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斷裂”抑或阿爾都塞主義的“認識論斷裂”

2016-03-09 03:49宋金明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10期
關鍵詞:阿爾都塞人本主義

宋金明

摘 要: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阿爾都塞以人本主義為主線,提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和科學的“認識論斷裂”觀點,作為劃分青年馬克思與成熟時期馬克思理論的重要依據。本文在處理這一問題時采用延續性的觀點,以期將阿爾都塞的認識論全貌呈現出來。

關鍵詞:阿爾都塞;人本主義;認識論斷裂

人道主義問題是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的重要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者在評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時所無法回避的問題。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以盧卡奇發表的被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圣經”的《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為起點逐步形成的。而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阿爾都塞則以馬克思青年時期與成熟時期的“認識論斷層”為基本點,提出:“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道主義作為科學理論是不能成立的,但作為意識形態可以存在,而且必須存在。因為意識形態是任何社會存在的一個方面?!笨蓡栴}在于,我們能夠這樣簡單地把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的“人道主義”理論用意識形態來解讀嗎?如果不能,那人道主義的解讀方式又是什么?阿爾都塞認為馬克思寫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認識論斷裂”的節點,即這個時間節點之前“人道主義的本質就是意識形態”①,而《德意志意識形態》作為節點實際上是馬克思對之前林林總總的意識形態總問題所作的評論,并且最終他對這些問題的態度是批判和否定甚至是拋棄的。經歷了這個“認識論的斷裂”之后,“新的總問題要逐漸取得其最終形式”②馬克思主義自此才逐漸走向了科學的康莊大道。按照這個觀點他把馬克思的思想發展分為1845年前的意識形態階段和1845年后的科學階段。這一點,在《保衛馬克思》一書中有明確說法:

“由此,我們將得出以下分期法

1840一1844:青年時期的著作

1845:斷裂時期的著作

1845一1857:成長時期的著作

1857一1883:成熟時期的著作”③。

可是馬克思的人道主義觀是否真的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節點劃分?我們不妨從前因后果,看一看馬克思在1845年之前之后,對待人道主義是怎樣敘述并解釋其內涵的。斷裂點之前的著作首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論述到:“人通過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現實的、對象性的本質力量設定為異己的對象時,設定并不是主體,它是對象性的本質力量的主體性,因此這些本質力量的活動也必須是對象性的活動”,“徹底的自然主義或人道主義,既不同于唯心主義也不同于唯物主義,同時又是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的真理”④在這段話的論述中,我們是鮮能看到意識形態的色彩而更多與自然主義糾纏在一起的。他更強調人是一種直接的能動的自然存在物,也就等同于說“人有現實的、感性的對象作為自己本質的即自己生命表現的對象?!雹萑缓笪覀冊倏瘩R克思(1844.9-1844.11)的另一本著作《神圣家族》中對人道主義的論述“現實的人道主義即共產主義所取代‘唯靈論的地位只是為了贏得崇敬?!瘪R克思在此處把共產主義稱為“現實的人道主義”,這是對人道主義與行而上的唯靈論和意識形態區別的有力論證。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則主要對1、現實的個人理論2、對抽象人道主義“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批判”3、革命的現實的人道主義與抽象人道主義的對立和分歧等問題進行了批判。在這里馬克思是基于《手稿》、《神圣家族》中對人道主義的定義,來區分“抽象的人道主義”和現實的人道主義的后才進行的批判??梢娖渌嘘P于人道主義的論述中,更多是一種延續和繼承的關系,而絕非斷裂關系。

的確,我們知道阿爾都塞與那些強調青年馬克思的人相異,他更多強調的是成熟時期的馬克思?!拔覀兩踔翛]有讀過馬克思成熟時期的著作,因為我們太熱衷于在馬克思青年時期著作的意識形態火焰里重新發現自己熾烈的熱情”⑥阿爾都塞認為,馬克思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有一個發展過程,該過程就是其思想從意識形態到科學的過程。所以他堅定的提出:“在馬克思的著作中,確確實實有一個“認識論斷裂”⑦我們可以看出,這里阿爾都塞是承認了馬克思思想發展的階段性的,但無疑也割裂了這種發展階段的連續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既然有其連續性,我們則不能斷然在某個著作之前,其思想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出現,而之后便自然而然的帶上了科學的王冠。即使我們承認馬克思后期的思想更具有深刻性和科學性,但也不能斷定這種思想是一種認識斷裂還是認識延續。如果強行對其進行劃分,所謂的“認識論斷裂”只能是阿爾都塞主義的認識論斷裂,而并非馬克思主義的。此外阿爾都塞定義意識形態為:“意識形態是具有獨特邏輯和獨特結構的表象體系,它在特定的社會中歷史地存在,并作為歷史而起作用”作為表象體系的意識形態之所以不同于科學,是因為在意識形態中,實踐的和社會的職能壓倒理論的職能”⑧我們不難看出,他所謂的意識形態是指我們人的單純的思想的功用,與現實世界的客觀對象根本就是無涉的。只有科學才是我們思想和現實碰撞出火花的焦點,即認識的功能只有科學才具有“在馬克思的思想中,社會主義是一個科學的概念,而人道主義僅僅是一個意識形態概念”⑨但我們知道,并非是人道主義是完全與現實無涉的,作為完成了自然主義的人道主義,其實現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之上的。最后,阿爾都塞從捍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嚴密性的理論目的出發,鮮明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是理論上的反人道主義”這一富于論戰性的理論命題。他認為,馬克思在1845年之后完善形成新的理論框架,開始同一切的把歷史和政治歸結為人的本質的人道主義理論徹底決裂。它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是反人道主義的,但就這一點,它又并不取消人道主義的存在。但是此時阿爾都塞認為的人道主義,則很大程度上是流于思想觀念和形式上的人道主義。與現實中的人和現實生活聯系并不深刻。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則是以革命的現實的人道主義對抽象人道主義的一種否定。這種人道主義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連的。所以,這也是阿爾都塞對馬克思人道主義的一種巨大誤解吧。

注釋:

①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P201

②同上,P17

③同上,P17

④[德]馬克思、恩格斯著:《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p 324

⑤同上,p 324

⑥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序言

⑦同上,P8

⑧同上,P228

⑨同上,P192

猜你喜歡
阿爾都塞人本主義
羅杰斯人本主義教育觀對項目化學習的發展意義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走出阿爾都塞”還是“回到阿爾都塞”:學術史效應和思想史研究的辯證
論阿爾都塞對權力問題的反思——從生命政治學的視角考察
淺析阿爾都塞對《資本論》的哲學閱讀
人本主義視域下的城市環境污染與治理
阿爾都塞接受“毛主義”概說
也論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人本主義路徑——兼與董濤博士商榷
阿爾都塞的鏡中自舞
——重讀阿爾都塞的《論青年馬克思》
阿瑟·韋利中國古詩英譯中的“人本主義”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