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類黃酮物質的營養學意義

2016-02-23 04:37◎李
現代食品 2016年1期
關鍵詞:營養學類黃酮槲皮素

◎李 永

(開封新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河南 開封 475000)

食物類黃酮物質的營養學意義

◎李 永

(開封新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河南 開封 475000)

人類膳食中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六類營養素,而且還含有諸如類黃酮這樣的非營養素成分?;诖?,主要分析類黃酮物質的分類、結構以及主要食物來源情況,并從生物學的角度對類黃酮的營養學意義進行重點分析,以期能夠進一步完善和充實類黃酮營養學研究體系,拓展食品保健、營養研究領域。

類黃酮;食物;生物學;營養學

在人類的日常膳食中,類黃酮物質不僅含量豐富,而且種類眾多,為膳食中最主要的非營養素成分之一。實驗研究證實,類黃酮具有一定的營養保健價值,但是不同種類的類黃酮往往具有不同的營養作用,深入地研究這一問題,能夠為制定新營養干預措施提供重要依據,也能夠進一步完善食物營養學研究體系,提高人類對食物營養成分及其功能的認知。

1 類黃酮物質的分類、結構和主要食物來源

按照食物營養元素分離研究結果,目前已經分離出的類黃酮物質共計4 000余種,基本上可劃分為13類,包括查爾酮類、橙酮類、二氫查爾酮、黃酮類、黃酮醇類、二氫黃酮類、二氫黃酮醇、黃烷醇、異黃酮類、黃烷二醇類、雙黃酮、原花色素及花色素類。黃酮醇類以槲皮素為代表,主要存在于洋蔥、紅酒和部分水果中;黃烷醇類以兒茶素為代表,主要分布在茶葉中;此外,常見的花色素如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有色水果中。從類黃酮物質的結構來看,經典類黃酮指的是那些具備苯基色原酮結構的物質,現在類黃酮物質概念已經擴展到泛指由2個苯環經碳鏈相連構成的化合物。類黃酮物質在食物中分布廣泛,除了一些常見的水果和蔬菜之外,該物質也常見于茶葉、部分堅果和谷類中。但是,由于該物質的檢測方法復雜,其在不同食物中的分布情況和含量仍有待深入研究。

2 類黃酮物質的營養學價值

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類黃酮物質有著十分廣泛的營養作用,這些作用的大小受到其化學性質、化學結構的影響。有關病毒學實驗數據說明,類黃酮物質不具有顯著的毒性,在槲皮素大鼠試驗中,經口LD50基本在10.00~50.00 g/kg范圍內,人體每日攝取的槲皮素相關衍生物如蘆丁有2.25 g,連續觀察7 d,發現沒有出現任何副反應。從生物學作用的角度來看,類黃酮的營養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 抑制LDL氧化

LDL氧化往往與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有些類型的類黃酮能夠對人體低密度脂蛋白(LDL)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比如槲皮素可以有效延長LDL在人體體外被巨噬細胞降解或吸收前期的潛伏期,進而延遲該體系中的過氧化物上升和平衡時間,這種作用甚至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強,在某些報道中,還提到槲皮素擁有節約維生素E的相關功能。

2.2 清除自由基

大部分類黃酮物質上都有比較突出的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主要包含在自由基的各發生體系中形成超氧陰離子及脂質過氧基?,F有的研究資料顯示,很多類黃酮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這與類黃酮的基本結構有關。值得關注的是,在類黃酮物質的測定環境中,若僅存在一些高濃度的鉀離子,類黃酮物質常常會顯示出明顯的促氧化作用。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體內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巨噬細胞的吞噬機制中,以及中性粒細胞的呼吸爆發階段,類黃酮物質也能夠發揮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2.3 阻斷DNA氧化

自由基可導致DNA出現氧化性損傷,引起突變等不良后果,有部分類黃酮物質可以有效地保護這類損傷。槲皮素就對細胞HepG2的氧化DNA損傷以及過氧化氫誘導作用下的白細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該作用要大于維生素C。同時,槲皮素還能夠有效保護叔丁基過氧化氫所產生的DNA線性改變。

