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的力量
——“學生為老師撐傘”時評寫作指導

2016-02-11 08:41鄭良仙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6年36期
關鍵詞:看見老師學生

鄭良仙

(衢州市實驗學校,浙江衢州 324000)

“看見”的力量
——“學生為老師撐傘”時評寫作指導

鄭良仙

(衢州市實驗學校,浙江衢州 324000)

“眼見為實”,道出了人們慣常的思維。在信息鋪天蓋地的網絡時代,人們在遭遇了諸多“善良被欺騙”“正義被愚弄”的尷尬、憤怒之后,更多地會謹慎地選擇相信親眼所見,而不再相信那些迷人眼的文字?!坝袌D有真相”,成了媒體提高信息真實度的最佳選擇。然而,“有圖”一定有“真相”嗎?“看見”的一定是事實嗎?

令網友簡直羞做中國人的“外國小伙扶起大媽反遭訛詐”的圖片,真相是“外國小伙撞倒大媽后用中英文辱罵被撞者”;被網友口誅筆伐的“醫生手術室微笑自拍”圖片,真相是“終于為患者保住了左腿,紀念手術室的最后一臺手術”;讓網友眼眶濕潤的“小女孩為中暑的環衛工人撐傘”的圖片,真相是某公司策劃的賣傘廣告……

為什么我們擦亮了雙眼,還是遠離了真相?

成年人尚且屢屢迷失,我們的學生——對世界的認識正處在懵懂的探索階段的青少年,又如何能不迷失呢?他們正處于熱情有余而思辨不足的年齡,滿腔熱情如被惡意地、偏激地導向真相的背面,又會有怎樣的后果呢?我們應該怎樣教會學生辨析“看見”的一切呢?

我曾以喧囂一時的“學生為老師撐傘事件”為例,給九年級學生上了一節主題“看見”的時評寫作指導課,引導學生全面、辯證地分析事件。

上課的第一環節,我問學生:“你們都相信眼見為實吧?”學生都很肯定。我依次出示了三幅圖(圖1、圖2、圖3),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驚訝地發現:第一幅圖,看底部是四根柱子,看頂端是三根柱子;第二幅圖,大象的腿時而是四條時而是五條,再看好像有六條;第三幅圖,有時看是柱子,有時看是人體。怪哉!此舉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眼見”不一定“為實”,我們“看見”的未必等于他人“看見”的。

第二環節,我出示了蘇聯電影導演庫里肖夫的一個實驗。第一組出現三個鏡頭:①一個人在笑;②手槍直指;③這個人驚恐的臉??赐赀@組鏡頭,學生描述的情節是一個正陶醉在喜悅中的人突然遭到了兇手的襲擊,他頓時陷入恐懼之中,這人很膽小,主題是恐懼。再給學生看第二組鏡頭:①一個人驚恐的臉;②手槍直指;③這個人在笑。學生描述的情節則是一個遭槍手突然襲擊的人在短暫的恐懼、慌亂后立刻鎮定了下來,這種笑,可能是他為了麻痹兇手,也可能是發現持槍者只是在開玩笑,這應該是一個特別勇敢、鎮定的人,主題有點荒誕。我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同樣的三個鏡頭,只是排列順序不一樣,為什么我們對主人公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呢?這些“突然襲擊”“短暫的恐懼”“麻痹兇手”等信息是圖片本身就有的嗎?我以此引導學生明白:我們在看圖片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加上了自己的聯想,運用我們的生活經驗給圖片之間的空白處加上了邏輯聯系。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看見”,很有可能是經過我們主觀思想加工過的“看見”,并不一定等于事實本身。

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了網上熱議的“學生給老師撐傘事件”的原帖(發生在2015年4月)。帖子中有三幅圖片和發帖人的一段話。學生在看圖片時明顯表現出了更多的理性。有學生說乍一看三幅圖,是一個學生給一個成年人(此時,學生已經意識到在尚未證實身份之前不能想當然地說這個人就是老師,而男孩身著校服,可以肯定是學生)撐傘,似乎走了很久的路一直在撐,但仔細看畫面的背景就會發現,這個“走了很久”是我們下意識加上去的,因為他們身后的樹和欄桿是一模一樣的,證明地點就在同一處,也就是只移動了幾步路。學生還說,這個成年人和學生在此中間可能有過談話,比如她讓他不要撐,他堅持要撐傘;或者,他們剛剛還為某一個話題聊得很開心,但帖子上讓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三個片段,我們無法斷言撐傘者和被撐傘者是什么心態。也有學生指出,發帖者所附的文字特別有煽動性:“現在的老師也真是牛了。哪個學校的老師啊,感情你是國家領導人???女子手里拿個小扇,真起范兒啊,求真相?!?/p>

