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巖腳鉛鋅礦成礦特征及成因淺析

2016-02-05 01:39龐海龍
地球 2016年12期
關鍵詞:方鉛礦石英砂鉛鋅礦

■龐海龍

(云南華聯礦產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 曲靖655000)

云南巖腳鉛鋅礦成礦特征及成因淺析

■龐海龍

(云南華聯礦產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 曲靖655000)

巖腳鉛鋅礦位于坡腳—過克梁子背斜西翼,出露地層有侏羅系中統和平鄉組(J2h),上侏羅統壩注路組(J3b),下白堊統景星組(K1j),烏沙河組(K1w),曼崗組(K1m),第四紀(Q)。巖腳鉛鋅礦礦體主要賦存在白堊系下統景星組地層中。帶總體走向呈北東-南西,長780m,寬0-20m。共圈出了19條鐵礦體,礦體形態為似層狀、透鏡狀等。礦體規模較大的①、②和⑥號為礦區主礦體。在石英砂巖中礦化較強,在粉砂巖、泥巖中礦化弱。上述特征反映了成礦與構造的關系密切,礦床成因類型為沉積改造型鉛鋅礦床。

巖腳鉛鋅礦沉積改造型鉛鋅礦床

1 區域地質背景

巖腳鉛鋅礦區所處構造位置位于唐古拉~三江地槽褶皺系蘭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南段普洱~江城坳陷盆地中。區內為中新生代沉積區,發育一套與基底構造方向一致的三疊紀至第三紀海陸交互相的膏鹽建造。含礦地層主要為白堊系、老第三系的砂巖、灰巖角礫巖,次為白堊系上統、三疊系上統、二疊系下統的砂巖、碳酸鹽巖地層。處于坡腳~過克梁子背斜西翼,該背斜東、西、北三面為斷層所限,中部被三條橫斷層切割。在背斜南段,大致平行軸向在核部兩側有兩條縱斷層往北歸并為一條走向一致的縱斷層(那帚~過克梁子逆斷層);在北部則發育規模相對較大的橫斷層組。在這些區域褶皺、斷裂的影響下,為該區礦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通道和空間。

2 礦區地質及構造

巖腳鉛鋅礦位于坡腳—過克梁子背斜西翼,出露地層為,侏羅系中統和平鄉組(J2h),上侏羅統壩注路組(J3b),下白堊統景星組(K1j),烏沙河組(K1w)、曼崗組(K1m),第四紀(Q)。巖性為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石英砂巖、碳酸鹽巖。

在背斜南段,大致平行軸向在核部兩側有兩條縱斷層往北歸并為一條走向一致的縱斷層(那帚~過克梁子逆斷層),它們貫穿整個背斜,背斜進一步遭到破壞,形態復雜化,在該斷層東盤往往形成次一級的牽引向斜,西盤形成牽引背斜。但背斜總的輪廓還是比較清晰。該背斜長26km,寬16km,軸向320°。核部由P2l組成,向外依次為J2x、J2h、J3b、K1j、K1w、K1m。巖層傾角30~60°,軸面大體直立。

3 礦床地質特征

3.1 賦礦層位及特征

礦體的大小、形態和規模受斷層的控礦比較明顯?,F將其相關含礦巖石特征簡述如下:

(1)中—細粒石英砂巖:灰白色,中—細粒結構,塊狀構造,含星點狀、脈狀、網脈狀金屬硫化礦物,具半自形-自形粒狀結構,巖石主要由石英、長石、云母、粘土礦物和金屬硫化物組成。石英、長石粒度一般0.1-0.25mm,彼此鋃嵌,金屬硫化物(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呈星點狀、脈狀、網脈狀沿巖石層理及裂隙面分布。

(2)破碎細粒石英砂巖:淺灰色,細粒狀—碎裂狀結構,碎裂塊狀構造。含細網脈狀、浸染狀金屬硫化礦物,具半自形-自形粒狀結構,巖石主要由石英、長石、云母和金屬硫化物組成。巖石堅硬易破碎,裂隙發育,破碎巖塊呈棱角狀,由破碎巖粉,細粉砂巖呈混合式膠結。金屬硫化物(方鉛礦、黃鐵礦、閃鋅礦)呈細網脈狀、浸染狀沿巖石層理及裂隙面充填。

