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2015-12-17 03:23張肅許慧
關鍵詞:進程吉林省金融機構

張肅,許慧

(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吉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張肅,許慧

(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有必要以吉林省為研究對象,介紹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分析吉林省金融發展對新型城鎮化的支持現狀,并結合吉林省的實際情況,對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

吉林??;新型城鎮化;金融支持

一、新型城鎮化的內涵

城鎮化通常指的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以及第二、三產業向城鎮聚集的過程,該過程使得城鎮在數量和規模上不斷擴大。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因而對于城鎮化也有了新的內涵,即城鎮化不僅僅局限于對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方面,而是更加注重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運用科學發展觀,努力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和文化內涵,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新型城鎮化要求繼續加強城市的帶動作用,尋求城鄉共同發展,并且在追求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看中質量的提升。

二、吉林省金融發展對新型城鎮化的支持現狀

(一)吉林省金融對城鎮化進程中城鎮建設的支持

由表1可以看出,從2005~2013年9年間,吉林省財政預算、國內貸款、自籌以及其他資金是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它們四者每年基本上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增長,四項資金來源相比較來看,財政預算明顯所占比例較小。這表明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中,僅依靠財政支持是完全無法滿足城鎮建設需求的,而金融對于城鎮化進程的支持起到了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表1 吉林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單位:億元)

另外我們可以得到,吉林省在這近十年間,依靠國內貸款籌到的城鎮建設資金只占到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的很小一部分,從而反映了吉林省資本市場的不完善性,應進行適當改革以清除不利于通過貸款籌集資金的因素,使吉林省資本市場充分釋放其潛力,進一步為城鎮化進程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吉林省金融對城鎮化進程中產業調整的支持

表2 吉林省各產業GDP的比重(%)

表2顯示,吉林省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0.4%下降到2013年的11.3%,十四年間下降了9.1%;第二產業比重在2000~2013年間呈逐年上漲的趨勢,由2000年的39.4%上升為2012年的53.4%,又于2013年出現下降走勢;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在2000~2006年間一直保持較穩定的比重,在40%左右波動,隨后在2007~2012年間緩慢下降,又于2013年呈現上升趨勢。

由上述的數據分析得出,吉林省的產業結構正處于不斷優化調整中。吉林省第一產業占GDP比重的不斷下降反映出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數在逐漸下降,因而使更多的人從事到第二、三產業中,吉林省產業結構的優化推動了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離開農村從事到第二、三產業的生產中,因此推動了人口城鎮化的進程。由于更多的資源不斷向第二、三產業中聚集,從而推動了產業城鎮化的進程,這些因素最終促進了整個吉林省的城鎮化進程。

但是,產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客觀條件的強力支持,其中,長期的金融支持對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表3表明,吉林省各產業的社會固定投資額呈逐年上升勢態。近十年間,第一產業投資額從2003年的68.77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472.45億元,共增長了403.68億元,增長了近6.9倍;第二產業的投資額從2003年的386.96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5390.23億元,共增長了5003.27億元,增長了近13.9倍;第三產業的投資額從2003年的513.3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4116.58億元,共增長了3603.28億元,增長了近8倍。由得出的增加量和倍數表明,大部分金融資源被分配到了第二產業中,進而有效地促進了吉林省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表3中吉林省三大產業占投資額的比重顯示,整體上第一產業呈不斷下滑的趨勢,第二產業經歷了2010年的投入高峰后,也開始呈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逐年下降后,最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將各產業投資額的發展趨勢與表2中各產業占吉林省GDP的比重走勢進行比較,發現兩者走勢基本一致,這充分顯示了吉林省金融體系對城鎮化進程中產業調整與優化的資金支持作用。金融系統通過調整資金在不同產業之間的配比,有效地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從而加快了城鎮化發展。

表3 吉林省各產業社會固定投資額及三大產業占比(單位:億元)

(三)吉林省金融對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城鎮化的支持

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實現農村城鎮化對吉林省城鎮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吉林省實現農村城鎮化對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改善農民的收入結構進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作用。在短期,推動農村城鎮化進程不僅拉動了農村的經濟增長,刺激了農村的消費市場,而且還促進了整體宏觀經濟形勢往好的方向發展;在長期,農村城鎮化進程是我國農村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對優化城鄉“二元化”的經濟格局,縮小城鄉差距有重要意義。

金融業不僅能服務于經濟,而且又反作用于經濟,它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服務方式的優化、資金投放額度的變化以及信貸結構的優化均對農村的城鎮化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圖1 吉林省金融機構的存貸額及農村貸款額(單位:億元)

