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探索及反思

2016-02-15 20:03王艷紅
中國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史料高中歷史教學法

◆王艷紅

(河北欒城中學)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探索及反思

◆王艷紅

(河北欒城中學)

由于高中歷史學科的特殊性,在實際授課中通常會選擇一些與課堂授課目標息息相關的史料記載、史料記錄來進行輔助教學,這種授課手段被稱之為“史料教學”法。結合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對史料教學的探索及反思,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目前我國的高中歷史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及參考。

高中歷史 史料教學 誤區 反思

一、史料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的實際應用探索

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材已經對每個章節的學習難點和重點,均已經給予了明確的標明。而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材,無論是序言、總結和課后練習所涉及的史料文獻均帶有較強的典型性、啟發性與深刻性。而在新課改環境下的歷史教材的教學工作,則需要教師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史學文獻記載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課本上所講述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拓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正式開始授課之前,務必需要做好對文獻的通讀和理解,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將課后思考題目與史料文獻進行有機結合,最終實現對書本所涉及的難點進行逐一攻破。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從死讀書、讀死書中走出來,通過擺脫傳統教學中的簡單閱讀法,來提高學生接受歷史知識的水平與能力。

例如,在對1900年中國清朝末期,在甲午戰爭失敗后山東農民、中國基督教徒、清朝軍隊所引發起的“義和團運動”這個歷史事件進行授課的時候,傳統的授課方式是通過教師將反清復明與滅洋運動進行照本宣科的講解,但沒有對這段歷史事件進行預習的學生就會很難理解為什么要將排外和復清作為一種障眼法。而史料教學法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是通過為學生講解這次歷史事件的文獻記載中,“挑鐵道,把線砍,旋再毀壞大輪船。大法國,心寒戰,英吉俄羅勢蕭然”這段記載,來為學生分析義和團口號中提到的“扶清滅洋”中的“洋”,指的是外國侵略者外還包括涉洋事務。通過這樣的文獻解析,可以最大程度上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一切歷史觀點的得出,必須有相應的歷史文獻作為基礎依據。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站在歷史學家的視野來推到歷史事件研究過程,將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追求實事求是的理念。

二、史料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反思

(一)通過史料分析來提升學生歸納、總結歷史事件意義的能力

利用史料教學來進行高中歷史課堂的授課,能夠讓學生在對所學歷史事件及觀點進行深度剖析時,對一些課本上的內容不夠詳實的知識點及歷史事件進行延伸。特別是針對一些歷史戰爭的講解,應該大量引入史料教學法來進行。例如,傳統高中歷史課堂,在對鴉片戰爭進行分析的時候,通常教師會請一名學生來朗讀書本上所寫的國外、國內背景,隨后教師便根據在參考書上摘抄的有關于鴉片戰爭的分析,來讓學生在筆記上記下題目為“結合鴉片戰爭來分析說明,為什么說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落后就會挨打”的簡答題,并千人一面的記錄下標準答案已被課后聯系。這種教學方式,學生雖然能夠在高考或者其他考試中將這道題進行完整的回答,但卻不利于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此時,如果將史料教學法引入課堂,將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很大程度上會引導學生如何去對國內、國外著名的歷史事件進行剖析。具體做法是,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準備好一套與鴉片戰爭有關的文獻記載,其中包括鴉片戰爭時期民不聊生的照片、文物圖片、馬克思關于《鴉片貿易》的片段和相關視頻等,并在上一節課對學生留下預習作業,讓他們自行尋找一些相關材料作為補充。在正式授課的時候,教師通過對學生引導整理一系類文獻,形成推演并得出結論。這種教學方式會隨著學生對史料的認知,來逐漸形成“文明與非文明”“正義與非正義”思想上的交錯與統一。

(二)通過適當的活動方式來發揮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授課中的作用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入史料教學的實踐中,歷史教師必須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來整理、選擇文獻,通過思考如何正確運用歷料教學來帶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的同時,保證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與探索手段的提升與開發。在實際授課中,高中歷史教師要遵循學習能力與學習方式并用的原則,來選取恰當的教學活動。而教學活動方式的開展,是以對史料進行探索開始的,教師切不可為了單純的迎合教育革新需要,盲目的為學生制造一些與歷史課堂實際需要并不符合的“歷史課程活動”。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們以教師講授世界三大發明對歐洲近代歷史發展的影響時,可以先通過對羅盤、炸藥、印刷術的相關制作工具模型來開展活動授課。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三種產物的直觀感覺,來了解它們的作用,并通過對教師準備的史料文獻和視頻來與我國的四大發明進行比較。例如,火藥在歐美一些國家的發明應用,主要是用來制作彈藥來抵御外來侵略者或者進行擴張之用,而在中國則是用來制作鞭炮用以膜拜神靈;指南針在國外主要用于航海探索,而中國則是過多的用來進行風水方位的探測及預測……通過這些對比,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同樣的發明在不同國度的應用范圍,來得出中國為什么在封建社會的發展,被西方一些國家逐漸落下的結論。

(三)以史料來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對歷史的研究與探索,需要以史料的運用和學習為主要依據。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來設定歷史材料、文獻的選擇。但很多史料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現的,這對相當一部分文言文閱讀水品較低的學生而言是一種“煎熬”,甚至由于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時候還會對文言文資料產生誤讀。這時教師除了對學生的閱讀要進行有效引導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將文言文的閱讀知識作為學好歷史學的基礎,通過原汁原味的閱讀來讀懂史料中所傳遞出的深刻含義,并最終得到自己的看法和論據。

(四)通過有趣的史料教學來激發高中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教師應結合課程設定來選擇有趣的文獻來提升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高中歷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側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以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作為歷史教學設計的導向和利器。例如,在講到古代手工業發展過程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青銅器、瓷器、故宮博物院的電子展館來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也可以為學生先講述一個有關故宮建筑的有趣傳說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將古代手工業產物與世博會的先進工業品進行圖片對比,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視界和小組討論形式,來發現二者各自具有什么特點和差異。

相信這種趣味性的史料教學法在導入串聯歷史相關性的同時,能夠為學生帶來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模式。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史料教學的誤區

首先,要注意史料運用的時候不能僅僅為了迎合教改要求,而是要尋找一些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點的文獻加以應用;其次,不能將史料教學僅僅的當成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在實際教學中要在興趣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學會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最后,要通過不斷提升歷史專業教師自身文化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同時,保證史料運用的正確與多樣性。

四、結語

在高中階段的歷史課程教學中,史料教學法導入不僅為學生帶來了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還為學生打開了一扇自我學習、自主思考的大門。在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興趣的同時,很容易保證課堂授課質量與授課成果。所以,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的緊跟新課標引領,通過對歷史資料教學法的不斷探索和思考,來革新授課方式,為培養高中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貢獻力量。

[1]陸曉敏.史料研究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高中教育,2013,(07).

[2]程剛,徐美慧.史料教學中的應用誤區及具體應用[J].天津學報,2015,(12).

[3]王赫然,徐梅麗.高中歷史教師對史料教學法的應用[J].職業圈,2014,(03).

猜你喜歡
史料高中歷史教學法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史料二則
高中數學實踐教學法的創新策略探討
例談數據史料的辨偽與解讀
史料教學,史從何來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