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為傳統戲曲叫響“開麥拉”

2016-02-23 01:34
上海采風月刊 2016年1期
關鍵詞:白蛇傳京劇戲曲

文/本刊記者 陳 雷

?

上海:為傳統戲曲叫響“開麥拉”

文/本刊記者陳雷

2015年是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也是世界電影誕生12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10周年。在這樣一個對于戲曲藝術和電影藝術具有雙重紀念意義的年份里,上海電影集團、上海京劇院、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了中國首部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

上月5日,影片在京舉辦首映禮,兩位京劇名角兒兼影片主演: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上海京劇院著名梅派青衣史依弘亮相萬達影城,與觀眾分享創作體會。該片于去年上半年在北京電影節展映、在上海公映,均收獲可喜的口碑和票房。12月起,影片在北京、天津、西安等地部分影院開啟新一輪全國展映。

《霸王別姬》不僅在國內堪稱戲曲電影的頭塊招牌,在海外也頗受禮遇。它曾受邀赴美,在每年舉行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辦首映式。由于這是杜比劇院破天荒第一次邀請國外電影去辦首映,引起美國媒體廣泛關注。去年年初,經全球640余名國際評委無記名評審、投票,《霸王別姬》從全球193部參評的3D影片中脫穎而出,榮獲由國際3D先進影像協會頒發的“2015創意藝術獎·金盧米埃爾獎”。這是國際3D電影界最權威的獎項,也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問鼎。此前,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曾獲該獎。

【影戲共生,高峰迭起】

1905年,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影片內容是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最拿手的幾段戲。1948年,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是舞臺戲曲片。1954年,新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又是戲曲電影。

中國電影史上的諸多第一,仿佛都與中國戲曲有著某種親密的并非偶然的共生關系。

1950年代,由?;「木巹”?,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采用虛實景結合,加上電影特技,第一次令戲曲片突破“舞臺紀錄片”模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并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這部電影使黃梅戲這個地方劇種唱響全國,流傳南洋,甚至在香港引發了黃梅戲電影熱潮數十年經久不衰。據1958年底統計,該片僅中國大陸的觀影人次就達1.4億之多,創下票房奇跡。

同時期由越劇大腕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甫一上映便風靡全國。影片被周恩來帶到日內瓦,成為新中國精彩的形象宣傳片。1960年代初,香港邵氏公司翻拍的黃梅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臺公映,空前賣座。被譽為“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的南昆《十五貫》被拍成電影后,受到毛澤東激賞。豫劇《花木蘭》、

評劇《劉巧兒》等地方劇種的戲曲電影也相繼問世,每一部都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越劇電影《紅樓夢》是戲曲電影的另一個高峰。以三個多小時的容量拍一部經典巨著,難度可想而知。所幸編劇徐進功力深厚,緊扣寶黛愛情主線,唱詞典雅傳神。影片真假景銜接巧妙,天衣無縫。表演上,王文娟演林黛玉,人稱“活黛玉”。

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期,關鹔鹴主演的京劇電影《鐵弓緣》、李炳淑擔綱的京劇電影《白蛇傳》、蘇州京劇團的《李慧娘》、越劇小百花劇團的《五女拜壽》和牛得草主演的豫劇電影《七品芝麻官》等五部戲曲片廣受關注。其中梅派大青衣李炳淑根據田漢的本子演出的京劇電影《白蛇傳》,居然斬獲了當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越劇電影《五女拜壽》則造就了茅威濤、何賽飛、陶慧敏等明星。

中國電影誕生110年后的今天,《霸王別姬》又一次讓最新的電影技術(3D視覺特效和全景聲技術)參與對古老的京劇藝術的呈現、記載和傳襲,又一次讓電影和戲曲兩種藝術合體、共生、互榮,嫁接出更殷實喜人的藝術碩果,它在戲曲電影發展史上無疑又是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越劇電影《五女拜壽》劇照

