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美學分析

2016-02-28 22:35梁又子
新聞研究導刊 2016年16期
關鍵詞:攝影獎圖片說明普利策

梁又子

(湘潭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美學分析

梁又子

(湘潭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通過對1995~2015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分析可以看出,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作為對社會生活中突發災難性事件的記錄,本身具有對美的間接表達的特質。另外,注重對拍攝對象美的豐富性闡釋和通過圖片說明為新聞受眾提供更多圖片背后的信息,也是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美的表現。

間接表達美;形象豐富美;圖片說明深度美

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哪個先到來。在社會生活中,災難的發生具有不可預料性。突發新聞攝影作品作為視覺傳播型的報道形式,憑借其所包含的真實性、視覺力、情感化等因素成為災難性報道的主要方式之一。1942年設立的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目前包括專題(特寫)攝影獎和突發新聞攝影獎兩類,特別是突發新聞攝影獎,凸顯了新聞的重要性和時效性。以2000年為分界線,2000年以前的獎項名稱叫“Spot News Photography(現場新聞攝影作品)”,2000年及以后的被稱為“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突發新聞攝影作品)”。每一年頒發的美國普利策“突發(現場)新聞攝影獎”作品,是從過去一年眾多災難新聞攝影作品中,選出事件最具新聞性、畫面最具視覺沖擊力的新聞攝影作品予以表彰。通過對有代表性的突發新聞攝影作品進行美學分析,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突發新聞攝影作品的美的特質進行把握。

一、災難攝影作品的間接表達美

和謳歌生活中真善美的正面報道相區別,突發新聞攝影作品是通過一幅或一組圖片展現人類社會的破碎和傷痛的負面報道。通過對1995~2015年間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進行統計發現,其中有13年的新聞作品反映的是戰爭或槍殺等人為災難,有5年的新聞作品是反映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另外3年是用單幅攝影圖片從正面展現危險中的積極營救。

作為負面報道的普利策突發新聞獎攝影作品的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通過令人痛心的災難展現,讓觀者看到和自己生活的和平環境所不一樣的世界。讓人們看到在世界另一個地區的人們生活得水深火熱,通過這些新聞攝影作品,讓觀者對代表“善美”的幸福與代表“丑惡”的災難有直觀分辨的能力。其次,突發新聞攝影作品給觀者帶來的視覺的震撼,使得觀者對于自身所擁有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并采取行動或集結輿論力量幫助處于災難中的人們改變現狀。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作品新聞審美價值的間接表達,在豐富人們的審美認識和分辨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人們對生活中美的追求和改變丑惡現狀的使命感。

二、攝影形象的豐富美

形象是攝影藝術記錄生活的特殊方式。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作品通過各種形象展現了身處災難中人們的生活。這種形象美的展現是多角度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人物作為主體的攝影作品數量比重大;二是在呈現整個突發事件發展過程中,攝影記者所選擇的拍攝視角多樣。

首先,在近21年的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作品中,用一系列照片來反映一個主題的共有14組照片,而用單幅照片來反映主題的有7組。單幅攝影作品中無一例外都出現了人物形象,而對于系列組圖的攝影照片而言,出現人物形象的照片占到總照片數的88%。和單幅的突發事件攝影作品相比,系列組圖所產生的視覺沖擊更大,主要體現在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表達,視覺的連續性將圖片凝聚為一個整體,使之更全面地反映事件發生的過程或結果。另外,攝影作品形象的豐富性在拍攝視角的選擇上也有所體現。事件的發生和進展都是由作為主體的人來推動的,新聞作品更是將人作為一切活動的中心。通過照片中多視角的人物形象展現,不僅可以實現突發事件人物形象的相互對照,也可以豐富報道的情感內涵,從而讓觀者更加客觀地審視事件。

以2015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弗洛森槍擊案”的系列組圖為例,攝影記者在弗洛森槍擊案后所拍攝的19張照片中,無一例外地出現了人像。這些形象或正面,或側面,或背對鏡頭,主要反映出事件的4個角度:受害者邁克爾的父母親屬等對他的哀悼、槍擊案的抗議者們的行為態度、抗議者和警察的沖突、抗議者與其他群體的沖突。就拍攝視角而言,19張照片中的拍攝角度共有4種:1張肖像、2張關系、2張全景和14張中景的拍攝視角。對一個事件的不同拍攝視角,可以讓觀者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整個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斷?!靶は瘛弊鳛閷τ谌四槻康奶貙?,在弗洛森槍擊案的組圖中,攝影記者將它應用于對受害者邁克爾的母親和她身邊安慰她的丈夫的特寫。照片中,受害者母親憂傷而又無助的表情令觀者心痛?!瓣P系”指人物交流的動作,一張是“2名抗議者朝警察長官咆哮”,另外一張是“抗議者和足球迷搶奪美國國旗”的照片,“關系”照片十分生動地記錄了處于對抗中雙方關系的動態美。而“全景”視角的選取,從俯視角度審視這場悲劇的發生。

