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學生素質學分認證研究與實踐

2016-03-02 14:56王明珠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新課程(下) 2016年6期
關鍵詞:學分制團支部第二課堂

王明珠 倪 涵(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學生素質學分認證研究與實踐

王明珠倪涵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為了適應人才培養需求,高校將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作為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將素質拓展學分與專業課程學分結合起來,形成“教育教學一體化、課內課外相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分析高校素質教育學分認證工作的現狀,探索基于手機、電腦終端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其中的實際運用,尋求一種便捷、高效的“新媒體”“大數據”環境下的素質學分認證手段。

素質教育;學分制;主動性;PU平臺

培養自主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社會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目標,素質教育深刻融入高等教育的理念中是大勢所趨,我國已加大對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力度,實行素質教育學分制,也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但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實踐途徑和對發展模式的深入思考還相對缺乏。當前,以互聯網、手機移動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日益成為青年學習生活的重要方式、聚集聯絡的重要空間、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校園新媒體也突出重圍,在校園傳統媒體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在引領青年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新媒體素養成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新媒體環境也為高校素質教育改革提供了新途徑。

一、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和實施措施

1.素質教育實施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開展素質教育,既要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又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素質教育的全過程,又要根據高校的辦學性質、辦學特色,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實施的總體目標可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素質、人文科學素質、創新創業素質、專業職業素質、身體心理素質。

2.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措施

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為首位,樹立素質教育全面化的理念。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建立向素質教育傾斜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隊伍建設,建立高質量、多覆蓋的素質教育網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富有高等教育特點的校園文化氛圍;拓展素質教育平臺,充分發揮社會大舞臺的作用;健全制度,形成合理的素質教育考核與評價體系。

二、素質教育學分認證現狀及存在問題

1.國內外素質教育學分認證現狀

國外高校素質教育地位重要、目標明確、內容豐富、方式靈活。如美國高校,學分制及選修制十分成熟,一般每個學校每學期要安排1000門左右的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包括各類素質教育課程,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已經實行了素質教育學分制。國內高校,目前素質教育工作主要由團委等學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部門負責,武漢科技大學等較多本科院校已經實行素質拓展學分制,高職院校方面,淄博職業學院護理學院實行“社團活動學分制”、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實行“德育學分制”、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實行“大學生文明修身學分制”等,都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學分制某一方面的積極探索。

2.素質教育學分認證存在的問題

(1)素質教育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是共青團的兩大戰略性課題。團委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多年來,基層團支部的建設、第二課堂活動如何宣傳、如何認證等問題,是一直存在的工作難題和重點。如一些高水平的學術報告、主旋律的思想性活動,主動參與的學生寥寥無幾,團委也時常為“組織觀眾”而苦惱。各級團組織也通過貼海報、拉橫幅、發傳單及QQ群、微信、微博去發布消息,但是效果一般。

(2)素質教育學分認證困難

雖然素質教育已是大勢所趨,素質教育學分制也體現出了其實效性,但學生素質學分如何認定,仍是目前各高校工作的一個難點,因為高校類型和辦學實際情況不同、學生生源不同、培養目標不同,互相之間很難原原本本復制,教育部門也無法出臺統一標準,量化考核更難以實現。目前大多高校采用的是“自訂辦法、證書記錄”的模式,素質學分認定程序復雜、工作量大,無法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以筆者所在的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為例,2012年學院下發了《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施方案》,規定了第二課堂學分的考核辦法,學生參加活動需攜帶《素質拓展證書》,參加一次活動蓋一個章,但是很快發現,僅僅依靠團委工作人員、基層團組織書記和學生干部來完成數據審核和數據匯總,工作量巨大,及時率和準確率都比較低。

三、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學生素質學分認證探索

素質教育學分認證的瓶頸,歸根到底,是在服務青年學生中沒有新載體,素質教育宣傳是一套系統,認證是另外一套系統。如何讓更多的學生知道第二課堂活動?如何在“新媒體”“大數據”環境下的素質學分量化認證中體現科學性、便捷性?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之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1.PU平臺的開發