3.2 礦體形態、產狀及規模

以主礦體為主,礦體形態似層狀,礦體在縱向、橫向上呈陡傾、網脈狀產出,具有近地表厚,深部變薄特點。礦體形態、特征與主礦體基本相似;礦體在地表礦體近東西展布,在深部1030m標高以下。

3.3 礦石礦物組成、粒度及嵌布特點

礦區內礦石特征大體相近,以方鉛礦為主的有用礦物絕大部分呈細脈、細網脈狀沿巖石中的裂隙分布,少部分呈小團塊分布于裂隙或裂隙交匯處,偶爾可見極小部分呈星點狀分布于緊靠裂隙的巖石的孔隙中(見圖3-1、圖3-2)。細脈、細網脈狀者成分單一,幾乎全由方鉛礦組成,方鉛礦呈半自形粒狀鑲嵌,多少結晶不好,少部分結晶程度高,解理清晰可見,粒度1—3mm,個別更大。

圖3-1 方鉛礦和閃鋅礦,兩者共生

圖3-2 雌黃和黃鐵礦,兩者伴生

4 礦床成因

熱液活動的強度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礦床改造的程度。在弱改造礦床中、礦物氣液包裹體不發育、微小、稀少或觀察不到。說明熱液活動是不劇烈的,改造程度也是輕微的。但在強改造礦床中,礦物氣液包裹體發育,在光薄片下普遍可以觀察到,而且其形態和種類也是相當復雜,說明熱液活動不僅是劇烈的而且其物理化學條件也在不斷的變化。根據礦床中經常存在的角礫狀構造、晶洞構造以及礦物包裹體研究結果,表明成礦環境的壓力是不太大的,改造熱液一般是處在中低壓狀態。以含礦巖石以石英砂巖為主,部分為粉砂巖、泥巖,圍巖多為粉砂巖、泥巖,局部為石英砂巖。礦體呈似層狀、脈狀產出,礦體主要受斷層構造控制。礦石礦物主要以細脈狀、小團塊狀分布于巖石裂隙中,礦石具半自形、它形—自形粒狀結構。礦石礦物以方鉛礦為主,次為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脈石礦物為石英、泥質。在石英砂巖中礦化較強,在粉砂巖、泥巖中礦化弱。上述特征反映了成礦與構造的關系密切,礦床成因類型為沉積改造型鉛鋅礦床。

5 結論

綜上所述,巖腳鉛鋅礦成礦條件與區域構造、區域地質關系密切。礦區構造以斷裂為主,斷裂發育有NE向、NW向、EW向,其中以NE向和NW向兩組斷裂最為發育,四組斷裂對礦體均有破壞作用,為成礦后構造。含礦巖石以石英砂巖為主,部分為粉砂巖、泥巖,圍巖多為粉砂巖、泥巖,局部為石英砂巖。礦體呈似層狀、脈狀產出,礦體主要受斷層構造控制。礦石礦物主要以細脈狀、小團塊狀分布于巖石裂隙中,礦石具半自形、它形—自形粒狀結構。礦石礦物以方鉛礦為主,次為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脈石礦物為石英、泥質。上述特征反映了成礦與構造的關系密切,礦床成因類型為沉積改造型鉛鋅礦床。

[1]劉吉金.巖腳鉛鋅礦成礦規律及隱伏礦體預測2013年全國生產礦山提高資源保障與利用及深部找礦成果交流會

[2]羅孝娟,肖才洪,關志邦.云南江城巖腳鉛鋅礦礦床地質地球(2013)

[3]董詩位,田宗春,劉相琴.云南江城巖腳鉛鋅礦控礦因素云南地質(2010)

[4]尹漢輝,喻茨玫,張國新.盧家爛中國沉積—改造鉛鋅礦床(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院研究所貴陽1983)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2-54-1

猜你喜歡
方鉛礦石英砂鉛鋅礦
某復雜銅鉛鋅多金屬硫化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
江西千子嶺鉛鋅礦床勘查過程與找礦啟示
鳴律
尼泊爾加尼甚(Ganesh Himal)鉛鋅礦床構造控礦特征
云南省會澤鉛鋅礦區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亞硫酸鈉在乙硫氮-方鉛礦浮選體系中的作用及機理研究
全球十大鉛鋅礦
滇東北地區中泥盆統縮頭山組石英砂巖特征及其沉積環境
浮選方鉛礦精礦中鉈的脫除工藝
石英砂巖礦浮選降鐵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