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市場秩序的“守護神”

2016-03-01 12:06張茅
人民論壇 2016年4期
關鍵詞:守護神新機制市場監管

張茅

【摘要】市場監管是政府的重要職能,也是“十三五”時期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工商作為市場監管的主力軍,要深刻認識市場監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刻認識市場監管在改革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做好市場秩序的“守護神”。

【關鍵詞】市場監管 新理念 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啟始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市場監管工作,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從長遠戰略目標任務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充分發揮工商作為市場監管的主力軍作用,努力實現“十三五”市場監管工作的良好開局。

加強市場監管,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市場監管是政府的重要職能,也是“十三五”時期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v觀世界發達的國家,都高度重視市場監管和營商環境建設,并把它作為維護市場競爭、促進經濟增長、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重視和加強市場監管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一是加強市場監管是實現2020年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時期。而市場秩序不規范,市場機制不健全,公開、統一、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還沒有形成,這不僅影響著資源的優化配置,制約著經濟轉型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也成為制約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實現的關鍵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明確指出,經過20多年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市場秩序不規范,以不正當手段謀取經濟利益的現象廣泛存在;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滯后,要素閑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并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大量存在;市場競爭不充分,阻礙優勝劣汰和結構調整,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難以形成的。

二是加強市場監管是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關鍵原因在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還沒有理順,政府直接配置資源過多,政府對市場的行政干預過多,抑制了市場機制的有效發揮。解決這些問題,要按照市場化改革方向,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經濟調控方式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李克強總理在《簡政放權 放管結合 優化服務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講話中指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是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重要保障。要創新和加強政府管理,使市場和社會活而有序。當務之急,是加強市場監管,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特別要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機制和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

三是加強市場監管是適應商事制度改革新形勢和科技變革新趨勢的迫切需要。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推進,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同時,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催生了技術、資源和市場的跨時空、跨領域融合,電子商務、線上線下互動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顛覆了許多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消費模式,這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隨著各地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綜合執法,許多地方的工商、質檢、食藥監“三合一”,有的是“四合一”,成立了市場監管局。在這種體制調整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全國監管執法的統一性,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對市場監管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商作為市場監管的主力軍,要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局出發,深刻認識市場監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刻認識市場監管在改革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做好市場秩序的“守護神”。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樹立科學的市場監管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是 “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們要深入學習這一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深刻認識這一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到市場監管的各項工作之中,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樹立科學的市場監管理念,指導市場監管實踐。

一是要激發市場活力。市場經濟的內在活力,是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是我國經濟走向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市場的活力,來源于市場主體的大量涌現,來源于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只有微觀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和創造力,整體經濟才能有活力和競爭力。

過去,我國市場經濟活力不足、創新乏力,重要原因在于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對微觀市場主體的行政干預過多,百姓投資創業的市場準入門檻高、環節多、效率低,制約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商事制度改革就是從百姓經商興業這第一道門改起,還權于企業,還權于市場,激發億萬群眾的創造力和市場經濟的內在活力,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但目前大量行政審批、各種繁瑣的行政管制,仍是制約市場活力的重要障礙。

改革就是要解放生產力,釋放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激發微觀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要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為著力點,深入探索“證照分離”,提高市場準入便利化,推動審批制度改革,促進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活躍發展。

二是要鼓勵市場創新。創新是市場經濟的活力所在,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中央《建議》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第一項就是創新發展,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過創新,才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才能適應全球激烈競爭的挑戰。

目前,我國開始進入創業創新的繁榮時期。人力資本進入收獲期,低成本的勞動力優勢在減弱,人才紅利在增強,大學生創業、海歸人才創業、企業精英創業、農民工創業,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科技創新進入爆發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特別是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為釋放人的創造力提供了極大空間;改革紅利進入釋放期,這兩年,商事制度改革,促進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顯示出改革創新的積極成效和巨大潛力。2015年日新登記企業1.22萬戶,大大超過改革前的6900戶,初創企業活躍度達到70%。

創新會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也要求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我們要順應創新發展的大趨勢,強化創新意識,繼續改革工商管理,適應新科技、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服務企業經營模式和組織方式的創新。營造激勵創新的市場競爭環境,破除制約創新的各種體制障礙,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動力。

三是要規范市場秩序。完善的市場經濟是有活力、有秩序的。沒有活力,市場經濟就失去了生機和魅力;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失去了安全和保障。企業要健康發展,需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否則,就不能優勝劣汰,而是劣幣驅逐良幣。做到放而不亂、活而有序,必須做到放管結合,在創新中發展,在規范中完善。

要認識到,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競爭環境,不是限制經濟發展,而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重要保障?!笆濉睍r期,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目標,面臨著化解過剩產能、淘汰僵尸企業、培育新產業新動能等一系列任務,再按傳統的行政主導方式難以奏效,迫切需要凈化市場環境,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

今后,要強化競爭政策的重要作用,把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市場環境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要打擊假冒偽劣,為優勢企業發展騰出空間。要形成僵尸企業退出機制,促進企業優勝劣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要改革扭曲市場競爭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消除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充分發揮我國的市場潛力和統一大市場的優勢。

四是要維護消費者權益。強化消費維權,保護好消費者權益,就是保護千家萬戶百姓的利益,這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共享發展的本質要求。從國際經驗看,保護消費者權益,形成良好的消費環境,是許多市場經濟國家市場監管的重要方向和最終目的,也是提升產業素質和產品競爭力的內在動力。

當前,我國消費環境的改善與百姓消費能力的提高還不匹配,消費環境不理想已經成為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障礙。長期形成的重視投資者、生產者利益,而忽視消費者權益;重視提高消費能力,而忽視擴大消費意愿;重視消費硬件設施,而忽視消費軟環境建設等問題仍較突出。特別是國內旅客出國購物的熱潮,進一步凸顯國內消費環境的不足。

