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試驗

2016-02-27 06:09王金龍
防護林科技 2016年1期
關鍵詞:更新增長率試驗

王金龍

(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調查規劃院,遼寧 丹東 118200)

?

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試驗

王金龍

(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調查規劃院,遼寧 丹東 118200)

摘要杉松是遼東地區珍貴鄉土樹種,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試驗效果顯著,試驗結果表明:試驗區杉松幼樹株數增長率(46.1%)極顯著高于對照(16.8%),有母樹區極顯著高于無母樹區,原杉松純林的幼樹株數增長率(97.4%)極顯著高于原混交林(51.4%)。擇伐后保留木郁閉度是0.2的杉松幼樹地徑增長率顯著高于郁閉度0.3區(34.4%)。生產上應在種子多、質量好的種子年進行擇伐作業,伐后郁閉度宜為0.2。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效益可觀。

關鍵詞杉松;更新;試驗;增長率

杉松(AbiesholophyllaMaxim.)又名沙松、白松、遼東冷杉,是耐陰性樹種,淺根性,自然生長在土層肥厚的陰坡,喜涼潤氣候及濕潤土壤,抗病蟲害能力強,是冠下造林的好樹種;為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0 m,胸徑達1 m,俗稱“沙大個”;木材材質輕軟,耐朽力強,紋理通直,韌性較好,易于膠接、涂膠和著色,是建筑、橋梁、枕木、家具等用材;木材纖維長,是造紙工業的上等原料,是國產冷杉屬中木材優良的樹種。杉松[1]干形通直圓滿,大枝層次分明,樹姿美觀,亦是庭院綠化的優良樹種。

杉松人工林長勢優異,天然生長情況較好,是遼東地區珍貴鄉土樹種。杉松人工林在寬甸各鄉(鎮)均有分布,以東部的硼海鎮、北部的大川頭鎮、雙山子鎮、八河川鎮分布較多,南部也有零星分布,大部分為混交林,僅有小面積純林,由于近些年跡地及荒山造林樹種以落葉松、紅松為主,營造杉松林和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未引起足夠重視,造成寬甸杉松資源總量較少。為使現有杉松林得到保存和發展,我們從2011年開始,對杉松混交林、純林進行了擇伐作業后的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試驗。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設在雙山子鎮四平村和硼海鎮下甸子村,2011年4月分別采用株數強度52%、65%(對應的蓄積強度分別為67%、82%)進行擇伐,每公頃保留杉松母樹分別為165株、105株,郁閉度分別為0.3、0.2,擇伐前后的試驗地狀況見表1。

表1  擇伐前后試驗地狀況

2研究方法

2.1 標準地的選設

在雙山子鎮四平村試驗區內選設2組4塊標準地,每塊標準地面積0.1 hm2(下同),1、3號為作業標準地,2、4號為對照標準地,在硼海鎮下甸子村設一塊(5號)作業標準地,觀測各項林分因子。在標準地內用等距機械布點方法選設2 m×2 m的樣方10~14個,調查杉松幼樹株數、地徑、樹高等因子。

1、2號標準地內沒有杉松母樹,只在標準地上方5~8 m處有6株杉松母樹。1號標準地以萌生的1~5年生柞樹為主,間有少量杉松幼樹和灌木,分布不均,樹齡不一;2號標準地為對照,內有油松5株,梨樹1株及杉松幼樹、山楊幼樹、灌木等;3號標準地原林分是杉松、山楊、色樹混交林,擇伐時保留17株母樹,郁閉度0.3;4號標準地是杉松與闊葉樹混交林,含有12株杉松母樹,林分郁閉度0.5,不作業;5號標準地是杉松純林,擇伐時保留11株母樹,郁閉度為0.2。

2.2 人工促進方法

對1、3、5號標準地進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方法是清除闊葉幼樹及灌木;并于2011年11月10日進行人工松土整地,在杉松幼樹間進行局部塊狀整地,距杉松幼樹根頸20 cm外進行(防止傷根),深度6 cm。以增加光照、提高土壤溫度、改變林分衛生狀況,為杉松種子萌發和幼樹生長創造條件。

2.3 幼苗幼樹管理

試驗區實行封禁,禁止一切人為活動和放牧,擇伐作業后每年7月撫育1次,割除雜草和影響杉松幼苗幼樹生長的萌芽條。

3結果與分析

2014年對更新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見表2。分析杉松幼樹株數(或地徑)增長率[(值2014-值2011)/值2011]間的差異。

表2 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幼樹調查結果

3.1 試驗區與對照的差異

以1、3、5號標準地的幼樹株數均值為試驗處理值,以2、4號標準地的幼樹株數均值為對照值;以處理的株數增長率(46.1%)和對照的株數增長率(16.8%)為指標,分析處理的效果,測驗值為t=11.27(其平準為t0.05=1.960、t0.01=2.576,下同),差異極顯著,這說明試驗處理的株數增長率極顯著高于對照。

以1、3、5號標準地的幼樹地徑加權均值作為試驗處理值,以2、4號標準地的幼樹地徑加權均值為對照值;以處理的地徑增長率(92.6%)和對照的地徑增長率(58.7%)為指標,分析處理的效果,測驗值為t=0.51,差異不顯著,即試驗處理對杉松幼樹地徑增長無顯著影響。