普利策突發新聞獎攝影作品的系列組圖不僅從多個角度凸顯報道主題,而且為凸顯主題中的某個形象提供了可能。在1998年“盧旺達和布隆迪戰爭后的難民們”這組獲獎作品中,有3張都是拍攝同一個小姑娘的。第一張是這個黑人小姑娘流淚的照片(肖像),因為她的父母在種族大屠殺都被殺害了;第二張是小姑娘和另一個孩子在臨時課堂的不同表情(中景),小姑娘抱著寫字的小木板面無表情的沉默著,而另一個孩子則臉上洋溢著笑容地抱著自己寫上了字母的小木板;第三張是收養了小姑娘的養母安慰傷心的小姑娘的照片(關系)。三張關于小姑娘的組圖,既展現了災難給小孩子帶來的創傷和心理變化,也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幫助的社會美。

三、圖片說明的深度美

雖然說“一圖勝千言”,但沒有說明的圖片會變得一文不值。圖片說明可以被理解為新聞產品的“試用裝”,因為對于一篇報道老說,讀者往往會先看引人注目的新聞圖片和圖片的文字說明,如果忽視了新聞圖片說明的重要性,可能會直接影響觀者對于其他更多新聞文字內容的閱讀。

雖然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的配圖說明一般是由3+5句話構成,甚至有些1~2句話就完成了對于圖片所反映內容和透露出更多的信息,但是圖片說明所提供的更多信息消除了觀者對圖片解碼時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讓受眾了解更多圖片背后的故事。例如,2000年高中槍殺案組圖中穿著畢業服開心笑著的女生的照片,如果沒有圖片說明,受眾可能根本不知道為什么在眾多驚恐悲傷的圖片中會有一張這樣歡樂的圖片,但是通過圖片說明,受眾才了解到在這歡樂背后,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照片中陽光燦爛的花季少女已經在這場校園槍殺案中喪生。再如,1998年盧旺達和的戰爭中難民,有一張照片記錄了一個半露胸脯傷疤的女性。圖片中女性的傷疤創口很小,配合著她黑色的肌膚,幾乎是不為人察覺的。如果單看圖片并不能給人產生多大的震撼,但是配合圖片底下的說明,就會了解到“這位40歲的女性在三年前被圖西人(盧旺達與布隆迪境內的少數民族)強奸并捅傷,圖片中的傷疤就是三年前的印證。除了對她的傷害外,圖西人還綁架殺害了她的丈夫,并放火燒了他們的屋子和屋里的6個孩子,其中5個孩子都被燒死了,當時正在懷孕的她也流產了。后來她逃到了坦桑尼亞,并從1996年6月住在Kenebwa難民帳篷里”。圖片說明讓觀者從一段簡潔的文字了解到更多信息,就像從小小的傷口發現了人物內心的巨大傷痛。

四、結語

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作品的魅力在于對正在發生的災難或災難發生后的人的反應和環境變化進行瞬間性紀實捕捉,雖然災難性的突發事件是社會生活的負面展現,但其發人深思和督促人改變現狀的功能,間接表達了人們對于善美的追求,展現了人性的光輝。通過多角度對于人的活動的記錄,在呈現出一個個鮮活形象的同時,又為還原突發事件本身做了豐富美的展示。盡管攝影作品主打的是視覺沖擊,但是作為新聞,仍離不開圖片說明的進一步的解說。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美的展現,使災難性攝影作品在展現真實的同時注重藝術美感,讓觀者通過圖片了解社會真實的同時感受新聞作品美的意境,并產生對人類社會的關懷和思考。

[1]肯尼斯·科布勒.美國新聞攝影教程(第6版)[M].任悅,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45-151.

[2]季水河.新聞美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36-37.

[3]李志飛.透視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中的苦難主題[J].新聞傳播,2010(11):52-53.

J419.1

A

1674-8883(2016)16-0069-02

梁又子(1991—),女,陜西西安人,湘潭大學2014級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播學。

猜你喜歡
攝影獎圖片說明普利策
更正
勘誤聲明
封面圖片說明
這些動物很好笑
新媒體傳播背景下圖片說明的創新趨勢
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報道——基于百年普利策的新聞思考
淺析普利策新聞思想
皇冠上的明珠:揭秘普利策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務獎
第五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正式啟動
攝影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