2.4 抗病毒抑菌

有些類黃酮物質還同時兼具抗病毒功能,如蘆丁和槲皮素等物質,可以起到抗皰疹病毒的作用。部分甲基槲皮素還可以對脊髓灰質炎病毒產生很強的抑制作用,包括楊梅黃和槲皮素在內的類黃酮物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抗HIV病毒?;谶@些生物學作用,部分類黃酮物質將有可能用于食品防腐劑及抗感染藥物中。

2.5 雌激素樣作用

少數類黃酮物質(大豆素、染料木素)和雌激素的結構基本類似,這些物質在同雌激素受體相結合后,能夠產生雌激素樣作用。同時,大豆素與染料木素還能夠對雌激素受體的基因產生刺激,對基因轉錄活性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研究證實了類黃酮物質的這種特性不會對乳腺癌增殖產生影響,對應地有研究證實,大豆素、染料木素能夠阻斷乳腺癌細胞的增殖進程,且部分類黃酮物質還能夠預防骨質疏松,產生與雌激素相似的作用。

2.6 阻止腫瘤細胞增殖

有研究證實,槲皮素等類黃酮物質對艾氏瘤細胞、L1210白血病細胞、部分胃癌細胞及結腸癌細胞,卵巢癌、乳腺癌、鱗癌細胞的體外增殖過程均有阻斷性的作用,但是具體作用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有些動物實驗表明,部分類黃酮物質在抑制動物腫瘤的生長過程中有一定作用,在飼料中添加槲皮素后,由二甲基苯恩誘導的小鼠乳腺癌明顯減少。此外,部分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2.7 其他作用

除上述比較普遍的生物學作用外,類黃酮還具有很多其他功能。例如,對影響著肝臟藥物的毒物代謝機制,主要影響代謝酶活性。類黃酮對毛細血管滲透性有調節作用,可以減少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促進免疫調節,抵抗病毒,誘導細胞、腫瘤細胞分化和凋亡,降低血脂以及有效保護肝臟等??胺拼?、槲皮素等類黃酮物質還可對鼠沙門氏菌產生致突變作用,但是在其他動物試驗中這一作用仍未得到證實。

3 結語

上述研究證實,在人類每日膳食中,類黃酮物質的分布范圍十分廣泛,大多數水果、蔬菜及茶類中的類黃酮物質含量均比較高。生物學、食物營養學研究表明,類黃酮物質基本上沒有毒性,其生物學作用較多,在清除自由基、抑菌抗病毒、阻斷DNA氧化等多個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在今后的營養學研究中,有必要對不同類黃酮物質含量、類別的檢測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并全面分析類黃酮的生物學作用機制,從而為類黃酮營養功能的有效利用提供參考依據,進一步豐富其營養學意義。

[1]李思荻.高抗氧化能力豆類的篩選及其黃酮類物質消化吸收效果的評價[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0.

[2]靖麗,周志欽.論果品營養學[J].果樹學報,2011(1): 114-123.

[3]李娜.榴蓮皮中黃酮的提取、純化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1.

Food Flavonoids Substances of Nutrition

Li Yong
(Kaifeng District Health Bureau of Health Supervision, Henan Kaifeng 475000, China)

Not only in the human diet contains six nutrients needed by the human body, but also contains the nutrient ingredients such as flavonoid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d flavonoids of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and main food source situation, and analyzed the key of flavonoids of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enrich fl avonoids nutrition research system, expand health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field.

Flavonoids; Food; Biology; Nutrition

TS971

猜你喜歡
營養學類黃酮槲皮素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營養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
食物五顏六色,預防認知下降
常吃柑橘 腦卒中降三成
攝入類黃酮有助預防癌癥和心臟病
植物類黃酮的化學生態學意義
槲皮素改善大鼠銅綠假單胞菌肺感染
漫談大學生營養學普及
探討互動教學法在護理專業營養學教學的效果
槲皮素誘導MCF-7細胞凋亡及其與Fas/FasL通路的相關性研究
槲皮素通過抑制蛋白酶體活性減輕心肌細胞肥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