3.2 試驗區有無杉松母樹的差異

以3、5號標準地的幼樹株數均值為有母樹值,以1號標準地的幼樹株數為無母樹值;以有母樹的杉松幼樹株數增長率(70.5%)和無母樹的增長率(8.9%)為指標,分析二者的差異,測驗值為t=17.57,差異極顯著,這說明:在試驗區中,有母樹的杉松幼樹株數增長率極顯著高于無母樹區。

以3、5號標準地的幼樹地徑加權均值為有母樹值,以1號標準地幼樹地徑為無母樹值;以有母樹的幼樹地徑增長率(84.9%)和無母樹的增長率(101.4%)為指標,分析二者的差異,測驗值t=0.39,差異不顯著,即在試驗區中,是否保留母樹對杉松幼樹地徑增長影響不大。

調查發現:1、2號標準地雖沒有杉松母樹,但距離母樹較近,成熟的杉松種子可借風力傳播到標準地內;離母樹越近,杉松幼樹越密,離母樹越遠,幼樹越稀,距離母樹25 m以外沒有杉松幼樹。

3.3 試驗區原純林與混交林的差異

以5號標準地的幼樹株數為杉松純林值,以3號標準地的幼樹株數為杉松混交林值;以純林的幼樹株數增長率(97.4%)和混交林的增長率(51.4%)為指標,分析兩者的差異,測驗值為t=12.11,差異極顯著,這說明:在試驗區中,原杉松純林的幼樹株數增長率極顯著高于原混交林。不難理解:原純林的杉松密度大、種源多是引起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

以原純林的幼樹地徑增長率(150.0%)和混交林的增長率(34.4%)為指標,分析二者的差異,測驗值為t=2.38,差異顯著,這說明:在試驗區中,原杉松純林的幼樹地徑增長率顯著高于原混交林。分析認為:原杉松純林的伐后郁閉度(0.2)較原混交林(0.3)小,對杉松幼樹通風見光影響就小,是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

3.4 試驗區效益分析

以1、3、5號標準地的杉松幼樹株數均值(443)為試驗處理值,以2、4號標準地的幼樹均值(345)為對照值,前者的杉松幼樹已達初植密度要求,且分布均勻,生長較好,后者每塊標準地須補植98株,即須補植980株·hm-2,額外需要費用2 450元(苗木費1.5元×980=1 470元,補植費1.0元×980=980元),相當于試驗區增收2 450元·hm-2,效益可觀。

4小結

4.1 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效果明顯。試驗區杉松幼樹株數增長率(46.1%)極顯著高于對照區(16.8%);試驗區的環境(清除了闊葉幼樹及灌木,進行了松土整地)又為杉松幼樹的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4.2 在試驗區中,保留杉松母樹的幼樹株數增長率(70.5%)極顯著高于無母樹區(8.9%)。故在生產上應提倡保留母樹,采用擇伐作業方式。

4.3 在試驗區中,原杉松純林的幼樹株數增長率(97.4%)極顯著高于原混交林(51.4%);伐后郁閉度是0.2的杉松幼樹地徑增長率(150.0%)顯著高于郁閉度0.3區(34.4%)。故生產上應在種子多、質量好的種子年進行擇伐作業,伐后郁閉度宜為0.2。

4.4 杉松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效益可觀,是生態省力型營林技術,應在遼東有杉松種源林區大力推廣。

4.5 在所試條件下,杉松母樹種子可借風力有效傳播25 m,離母樹越遠,杉松幼樹越少,25 m外沒有杉松幼樹。

參考文獻:

[1] 李延生,楊鴻佑,李繼生,等.遼寧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2016年1月

Artificial Promotion Methods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Experiments forAbiesholophylla

Wang Jinlong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Kuandi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Kuandian 118200, China)

AbstractAbies holophylla is precious species in local eastern Liaoning area. Result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promotion methods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for Abies holophylla is very obvious. The growth rate of saplings shows that: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trees for Abies holophylla (46.1%)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16.8%);the rate of increase of trees for Abies holophylla in the area which has seed tre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rea which doesn’t has seed tree;the rate of increase of trees for Abies holophylla (97.4%)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riginal mixed forest(51.4%).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ground diameter of samplings for Abies holophylla with the crown being 0.2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rea with the crown being 0.3 (34.4%).It should conduct selection cutting in the abundant year and the canopy density should be 0.2 after cutting. Natural regeneration by artificial promotion methods can obtain considerable benefits.

Key wordsAbies holophylla;regeneration;experiment;rate of increase

作者簡介:王金龍 (1964- ),男,遼寧寬甸人,大學,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和營林設計工作.

收稿日期:2015-10-08

中圖分類號:S75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1.006

文章編號:1005-5215(2016)01-0015-02

猜你喜歡
更新增長率試驗
CS95
馭勝S330
臺2016GDP“成功保1”
語文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
C-NCAP 2016年第八號試驗發布
試驗
美拭目以待的潛力城市
種群增長率與增長速率的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