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2016-02-18 02:20孫紅云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6年16期
關鍵詞:課程目標培養目標目標

◆孫紅云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孫紅云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背后的因素(如社會、經濟、教育等)十分豐富。對這些因素的內涵以及如何影響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開發進行闡述,并在這些因素之間做出權衡后達到一個平衡,以開發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職業學校課程目標。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多元智能理論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6.115

1 概念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選擇的內容和過程,包括學校教師的教學科目和其他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具體的一門學科。課程的設置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經驗,促使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課程目標是預期的結果,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技能、素質等方面達到的狀態。課程目標開發是一個不斷發展、永無止境的過程。

2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意義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非常重要課程目標決定著課程的內容,是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標準,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實現;教學目標只有圍繞課程目標選擇內容、方法、手段等,才不會導致教學方向偏差;課程目標承上是人才培養方案,啟下是教學目標,在整個職業教育體系中起著紐帶的作用。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很有必要研究隨著課程內涵和外延不斷的發展和變化,課程改革問題是國內外教育界都在研究的世界性課題[1]。研究職業學校課程,首先要研究的就是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要根據已經選定的課程目標進行選??;課程組織、課程評價均依據課程目標進行開發。

研究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非常有現實意義首先,研究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開發,能夠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每門課程中得到落實,使各課程有機結合在一起。其次,研究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開發,促進學校和教師根據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過程和方法。最后,研究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開發,幫助做出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

3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確定的支持理論

人力資本理論與批判理論人力資本理論來源于經濟學理論,得到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開發人員的青睞。它認為社會能夠從對學生的投資上收到效益。批判理論關注權利分配,認為職業教育應培養學生的能力,為自己和他人爭取平衡環境。

這兩種理論在職業學校的任務這一問題上產生分歧,進而影響到對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確定。專家們非常期望在這兩種觀點中找到平衡點。改革開放以來,加快經濟發展一直是核心任務,“發展”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因此,人力資本理論一直是思考職業學校教育問題的依據。在確定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問題上,也主要考慮經濟發展的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假設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學習的“工具箱”,用來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的角色是提供環境和支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建構。在建構主義的影響下,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已經發生轉變,教師的地位不再是壟斷者身份,而學生的中心地位得到確認。建構主義主要是打破教師主導地位,改變教師“強制”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使教師與學生成為學習的合作者,使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是實現教育目標的理論基礎。這一智能理論要求以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為目標,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在多種學習環境下學習。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職業學校課程目標注重培養學生興趣及多元化的能力,讓學生從被動者轉變成主動學習者,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4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確定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相同的專業和課程,在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課程目標是不一樣的;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開發不同的課程目標,這些都說明教育層次、教育對象對課程目標的開發是有很大影響的。這里撇開教育層次、教育對象等因素,探討如何開發出符合特定社會需求的職業學校課程目標。雖然職業學校的課程目標通常是用幾句話高度概括的,但其背后

蘊含的社會、經濟、教育理念等因素非常豐富。在這些因素之間進行權衡后達到某種平衡,這樣才能開發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職業學校課程目標。

外部因素職業學校課程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形式,因此,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確定依據四個方面:學生人生發展的需要、特定社會的需要、學科發展的需要、職業發展的需要。

1)學生人生發展的需要。課程的重要職能就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德國提出的“關鍵能力”,英國提出的“核心能力”,澳大利亞提出的“通用能力”,以及我國提出的“綜合能力”,雖然稱謂不同,內涵有差異,但關注的都是學生的發展問題[2]。在確定課程目標時,還需要考慮到學生感興趣。從時間上來說,不僅要滿足學生初始崗位需要,還要考慮未來發展崗位需要。職業學校課程,如何滿足學生需要進行開發?經過調查發現,就是引導學生成為課程開發的一部分,全面了解學生,從各個層面選擇適合學生職業發展的目標。

2)特定社會的需要。職業學校學生最終將走上工作崗位,所以要把特定社會需要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學校課程既明確了培養目標,也明確了就業崗位及發展方向,因而對于職業學校課程目標來說,關注社會生活就是關注社會職業需求。

3)學科發展的需要。知識是課程的關鍵,學科是知識的主要支撐,因此,學科知識的發展成為課程目標的來源之一。職業學校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它注重的是應用知識及技能知識的發展情況。學科專家對其學科領域了解得比較清楚,所以在確定課程目標時,應找學科專家參與,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4)職業發展的需要。從時間角度看,職業發展需要包括現實需要和未來需要;從空間角度看,不僅包括學生所在地區的職業發展狀況,還包括其他地區甚至世界職業發展情況。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建立職業學校課程目標不能完全依賴現有的職業,還要研究未來職業,不能把目標僅僅停留在當前社會的職業,而忽視了未來可能出現的職業。

內部因素影響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確定的內部因素有專業培養目標、每門課程的目標和教學目標。

1)專業培養目標是職業學校教育目的的具體化,高度概括地表述培養什么樣的人,然后從能力、知識、素質三個目標進行闡述。專業培養目標反映了學校的特色和定位,為課程目標確定進行宏觀指導。

2)課程目標是專業培養目標的實施,指學生應掌握的技能、素質等,陳述上比較概括,目的是為教學目標提供依據。

3)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一般來說,教學目標要具體、可實施,直接反映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

5 結語

職業學校課程目標已經向綜合性發展。下一步職業學校的課程目標,需要根據地區差異開展多維研究,積極開發本校的課程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課程目標如何契合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差異性、層次性,使不同地區的職業教育課程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課程目標,將成為職業教育課程研究的新熱點[3]。

[1]楊金土.關于高職教育課程建設的幾個問題[R].北京:第一期全國高職高專院(校)長培訓,2002.

[2]黃堯.職業教育學:原理與運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坤,謝長法.職業教育課程目標研究綜述[J].成人教育,2013(6):65-67.

G712

B

1671-489X(2016)16-0115-02

?項目來源:臨沂職業學院教學研究課題“職業學校課程目標的多因素分析研究”。

作者:孫紅云,臨沂職業學院講師(276017)。

猜你喜歡
課程目標培養目標目標
國內外高中化學課程目標比較與啟示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
論博物館學教育的名實關系與培養目標
我國法學教育培養目標的偏失與矯正探析
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
淺談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
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探索
對外漢語專業本科培養目標初探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