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談論奧斯卡的時候,我們談論什么

2015-12-23 02:59李媛媛
藝術評論 2015年4期
關鍵詞:奧斯卡獎大飯店布達佩斯

李媛媛

當我們談論奧斯卡的時候,我們談論什么

李媛媛

2015年2月22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1]又一次順利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年度任務:第87屆奧斯卡獎的各個獎項杯落誰家謎底揭曉。在美國西海岸的“天使之城”,這個旨在推動電影工業發展,且在全球范圍內最受矚目的電影盛事,又一次成功吸引了全球媒體的注意力。明星、紅毯、鎂光燈,各種耀眼的元素向世人呈現了電影的獨特魅力。當然,在這些浮華表面的背后,我們需要牢記于心的是那些為第七藝術的榮耀而辛勤工作的電影從業人員們,是那些牽動我們情緒、帶給我們慰藉甚至觸及我們靈魂的優秀影片。

一年或許往往是更長時間的工作可能在這個夜晚得到認可,并且是全球電影界最具價值的認可,頒獎典禮上一一公布的獲獎名單牽動了洛杉磯杜比劇院到場的各位電影工作者的心。同時,這些與奧斯卡小金人雕像對應的符號化的名稱也影響到了劇院外散落在全球各地大概是數以億計的人們,他們可能是美國、歐洲乃至中國的電影從業人員,是廣告商,是普通的電影觀眾。劇院外通過網絡以及電視收看現場直播的無數觀眾的心都會隨著頒獎嘉賓口中念出的幾個單詞而顫動。

中規中矩的2015

雖然奧斯卡獎的神話光環制造出許多動人心魄的小故事,且不乏懸念,但是,縱觀這屆奧斯卡的獲獎名單,尤其是其中被稱為“五大”[2]的最重要獎項,就如大多數媒體評論所言:中規中矩。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電影《鳥人》劇照

在對比了提名與獲獎名單之后,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前者對于最終獲獎的重要參考作用。在提名名單中排名最前的兩部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和《鳥人(Birdman)》——兩部影片均以9項提名位居首位,在最終獲獎名單中,仍然是這兩部影片并列第一:4項獎杯的數量對比以往年度的數據算是正常值。此外,在提名名單中位居第二的《模范游戲(Imitation Game)》(8項提名),最終只是得到1座奧斯卡叔叔的鍍金雕像,這種情況在以往年度也已經屢有發生。還有,作為賽前呼聲最高,且已經在各大電影節備受好評以及在奧斯卡獎的預告獎金球獎斬獲兩個重要獎項的《少年時代(Boyhood)》卻只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這雖然多少讓人們感到些許意外,但是這種情況也并非是2015年的特例。意料之中和情理之中,這兩種解釋似乎可以用來形容今年的最終評選結果。

個體的關注與美國式的樂觀主義

縱觀第87屆奧斯卡獎獲獎影片名單,一個近十年來評委們的審美趨向很明顯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那就是獨立電影的勝利。自從2004年《指環王:王者無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2003年)大獲全勝之后,大片(blockbuster)級別的影片就很難在奧斯卡獎評比中獲得重要獎項。相反,獨立制片或者小成本影片開始贏得評委們更多的青睞。這些自我風格強烈的影片更加明顯地將作品的焦點關注到個體身上:用個性的影像風格講述個人的生命體驗。

比如以上面提到的獲獎排名并列第一的兩部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和《鳥人》為例,在內容方面,這兩部影片的可比性首先就是對于個體與時代關系的關切?!恫歼_佩斯大飯店》的主人公零(Zero)是隨波逐流的底層,他沒有身份,沒有財富,孤身一人,只想在當時動蕩的歷史環境中尋找繼續生存的可能:歷史的力量加重于個人身上。而《鳥人》的男主人公里根(Riggan)則剛好相反,他擁有名人的身份和地位,擁有一個一起共事的女兒,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東山再起的強烈愿望成為他面對困難時的支撐。然而,現代人想與歷史抗衡的自由意志卻幾乎將其推入自我毀滅的境地。

顯而易見,兩個影片的主人公一個被動,一個主動。最終結局也是相反:《布達佩斯大飯店》形式歡樂,可實則悲涼,落敗的酒店,離去的愛人,空留一人回憶往事;《鳥人》卻相反,盡管男主人公可能在迷幻中跳樓,但是最后一個男主人公女兒略帶微笑臉龐的特寫,似乎讓觀眾感受到了些許希望。在這樣的對比反差之中,我們也看到了相同的支撐點:那就是好萊塢所代表的美國式的樂觀主義精神?;钤诔錆M愛的人生中,可能是親情式的,或者是友情式的,當然還有愛情式的。正如《鳥人》一片開頭引用的話:“成為被愛的人,在地球上感受被愛?!?/p>