“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從中等收入體向發達經濟體邁進,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日益突出。要改變傳統觀念,樹立消費者優先、消費者至上的理念。要順應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模式變化的新趨勢,把改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作為重要著力點,通過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通過擴大新消費,帶動新投資,培育新產業,形成新動力,促進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五是要提高監管效率。隨著商事制度改革,市場主體大量產生,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促進了技術、資源和市場的跨時空跨領域融合,顛覆了許多傳統的產業模式和消費模式,對市場監管提出許多新要求和新挑戰。再延用傳統的人盯人、普遍撒網的監管方式,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

從國際上看,減輕企業負擔,減少社會成本,提高監管效能,成為國際監管改革的普遍趨勢。自從世界銀行公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以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進行了一系列監管改革,以不斷改善營商便利度。世界銀行《2016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189個經濟體中進行了231項商業改革。近年,英國落實“良好監管原則”、“挑戰文牘主義”,都值得研究借鑒。

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必須提高市場監管效率。要把推動工商市場監管的改革與創新作為重要任務,不斷探索市場監管新機制、新方法。要強化企業信用監管,讓信用創造財富。要利用大數據資源,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監管。強化社會共治,發揮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功能,發揮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的協同效應,發揮地方監管的重要作用。

六是要順應全球化趨勢。我國經濟要開放發展,市場監管同樣要有全球視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一國的監管理念、監管模式,是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這兩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全球經濟的緊密聯系,國際間的市場規則、市場監管交流合作明顯增多,這是世界經濟交流協作的重要保障。同時,即使是國內市場規則,同樣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去年,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提出的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標題是《在競爭及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中持續增長》,既顯示出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較快增長,又顯示出對競爭環境和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最近,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比如市場準入、監管的一致性、規范電子商務、提高透明度等,很多都是市場監管問題。

今后,要按照提高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的要求,不斷提升市場監管的國際化水平。要從長遠戰略需求出發,繼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要用國際視野,審視市場監管規則的制定和市場監管執法效應。要加強前瞻性探索,注重探索和推廣自貿區商事制度改革實踐經驗。要強化商標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和公平競爭,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深化改革,狠抓落實,全面做好2016年的各項工作

2016年,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供給側改革和供給需求兩端發力,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強化消費維權,充分發揮競爭政策的作用,加大市場監管執法力度,為經濟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經濟的內在活力,促進企業優勝劣汰和產業轉型升級,釋放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做出應有貢獻。

第一,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促進市場主體繁榮發展。要圍繞降低門檻、提高效率、完善服務,強化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把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成果作為重要任務,在繼續加強一線窗口服務能力、做好“雙告知”的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工商登記信息的即時傳輸,完善注冊登記的信息要求,推動相關配套改革和有關法規修訂。進一步深化落實“先照后證”改革,繼續推進工商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積極推進廣東、天津、福建、上海自貿區改革探索,支持上海市依托自貿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繼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第二,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針對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場主體大量涌現、監管難度廣度深度隨之增加的新情況,積極探索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以企業信用監管為核心,強化企業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繼續做好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工作,完善年報工作機制,保持較高的年報率。進一步推進“雙隨機”抽查工作機制,2016年,在全國開展對市場主體年報的隨機抽查不低于3%。強化信用監管,加快推進經營異常名錄庫、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庫建設,建立跨部門信息交換機制,進一步強化聯合懲戒。加強“全國一張網”建設和大數據監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著力解決好信息歸集不到位、信息交流共享不夠,聯合懲戒范圍還較小等問題,確保2016年底前基本建成使用。

第三,加大消費維權力度,為釋放消費潛力創造良好條件。新常態下,優化消費環境,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要結合消費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完善工作機制,繼續加大消費維權工作力度。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檢查部署的任務,繼續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配套法規規章。加大流通領域消費維權力度,開展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查,依法懲處違法經營者。加強消費維權網絡體系建設,大力推進12315“五進”和“一會兩站”工作,促進城鄉消費維權公共服務均等化。開展消費維權宣傳教育,有序引導消費升級,努力營造有利于促進發展的消費環境。

第四,加大競爭政策實施力度,強化市場監管執法。注重發揮競爭政策的基礎性作用,把競爭執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執法,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充分發揮競爭政策的作用,探索建立競爭政策框架,逐步建立競爭政策實施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堅持依法管網、以網管網、信用管網、協同管網,推動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互聯網管理格局。綜合運用廣告監測、廣告信用評價、案件督辦等手段,加強廣告監管。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深入推進商標審查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商標注冊、審查和評審便利化,加強商標監管執法,切實保護商標專用權。加強商品交易市場及合同行政監管,加強成品油、旅游市場等重點商品與服務監管,加強誠信市場、紅盾護農、動產抵押登記等工作,確保市場秩序穩定有序。

第五,強化系統建設,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加強法治建設,進一步強化立法立規和執法監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理論武裝,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從嚴治黨,加強紀律建設,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和生活紀律,確保隊伍清正、干部廉潔。加強基層建設,著力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加強戰略性研究,不斷提高決策能力和工作水平。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好“十三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給廣大市場主體一個清晰的信號和穩定的預期,為做好市場監管工作提供一個明確的框架。

【參考文獻】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人民日報》,2015年11月4日。

責編/高驪 美編/宋揚

猜你喜歡
守護神新機制市場監管
直播帶貨問題分析及建議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貧 構建“遇困即扶”新機制
測2019年你的守護神獸是什么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重拳打擊“傍名牌”
全國首個市場監管互聯網執法辦案平臺在杭州上線
莫斯科守護神
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理念轉變與機制創新
守護神的真面目
纏訪者入縣志
小石獅——黃土高原農家的“守護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