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文化研究:吳地戲曲

2015-12-26 01:13欄目特邀主持人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折子戲昆劇理事

欄目特邀主持人:王 寧

吳文化研究:吳地戲曲

欄目特邀主持人:王 寧

主持人簡介:王寧,字不寧,號促脆齋主。1967年出生,山西臨汾人,戲劇戲曲學博士,博士后,現為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全國古代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散曲學會理事,江蘇昆劇研究會理事,江蘇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近年專注昆曲及有關問題研究,出版《昆曲與明清樂伎》(合著)及《昆劇折子戲敘考》、《昆劇折子戲研究》等專著,主編《大學戲曲鑒賞》及《中國昆曲藝術》(副主編)等教材,在《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戲曲研究》等刊物發表《“教坊雷大使舞”考釋》《王驥德〈曲律〉之散曲理論探略》《浮華背后的危殆:論當代昆劇的隱性消亡》等論文數十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昆劇折子戲研究”、江蘇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江蘇戲曲文化史論”等科研項目,曾獲2014年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一等獎,2007年、2014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種社科獎項?,F主持國家“十二五”規劃課題“昆劇折子戲大辭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南戲文獻全編整理與研究”子項目、“馮小青戲曲八種校注”等多項研究課題。

主持人語:吳文化是一個包羅繁雜的集合性概念,而其中至為醒目的是個性鮮明的“慢文化”。世界范圍內的諸多人類文明均起源于大河的沖積平原,尤其是江河入海的三角洲地帶。在此意義上,“地傾東南”是上天給予長江三角洲的厚貺。在較早完成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離之后,“鎮”和“市”密布于此,在這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極為醒目的城市群落。這不是以政治、軍事等原因形成的都市和要塞,而是純然從經濟土壤上自然生長的城市群。直到今天,當我們翻閱《百城煙水》這類“風物志”書籍時,仍能透過文字,感受到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后的自豪和得意。

只有溫飽無慮乃至優渥之后,休閑和審美才成為可能。所以,多數精致的藝術都起源于從容。尤其是當雅士聚集成一個龐大群體時,休閑的審美化才會形成共識,引導著共通的生活方式,從而形成醒目的慢文化類型。

往玄一點說,吳文化中的慢文化其實代表了明清時期中國江南最早一批超越了物質,同時又具備文化修養的群體,他們對于生命、個體價值、生活本質的集體反觀與內省,代表了一個時期共識性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代表了人類對生命價值認識的階段性成果。不僅尊重肉體和感官,同時又尊重心靈和精神自由??克滓稽c講,這種“慢文化”其實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即:富裕之后,人該怎樣生活?

戲曲和音樂等藝術作為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為我們呈現出吳文化的斑斕色澤和豐厚內質。本專題四篇涉及戲曲和音樂的文章均堪稱文質彬彬、神貌俱佳。

《明清蘇南昆曲流派生成論》是昆曲專家顧聆森先生應我“江蘇戲曲文化史”研究課題的邀約專門“定制”的,初衷在于探討蘇南昆曲流派生成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由。顧先生對于“昆山派”“吳江派”“蘇州派”三個流派的形成從全新的角度進行了與眾不同的解讀,如“典雅派”(昆山派)的形成不僅體現在文學方面,而且得益于音樂的滋養;“蘇州派”的出現則與市民文化的崛起密切相關。這些論點都不同程度地對前賢成說形成補益,屬于真正的“接著說”?!短諐s女樂小考》從唐代傳奇人物陶峴入手,以女樂為視角澄清了其女樂的基本面貌。尤其是作者莊吉先生作為昆山“土著”,提出不能因此就認定陶峴為江南絲竹創始人的說法,不因鄉情而失去學術的客觀,頗可嘉許?!稄慕显乜础翠郊営洝档某晒υ颉肪汀伴_昆劇劇壇之先”的名作《浣紗記》立論,作者意在從受眾文化認同的角度考察戲曲流行的“戲外”因由,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独デc江南園卉文化》以明清時期文人的生活方式為研究視野,通過昆曲中園林、花卉等物象的觀照,折射出明清江南文人的生活態度與精神面貌,是對吳文化由貌到神的把握。

遙想當年,姑蘇土著吳偉業曾滿懷豪情,書【望江南】詞一十八首,歷數江南絲竹、園林、昆曲之美。數百年后的今天,我輩仍能津津于茲、汲汲于茲,幸甚!樂極!

猜你喜歡
折子戲昆劇理事
羅周昆劇創作論
本刊理事會理事
羅周昆劇創作藝術初探
理事會員單位
探春理事
當代昆劇導演及藝術流變述論
《職業》理事會理事
戲曲美學視域下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明清慶壽折子戲的演劇特征與舞臺效果
論張弘的新編昆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