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城與蘇浙滬的歷史淵源

2016-03-05 06:28陸再奇
志苑 2016年6期
關鍵詞:宣城

●陸再奇/文

宣城與蘇浙滬的歷史淵源

●陸再奇/文

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宣城打造成皖蘇浙省際交匯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決策,既反映了宣城現實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宣城與蘇浙滬淵源關系延續,順應了時代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宣城作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員,自古以來與長江三角洲中的蘇浙滬地相連、人同祖、文化同源、習俗相襲、商緣相承、經濟互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緣、人緣、文緣、習緣、商緣不可分割,農耕文明時期尤為突出,近代以來雖受行政區劃變更及現代文明沖擊和影響,有所淡化,但是彼此間內在緊密相連的基因無法更改。

從地緣來看,宣城地處自然地理概念蘇浙滬西部腰線上。歷史上,宣城與蘇浙滬諸多區域曾同屬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一級或二級行政區?!坝韯e九州”時,宣城與蘇浙滬同屬古揚州。戰國后期,同屬楚國江東郡。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同屬會稽郡,分會稽郡東部置鄣郡,“自句容以西屬鄣郡,宣城即在此列”。西漢元封二年(109),武帝劉徹在今宣城市區設丹陽郡,管轄包括今江蘇南京在內的蘇南、浙北及皖南毗鄰區域5.7萬多平方千米的疆域,與位于蘇浙滬其他地境的吳郡、會稽郡等同屬揚州刺史部。西晉太康二年(281),武帝司馬炎將丹陽郡遷至今江蘇南京,分其南部置宣城郡,宣城郡與位于蘇浙滬境內的丹陽郡(治所南京)、吳興郡(治所杭州)等同屬地方一級行政區——揚州。唐貞觀元年(627),皇帝李世民依山川走勢分天下為10道,宣城與位于蘇浙滬地境的潤州、蘇州、常州和杭州、湖州、越州等同屬江南道。宋至道三年(997),皇帝趙光義分全國為十五路,宣城與蘇浙滬地境同屬江南路。元統一中國后,“立中書省,行中書省十有一”,宣城與蘇浙滬隸屬治所位于今浙江杭州的江浙行中書省。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以今南京為京師,將寧國府 (治宣城)、廣德州(治廣德)和應天府(治今南京)、松江府(今上海)、蘇州府劃為直隸區(后稱南直隸、南京)。清順治二年(1645),愛新覺羅﹒福臨改明朝的南京為江南省,省府江寧(今江蘇南京)。宣城與江蘇、上海同屬江南省??滴跞辏?664),江南省設江南按察使和江北按察使,寧國府、廣德州與江寧府、蘇州府、松江府等九府一州統屬江南按察使管轄??滴趿辏?667),江南省分設江蘇省和安徽省,安徽布政使寄駐江寧達94年,直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移駐安慶(懷寧)。太平天國時期,寧國府又由浙江行省代管。

從人緣來講,宣城與蘇浙滬先民同祖同宗,最原始的土著居民同為越人;秦統一中國后至三國時期,兩地的祖先越人逐漸被同化為南方漢人;西晉 “永嘉之亂”后,南方漢人又多被中原漢人同化。與此同時,宣城與蘇浙滬內部間因經商、游學、官員交流、名流交往等進一步融合。宋元佑二年(1087),蘇州知州林希改任宣州知州。由感而發“虎丘換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數舍間。天下難如兩州好,君恩乞與一身閑”。唐宋及其之前,宣城境內社會穩定、經濟文化繁榮,蘇浙滬人多遷居宣城,如宣城境內的梅氏、施氏、沈氏、貢氏、唐氏、胡氏等20多家世家大族的始祖均由蘇浙滬遷居。明清時期,蘇浙滬商品經濟迅猛發展,經濟、文化超越宣城,宣城境內眾多名門望族又遷居江蘇無錫、蘇州、南通,浙江杭州、嘉興、湖州和上海松江等地,如梅文鼎之孫梅瑴成(1681—1764)、嘉慶時期著名的漢學大師江藩(1761—1830)、現代著名畫家吳作人祖父吳長吉(1832—1884)等分別遷居南京、揚州、蘇州,“俱多年絕跡不歸”。

