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趣激發對減負教學的作用淺析

2016-02-22 20:06布清香
科技視界 2016年4期
關鍵詞:興趣激發教學手段課外活動

布清香

【摘 要】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輕負擔,高質量”。本文從興趣激發的角度剖析了學習興趣對減輕學生心理和課業負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通過教學手段創新、教學語言描繪、課內外興趣激發等方面,結合教學實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教學質量;興趣激發;教學手段;情境教學;課外活動

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輕負擔,高質量”。那么如何減輕學生心理和課業負擔,還必須提高教學質量呢?我認為激發興趣是打開這把鎖的“金鑰匙”。

興趣是一種心理品質和心理發展,是學生成功的內在起點和學生個性完善發展的組成部分。興趣能喚起學生對學習,對知識的愛,能喚起學生的自覺性。要使學生樂于學習,教師要努力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要把課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因為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學習內在動力、智慧、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只有學生樂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

1 用電教手段激發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而現代電教手段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單一表現手法為多種表現手法。

鮮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連續的動作,極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每當打出幻燈,播放錄相,錄音機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畫面令學生驚嘆不已,優美的樂曲讓學生入情入境。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優秀的描寫文,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美麗景色激發學生愛國的情感。學生沒有到過桂林,就文章中的語言文字也難以打動學生的心,對作者描繪的景物抒發的感情理解不透。如果一放錄音相片,優美畫面展現在面前,再加上錄音機深情的配樂,學生回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麗的畫卷,真會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他們的熱愛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這也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輕松完成教學任務,提高了教學質量。

再如在低年級教學識字時,傳統的教學手段,一般一節課可教6—8個生字,而利用了電教手段,則可達到12—14個生字,效率提高了,因為電教手段可以使新授課時間縮短,練習時間大增,練習形式多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時幻燈出現的象形子的“象形”,能幫助記憶,也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尤其對低年級學生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畫面,有利于他們識記。

2 巧設巧引激發興趣

語文教師要能夠運用富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通過繪聲繪色的描繪,精辟透徹的分析,具體準確有刻畫,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講《十里長街送總理》時,學生對于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場景很難入境,更難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本課的教學任務,就是要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師必須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與作者有同樣的情感,緊緊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調。我用低沉的語調說:“1976年1月8日,一顆巨星在祖國上空隕落了,一顆偉大的心停止了跳動,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萬群眾自發云集在十里長街上,在一片淚雨與哀哭中向緩緩而去的總理靈車沉痛告別,直到今天,十里長街送總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教師滿懷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氣氛,這樣學生一開始上課,神情就很專注,很有興趣與老師交流,感受到老師情感脈搏。在回答問題中學生也帶著崇敬,愛戴之情。這六準確地感受到文章的寫作基調,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突破了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不是很呆板接受而是主動積極地獲取。

教師還可以采用繪畫這一手段激發興趣。例如,教古詩《幕江吟》,詩中描寫深秋時節從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現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教師可針對詩中景色美這一特點,先展示蔚藍天空,水平如靜,岸邊柳樹倒垂,池里荷花開得正艷的背景圖,再畫上日落的太陽,水面一半紅一半綠,在荷葉上畫晶瑩透明的露珠。構成了一幅形色兼備的風景圖。就這樣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腦海里浮現一幅美麗的圖畫,進入了詩人描繪意境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從而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不用死記古詩,硬背詩意及中心,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提高了教學質量。

另外,教師可抓關鍵的情節,故事的梗概,課文題目等巧設巧引,激發興趣。

3 課內活動激發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思想性,趣味性強,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題材,知識點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興趣。如講《奴隸英雄》一課,因為這是一部優秀的劇本,文章情節感人,所以可讓學生表演,加深對劇本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劇本中的人物,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再比如講《鏡泊湖奇觀》時,讓學生“我是導游”帶領“游客”乘著這班“旅游快車”去觀賞幻燈上或錄相中的美麗景色,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理解課文,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

課內增加適當的游戲內容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里學習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游戲最適合于低年級教學,因為游戲是低年級學生的精神食糧,它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手腦口眼耳齊動,使學生易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可采用講故事,猜謎語,找朋友,另外,教師可充分利用課中操,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的疲勞,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一舉兩得。

4 引向課外激發興趣

課堂教學受空間,時間的限制,有些教學內容在課內教學效果不及課外進行,讓學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再加上實際操作呀,觀察實物呀,聽別人講解呀,興趣就更濃了。尤其在作文教學中如描寫一景物,讓學生到室外指導他們觀察,就比在教室內讓他們自己想象好多了。再如指導學生寫《國旗在我心中》時,如果組織學生去天安門參加一次升國旗儀式,就會把他們對國旗的崇敬之情寫出來。如寫《參觀×××》,帶領學生參觀一下,經過實地考查,別人的講解,就不難寫出這篇作文。從課內走向課外,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提高了教學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國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樂知就是對學生的興趣,興趣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是學習入門的向導,是最好的教師,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我們教師要想實施素質教育,要想課堂教學中“輕負擔,高質量”,我們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它是課堂教學中“輕負擔,高質量”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周克來.提高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7):45-46.

[2]梁春蓮.“行為—認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 2009(36):14-16.

[3]趙建鼎.蛻變·簡單—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渴望“簡裝版”[J].中國校外教育,2010(09):23-25.

[4]雪金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考[J].才智,2011(21):21-22.

[責任編輯:王楠]

猜你喜歡
興趣激發教學手段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類作文
兩會“課外活動”四川山西搞得好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構建有效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
《數據結構》中“插入”算法課堂教學實踐與體會
談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非體育教師在組織體育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