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

2016-02-26 02:35高媛媛陳陽陽郭繼香肖能文
安徽農業科學 2016年1期
關鍵詞:遼河流域土地利用

高媛媛,陳陽陽,吳 沖,郭繼香,王 赫,肖能文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2.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遼寧沈陽 110031;3.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12)

?

遼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

高媛媛1,陳陽陽1,吳 沖1,郭繼香1,王 赫2,肖能文3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2.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遼寧沈陽 110031;3.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12)

近年來,遼河流域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利用強度不斷加大,使得流域內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覆蓋程度發生較大變化。流域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結構使得流域環境質量下降,流域生態系統不平衡加劇,主要體現為流域內土地退化、植被覆蓋度和生物多樣性減少。針對環境危機,研究人類活動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及其響應機理是解決流域內生態環境危機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1]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土地利用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作用最為密切的環節,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遼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變化情況,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整個遼河流域的人類活動特征及其對生態環境演化的影響提供科學依據。

因遼河流域面積大,該研究僅以遼寧省內遼河流域作為研究對象?;谝巴庹{查和資料收集,利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2-3],根據該流域植被覆蓋情況的特點,分析遼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和變化特征。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遼寧省遼河流域面積約為5.3萬km2,主要包括渾河、太子河、清河等支流。流域東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要地貌,樹木覆蓋廣泛;中下游以平原為主要地貌,以工農業經濟為主,人口稠密;西部以沙丘地貌為主要地貌,與內蒙古接壤。該研究區屬溫帶半濕潤半干旱的季風氣候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均降雨量介于500~650 mm之間,降雨量由東至西逐漸減少,西部常年處于缺水狀態;年平均氣溫在4~9 ℃之間。

1.2數據來源及處理方法解譯使用的信息源為美國陸地衛星Landsat5 TM遙感影像,空間分辨率25 m。數據獲取時間為2000年和2010年的7~8月。選取這一時間段遙感數據,主要是考慮在該時間段植被發育好、地表信息豐富等,有利于對各解譯標志的讀判。TM影像各譜段具體用途見表1。

表1 TM影像數據波段特征

(1)遙感影像預處理。圖像數據的預處理包括遙感影像的幾何校正,研究區的裁剪,不同時相遙感影像的直方圖匹配等基礎工作。根據遼河流域地形圖,對遙感影像進行幾何校正[4],同時采用二次多項式擬和法進行影像配準,然后運用鄰近點插值法進行重采樣,誤差控制在一個像元內?;趯嶋H研究的需要,裁剪出遼河流域所在區域。直方圖匹配[5]是對圖像查找表進行數學變化,使得一幅圖像某個波段的直方圖與另一幅圖像對應波段類似,或使得一幅圖像所有波段的直方圖與另外一幅圖像所有對應波段類似。

(2)濕地實地調查。使用地形圖和GPS,實地調查流域范圍內自然生態環境的基本情況。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土地覆被變化的遙感觀測[6],取得植被組成、土地利用現狀、地形地貌、土壤地質等第一手資料,經與各有關部門核對,再次進行實地調查,最后利用地理信息軟件繪制遼河流域相關圖件和數據統計表[7]。

1.3研究方法在得到土地利用/覆被空間遙感數據的基礎上,選取單一土地利用動態度(K)、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L)、均衡度(E)等重要指標,研究遼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特征。

單一土地利用動態度表達研究區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某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變化情況[8],反映土地利用變化速率的區域差異[9]。土地利用動態度的意義在于刻畫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劇烈程度,對預測未來土地利用變化趨勢也有積極作用[10]。其表達式[11-12]為:

(1)

式中,K為在研究時段內某一類型土地利用動態度;Ub、Ua分別為研究區內研究初期和研究末期某種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T為研究時段長,當T以年計時,K值就是某一土地利用類型的年變化率。

信息熵(H)反映土地利用系統的有序或混亂程度。熵越大,土地利用系統混亂度越高,有序程度越低;反之,混亂度越低,有序程度越高。其表達式為:

(2)

式中,Pi為研究區中某一土地利用類型面積百分比;m為研究區內土地利用類型分級數。

均衡度可用來反映土地利用結構的均衡性。均衡度是基于信息熵函數構建的能反映土地利用結構均衡性的量值,取值范圍為E∈[0,1],即當E= 1時,研究區用地類型達到理想平衡狀態;當E= 0時,則用地處于最不均勻狀態。E值越大,均質性越強。其表達式為:

(3)