圖2 吉林省金融機構對農村貸款的變化走勢

如圖1所示,由吉林省金融機構發放的存貸款情況來看,從1999年到2009年吉林省存、貸款總量每年呈增長趨勢,農村貸款總量也是呈上升趨勢,從1999年的117.12億元上升至2009年的426.43億元,年均增長約28.12億元。如圖2所示,從總體上看,農村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與農村貸款占總存款的比例均處于不斷攀升的趨勢。農村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在2000~2004年緩慢上升,隨后在2004~2008年迅速上升,但該比例在2008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農村貸款占總存款的比例在2000~2007開始出現不斷上升趨勢,2007~2009年出現下降趨勢。

整體上表明,吉林省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推動了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吉林省金融機構努力使得涉農貸款的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加量不低于上年水平,積極為吉林省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三、吉林省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

(一)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渠道單一

吉林省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渠道單一,基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吉林省政府的財政資金是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但近年來財政資金的投資量一直停滯不前,無法為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注入充足的資金。另一方面,由于城鎮化建設的社會性與金融機構的盈利性相矛盾,因此吉林省金融機構對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放量較低。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一般所涉及的大部分項目均存在資金占用量大、收益水平低、周期以及成本回收期長的特點,這些特點與商業銀行的逐利性相矛盾。商業銀行基于投入與產出比的考慮一般不愿放貸,導致了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主要來源于政策性銀行提供的信貸。而其他的金融機構對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偏低,沒有充分發揮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的功能。

(二)金融發展與產業轉型不協調

如圖3所示,吉林省生產領域所獲得的金融支持相對較多,而消費領域所獲得的金融支持相對較少,因而使得生產與消費發生偏離?!都质〗y計年鑒2014》的數據顯示,2013年吉林省固定資產投資額在工業生產領域投放額達到了4410.15億元人民幣,而消費領域的批發零售、餐飲住宿以及文體娛樂業只獲得了616.40億元的資金支持,僅占生產領域的13.98%。

從目前情況看,吉林省金融資產的分配結構較多的傾向于生產領域,這表明金融體系較多的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以投資為導向的金融支持明顯大于以消費為導向的金融支持,這體現了注重居民資產配置所需要的金融產品則處于萌芽發展的階段。以上事實說明,吉林省金融體系過分注重支持重資產的資本密集工業企業,而對輕資產又相對缺乏穩定現金的服務行業明顯支持力度不足。

圖3 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在生產和消費領域的分布情況示意圖

(三)農村城鎮化金融支持不足

在市場規律的調節作用下,城鎮化是經濟社會動態演進的過程。整體意義上的城鎮化不僅包括城市自身的發展,而且還包括農村城鎮化兩個方面。城市地區包括了產業以及人口的集聚,因此具有很強的要素吸引作用,自然成為目前金融支持工作的核心。相對而言,農村區域受到長期效率較低的農業活動的限制,至今仍未形成功能齊全的金融服務體系。在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得到的金融支持遠遠不足,因此致使農村的城鎮化進程嚴重滯后,從而拖延了城鎮化的整個進程。

經歷年的發展,吉林省已經逐步基本建立了商業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間資本以及農業保險五位一體的農村金融體系,但各種金融機構的功能嚴重缺失以及比例不協調,導致了吉林省農村區域的資源配置效率較低,難以為農村城鎮化進程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四)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

一方面,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歷不足,面臨著融資困境。當前,我國的中小企業一般均缺乏必要的債權人利益保障機制和監督機制,存在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因此一般生命周期僅有3~5年。再加上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存在不規范性,導致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惜貸”、“懼貸”,甚至“拒貸”的行為。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與傳統的銀行信貸經營理念存在偏差。著名的“二八定律”解釋了傳統銀行經營收益的來源,即銀行80%的低端客戶所帶來的利潤遠少于20%的高端客戶。一般中小企業缺乏可靠的質押抵押物,而且其資金需求量較低、違約風險較大,他們被銀行列為典型的低端客戶行列,難以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

四、吉林省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建議

(一)創新銀行對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支持方式

商業銀行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較長時間內仍需在城鎮化基礎設施融資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由于當前吉林省商業銀行在信貸支持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存在矛盾以及各種結構失衡等問題,因此商業銀行應積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大膽創新,尋求商業銀行對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新模式。例如,吉林省商業銀行通過開發創新城建信貸的理財產品,將其募集到的資金專門投放于向企業新發放貸款以及替換商業銀行的存量貸款。城建信貸理財產品由于數量靈活購買方便,因此,能夠大量集中社會閑散資金,進而將其用于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中,這不僅能增加投資者收益,而且充分拓展了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融資渠道。