從文緣來看,宣城與蘇浙滬文化淵緣源于石器時代??脊虐l現,宣城境內的新石器文化屬于環太湖地區良渚文化的重要組成。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載體和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從宣城與蘇浙滬方言演變歷程來看,大體上經歷了古越語、吳語和吳語+江淮官話三個階段。上古時期,宣城與蘇浙滬的語言同為古越語。商末周文王祖父的兩個兒子泰伯、仲雍率部南遷,周人語言和古越語結合,構成了吳語最初的基礎,即古吳語。戰國時期,吳國、越國相繼北過長江,爭霸中原,宣城與蘇浙滬居民在與中原漢人交往、融合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一種的新語言,因為當時吳國多使用這種語言,人們稱其吳語。朝代更替,移民遷徙,吳語方言逐漸分化三大區域,即以蘇州為中心的蘇南吳語區,以紹興為中心的浙江吳語區,以宣城為中心涵蓋皖南、江蘇西南部及浙江西北的宣州吳語區。又西晉“永嘉之亂”后,聚居在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和古宣城境內的上百萬中原士族和百姓在與原著居民交往中又形成有別于吳語的江淮官話。江淮官話主要分布在今江蘇寧鎮地區和宣城境內靠近江蘇南京一帶。新中國成立后,普通話的推廣普及,比較純正的方言基本不存在。但是,先秦時期,在宣城與蘇浙滬地境形成的吳越文化和楚文化,在兩地居民“文化心理結構”中根深蒂固。晚唐詩人杜牧曾在宣城與蘇浙兩地為官,其《題宣州開元寺》詩曰:“南朝謝朓城,東吳最深處?!北闶亲詈美C。近代史學大家梁啟超在其《近代學風之地理分布》曰:浙江與江南——江蘇、安徽同為近代文化中心點。

從習緣來講,宣城與蘇浙滬自古以來深受吳越和楚文化的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人生禮儀、歲時節令等民俗風情同出一源?!端鍟吩唬骸敖现?,火耕水槈,魚稻富饒,不憂饑餒,信鬼神,喜淫祀?!鼻宕╅c章《嚴奕肯令建平》詩曰:“入境野田多秫稻,近吳風俗半蠶桑?!睔v史上相傳的廣德祠山大帝張渤治水,其活動范圍主要在今皖南、蘇南和浙北一帶。清代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載,蘇南、皖南和浙北一帶每個市縣的城鄉,均有祭祀張渤的祠山廟,并且公認宣城廣德境內的橫山祠山殿為“天下第一祖廟”。相傳,元末農民起義軍朱元璋在廣德曾遭遇元軍追殺,躲在祠山殿逃過劫難,其后在攻占元廷寧國府、廣德州前,又到祠山殿禱告,每求必應,先后順利占領寧國府城和廣德州城。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時名應天府)登基稱帝后,傳旨從南京至廣德興建360座祠山廟,每日由一廟會領旨赴廣德祭祀祠山大帝。近現代以來,受外來文化侵襲和人員頗繁流動的影響,宣城與蘇浙滬的風俗民情更加豐富多彩,多數風俗與全國各地趨向同一化。但是,由于宣城與蘇浙滬民間至今在生產、生活、人生信仰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獨特的民間風俗或別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有的習緣還依稀可見,有的雖然消失了,但是宣城與蘇浙滬歷史上不同時期出版的地方志書、典籍、史書以及名人詩句等均有明確記載。

從商緣來講,戰國時期,宣城是皖蘇浙滬長江以南地境為數極少的商貿重鎮,也是吳、越兩國北進中原的重要基地。漢代,宣城境內因盛產“丹陽銅”成為皖蘇浙滬的工商業中心。東晉、孫吳及宋齊梁陳六朝建都南京,宣城為京畿之地和經濟、物資的大后方,成為僅次南京的江南重鎮?!端鍟さ乩碇尽份d:“宣城、毗鄰(常州)、吳郡(蘇州)、會稽(紹興)、余杭(杭州)、東陽,其俗也同。然數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湊?!碧拼?,宣城始終是今皖蘇浙滬地境中心城市,前期為潤州(鎮江)、宣州和越州(紹興),后期為蘇州、越州和宣州。北宋時,宣城“凡生齒輿賦之數,寔夥他郡,為州之望,亞于江寧府”。南宋建都杭州,京畿之地的宣城升格為寧國府,商業貿易甚為活躍,出現了一批經營礦產、茶葉、絲織品和文房四寶的大商人。明清時期,寧國府商幫(又名宣州商幫)與徽州商幫合稱為徽寧商幫,主要活動在今蘇浙滬一帶。明清時期,全國各地商人在江蘇南京共建會館40處,其中今宣城境內的商人建有6處,占總數的七分之一多。乾隆十九年(1754),寧國府茶商陳炳臨首提與徽州商人在上海制造局路捐資共建 “徽寧思恭堂”,后又名 “上?;諏幫l會館”。近200年后的1946年仍活躍于上海商界,1951年還出版了第七十一期 《徽寧思恭堂征信錄》。據《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輯》和《上海碑刻資料選輯》記載,今宣城市境內的商人在蘇浙滬的南京、蘇州、揚州、鎮江、杭州、湖州等地建有商業會館25處,其中,康熙五十九年(1711)旌德鹽商梅盛德在揚州購建的 “旌德會館”,300多年后的 20世紀50年代仍能正常運營。據不完全統計,載至民國7年(1918),今宣城市境內的商人在江蘇省境內經商的商埠有210多家,在浙江省境內有370多家,在上海地區有410多家。宣城歷史上商人在蘇浙滬經營的店鋪、商號以及住宅,很多保存至今,有的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資源。如,浙江杭州的胡雪巖故居、胡慶余堂,汪惕予興建的“汪莊”別墅等,每年不僅給當地巨大的旅游收入,而且還帶動了當地服務業的發展。