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主要反映區域土地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在研究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程度變化量、年均變化量、變化幅度可用來表征該地區土地利用的綜合水平和變化趨勢,其中某值大于0,則證明該區域土地利用處于發展時期,否則處于調整期或衰退期[13]。應用土地利用綜合指數的關鍵問題在于土地利用類型的分級與分級指數的指定[14]。該研究將土地利用類型整合為土地未利用級、林草水用地級、農業用地級和城鎮聚落用地級等4級,并且分別將分級指數設定為1、2、3、4。區域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土地利用程度變化量(ΔLb-a)、年均變化量(Ra)和變化幅度(Re)可表示為:

(4)

(5)

(6)

(7)

式中,L為研究區域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A為區域內第i級土地利用程度分級指數;P為區域內第i級土地利用類型分級面積百分比;m為利用類型分級數。

2結果與分析

2.1土地利用分類結果根據實地調查和土地利用遙感衛星影像,將遼河流域土地利用情況劃分為6個一級類型和15個二級類型(表2)。具體的一級土地利用類型為林地、草地、水域、耕地、建設用地和其他6類,對遙感影像進行解譯后得到土地利用解譯數據,并且根據單一類型土地利用動態度計算公式(1),計算遼河流域2000~2010年一級土地利用類型的年均動態變化情況(表3)。

表2 土地利用/土地覆蓋分類方案

2.2土地利用/覆被數量變化特征

2.2.1土地利用/覆被數量變化。由表3可知,遼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為耕地、林地,經濟形式以農業為主。草地、耕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增加,其余均減少。其中,耕地、草地和其他用地變化幅度最大,耕地面積內凈增加265.32萬km2,年均變化率高達26.53%,較其他土地類型增長率高,林地和水域則分別減少了71.91萬和38.22萬km2,年均變化率分別為7.19%和3.82%。由圖1可知,2000年遼河流域二級土地利用/覆被分類面積從大到小依次為耕地、農田與自然鑲嵌植被、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建設用地、草地、多樹草原、水體、常綠針葉林、裸地與低覆被植被、郁閉灌叢、永久濕地、稀疏草原、開放灌叢、落葉針葉林;2010年遼河流域二級土地利用/覆被分類面積從大到小依次為耕地、農田與自然鑲嵌植被、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建設用地、草地、多樹草原、郁閉灌叢、裸地與低覆被植被、水體、稀疏草原、常綠針葉林、永久濕地、開放灌叢、落葉針葉林。這說明10年間遼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分類情況總體沒有太大變化,而且耕地一直是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組分。

在10年間,耕地、針闊混交林、郁閉灌叢、開放灌叢、多樹草原、稀疏草原、草地、建設用地面積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趨勢,其余的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減少趨勢,其中針闊混交林、耕地、郁閉灌叢和裸地與低覆被植被面積增加得最多,分別增加404.84、265.32、91.66和47.22 km2,而落葉闊葉林、農田與自然鑲嵌植被減少最多,分別減少了534.28和324.13 km2。變化相對劇烈的土地利用類型是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農田與自然鑲嵌植被和耕地,對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

表3 遼河流域土地利用分類面積和動態度

圖1 2000年與2010年遼河流域二級土地利用類型面積百分比變化Fig.1 The change of percentage of Ⅱ-level land use area of Liao River Basin in 2000 and 2010

2.2.2土地利用類型信息熵和均衡度變化。利用式(2)、(3)對解譯數據進行計算,得出信息熵和均衡度。研究表明,均衡度由2000年的0.482減少到2010年的0.481,信息熵由2000年的1.306減少到2010年的1.305。由此可知,10年間遼河流域土地利用系統有序程度越來越高,說明遼河流域土地利用結構均衡性日趨減弱,各類型用地面積分布的均勻程度有所下降。

2.2.3土地利用程度變化。土地利用綜合指數最大的意義在于它能夠反映區域土地利用的集約程度,可以衡量區域土地利用所處發展或衰退階段。通過公式(4)計算出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分別為2.524和2.533??梢?,10年來遼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變化幅度微弱。該指數有所增加的原因是遼河流域內耕地、草地、建設用地面積不斷增加,而這3種土地利用類型尤其是耕地在整個流域土地利用構成中所占比例最高,由其他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引起的減少量被抵消。這還說明退耕還林工作并沒有廣泛開展起來。

通過公式(5)~公式(7)可以計算出遼河流域10年間土地利用程度變化量、年均變化量和變化幅度,分別為0.90%、0.09%、0.36%,均大于0,說明該流域土地利用處于發展時期這主要由于分級指數分別為2、3、4的草地、耕地、建設用地在增加,其增加幅度遠大于分級指數為1的其他土地利用類型。這同時導致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的增加。