“昨日世界”與“后臺故事”

《布達佩斯大飯店》和《鳥人》的獲獎表現也呈現出另外一種非常有意思同時也值得思考的現象,那就是奧斯卡獎對于好萊塢自身歷史的關注與反思。如果用最簡短的評述來介紹這兩部影片,那么“昨日世界”是對《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最佳指稱,“后臺故事(back stage story)”則是對《鳥人》的恰當歸納。

作為一個美國人的歐洲想象,《布達佩斯大飯店》以喜劇的方式呈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絢麗如畫的古老世界的昨天。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曾經這樣描述它的這部在德國取景的作品:“這部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沿襲了《海斯法典》之前喜劇片的風格,同時也融合了維也納作家茨威格的記憶與故事?!盵3]確實如導演所言,影片中豐富且快速的臺詞,形式化的鏡頭語言,以及反諷的幽默風格,讓我們一下子就聯想到了一位同樣是歐洲移民的好萊塢古典時期的喜劇片大師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1892-1947)的作品。當然,導演對于茨威格的提及在影片開頭部分表現作家的段落得到了印證。這里我們看到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微妙之處,他將我們引入到一個兩重虛擬的世界中:二次閃回恰到好處地將觀眾帶入到電影表現的文字虛構的國度。

此外,對于這部作品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影片中不同尺寸畫面的運用:片中發生在1930年代的故事使用的尺寸正是那個時代有聲片慣用的尺寸(1.37:1),同樣發生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的故事也是用當時電影屏幕的標準尺寸。這種將歷史故事與電影技術史融合的敘事方式,代表了導演對于整個電影工業發展史的致敬。需要指出的是,對畫面質感的追求《布達佩斯大飯店》并非首例,在第8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藝術家》中也有相同的呈現。

作為“后臺故事”的《鳥人》同樣是一部喜劇,但是,如果用更準確的類型標準來界定的話,它是一部黑色喜劇。以后臺故事為對象的好萊塢電影并不少見,尤其是在有聲片初興的時期,《第四十二街(42th Street)》(1933年)和《1933年的掘金者(Golddiggers of 1933)》(1935年)是大家熟知的講述后臺故事的喜劇歌舞片。這個時期的后臺故事影片鑒于經濟大蕭條的背景多是激勵人們戰勝困難的勵志片。后來隨著好萊塢新電影的出現,一些獨立制片業開始關注娛樂界內部的灰色故事,這個時候對于自身的反省開始變得突出,比如約翰·卡薩維茨(John Cassavetes)的《首映之夜(Opening Nignt)》(1977年)。此片和《鳥人》一樣,關注百老匯戲院內部的悲歡離合?!而B人》作為21世紀的后臺故事作品增加了影射當下美國電影界娛樂界現狀以及美國人生活的部分,比如科幻影片想象段落的加入以及社交網絡的無所不在,這些因素都表現了好萊塢在歷史傳承上面的頑強力量以及對于自身歷史不斷的反思,包括個體與集體兩個層面。

在拍攝手法上,《鳥人》與《布達佩斯大飯店》形成強烈的反差。如果說《布達佩斯大飯店》是對傳統的致敬,那么《鳥人》則代表了現代性的探索:整個影片給人的感覺是個一鏡到底的長鏡頭(盡管是假的),大量不規則鏡頭以及主觀鏡頭的使用,敘事主線完全由個人意識(男主角的)推動。上述種種特點與四項重要獎項的獲得大概能夠暗示近年來奧斯卡評委的審美趨向:他們似乎越來越接近那些歐洲國際電影節的審美趣味,愿意鼓勵那些先鋒的具有現代性特色的作品。

《布達佩斯大飯店》和《鳥人》在形式上的區別顯而易見,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出“昨日世界”與“后臺故事”的共同支撐點,那就是好萊塢的歷史,電影藝術與科學的歷史。似乎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當代電影人對于歷史的反思,對于未來的探索。在這之中,我們也看到了他們對于第七藝術熱愛與敬畏的態度。

