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語用視角下幽默語篇中語用預設的動態生成機制

2016-03-15 19:50楊姍姍曹鳳龍王淑娟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楊姍姍,曹鳳龍,姚 蓓,王淑娟

(蚌埠醫學院 公共課程部,安徽 蚌埠 233000)

?

認知語用視角下幽默語篇中語用預設的動態生成機制

楊姍姍,曹鳳龍,姚蓓,王淑娟

(蚌埠醫學院公共課程部,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預設作為一種語用策略,具有動態性建構的特征;交際雙方認知背景下的共同知識又賦予了預設認知語用價值。幽默語篇意義建構中,語用預設通過順應語言結構、交際語境與缺省推理而觸發幽默效果。在認知語用視域下闡釋語用預設的動態建構機制,為幽默語篇的生成提供合理解釋,以期為語篇建構提供一個較新的理論視角。

關鍵詞:語用預設;幽默語篇;動態建構

一、預設與語用預設

預設,即為預先設定,是詞語或語言表達所蘊含的語義前提,是篇章中預先隱藏在某一語言形式背后且未直接言明的命題。[1]預設概念始于哲學范疇,最早由德國哲學家弗雷格(G. Frege)于1892年在《論語篇意義和指稱》中提出。自20世紀50年代起,預設進入語言學研究領域,并在語義學、語用學、認知語言學等分支研究中得到多維度闡述。語用預設則是言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假定聽話人所能理解并順利促成言語行為的條件或知識。從語用學角度來看,預設是說話人組織信息的一種語用策略。國內外的研究者們研究了語用預設的一些區別性特征,總結出語用預設具有共知性、單向性、隱蔽性、主觀性等特性。[2-4]近年來,語用預設應用于詞匯句法的研究頗豐,但適用于語篇層面的研究,尤其是從認知維度來闡釋語用預設對語篇意義構建的相關研究卻是寥寥無幾。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語用預設的動態性建構特征以及在認知視角下語用預設如何促成語篇意義的構建。

二、語用預設動態建構的認知語用理據

在認知語言學的研究中,預設是由預設觸發語(presupposition triggers)所激活的概念和知識構成的一種認知環境。[5]作為語用推理的具體表現形式,語用預設是對話主體間為構建話語意義,對潛預設進行的積極建構與解碼的活動。關聯理論認為,認知環境是聽話人儲存在大腦中的對于世界假設的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在言語交際過程中,事先存在的認知環境中的舊信息與交際過程中所產生的新信息發生交互作用,在認知環境中互相突顯的部分便是交際過程中說話人與聽話人所構建的認知語境。隨著交際的進行,交際雙方以尋找關聯為取向,不斷選擇和調整對于有關認知語境的假設,尋找最佳關聯促進話語理解。因此這種認知語境是不斷擴充和變化的,處于一種動態構建的狀態。

語言使用的過程就是語言選擇的過程,這是順應論的主要觀點。[6]交際雙方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基于語內或語外的原因不斷地在“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可能性”[7]中選擇所使用的語言。語用預設的發出者與接受者要根據對方選擇的語言做出判斷,調整自己的語言來順應對方選擇的語言。隨著交際的進行,語用預設作為交際語境的一部分是處于選擇——順應——選擇的動態變化之中。

在交際語境中,語用預設的表達者與理解者以關聯性為取向選擇語言,以明示、推理為手段表達、理解語用預設,雙方順應交際需要,形成語用預設的動態建構過程。交際者在語用預設選擇中受雙方認知框架的影響,需要順應動態的交際認知語境??傊?,建構語用預設是語內和語外各要素促成的一種語言商討和順應而動態運用語言的過程。這些要素互相補充,構成了語用預設動態建構的認知語用理據。

三、認知視角下語用預設的動態建構

作為一種語用現象,預設貫穿于整個交際過程,是交際語境的一部分。語用預設涉及交際雙方所共享的知識或信息,但由于雙方的認知環境可能不對稱,而交際成功需要認知環境中舊信息與具體語境中產生的新信息發生交互,因此這種共享信息需要不斷擴充、積累才能順應處于動態變化中的交際。成功的交際需要交際語境中的語用預設具有動態建構的特征。表達者明示自己交際意圖,聽話人在認知語境中通過明示信息進行推理。在此過程中,表達者不一定能夠準確表達其交際意圖,而聽話人也不一定可以正確理解說話人意圖。因此,雙方在交際過程中面臨“偏差”,即輸出的語境效果與語用預設不匹配時,便會通過明示、推理、相互協商、相互順應做出相應的調整,順應交際語境構建新的語用預設。另外,表達者和聽話人隨著話輪的轉換,相應的也由語用預設發出者轉換成理解者,由主動變被動和由被動變主動,因而該“明示——推理”過程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建構的。

研究者們對語用預設的論述雖各有側重,但都把語用預設的界定與語境聯系起來[8],注重交際雙方的社會認知背景下的共同知識或觀念的研究,賦予預設以認知語用價值。因此,應結合具體語境來開展語用預設的研究。筆者以幽默語篇為例,探尋在具體語境中語用預設實現動態建構的生成機制。

(一)語言結構選擇的順應

順應的語言結構指的是語言各個層次的結構和結構組成的原則,包括語言、語體、語碼的選擇,話語構建成分的選擇,話語和語段的選擇以及話語構建原則的選擇等。[7]語用預設涉及交際雙方所共享的知識或信息,但說話人和聽話人對于某些領域的認知環境存在偏差,因此在說話人明示自己的交際意圖,并運用語用預設,即認為該預設處于雙方互明的認知框架之中時,聽話人卻沒能正確推理出說話人意圖,而僅僅順應字面意思或語言結構尋找最佳關聯選擇使用的語言,從而產生了幽默效果。例如:

(1)Customer:Have you got Emily Bronte’sWutheringHeights?