3結論

對于遼河流域土地利用問題,該研究分析了遼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現狀和變化特征,得到以下研究結論:

(1)在過去10年間,遼河流域一級土地利用類型中草地、耕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增加,其余均減少,并且耕地、草地變化最為劇烈;二級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針闊混交林、郁閉灌叢、開放灌叢、多樹草原、稀疏草原、草地、建設用地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趨勢,其余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減少趨勢,其中針闊混交林、耕地、郁閉灌叢和裸地與低覆被植被面積增加最多,而落葉闊葉林、農田與自然鑲嵌植被減少最多。從耕地面積的大幅增加可以推知近些年來研究區存在過度開墾的現象,退耕實施效果不明顯。

(2)在過去10年間,遼河流域土地利用信息熵呈現出減少的趨勢,表明土地利用系統的有序程度增強。結合一級土地利用類型數量分析結果,發現耕地、林地的面積變化對這一進程具有推進作用。均衡度變化同樣呈現減少的趨勢,10年間減少了0.001,表明研究區土地利用結構均衡程度有所下降。草地、水域等是能夠提高資源環境功能的控制組分,所以要起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效果,就必須在未來土地利用規劃中提高這部分土地利用類型的比例,增加其優勢度。

(3)10年來,遼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變化微弱,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略有上升。遼河流域研究時段的土地利用程度變化量、變化幅度均大于0,說明該流域土地利用處于發展時期。

參考文獻

[1] 張海峰.青海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2):54-57.

[2] 鄭丙輝,田自強,王文杰,等.中國西部地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近期動態分析[J].生態學報,2004,24(5):1078-1085.

[3] 王力,牛錚,尹君,等.基于遙感技術的小城鎮土地利用變化分析:以黃驊鎮為例[J].資源科學,2006,28(5):68-75.

[4] 王博.基于GIS/RS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健康評價及景觀動態變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5] 司玉琴.遙感影像預處理與地物提取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0.

[6] 李秀斌.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核心領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國際研究動向[J].地理學報,1996,51(6):553-558.

[7] 唐大珍.瀘州市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及驅動因素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11.

[8] 王秀蘭,包玉海.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研究方法探討[J].地理科學進展,1999(1):83-89.

[9] 劉紀遠,匡文慧,張增祥,等.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的基本特征與空間格局[J].地理學報,2014(1):3-14.

[10] 陳忠升,李亞寧,李衛紅.新疆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其驅動力分析[J].中國沙漠,2010,30(2):326-333.

[11] 李小雁,許何也,馬育軍.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8,23(2):285-296.

[12] 范科紅,李陽兵.1986-2007年重慶主城區土地利用變化及其驅動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168-173.

[13] 陳曦.中國干旱區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變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422-427.

[14] 劉仁義.寧武縣懷道鄉1996~2008年土地利用變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0.

摘要[目的]研究遼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特征對分析遼河流域生態環境變化及其驅動力因素具有重要意義。[方法]基于2000~2010年遼河流域16期土地利用遙感數據,對遼河流域10年間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進行定量分析。[結果]耕地、草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增加,林地、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積減少;土地利用信息熵與均衡度均呈現減少趨勢,土地利用系統混亂度增加,均衡性減弱;土地利用程度變化量及變化幅度均大于0。[結論]該流域土地利用處于發展時期。

關鍵詞遼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動態度;土地利用程度

Land Use/Cover Change in Liao River Basin

GAO Yuan-yuan,CHEN Yang-yang,WU Chong et al(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Abstract[Objective]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in Liao River watershe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 in Liao River basin and the driving force factors. [Method]Based on the remotely sensed data in 2000 and 2010, we analyzed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 use in Liao River watershed quantificationally. [Result]The areas of grassland,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 while the forest land, water area and other land decreased.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he equilibrium degree of land use were both in a decreasing trend. The randomness of land use system went up and the proportionality went down. The variation and the extent of land use intensity in Liao River basin were both over zero. [Conclusion]The basin was in a developing stage.

Key wordsLiao River Basin; Land use/cover change;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Land use intensity

收稿日期2015-12-14

作者簡介高媛媛(1988- ),女,山東東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保護。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2012ZX07505-001-004)。

中圖分類號S 127;X 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1-027-04

猜你喜歡
遼河流域土地利用
略談鄉鎮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進展及啟示
遼寧省遼河流域石油煉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遼河流域水生態管理指標體系構建
優化的NSGA-Ⅱ方法在遼河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遼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土地利用規劃在房地產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探討
濱??h土地利用挖潛方向在哪里
遼河流域水環境管理對策研究
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評估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