宣城與蘇浙滬,有史以來就有強烈的認同感,在江南地區早期工業化進程中,宣城與蘇浙滬同步,為蘇浙滬經濟轉型步入近代工業了做出了巨大貢獻。清光緒二十年(1894),宣城涇縣黃田人朱鴻度在上海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家民紡企業——上海裕源紗廠 (即后來的上海第四棉紡織廠),首開上海紡織業民企先例。朱鴻度去世后,裕源紗廠在其三子朱幼鴻的經營下,進一步發展壯大。民國初年,朱家的工業企業總資產有五六千萬兩白銀,成為中國近代頗有實力有影響的民族資本家。今上??刀?59號上海靜安區政協辦公大樓,原為朱幼鴻之子朱斗文公館,俗稱朱樓。20世紀前三十年的上海 “叉袋角朱家”,上了年歲的上海人無人不知。民國17年(1928),江蘇利泰紗廠總經理、宣城涇縣人朱靜安籌資5萬銀元成立了耀婁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用新安裝的100千瓦三相交流發電,轟動上海灘,當時的《申報》和《新聞日報》均發布公告和消息。在江蘇南通經營土布的張靜甫,雖然從事傳統商業經營,卻大力支持祖籍江蘇常熟、狀元出身的張謇開辦的大生紗廠和輪船交通事業,在張謇創辦的面粉廠中擁有2/3以上股權,輪船公司中占有1/3左右的股權,另在其紗廠、鐵廠、綢廠中均有一定的股份,在其大生紗廠資金周轉困難時,冒著極大的風險助其度過難關。在上海川沙縣,當地民間諺語“先有胡萬和,后有川沙縣”,指的是清乾隆年間,胡適的祖先就到浦東川沙開辦 “胡萬和”茶葉店。到他祖父時,“胡萬和”生意興隆。川沙原來只是海濱小鹽村,由于“胡萬和”商號帶動了川沙的繁榮昌盛,清嘉慶十五年(1810),川沙由原來的一個小鹽村成為縣治。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的宏觀戰略布局,宣城成為蘇浙滬的戰略大后方。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市在皖南建有80家“小三線”企事業單位,其中在今宣城市境內就有59家。江蘇省建在皖南的5家“小三線”全部在今宣城市境內。據不完全統計,此間約有20萬上海人、江蘇人先后在宣城境內的“小三線”單位工作、生活過?!靶∪€”移交給宣城后,他們中的有些人至今仍留在宣城。20世紀60年代,為解決浙江省煤炭短缺問題,1958年興建的浙江省當時最大的工業企業——長廣煤礦,其主體的57%在今宣城市廣德縣境內。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浙滬在今宣城市境內設立上海白茅嶺和軍天湖農場、江蘇社渚農場等5塊飛地,至今仍然存續。計劃經濟時期,宣城為保障蘇浙滬城市居民特別是上海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其提供了大批糧、油、茶、棉等農副產品,為其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工業原材料。改革開放以來,宣城與蘇浙滬之間的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交往日益頻繁。六七十萬宣城勞動力常年活躍在蘇浙滬的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的一線,為蘇浙滬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蘇浙滬的一大批創業能人、星期六工程師紛紛來到宣城,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助推了宣城工業經濟的發展。蘇浙滬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積極參與宣城企業資產重組、舊城改造、農產品加工、旅游開發等諸多領域,為宣城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20世紀80年代初,宣城地區設立伊始,主動與蘇浙滬開展經濟協作。2001年,撤地設市后,宣城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 “宣城經濟融入蘇浙滬經濟圈”的發展戰略,積極實施東向融入。2008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 《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宣城由長三角的邊緣進入長三角擴容的前沿,成為泛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1月,國務院批準的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正式實施后,宣城成為承接沿海地區特別是蘇浙滬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2016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審議通過的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包括宣城市在內的安徽省八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員。

猜你喜歡
宣城
司爾特宣城公司舉行消防演練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詩
宣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化工發展方向淺談
安徽省宣城地區南漪湖濕地植物調查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詩
《宣城小鎮》
哭邦來同學
宣城以外看宣城
宣城號角
宣城市發展生態農業的經驗做法及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