【戲影合璧,上海制造】

《霸王別姬》是文化部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1年7月啟動的國家文化項目“京劇電影工程”中的一個劇目,然而影片的編、導、演等主創陣容皆來自上海,所以其實是一部“上海牌”戲曲電影。眾所周知,上海是中國電影和戲曲人才的聚集地,上海電影和戲曲在全國歷來都有“半壁江山”之譽,戲影合璧,上海打造自己的“戲曲電影工程”,可謂水到渠成,眾望所歸。

2014年,上海市委宣傳部決定投拍10部最能體現上海戲曲藝術頂尖水準、代表上海藝術家和流派風采的3D戲曲電影。宣

傳部下屬的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成為這個上海版戲曲電影工程的執行者,他們聘請10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反復開會論證:哪些劇目既經典又適合拍成電影(當然還要避免與以前拍過的劇目重復),同時還要結合演員考慮,哪些人在行業中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張鳴對記者說,這種選擇其實非常艱難(和)痛苦。就以淮劇為例,評審委員會幾輪討論之下最終還是選定《金龍與蜉蝣》,但在演員的配備上遇到了問題,但淮劇作為一個劇種又不能缺席。所以只能采取權宜之計:把這部戲放到最后一年去拍,就看這兩年當中,演員有沒有可能成熟到位,或者會不會出現新的更合適的劇目。

關于演員的選擇,是個敏感問題。對“具體名單”,張鳴諱莫如深,但有一點她可以透露,那就是誰上誰下“全由專家評審閉門討論投票決定”,之所以不去聽取各院團的“參考意見”,是因為專家的視野是“代表上海水平”,而院團領導可能會考慮更多論資排輩之類的平衡問題。既然要出精品,就要尊重專家,讓他們獨立思考。

就在這樣復雜嚴酷而又糾結的甄選權衡下,一個用3至5年拍攝10部戲曲3D電影的計劃終于出爐,并獲得宣傳部批準。它們是:京劇《曹操與楊修》《成敗蕭何》《盤絲洞》,昆劇《景陽鐘》《牡丹亭》《玉簪記》,滬劇《雷雨》,越劇《西廂記》《梁?!泛突磩 督瘕埮c蜉蝣》。其中《景陽鐘》和《西廂記》已經完成,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上映。今年計劃拍攝完成《玉簪記》《雷雨》和《曹操與楊修》三部。

昆劇電影《景陽鐘》劇照

【民間資本,自挑大梁】

在政府大力扶持戲曲電影的同時,上海還有一股民營的力量,正在做著同一件事。是否異曲同工?能否殊途同歸?誰也說不準,但無論如何,八仙過海、異彩紛呈的文藝市場,才可能營造出充滿活力的良性戲曲生態。

去年10月,越劇電影《白蛇傳》在上海嘉里中心百美匯影院試映。該片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戚派傳人金靜領銜主演,她同時還是電影的制片人。這是

《白蛇傳》首次以越劇電影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越劇舞臺上的《白蛇傳》是戚雅仙、畢春芳兩位越劇大師于1950年代創排的經典劇目。戚派非遺項目傳承人金靜從整理復排入手,組織拍攝了該劇目的電影版。

影片以上世紀50年代的同名劇目為藍本,在傳統戲曲音樂基礎上有所發展,在排演過程中更加注重角色內心世界的挖掘。此次電影版由陶海擔任導演,資深戲曲導演周志剛擔任舞臺導演,同時力邀京劇大師蓋叫天的嫡孫張善元擔任武術指導,在音樂和表演上都有新突破。

其實早在2007年金靜就想拍這部電影,直到2012年才萬事俱備。陶海說,《白蛇傳》在舞臺呈現時就屬于制作非常復雜的一臺戲,因為它有文戲和武戲,武戲是越劇不擅長的,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武戲文唱”,武場亦以唱為主,稍微比劃兩下就過去;一是“武戲武唱”,金靜有武打功底,但問題是誰來跟她配打戲?所以影片拍攝過程中曾與六家專業戲曲院團有過合作,主要演員來自三家越劇院,蝦兵蟹將、小和尚等配角、男角則來自京劇院、昆劇團和錫劇團。

