嘶螂娫捓先?,關心老人的健康,可以讓老年人更多體會子女的關心與牽掛,減少孤獨,更可以及時發現老人的一些疾病早期癥狀,促進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因此,建議國家和社區在新家庭計劃、創建幸福家庭、家庭文化建設和計劃生育家庭利益導向等項目中,開展“健康孝老”的文化宣傳,增加對子女的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老年健康知識,鼓勵他們增加對老年人的健康關心和健康支持,并通過更廣泛的社會倡導形成“健康孝老”的社會氛圍,促進老年家庭的健康保健水平。

4參考文獻

1肖富群,風笑天.我國獨生子女研究30年:兩種視角及其局限〔J〕.南京社會科學,2010;(7): 45-52.

2王翠絨.構筑農村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障防線——基于政府責任的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 43(1): 93-8.

3 Ware JE Jr. How to score version 2 of the SF-12 health survey〔R〕.Boston: QualityMetric,Incorporated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Hospital: Health Assessment Lab,2002.

4肖惠敏,鄺惠容. SF-12量表評價中國老年人生存質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 34(2): 1018-20.

5張寶平,許紅,何中臣,等.重慶市農村老年居民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1): 75-9.

6劉娟娟,董青,馮曉明,等.安徽省池州市農村老年人生存質量現狀與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4): 1462-4.

〔2014-12-05修回〕

(編輯李相軍)

The situation of rural elders'health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ZHOU Jian-Fang,SHI Hong-Yun,SHI Jia-Hua,et 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mong rural elders from one-child families.Methods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d SF 12 scale were used to survey on 976 elders'basic situation and health.Resul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cores among 60~70 years old male elders from one-child families(50.71 and 49.49,respectively)we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more than one-child families(48.99 and 47.42,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other groups.Age,education,source of daily expenditure and caring from children were health related factors of rural elders.Whether from one-child family was only related to physical health(OR=0.649,P=0.010).Conclusions Health among elders from one-child families is similar as those from more than one-child families overall.Economic independence is helpful to mental health but not physical health.Caring from children can help health of rural elders."Healthy ag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ducate rural families.

【Key words】Rural; One-child family; Health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編號13BRK004);江蘇省第四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基金。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0-5903-03;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111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592

猜你喜歡
健康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