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卓越工程師的層次化漸進式軟件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探索

2015-12-15 22:25宗欣露徐慧
教育教學論壇 2014年53期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軟件工程實踐教學

宗欣露 徐慧

摘要:實踐教學是培養造就卓越軟件工程師的關鍵環節和重要保障。針對新時期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與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分析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內涵,面向不同階段的能力培養要求,建立層次化漸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高質量軟件人才。

關鍵詞:軟件工程;卓越工程師;實踐教學;漸進式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3-0156-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1]精神,由教育部率先啟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計劃,是我國“十二五”教育發展綱要中提出的一個培養工科學生的“新舉措”,其主要目標是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的工程技術人才。軟件產業作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推動社會發展信息化的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對軟件人才的大量需求。為此應準確把握“卓越計劃”的內涵要求,為國家培養適應產業和企業需求的卓越軟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專業是培養軟件人才的重要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且該專業涉及知識面廣,多學科交叉,發展更新快。然而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軟件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無論是從培養機制還是在教學模式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缺乏對過程和方法運用的指導、研討和評價。

綜上所述,針對軟件人才培養過程中所暴露出的眾多問題和弊端,在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大背景下,有必要重點發展面向卓越工程師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建設[2]。本文通過深入分析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內涵,面向不同階段的能力培養要求,建立層次化、漸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和要求

(一)培養目標

根據軟件產業界對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包括:培養應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的能力,擁有良好的軟件工程素質、較強的軟件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軟件工程專業能力,經歷軟件系統設計、開發、運行、維護和管理等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系統化訓練;具備參與大型項目及復雜工程管理系統方案的設計、實施與運行能力;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軟件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3]。

(二)能力與素質要求

面向卓越工程師的軟件專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軟件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基礎上,接受現代軟件工程師的強化訓練,具有從事IT企業和其他行業的軟件設計、開發、測試、應用、工程與管理方面的較強能力。在教學和實踐的整個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1.系統地掌握軟件工程專業領域技術基礎理論,能夠根據產品和工程要求分析、設計有關軟件系統。

2.能夠集成軟件工程中系統分析與設計、開發、應用、維護、組織與管理等方面知識并進行創新,具備較強的工程創新意識和工程創新的基本能力。

3.具有較強的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

4.具有較強的溝通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夠參與跨專業及國際性的競爭與合作。

5.熟悉軟件領域技術標準及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具備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

三、層次化能力培養模式

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突出能力,重視實踐,強調素質,因材施教”的原則,軟件工程專業旨在構建層次化分級能力培養體系,該課程體系將基礎層、核心層、綜合層和拓展層這四個縱向遞進的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建立層次化分級能力培養體系,如圖1所示。

層次化分級能力培養體系設置方案如下:基礎層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基礎課,該層次課程應該以靈活掌握和理解課程的知識為基點,以提高學生的邏輯分析和設計能力為目的,提倡靈活掌握知識,不提倡死記硬背,因此,提倡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核心層主要由專業主干課構成,該層次課程中除了堅持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原則,還應為每門課程安排課程設計,學生以團隊協作形式開展一個課題的選題、分析、設計與實現,最終考核需要通過系統演示、小組答辯以及提交文檔三個步驟,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綜合層由專業主干課和專業選修課構成,該層次不僅堅持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原則,而且合理安排課程設計,還從專業的全局角度為學生安排實習實訓,從而保證在本科生培養的過程中,以軟件開發技術為基礎,研究從基礎層到核心層再到工程應用問題,注重對本科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外語、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拓展層主要指學生需要接受學校與企業聯合制訂的培養計劃,該層次要求學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在企業學習和實踐,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的企業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探索以行業需求為基礎,結合工程技術發展前沿,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開發,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四個層次縱向遞進培養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從理論基礎到工程實踐的整體素質,培養擁有良好的軟件工程素質、較強的軟件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軟件工程專業能力,從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軟件開發、組織、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層次軟件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

四、遞進式層次化實踐教學模式

大學本科階段的課程體系一般由通識課程、學科大類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六大模塊構成,其中專業核心課程模塊由工程理論和工程實踐兩個環節組成。針對當前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工程實踐能力不高的現狀,面向卓越工程師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應該尤其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與上述層次化能力培養體系一致,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也采用階梯式遞進的形式,在實踐教學中分層融入工程案例,增加綜合實訓課程和企業實訓課程。通過實驗、綜合實訓和企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如圖2所示。

五、結語

高素質工程化的軟件人才是我國軟件產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作為省屬高校對軟件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無論是從培養機制還是在教學模式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在新形勢下,以培養卓越工程師為導向的軟件工程專業改革刻不容緩。本文通過深入分析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內涵,根據學生的專業水平發展規律,優化組合了實踐課程設置,分層次漸進地培養了學生的工程能力,建立了層次化、漸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解決了當前人才培養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社會輸送了高質量的軟件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李玉柏,余魅,歐蓓.加強工程實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10(4):280-284.

[3]姚峰,劉瑋.高校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12(24):15-19.endprint

猜你喜歡
卓越工程師軟件工程實踐教學
國際化、大工程背景下機械類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
土木工程專業對外交流項目初探
關于如何創新和完善計算機軟件工程管理的探討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