影片上個月在上海部分影院定點放映,之后再到江浙地區展映。

從籌錢拍攝到接洽院線,一部電影從頭至尾的所有流程,幾乎都要金靜親力親為,她苦笑道,這比在越劇團當演員要累多了。但“這是一部獻給老師戚雅仙的電影:既是為了告慰戚老師的在天之靈,也是為傳承越劇事業和戚派藝術”。她笑稱拍這部電影屬于“自我搶救”,因為再過三年根本就沒那個精力了。

越劇電影《白蛇傳》劇照

【記載傳承,第一要務】

尚長榮坦言,能用電影的形式展現經典京劇,是傳承中國古典文化、弘揚國粹的重要創舉:“霸王別姬的故事家喻戶曉,這是一個戰亂時代的生死離別的悲劇,我希望更多的年輕朋友們也能喜歡我們的這個作品,感受到經典的力量?!?/p>

上海京劇院的梅派青衣史依弘表示:京劇《霸王別姬》是一部代表中國人審美情感的作品。這樣的作品除了創作、打磨之外,更應該廣泛的傳播出去。

將戲曲作品拍成電影,或許有很多意義,但最最本始的功能,還是將當代藝術家的技藝、風采、樣貌忠實完整清晰地記錄下來,以便傳世。尤其是對年事已高的老藝術家,及時將他們的影像資料記存下來,是對傳統戲曲藝術的一種搶救性保護。例如今年要拍成3D昆劇電影的《玉簪記》,就由老藝術家擔綱,如果再不拍,以后再拍的機會可能就越來越小了。

記載是為了傳承,傳承的方法有學習和研究。相較于傳統的口傳身授,現在有了高清晰度的影音資料,其實可以從更多角度、更細致地去學習和研究前輩大師的技藝。當然,數字電影還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復制,便于傳播,影片進入高校、圖書館,可以很方面快捷地被檢索到,被欣賞到,被研究、利用到……

【小眾市場,專業影院】

在只有商業院線、沒有專業院線的電影發行放映市場,影院

經理只顧得上大眾喜好,沒空照顧小眾情懷。所以,眼下戲曲電影倘若與普通故事片甚至進口大片無差別對待地去擠檔期,幾乎沒有生存可能。但即便是這樣,戲曲電影的推動者們還是不愿放棄希望,作出各種嘗試。

著名主持人葉惠賢在看完越劇電影《白蛇傳》后對陶海說,片子是不錯,但你們打算怎么辦?當他得到“想做一部分發行”的回答時,葉惠賢驚呼,你們膽子那么大!“戲曲片市場很小,這好像已經是大家的共識,”陶海說,“但是金靜的膽子很大,一方面是她對戲曲藝術的自信,另一方面她認為片子都拍好了,一定要給更多人看到。而且金靜相信,戲迷一旦‘get’到了,不會只看一場?!?/p>

12月份上映的電影有40部,這40部電影里至少有超過10部是“一日游”電影,一般觀眾根本沒機會看到。一天出票只要少于30張,就下檔沒商量?!耙话愕膽蚯叩竭@里就算完成歷史任務了,試映兩場也就結束了?!碧蘸Uf。不過這次,他們還真的不想就這么結束了。金靜給百美匯影院打電話,對方目睹了試映場的火爆,一口答應,先做一個星期定點放映?!笆纵喴匀齻€電影院為主,在社區人群比較集中的影院:四平、曲陽、滬西……”陶海扳著指頭,憧憬著票房。

冷靜客觀地面對戲曲片市場,或許我們可以說,并不是戲曲沒有觀眾,也不是戲曲電影拍得不好沒人看,而是目前這個電影市場的游戲規則,沒有小眾的、藝術類影片的生存空間。換句話說,就是想放藝術片沒處放,想看藝術片又沒處看。

