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簡述

2016-02-05 01:39張澤龍馬旭文
地球 2016年12期
關鍵詞:額濟納旗飾面內蒙古自治區

■張澤龍 馬旭文

(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 內蒙古 鄂爾多斯017000)

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簡述

■張澤龍 馬旭文

(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 內蒙古 鄂爾多斯017000)

隨著我國西部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對飾面石材用花崗巖需求量不斷增加。通過對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飾面石材用花崗巖進行系統的地質工作及研究分析,確定花崗巖符合花崗巖工業指標。本文主要簡述了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的礦體特征、礦石質量及成因,希望對日后飾面石材用花崗巖地質勘查工作有所參考意義。

額濟納旗地質勘查飾面石材用花崗巖

0 引言

本次地質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礦區地質、構造、主要礦體形態、產狀、規模和礦石質量;基本查明礦體特征、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節理、裂隙、葉理面及色斑、色線、捕擄體和脈體等發育、變化情況;基本查明礦區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的物理、化學性能、開采技術條件及加工技術性能等。計算出礦床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和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為礦山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可靠地質資料和依據。

1 礦區地質特征

1.1 地層

礦區內出露地層有早元古界北山群(Pt1B3)、第四系全新統(Qh),分述如下:

早元古界北山群第三巖組主要巖性為:紅柱石板巖(Pt1BAdsl)、黑云石英片巖(Pt1BBqs)、黑云角閃片巖(Pt1BBhos)及絹云母石英片巖(Pt1BSqs)。

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物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物及碎石層組成。

1.2 構造

區內構造簡單,中部為近東西向倒轉背斜。背斜北翼地層倒轉,巖性為早元古代黑云角閃片巖(Pt1BBhos),出露長3.83km,寬0.3-0.68km,傾向為160-180°,傾角為50-80°,南翼地層出露長7.422km,寬0.18-0.422km,傾向150-230°,傾角50-80°;二疊紀晚期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和中細粒鉀長花崗巖沿背斜核部侵入。區內其他斷層及褶皺構造不發育。

1.3 巖漿巖

區內巖漿活動頻繁,侵入巖十分發育,巖體總體呈近東西向展布,出露巖石主要為二疊紀晚期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P3ηγ)、中細粒鉀長花崗巖(P3ξγ)、中細粒白崗巖(P3γχ),其中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P3ηγ)分布面積最大,為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的主要賦礦巖體。

2 礦體地質特征

礦體特征

巖石類型主要為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和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兩者界線不明顯,呈漸變過渡接觸。礦體在礦區北、北東側侵入于北山巖群黑云角閃片巖,南、南東側侵入于中細粒鉀長花崗巖,總體呈近東西向展布,東西長7.40km,南北寬1.89-2.40km。該巖體由西至東,寬度逐漸變窄。暗色礦物由西至東逐漸減少,石英由低溫至高溫漸變。部分地段被花崗細晶巖脈侵入切穿,脈體與巖體嵌入式接觸。

3 礦石質量

3.1 礦石化學成分

經采樣分析及統計計算,礦石化學成分中平均SiO271.115%、Al2O314.25%、Fe2O30.945%、CaO1.985%、MgO0.68%、K2O+Na2O8. 785%,礦石化學成分穩定,CaO、MgO含量較高,屬耐堿性花崗巖類。

3.2 礦石物理性能

依據《玻璃硅質原料、飾面石材、石膏、溫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礦產地質勘查規范》DZ/T0291-2015,對礦石進行物理性能分析測試,經測試干燥抗壓縮強度最大值120.6MPa,最小值106.3MPa,平均113.4MPa,飽和抗壓縮強度最大值103.9MPa,最小值65.4MPa,平均88.7MPa;干燥抗彎曲強度最大值14MPa,最小值12.8MPa,平均13.4MPa,飽和抗彎曲強度最大值9.2MPa,最小值8.2MPa,平均8.7MPa;吸水率平均為0.73%;耐磨性平均為011g/cm2;體積密度平均為2.63g/cm3;肖氏硬度平均為49.00,基本符合荒料的物理特性指標

3.3 礦石類型和品種

礦區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自然類型為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

巖石特征:風化面呈土黃色,新鮮面呈淺肉紅色,中粗粒似斑狀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巖石主要斑晶和基質組成。

依據礦體自然類型及礦石磨光面顏色、花紋,礦石的結構、構造及成分特征劃分工藝類型,經多方協商研究,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暫定名為“胡楊紅”。

圖1 胡楊紅(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

胡楊紅: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呈灰紅,礦石磨光面主要呈亮暗紅,拋光面呈淺灰紅色,鉀長石斑晶點綴鉀長石、斜長石及石英周圍,呈現如眾星伴月的祥和景觀,鏡面堅硬致密、色澤較均勻穩定,平整光滑,質純而明亮(圖1)。

3.4 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

礦體為二疊紀晚期似斑狀二長花崗巖沿背斜核部侵入,形成礦床。根據地質填圖、已完成探礦工程及系統取樣分析,無風化、破碎的,新鮮面為淺肉紅色的,粒徑為中粗粒的似斑狀二長花崗巖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荒料塊度較好,色斑、色條較少,為野外較易識別的找礦標志。

4 結語

經過技術與經濟的綜合分析和評價,本礦床已經具備開采價值,建設一處大型的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開采礦山是經濟可行的。本礦山的采礦開發是額濟納旗地方財政收入新的增長點,可促進地方財政持續、穩定、健康有效的發展。

[1]張恩在,杜強等.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望湖山礦區飾面石材用花崗巖礦詳查報告[R]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勘查有限責任公司,2016(24、37-40).

[2]邵厥年、陶維屏.礦產資源工業要求手冊 [S]地質出版社.2010(720、724).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12-92-1

猜你喜歡
額濟納旗飾面內蒙古自治區
千里轉運
內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統戰部長會議
木飾面在住宅空間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內蒙古額濟納旗獨龍包鉬礦成礦作用研究
山東萊州三個飾面用花崗巖項目順利通過評審
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室內樂比賽成功舉辦
論室內裝修木飾面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
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征歌評選終評
額濟納的胡楊林
額濟納旗至哈密鐵路進入實施階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