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定位教學目標,展現魅力品德課堂

2016-03-02 05:09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胡育紅
新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品德教學內容教材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胡育紅

?

多元定位教學目標,展現魅力品德課堂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胡育紅

【摘要】小學品德課程內容豐富,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也就必定是多元的、復雜的。我們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貼近學生生活,避免“高遠大”;要將“情感目標”與“知識目標”有機結合;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更要挖掘目標的真正內涵。

【關鍵詞】品德教學多元目標價值挖掘

小學品德課程在學習內容上是品德、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等的有機融合;課程目標上體現為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的綜合;而在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上,可能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涉及的社會領域也不是單一的。與教學內容相對應,課程所要達成的教育目標也必定是多元的、復雜的。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新教材,準確把握課程教學目標,并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達成有效目標。

一、野大冶目標+野小冶目標

品德課程的目標設置得很全面,即使在一個小小案例中,也包含了多元目標,有大目標,也有小目標。所謂“大”目標,就是關注社會、國家及世界動態等,如環保、愛國、和平等內容;所謂“小”目標,就是關注學生自身的問題,如生命安全、身體健康、解決煩惱、學會生活等內容。如《琪琪的玩具》這一案例中就包含了多元目標。琪琪有兩個珍貴的玩具,他很喜歡。學校開展義賣活動,媽媽勸他拿出來義賣,琪琪很不舍,經過勸說才答應。義賣結束后,琪琪發現買玩具的同學并不珍惜,便去質問。對方理直氣壯地說:“現在東西是我的,我愛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辩麋骱芪?,媽媽也不理解。

很多老師抓住“珍惜物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愛惜地球資源”三方面展開教學,課堂內容雖豐富,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琪琪,聽完這樣一節品德課后能釋懷嗎?你的傷心、不解能找到答案嗎?我想不能。因為以上三個目標要求大家學會珍惜、學會尊重、學會環保,是針對“破壞玩具”這一類人設定的,卻忽略了琪琪的情感需要。其中很多與孩子生活直接有關的內容被忽視了。比如,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義賣”活動?如何幫助琪琪這類孩子走出傷心的境地?媽媽的做法是否充分尊重了琪琪?如果琪琪在義賣前能作些準備,像在玩具中放上小紙條進行善意提醒,是否能避免這些不愉快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才是孩子真實的生活。我們完全可以抓住這些“小”目標進行探討,教會孩子如何選擇,做出決定,如何包容他人,或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并引起他人的共鳴等。

很多品德課堂,我們往往將目標定位得太高太大太遠,學生望而生畏。目標貼近學生的生活,避免空談理想,設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操作,才能避免品德課堂出現“假大空”的現象。

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

品德教育教學中若沒有情感目標,那么教育是蒼白無力的。學生品德的培養不是簡單的說教,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正確適時引導,讓學生自己體驗感悟生活,從而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

從目標層面看,品德課程教學不局限于一個領域,而是涉及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學生通過主體參與的學習活動,將各個學習領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達到認知、情感、行為和能力的統一發展。因此,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必須注重人文性、知識性和實踐性的高度統一。如《擦亮眼睛》一課旨在加強對小學生進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及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學時,如果單單圍繞“迷信的危害、痛恨迷信、打擊迷信”來講,就只是關注人文目標,顯得比較單一。如果在課堂中利用科學知識來解釋所發生的“怪異現象”,就能讓學生明白事理,激起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除了關注書本中所提供的三個板塊,教學時還可以尋找其他相關案例,讓學生用科學的知識去解釋,老師還可以適當補充,從而讓學生領略到科學的力量,引導學生嘗試用科學知識去解釋生活中遇到的特殊現象,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不迷信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要達成“情感目標”和“知識目標”,需要學生有一股強烈的探究精神去支撐,所以本課教學中我們還應培養學生具有一種探究精神和能力,這樣才把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品德教育和社會文化教育二者不可偏廢。

三、目標達成+價值挖掘

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教學目標主要憑借教學內容達成,所以教學活動始終要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展開。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是否將課文中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按順序講一遍就可以了呢?肯定不是。

一位教師上蘇教版二年級《走進聰明屋》一課,根據教材提供的內容,設計了三個板塊:走進想象屋——將圖片想象成某種物體;走進巧手屋——出示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的圖片,小組進行拼圖,看哪組拼得好;走進創造屋——請學生對于生活中不夠完美的物品進行設計,如未來的房子、雨傘等。

老師設計的三個環節,只是為了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并沒有真正明白這三個素材的作用。其實素材是用來“用”的,素材本身并非目的所在。不管學生走進哪個“屋子”,僅僅評定他為一個“聰明的人”、“有想象力的人”、“有創造力的人”并不是目的,我們要讓學生不管走進哪個“屋子”能有所感悟:“哦!原來我在生活中要善于發現!”“原來我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薄霸瓉砦以谏钪幸獎邮謩撛??!边@才是三個素材真正的價值所在。品德教材所呈現的內容只是一個“范例”,是作為課堂活動的一個話題,我們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深層次內涵。

正因如此,當我們明白教材編寫的真正意圖,教學目標的設定才能更準確,教學內容的選擇才能更合理,教學形式的運用才能更有效。在教材使用上,我們并不一定要去忠實地執行它,而是要經過篩選、重組、開發,把“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這也就要求我們在解讀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充分讀透教材編寫意圖,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更要挖掘教材的價值。

《品德與社會》教材提供了很多實踐活動的范例,教師應該有選擇地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學情,發揮智慧,合理設定教學目標,實現教材的重組、開發、創造,更好地提升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品德教學內容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品德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