對于這一困境,張鳴給出了一個看起來很美的解決方案——自己建影院!據悉,宛平劇場已經成為上海十三五規劃中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戲的載體,即越劇、滬劇的主戰場。重建工程今年啟動,未來的宛平劇場設有一個千人大劇場,一個兩三百人的小劇場,以及一個3D電影放映廳,專門放映戲曲電影。張鳴說,解放后我們拍過不少戲曲電影,只是現在根本沒有渠道放映,如果有這樣的一個場子,就類似文藝院線一樣,戲曲電影就可以“天天演”了。這樣一來,也就不用擔心我們現在拍的3D戲曲電影將來找不到銀幕。雖然《西廂記》《景陽鐘》今年四五月份上映時,新宛平劇場還沒建成,但至少這樣一個規劃讓我們吃了定心丸,看到了戲曲電影未來進入專業放映市場的可能性。

【爭取白領,影響青年】

《霸王別姬》去年5月在滬上映,不僅票房數據破戲曲片紀錄,而且還收獲了一份意外之喜。在年輕用戶為主的電影門戶網站“格瓦拉網”和“豆瓣網”上,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出人意料地連續三周占據觀眾評分排名榜首。導演滕俊杰表示:“影片在上海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是超出了每一位主創的預期。

越劇電影《白蛇傳》劇照

國粹藝術的傳承需要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傳統不能被顛覆,但傳統可以被激活。通過經典藝術與最新科技的融合創新,讓經典傳統與年輕一代的審美相關聯是可能的?!?/p>

《霸王別姬》正是通過創新、先進的科技手段,引起了眾多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關注和喜愛,促進了京劇的傳承、傳播與發展,并推動了京劇這一重要的中國國家文化符號走向世界。

據張鳴介紹,上海的10部戲曲電影拍成后,“進校園”是一個很主要的傳播渠道。青年人對戲曲的熱情正處于上升期、恢復期。她認為,經濟文化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年輕人在和西方越來越頻繁地打交道的過程中,會對外來的東西產生批判力,他們會反思我的根在哪里,我是誰,他們會轉向研究和親近本國的、本民族、傳統的東西,戲曲便是民族文化中美學、核心價值、倫理道德等的集中體現?,F在高校里的戲曲劇社規模正在擴大,張鳴說,我們戲曲進北大、清華,都非常受歡迎,可以說大學生們對戲曲很忠實,很熱愛,甚至很瘋狂。

越劇電影《西廂記》劇照

張鳴表示,推廣戲曲電影的目的并不是培養戲迷,而是傳承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未必會成為戲曲愛好者,更少會成為專業演員,但他們當中有醫生、建筑師、設計師,他們如何擁有美感?就可以從傳統藝術中獲得!他們如果是具有審美情趣和能力的人,那么外科醫生或許會把手術刀口縫合得美觀些,設計師手下的建筑或許更能體現民族元素,更符合中國特色……多方位地把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傳遞給更多人,會在不同時間不同領域體現出來,這也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情。

【輸出文化,影響世界】

我們能否以自己的方式向全世界講述中國人的故事,向全世界輸出我們的文化,推銷我們的價值觀,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軟實力是否足夠強大。全世界只有好萊塢可以寓教于樂地將美國夢通過電影輻射全球,所以它是一個標桿,它具有足夠強大的軟實力,用精神產品影響世界。

張鳴說,既然花大力氣大投資拍了戲曲電影,就要想方設法擴大它的影響力。有些戲曲片拍完了,既不上映,也不上網,還不上電視,影響力、傳播力極小。這次上海拍攝10部3D戲曲電影,每部都要做足它的影響力。不僅要在國內走院校、走市場,還要眼光向外,走出國門,輸出文化,影響世界。