近年來,以互聯網為載體、智能手機和電腦(PC)為終端的各類新媒體發展迅猛,手機報、人人、QQ群、飛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迅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成為大學生的重要交流工具和生活方式。高校共青團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才能引領青年。2013年9月,江蘇團省委依托社會專業力量,啟動建設了“PocketUniversity——江蘇省大學生成長服務平臺”(以下簡稱“PU平臺”),近三年來,分三批在91所高校進行了試點運行。PU平臺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通過PC端和智能手機端均可操作,是一個集信息發布、活動發起、工作展示、溝通交流、考核記錄,并最終完成大學生實踐學分考評發放的團學工作平臺,依托平臺的素質教育活動發起、審核、簽到、完結、考核評價等功能完備,平臺根據每名學生參與活動情況自動結算并記錄參與學生的素質教育學分。

2.PU平臺的主要特點

PU平臺能為廣大學生提供看得見、摸得著、個人可打印的素質成績單。依托PU平臺建立的學分認證系統,在“發起活動—活動開展—活動完結—考核評價”素質教育活動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各級團組織或學生組織、社團組織作為活動發起者,都可以實時監督并進行過程管理。每一名學生通過PU平臺,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已經參加的第二課堂活動情況、獲取獎項情況、獲得各類證書情況,并可在學期末、學年末、畢業前打印出自己的素質成績單。

PU平臺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擁有網絡版和手機客戶端,集活動參與、校園部落、課件分享、娛樂互動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時尚性、便捷性、交互性的特點,因其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可以極大地提升素質學分認證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主動性和覆蓋率,搭建學生社團建設風采展示新平臺,更能夠實現基層團支部、學生組織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成為基層團支部建設的一條有效途徑。

3.PU平臺的使用現狀

目前,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已將學生第二課堂素質教育學分作為考核學生的重要指標,納入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并全部通過PU平臺進行認證,其中蘇州大學要求每位學生完成6個素質拓展學分,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明確了具體時間;南京工業大學專門發文規定本科期間必須修滿第二課堂的3個素質拓展學分方可畢業;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專門成立了第二課堂學分認證領導小組,規定了在校期間必須完成20個第二課堂活動素質拓展學分方可畢業;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確定了第二課堂學分為12分,其中必修6分、選修6分。

4.PU平臺的使用實踐

PU平臺作為一款開放式平臺,其板塊、功能、界面等并非一成不變,各高??筛鶕陨砬闆r拓展定制資源共享、信息交互等功能,這就為高校根據自身學生生源、培養目標等辦學實際情況進行量身訂制提供了可能。近年來,筆者所在的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對其功能開發進行了有效探索。

(1)一個建設目標。實現通過PU平臺完成學生素質學分考評體系的建設,是PU建設的最終目標。使用PU平臺記錄大學生的實踐成長過程,并以此為依據賦予學生以素質學分可以有效解決以往學生素質教育學分認定難的問題。同時,完善“積分商城”“校內通知”“問卷”“課件”等特色項目,細化成職來職往、失物招領、講座來啦、安全講堂等學生關注度較高的版塊,融學習、運動、休閑、娛樂于一體,線上線下緊密結合,貼近學生實際需求,引領學?!芭笥讶Α?。

(2)兩項考核評優。修訂《二級院系團總支考核細則》和關于推進PU平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相關補充規定,使PU建設與相關考核評優實現掛鉤。團委通過PU平臺直接掌握各團總支以及基層團支部的基本建設情況,對各基層團支部發起的活動,經初審和終審及時影響和干預活動的策劃和開展,從而提高基層團支部舉辦活動的水平,同時通過在PU平臺上的相關表現情況,作為團學系統評優的重要依據,一項是五四紅旗團總支、支部、優秀團員和團干等“五四評優”,一項是星級社團、十佳女大學生、校園之星等各類先進評選。通過這兩項考核評優,調動二級院系、社團等學生組織和學生開展素質拓展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三種校園部落。即院系學生會、社團、團支部。根據相應學生組織的性質和層次,分別開展相應的素質教育活動,在PU平臺建設上的著重點也略有不同。校級學生組織作為校團委承擔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助手,在PU平臺上以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為主,吸引廣大學生的參與。社團作為具備某種共同興趣的成員聚集體,既有向更廣闊范圍宣傳各社團工作的需要,也有社團成員聚集交流的需要。團支部作為高校共青團最基層的團組織,具備直接組織、引導和服務廣大團員青年的重任,對團支部在PU平臺上的活動發起、主題選擇、活動完結等工作加以規范。三種校園部落的建設,極大地拓展了PU平臺在廣大學生中的覆蓋面。