(二)促進產融結構的協調發展

吉林省想要謀求合適的產融結構,必須要改變目前金融機構過多支持第二產業的不合理現狀,促使金融機構加強對現代服務業以及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

吉林省金融機構加強對現代服務業的支持力度。由于吉林省服務型企業普遍具有“重知識與技術含量而輕固定資產”的意識,結果導致吉林省服務業的規模較小而難以獲取的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因此,金融機構要積極開發針對于現代服務企業的多層次的金融信貸產品,或者選擇重點的現代服務企業直接融資,積極促進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現代服務業的投融資體系。

吉林省金融機構應大力支持消費領域擴張。城鎮化發展與消費之間具有互相推動的關系。金融機構應積極支持消費領域的擴張,其關注的視角應鎖定在個人住房貸款、商業保險以及汽車金融三個方面。對于個人住房貸款,商業銀行應擴大個人住房貸款的優惠程度,與人民銀行所規定的70%的基準利率下限優惠不斷靠攏;對于商業保險領域,應積極改革社會保障制度,以真正有利于解決商業保險地區、職業間的保障差異為路線,努力為商業保險提供機遇;對于汽車金融方面,商業銀行在關注汽車金融公司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多樣化的購車資金來源。

(三)加大農村城鎮化的金融支持力度

吉林省要加強金融機構對農村城鎮化的支持力度,必須要構建與農村城鎮化相匹配的金融制度。

第一,吉林省政府要積極創新金融系統,不斷推動金融資源由城鎮流向農村,并通過優惠的金融政策吸引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外資金融機構等在農村區域設置服務網點,以豐富農村區域的金融層次,提升金融創造力與活力,從而突破農村信用社的壟斷狀況。第二,在城鎮區域經濟可接納的范圍內,增設中小金融機構,例如村鎮銀行等,為農業產業化以及鄉鎮企業發展提供更加靈活便利的金融服務。第三,正確引導民間資本的流向,積極實行聯合的自然人貸款制度,在保留其民間借貸模式的基礎上,將民間資本吸納進金融體系中,這樣不僅能滿足資金需求,而且又將資金留存在私人經濟部門,從而避免了可能存在的農村資本外流。

(四)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首先,中小型金融機構要積極發揮主渠道作用。在我國金融系統中,銀行處于主體地位,一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是依靠間接手段實現的。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具有其天然優勢,擁有眾多高端優質客戶。因此,需要大力發展中小型金融機構以滿足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要求。第一,在政策方面,盡量對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以及租賃、擔保公司放寬管制審批約束,積極為中小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第二,在監管方面,合理借鑒國外主要的分層監管體制,使地方政府踴躍參與監管特定地區的中小型金融機構,不斷實現地區經濟與地方金融的協調發展。第三,在產品方面,積極創新融資機制,突破沿用已久的傳統信貸審批制度。

其次,政府應持續加強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政策指引。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制的條件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針對中小企業不僅缺乏可靠的質押抵押物而且其資金需求量較小的情況下,加強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政策指引的目光應鎖定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和扶持政策性擔保機構上面。第一,政府應在監管約束以及稅費征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以減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成本,增加金融機構的信貸收益,加強金融支持的可持續性。第二,積極開拓中介融資市場,將政府扶持的擔保公司作為銀行與中小企業聯系的紐帶,把政府信用和地方財政視為還款依據,確保降低由于信用缺失造成的損失風險。

[1]陳雨露.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J].經濟研究,2013(2).

[2]辜勝阻.深化城鎮化投融資體制改革[J].中國金融,2013(5).

[3]陳文新,張玉霞.試論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J].商業時代,2013(2):69-71.

[4]趙崢.中國城鎮化與金融支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259.

[5]許婷婷.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J].經營與管理,2013(4):18-21.

[6]蔣超良.為新型城鎮化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N].人民日報,2013-03-18(E1).

F830.591

A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吉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金融支持研究”

張肅(1972-),女,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進程吉林省金融機構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學之歌
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與展望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國際收支統計
吉林省完成1.4萬公里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
資金結算中心:集團公司的金融機構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吉林省再生資源市場大有前途
解決小微金融機構的風控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