比如去年《霸王別姬》不僅在美國拿了獎,而且在好萊塢杜比劇院的首映式場面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美國電影獎項的評委甚至評委會主席,著名院校的院長,各大高校圖書館館長,還有著名專家學者等眾多美國文化界人士都參加了這次盛況空前的首映。這至少說明,他們對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及用高新科技傳遞這種文化的方式是感興趣的,也是認可的。

美國眾多媒體對《霸王別姬》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在美

首映期間,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斯坦福大學東亞圖書館、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圖書館還專程為《霸王別姬》舉行了拷貝收藏儀式,這也是上述幾大著名機構史無前例的收藏行為。作為上述美國知名圖書館的永久收藏,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為京劇藝術的海外推廣和全球化背景研究發揮了新的價值。本次首映式還被中國外交部門認定為“紀念中美建交35周年重大文化項目”。

越劇劇場版《白蛇傳》去年也曾受邀赴米蘭世博會演出,越劇電影版《白蛇傳》的宣傳片也在世博會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了一周。世博會組委會還專門授予金靜“世博會藝術大使”的榮譽。

越劇電影《西廂記》劇照

【舞臺是虛,電影是實】

戲曲舞臺空間是以假定性見長的,戲曲具有歌舞性、程式化、虛擬性的特點。而電影畫面里的環境是極其逼真的,每一件道具都是真實可信的。以寫意為追求的舞臺藝術與以寫實為特色的電影藝術仿佛有著不可調和的屬性差異。

這對矛盾相信每位戲曲電影導演都會遇到并感到頭疼。

越劇電影《白蛇傳》里,作為主要道具的“船”便是一個大問題。舞臺上表現船,是四個演員默契配合,無實物表演,非常精彩。但在電影里如何表現?如果真的出現實實在在的一條船,演員在一條真船上保留舞臺程式化的表演,肯定會覺得別扭。但像舞臺上一樣沒有實物吧,電影觀眾一定又會覺得怪異,“風雨同舟”連“舟”都看不見,一定不舒服。結果劇組想了一個辦法:在撐船的一剎那,插入一個實景畫面——斷橋在遠處,船從湖邊開走,西湖兩岸滿目桃花?;氐窖輪T表演的畫面時,將桃花放在兩邊的機械軌道上往后移動,造成人在船上往前行進的感覺。演員的表演就可以照搬舞臺的表演。這完全是基于戲曲觀眾和電影觀眾不同的觀賞體驗需求的考慮,要讓觀眾覺得,這既是一部電影,同時又沒有把戲曲藝術的精彩之處折損掉。

【觀演一體VS.觀演分離】

在戲曲舞臺上,演員通常會有一種經驗,他知道某句話或某段唱會引起臺下觀眾的掌聲甚至彩聲,他就會有意無意地將這一句說得或唱得特別用力。很多時候,這種默契來自演員對自己的自信,比如他知道大段清板下

來,樂器起來烘托配合的時候,觀眾一定會喝彩的。許多時候,這種特點還可以被理解為演員暫時跳出了人物,以演員自己的身份與觀眾形成呼應、互動。

而在攝影棚里,演員直接面對的是攝影機、燈光和極有限的“現場觀眾”——導演、攝影等工作人員,他們通常不會提供劇場觀眾的那種反應,也就是說,演員無法像在舞臺上那樣及時得到來自現場觀眾的各種反饋。

對于一個習慣于得到及時的掌聲笑聲哭聲的舞臺劇演員,是否能適應沒有“現場感”的對著攝影機的表演?

