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用新教育理念指導小學教學

2016-02-15 21:05閆門禮
中國校外教育 2016年15期
關鍵詞:師生理念課堂教學

◆閆門禮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第三小學)

如何用新教育理念指導小學教學

◆閆門禮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第三小學)

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習慣于將知識“灌”給學生,并且教育思想的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使得小學課堂長期處于“教師累、學生苦、效率低”的困境。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地正視和嚴肅地對待這一問題,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新的教育理念。

課堂教學是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向互動,是統一的結合體,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共同學習的過程。新教學理念明確提出,教育是為了讓全體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主動的發展。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從備課到教學、輔導、檢測等方面強化自己的業務素質,也要將精力多多付出在學生的身上,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文化的教育,還要滲透德育、體育、美育等,突出對學生進行德育、體育、美育方面的教育。

一、新理念要求課堂教育培養學生的能力

現在的教學中,很多人把“分數”看成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在學校老師看的是學生的分數,回去后家人也是問的分數,但是其實我們大家都很明白,學生的分數高并不一定能力強,高分低能的學生現在比比皆是。所以,現在的新教育理念明確要求,教師在課堂教育中,要教會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提出質疑問難,讓學生主動探索。課堂教學強調師生間的經驗交流,相互啟發,使之產生更強的探索愿望,形成自信、自強的精神。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提出:“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鼓勵孩子們學習,在課堂之外學習,鍛煉觀察的本領、思考的本領、創造的本領……”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培養學生從小就要養成獨立探索、主動求知的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潛能。當然,我們還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既要給學生充分的動手、動腦的時間,又要給學生充分的交流、討論的空間。這樣,把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教學的實際緊密結合,課堂才能真正成為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從而實現所要求達到的教育的目的。

二、新理念要求課堂教育要學生張揚個性

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作為教師,我們要及時看到他們的長處和優勢,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相信自己是一個好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于他們取得的,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我們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

1.積極創設“動中有節,亂中有序”的課堂狀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既不太放任,也不過于嚴肅,形成積極、活潑、健康、向上的課堂氛圍。傳統的教學中,學校里的規矩很多,課堂上的規矩更多,這些所謂的“規矩”把天真爛漫的孩子,在行為上訓練成了循規蹈矩,導致思維上缺乏創新精神。所以,現在的課堂提倡讓孩子暢想、暢言,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在這種氛圍中,任想象馳騁,任思路縱橫,多種想法涌動、交匯,自然會碰撞出創造的火花,引發創新的潛質。

2.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重視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在我們的課堂上,常常會遇到發“怪問”的學生,不僅一般教師不喜歡,同學也易產生反感,認為是“出風頭”。但是事實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思維的創新呢?例如,教師講到田忌賽馬一課時,一學生突然問:“在如此重大的比賽中,對手為什么沒有發現孫賓、田忌的策略呢?”這個問題體現出了我們現在難得缺乏的“創新意識”,如果教師報以極大的熱情,根據學生的“怪問”既引導大家進行討論,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又保護了這種難能可貴的積極性。從以上這個教學實踐中我們看到,“怪”問就是一顆“創造”的種子,它埋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里,但這顆珍貴而嬌弱的種子只有在教師的精心呵護和培育下,才會生根發芽,長大成材。

三、新理念要求課堂教育成為師生互動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所以,在新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形成一種師生互動,主體共同發展的新型教學觀。

學生的學習要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這充分說明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互為主體。例如,在口語交際課《畫出你眼中的風景》一課教學中,老師可以提前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樹葉、布、紙等。先讓學生自己隨便搭著玩,然后在適當時機提出一個問題:把這些東西組合起來會是什么樣子?可以組成不同的畫,可以畫下來,看誰想得多?畫的漂亮?這樣,不僅學生的思維就動起來了,手動起來了,思路、方法也多起來了。最后,小組間互相交流,并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班級的板報園地上去展示。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就會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更多的素材,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活動的過程,學生是在活動中發現、活動中思考,活動中體驗,活動中發展,而且實現了個人活動與小組活動相結合。師生雙方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只有努力探索新教育的有效途徑,有意識地把新教育的理念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進行落實,才能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本領,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能力,真正讓每個學生成材!

[1]劉宏武.新課程的教學藝術指導[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4.

[2]張承芬,孫維勝.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3]邱學華.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手冊[C].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4]劉宏武.個性化教育與學生自我發展[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4.

猜你喜歡
師生理念課堂教學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麻辣師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