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改離不開醫生

2016-02-09 15:47廖新波
中國社會保障 2016年4期
關鍵詞:兒科醫生全科門診

■文/廖新波

?

醫改離不開醫生

■文/廖新波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科學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和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人事薪酬制度?!崩羁藦娍偫碓?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16年重點任務”里涉及醫療衛生的部分,濃縮后的關鍵詞是醫生價值!

協調推進“三醫聯動”是今年任務之首,而“醫療”又是“三醫聯動”之首?!搬t?!北砻媸菫榛颊叨?,可如果沒有醫生的積極配合以及合理的支付制度,即使再增加一倍的投入,也難以實現醫療投入的有效性。而“醫藥”的改革并不僅僅是醫藥流通領域的事情,同樣與醫生的知識價值及其價值取向緊緊相連。既便取消藥品加成,但倘若不從醫生的價值上去做改革文章,各種“損招”就會出來,因為醫院、醫生都要生存。

提供醫療服務的主體是醫生,他們只是為病人的疾病提供專業性的醫療服務,并不是制度的締造者和維護者。不管醫生在哪里執業,他的服務都是唯一性的——治療患者的生理、心理上的疾病,他們不能、也不會治療社會的和制度的疾病。我也主張作為醫者,必須有惻隱之心、憐憫之心和慈悲為懷,但也恰恰是不良的分配制度使得醫者本該具備的這些品質漸漸地淡化,乃至難以實施。我在香港考察的時候,一位自由執業的心血管專家對我說:“不要看我在養和醫院一次查房5000港幣,也不要看我收病人這么貴的診金,來我這里看病的每一位病人,我都會進行不少于30分鐘的醫學知識科普。我雇傭這么多人,他們都是協助我為病人服務的,而且我每年都會抽不少時間做善事?!蓖瑫r,我也在一位從體制內出來的自由職業者那里了解到,他們也非常愿意免費為醫學生上課。這些例子說明什么呢?醫生的價值不僅僅在看病。

醫改7年了,我們做了些什么呢?只要我們翻開尚沒有發黃的2009年新醫改方案,就不難看出還有很多任務沒有實現,比如“四個分開”一個都沒有分開,再比如“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時間很快就到了,可實際呢?包括我和鐘南山院士在內的很多人都很心急,如何改變這種頹勢呢?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健全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辈粌H如此,在如此重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專門提到兩個專業的醫生群體——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和兒科醫生,這應該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醫改的每一項任務都離不開醫生,比如“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和農村流動”,那么就需加強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建設,能離得開全科醫生嗎?同樣,“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能離得開全科醫生嗎?“完善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配套政策”能離得開兒科醫生嗎?再說,公立醫院改革如果不解決醫生的問題,任何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門診逐漸退出三級醫院、控制醫療費用增長、減輕患者負擔等等都將事倍功半。

“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要求,是一項較為長期和需要綜合協調的復雜工程,但不管怎么說,“培養”還不是“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其量只能是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有沒有人愿意干——“擇慌而逃”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雖然全科醫生的培養數量不夠,但是愿意做全科醫生的不多;兒科醫生本來就不足,如今兒醫逃離、資源分布不均、二胎潮等疊加,更使兒醫緊缺“雪上加霜”。培養固然重要,但是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還有待商榷,現實要解決的是醫生“走得下去、留得下來”——培養出來的醫生學有所用、持之以恒。所以,要解決全科醫生、兒科醫生之類的醫生問題,人事薪酬制度和支付制度改革必須跟上,而且首先要解決仍堅持在全科、兒科崗位的醫生們的待遇與價值。只有他們的問題解決了,才會有人愿意進來。不然,“培養”成為“產銷不對路”的徒勞。

說到全科醫生,不少人對其認識是非常膚淺的,認為全科醫生只是高于護士一點的分診醫生,更多的醫院管理者、決策者、理論者是從本醫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在現行的支付制度下,醫院院長、民眾是“抵抗”大醫院取消門診的,因為同一個醫生在不同等級的醫院,收費標準就相差一倍(例如,上海一級醫院門診9元,三級醫院門診18元)。

中國醫改問題復雜的根本原因在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在其他國家,大醫院很少有門診,并且實行全科醫生與??漆t生兩級制度,這些是世界主流。只有確立了“不是找大醫院看病而是找醫生看病”的觀念與制度,醫生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

作者單位:廣東省衛計委

猜你喜歡
兒科醫生全科門診
門診支付之變
92歲的兒科醫生免費為病人看病
漢字小門診系列(四)
全科醫生培養還需添柴加油
“兒科醫生荒”如何緩解
漢字小門診系列(九)
漢字小門診系列(八)
兒科醫生“荒”在哪?
突顯獨特之美 發揮全科價值
全科專業招生“遇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