金靜說,在戲曲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是一定要避免“起蓬頭”這回事的,演員一秒鐘也不能脫離人物、跳出角色。雖然自己很清楚,那個段落會有掌聲,但在攝影機前必須“若無其事”。與此同時,從觀眾的需求出發,戲曲電影也要解決一個課題,就是在原有舞臺表演中,觀眾有“喝彩期待”的地方,電影如何用其他的藝術手段比如氣氛、鏡頭、音樂等來烘托、營造和彌補,也就是用視聽語言來造成這種“起蓬頭”的效果,讓老觀眾不失望,讓新觀眾準確領會到劇作或唱腔的高潮和亮點。

【一氣呵成VS.重復表演】

正是由于戲曲演員表演的現場性,與觀眾的雙向交流性,一場演出需要演員多次排練,最后從頭至尾、準確無誤地一次性完成表演。而攝影棚里導演不會給演員太多排練時間,而是采用演員依照劇本以即興創作的方式來進行表演,反復重拍,直到導演滿意為止。

在這個問題上,金靜與陶海經常會“對立”。金靜說,戚派就是悲旦,幾乎每一段唱腔都催人淚下。要我對著鏡頭哭一遍又一遍,我哭不出的。

影視劇演員習慣碎片式表演,而戲曲演員則習慣于一氣呵成地表演。這就是為什么戲曲演員比較不能接受“NG鏡頭”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戲曲舞臺表演是沒有也不允許“NG鏡頭”的,所有舞臺演出都是“一遍過”。

在《白蛇傳》拍攝現場,陶海和金靜為了“一遍過”的問題曾經爭過多次。陶海認為,電影是合成藝術,燈光、舞美、服裝、放煙……任何一樣出狀況,這條都得重來。導演要從全面綜合的角度去評判一個鏡頭是否可以“過”,并不是單純地考慮演員的表演。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演員要求導演“一遍過”,其實有點勉為其難。

金靜特別不滿意陶海說:“金靜,很好,再來一遍!”對于一些短小的鏡頭,也就算了,但對于大篇幅的唱段,金靜說,聽到“再來一遍”四個字真的要暈過去。

拍一般的電影可以停停停,但戲曲電影就是要求攝制組有一氣呵成的工作方式和技術水平。陶海說,一般電影提前一個半小時布光是常態,《白蛇傳》有一場戲提前四小時布光,把現場所有的能想到的準備工作都做好,“光替”反復走位試光。正式開拍前兩小時,金靜被禁言,目的是讓她提早進入角色,保證拍攝時情感的濃度。果然,這場戲,一遍過。

【大幅縮減,忍痛割愛】

戲曲本子在舞臺上通常是兩三小時的容量,搬上銀幕后篇幅上要縮水近半。很多戲曲片會采取同時拍攝多個版本的辦法來解決這個電影發行機制中特殊的片長問題(超過90分鐘算兩部電影)。在拍攝時,將舞臺版本的每場戲都拍,在后期剪輯時再剪出不同容量的版本。越劇電影《白蛇傳》原始片長是近3小時,其中武戲拍了25分鐘,后來只用了6分鐘。簡化了《下凡》,剪掉了最后一場《哭塔》,因此引發了許多老觀眾的不滿。

《哭塔》這段戲長達20分鐘,是舞臺劇的最后一場。這場戲并不在故事的主線上,如果說在不影響故事情節完整性的前提下必須壓縮整劇長度的話,就只能刪這段。這段《哭塔》為什么不在故事主線上又那么受歡迎呢?1950年代是越劇大家戚雅仙最火的時代,當時這個戲在劇場演足三小時后,觀眾常常不愿離場,每天返場要返20分鐘。于是編劇紅楓就給戚雅仙加了這場《哭塔》的戲,從頭唱到底,反正觀眾就是要聽戚雅仙唱嘛。

這段《哭塔》后來成為戚派非常經典的一個唱段,為了電影的時長限制要拿掉這段,對主創人員來講真的很痛苦,對觀眾戲迷的不解,也只能自嘲電影終究是遺憾的藝術。

猜你喜歡
白蛇傳京劇戲曲
我和康爺爺學京劇
黃梅戲《白蛇傳》選段
戲曲從哪里來
《廣西戲曲》
“宣白”CP《天乩之白蛇傳說》
“中國故事”系列(二)白蛇傳說,最憶是《青蛇》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歌劇要向戲曲學習
她眼里只有京劇一件事
關于京劇《辛追》的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