(4)四級管理層面。學院PU平臺采用院團委、二級院系團總支、部落、學生四級管理層面。團委負責全院團學工作的PU平臺整體的管理工作,并對團總支、部落和學生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團總支負責各自院系的相應團學活動以及院系下轄部落的管理和監督,同時負責指導本院系學生PU平臺的使用。各部落則負責自身的管理。學生則根據賦予權限的不同,有參與活動的權限,部分具備發起活動的權限。團委利用PU平臺及時了解基層團支部的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并通過PU的校內通知功能,及時將校團委的各項工作安排直接點對點地告之每個團支部。通過加強對基層團支部的垂直管理和促進二級院系團總支以及團支部之間橫向聯合的運作,形成縱向直通性交流,橫向扁平化互動的組織體系,實現把工作覆蓋到每一個學生的工作目標。

(5)具體推進措施。一是著眼于第二課堂活動項目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創新創業、就業見習、社團管理等重要品牌與PU平臺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科學合理的素質教育活動和項目體系。二是突出素質學分認證這一重點,通過召開推進會、培訓會、交流會,推動素質學分認證工作,并努力提升學分認證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三是集成省內大學教育資源,通過信息交互、資源共享,完善PU平臺在素質教育體系建設方面的功能,科學設計平臺欄目和頁面,全面服務大學生第二課堂和日常生活,切實增強PU平臺的客戶黏性。四是依托PU平臺的實名制優勢和全院學生的實時活動數據,發揮“學生活動數據分析中心”功能,按需形成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分析報告,為學院人才培養提供分析報告和決策依據。

運用新媒體做好高校學生工作是服務和滿足大學生群體多樣化需求的便捷通道,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學生素質學分認證體系,作為專門針對高校團學工作開發的信息交互平臺,把握了新一代青年學生喜歡的溝通、交流、聯絡和聚集方式的新特點,一方面,作為高校素質教育活動信息的發布平臺、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網絡平臺、第二成績單科學化考量的認證平臺,能為廣大學生提供“看得見、摸得著、個人可打印”的素質教育成績單,豐富和完善了素質教育實踐體系,可以滿足團學工作的具體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集合新媒體的各項功能,實現相互綁定和有效集合,最大限度地覆蓋全體學生,成為繼微博、微信平臺之后,學生組織活動新陣地和學校特色服務的新陣地。通過將基層團支部和社團、學生會等學生組織建設與平臺部落相結合,打造成為交流、展示工作的新陣地,各級團組織、學生組織通過發起的活動,展示其工作內容與思想動態,促進良性競爭,在網絡時代逐步構建快速、有效組織動員大學生的渠道,將日益成為大學生新的聚集地。

[1]皇甫賢昌.新媒體視角下高校素質教育創新研究[J].新聞戰線,2015(14):28.

[2]張良福,張良祥,張良軍.美國高等教育中的選修制和學分制漫談[J].通化師院學報,1997(1):79.

·編輯李建軍

猜你喜歡
學分制團支部第二課堂
高?!叭斯ぶ悄堋钡诙n堂建設探討
第二課堂
學分制模式下的學生到課率
“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團總支)”名單(共四百三十一個)
高職教育學分制實施策略研究
晉江“四點鐘學?!?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學分制下的校院教學運行管理思考與實踐
研究生專業課學分制教學改革探討
創建“雷鋒團支部”立足崗位學雷鋒
西子湖畔的“第二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