這樣的話語,很容易讓網友義憤填膺。

我告訴學生,經過證實,圖中的成年人的身份的確是教師。為了喚起學生的切身體驗,我問學生:“從你上幼兒園至今,可曾主動為老師做過一些小事?你當時是什么心情?”學生紛紛回答“做過”,并樂不可支地談起小時候的趣事。有個學生還笑著說:“鄭老師,上次你的茶杯落在講臺上,就是我給你拿回辦公室的哦!”我說:“我們假設一下,當時有人拿個手機,‘咔嚓’拍一張鄭老師空著兩手悠閑地走向辦公室,再‘咔嚓’拍下你雙手端個茶杯跟在后面,然后發到網上,附上一番話:‘現在的老師也真是牛了。哪個學校的老師啊,感情你是國家領導人???連個茶杯都要學生拿!’那效果會怎樣?”學生哈哈大笑。這笑聲已經表達出他們對“撐傘事件”的再思考了。

我又將話題往前推進:“如果我們在看到這個帖子的第一時間,也想跟帖發表看法,我們還應考慮到一些什么問題?”學生紛紛說:我們要考慮這撐傘的是未成年人,要顧及他的心理承受力;要考慮整個事件的緣起;要考慮輿論對這位老師工作的影響……學生此時已經能一分為二、設身處地地看待這個網絡熱帖了。接著,我就讓學生以一個普通網友的身份,寫一篇文章,發表對此事的看法,讀者對象可以是這位發帖人、這位老師、撐傘的學生、老師所在的校方領導或是其他關注此事的網民。

以下是部分學生的作文片段:

從古至今,尊師敬長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之一。楊時“程門立雪”是對師長的一種尊敬。要是當時有手機和網絡,某人拍一張楊時在雪深一尺的門外的照片,再來一張程頤在屋內酣然大睡的照片,發到網上,然后評論:“現在的老師還真是牛了!感情你是皇帝???學生來請教還讓其在門外受凍,自個兒在屋內賽神仙??!”那肯定也是一番轟動,但為什么此事至今卻成為一段佳話呢?就是人們被楊時尊重師長的品德所打動。那么,回到事件中,那位撐傘的學生,不也正是出自對老師的尊敬嗎?為什么不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呢……

吳新元《學生撐傘,何錯之有》

有時,一句話可以使迷茫的人走出困境,也可以掩蓋事情的真相,甚至可以毀了一個人。我認為對于“學生撐傘”這件事,我們該關注的并不是這就等于現在的老師多么沒有職業道德,而是事情的真相和當事人的想法。在事實真相還不充足的情況下,僅憑這三張照片,就揮舞道德的大棒打向當事人是否不妥?途中發生了什么事?你不知道。他們之間有什么對話?你不知道。學生為什么要給老師撐傘?你不知道。那你怎么可以妄下斷言呢……

劉予?!秾W生撐傘,我們該關注什么》

當我們毒舌以待時,是否想過一個人會因為我言語的抨擊而受到傷害?可能是受處分,可能是不敢出現在公共場合,可能是性格、人生軌跡從此陡轉……我們何不冷靜一點呢?為何要將我們的毒舌用在不確定的事件上,用在未成年人身上?那些明星、公眾人物,多少人也曾受到過毒舌困擾?每一場罵戰,有多少人真正在乎事情的真相?我們只在乎自己“看見”的,而我們“看見”的,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我們自以為正義的聲音也許只是一場傷害……

毛鑫婧《學生撐傘,為何毒舌以待》

這位網友,看到你的帖子讀著你義憤填膺的話語,我一時之間也會有你的感覺:這位女教師太不顧學生的感受,太不關愛學生了。但是,在平靜下來之后,我想提出我的看法,我認為你對這位老師的形象所下的“定義”太過倉促。你只是用你的眼睛“看見”這件事,以你心中固有的想法看待這件事。請問,你確定這位老師是要求學生撐傘的嗎?可能你不知道,完全有可能是那位學生自己很高興給老師撐傘,他們之間的關系亦師亦友,就像我班里好多同學都為我們年輕的科學老師撐過傘,因為她和我們最親近,我們喜歡她??!從你的話語中我可以讀出你是一位非常關愛學生的網友,你是在為學生鳴不平,但是,你卻不知道你的行為很可能已經深深傷害了那位學生。他的老師因此而深受輿論譴責,他將如何面對老師?也許你會說:照片中的老師如此神氣,手中還拿著扇子,這般趾高氣揚,會是個好老師嗎?我想很有可能這位老師因為自己被學生喜愛而高興得有些“得意忘形”罷了。也許你拍照的前一秒鐘她并不是這個表情呢……

徐葉依依《這位網友,我想對你說》

從學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這節課,學生顛覆了“眼見為實”的習慣思維,學會了客觀、全面地看問題,并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地說服讀者。相信他們今后面對媒體上的各種信息,也會用審視的眼光,用辯證的思維,客觀、全面地作出分析,再發表議論。而這種質疑、理解、評估、思辨能力正是一個合格的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

今天的中學生,也是網絡大軍中的一員。讓學生學會“看見”,學會正確地看待事物,辨別是非,不跟風、不盲從,那么,那些我們所不愿看到的“網絡暴力”“網絡審判”,那些喧囂、沖動、迷失,是否都會少一些呢?

(責任編輯:方龍云)

猜你喜歡
看見老師學生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看見”的力量
顯微攝影師:帶你“看見”驚艷的“微距世界”
重新“看見”你
一款可以幫助盲人“看見”的墨鏡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