影片與電影競賽

在《布達佩斯大飯店》和《鳥人》兩部影片的比較中,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當下影片與電影競賽、電影節的關系。這里,我們首先需要簡單回顧一下奧斯卡獎和電影節的歷史。奧斯卡獎(The Oscars),曾經的官方名稱是學院獎(The Academy Awards),2013年更名為它的慣用名稱奧斯卡獎,是全球電影界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之一。自從1929年的首屆到最新一期的第87屆,已經有2947[4]座名為奧斯卡的鍍金雕像被賦予為美國乃至全世界電影工業做出重要貢獻的第七藝術從業者。

在全世界的電影中心好萊塢的帶動下,其他國家也紛紛建立起相同性質的電影活動,二戰時候的歐洲是典型的例子。最初是1932年在意大利出現的威尼斯電影節出現,接下來就是戰爭結束后,美國在歐洲的政治與經濟政策促成了另外兩個著名的世界級電影節的誕生:戛納電影節(1946年建立)和柏林電影節(1951年建立)。不管是地方性的、國家性的、區域性的或是全球性的,在過去幾十年中,電影節的出現都呈現遞增的態勢。并且,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影節已經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這種現象使得一部影片經歷電影節的環球展映成為一種常態。

第87屆奧斯卡獎獲獎名單中并列第一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和《鳥人》這兩部作品在角逐奧斯卡之前,都已經經歷了全球電影節之旅,并且已經榮譽在肩?!恫歼_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是各大國際電影節的???。因此,《布達佩斯大飯店》與觀眾見面是始于電影節的:它是2014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參賽影片,同時獲得了銀熊獎。載譽柏林之后,此片收到了全球范圍內超過百個電影節的提名與獎項?!而B人》的導演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尼亞力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árritu)2012年年底向媒體公開宣布拍片計劃,2013年4月15日攝制組在紐約開機,在未作全球院線上映之前此片就作為2014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于8月27日出現在水城的熒幕上,并參加競賽單元的評選。然后就是馬不停蹄的電影節巡禮:從歐洲到澳洲再到北美洲,《鳥人》榮獲了超過百個電影節的提名或獎項。

但是,總體而言,《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獲獎經歷稍遜于《鳥人》。尤其是在電影人最在乎的奧斯卡獎上:這位美國本土導演的作品獲得了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藝術設計,四個我們可以稱之為“外在形式”的獎項。而墨西哥籍的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尼亞力圖的作品卻獲得了含金量更大的四個獎項: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攝影。

作為87屆奧斯卡獎的兩大贏家,《鳥人》和《布達佩斯大飯店》在獲獎層面上的差別是值得思考的?!恫歼_佩斯大飯店》是形式的,《鳥人》是內容的,如果允許做這樣簡單的區分的話;《鳥人》是悲觀的樂觀,《布達佩斯大飯店》是樂觀的悲觀,如果這樣吊詭的評論不違背常識的話。是不是奧斯卡獎的評委們更關注當下自身的命運,是不是他們也不愿忘記那些榮耀的過去?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當事人知曉,但是,我們此刻能夠看出奧斯卡獎作為正統學院獎的價值取向:內容與形式的同時注重,世界觀的多元包容。

在2015年年初結束了對2014年成績的總結與獎勵后,評審員又要開始關注接下來可能入圍的下一屆奧斯卡獎的影片。但是,對于電影從業人員而言,2015年的行程早已開始:有些影片已在今年之前完成繁重的拍攝工作,有些影片可能在進行復雜的后期制作,有些影片已經呈現在觀眾面前。好萊塢仍然是世界電影的中心,奧斯卡獎仍然代表了世界電影的前沿水準。人們期待著造夢工廠接下來的夢幻制作,同時也期待著下一屆的奧斯卡獎。

注釋:

[1]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英文全稱為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AMPAS)。1927 年5月11日建立,創始人為當時米高梅制片廠的主要負責人路易·B·梅耶(Louis B Mayer)。雖然這個機構的主要成員為美國人,但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全球電影工業的發展,這與當時美國已經占據全世界電影市場不無關系。

[2]雖然隨著時間的發展,如今奧斯卡獎獎項涉及的電影部門有20多個,但是人們最重視的仍然是“五大(Big Five)”,即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劇本獎。

[3] 引用來源于網站http://www.allocine.fr/film/ fichefilm-207825/secrets-tournage/,查閱日期2015年3月10日,原文為法文,筆者自譯。

[4] 數據來源自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 Academy_Awards,查閱日期2015年3月6日。

李媛媛: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廣播影視研究所講師

責任編輯:李松睿

猜你喜歡
奧斯卡獎大飯店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多瑙河畔的明珠
摩天輪上的米其林餐廳(環球360)
布達佩斯之夢
劉洋歸來!打造中國服裝設計“奧斯卡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