Shop assistant: I don’t know when she ordered it.

在這一互動過程中,顧客把Emily Bronte’sWutheringHeights作為已知信息或交際雙方的共同背景知識,并將其作為預設隱含在問句中明示其交際意圖。而事實上店員并不知道Emily Bronte是一位作家,WutheringHeights是其代表作之一,只能順應語言結構,把Emily Bronte是一名作家的語用預設誤解為Emily Bronte是某位訂購該書的顧客,未能對顧客的明示交際意圖中隱含的語用預設做出正確推理,由此產生了幽默。除了交際雙方的共享信息,隱含于語言形式背后的、與說話人聽話人相關的社會、認知、心理因素以及上下文語境均能成為建構幽默語篇的來源,存在于整個交際過程的語境中。再如:

(2)媽媽:這次期末考試考得怎么樣???

女兒:我暈。

媽媽:(趕緊扶住女兒)你哪里不舒服啊,要不去醫院看看吧?

本例中的女兒對于媽媽詢問考試成績表示不滿或者不耐煩,并為了明示交際意圖將不滿或不耐煩作為預設隱含于“我暈”這一網絡語言中。而不熟悉網絡語體的媽媽在認知語境中并未識別女兒的語體轉換,順應口語語體誤解了女兒的語用預設,生成幽默效果。

(二)交際語境的順應

交際語境涉及到語言使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等諸因素。語言使用者是交際語境的焦點,因為只有說話人和聽話人在場的情況下才有語言交際,物理、社交和心理世界中的語境成分才能被激活。

1.順應物理世界制約下的語用預設

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時間和空間的指稱關系,這些因素會影響說話人的語言選擇。其中時間指稱包括事件時間、說話時間和指稱時間。例如:

(3)Carol: Is this a bad time?

Ross:No, it’s… the Stone Age.

該例中Ross在其工作的歷史博物館見到前妻Carol時面露尷尬。Carol問道“現在來的時機不對吧?”Ross回答“不,這是......石器時代”。這看似前言不搭后語的回答卻達到了幽默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為Carol把離婚后會面的尷尬作為預設隱含于問話之中,而Ross順應了語用預設中的時間指稱,卻把預設中的說話時間更換成指稱時間。這種時間的錯位生成了幽默的效果。

2.順應社交世界制約下的語用預設

社交世界指社交場合、社會環境、規范交際者言語行為的原則和準則。社會規約作為社交世界的重要成分指的是在某個社會中被絕大多數成員認為是符合常規的、能夠被接受的行為和思想方式。[7]語言使用者為了達到交際目的,必須動態地順應或遵守社會規約。例如:

(4)某男士:您想跳舞嗎?小姐?

Mary:是的,謝謝。

某男士:正好,我可以坐你的位置了。

在舞會這類社交場合中,交際者選擇使用的語言應符合社交世界中的各種交際規范。當男士詢問瑪麗是否想跳舞時,瑪麗所推理出的語用預設為該男士希望邀請她跳舞。但根據男士后面的話,其真實的交際意圖卻是得到瑪麗的座位。由于誤解該男士的語用預設并且順應了社會文化中的社會規約而產生幽默。

3.順應心理世界制約下的語用預設

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際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圖等因素。這些心理因素制約著說話者的語言選擇。換言之,說話者的語言選擇正是順應自己的或聽話人的心理世界的一個動態過程。例如:

(5)Customer:Waiter, this lobster has only one claw.

Waiter: I’m sorry, sir. It must have been in a fight.

Customer: Well, bring me the winner then.

在就餐中,顧客發現龍蝦只有一只爪時找來服務員詢問。顧客的第一句話隱含的語用預設可能是“龍蝦不該只有一只爪”“這只龍蝦有問題”“給我換掉這只有問題的龍蝦”等等,但顧客并沒有直接質問服務員,而是順應人際交往中的禮貌原則,運用陳述句陳述了一個事實,即“這只龍蝦只有一只爪”。服務員根據顧客明示的交際意圖做出了正確的語用推理,即顧客不滿意這只龍蝦或顧客希望得到合理解釋的意圖。服務員順應了顧客的這種心理,企圖說服顧客以“這只龍蝦肯定打過架了”。此話輪中產生了新的預設“龍蝦打架可能會打掉爪”“龍蝦打架丟失的爪子不屬于餐廳服務質量問題”“龍蝦打架丟失了爪子,餐廳不需要給顧客更換龍蝦”等。顧客判斷出并順應服務員推卸責任的心理,接用其語用預設,說“哦,那給我那個打贏的吧”。以上例子說明說話者在各種可能的語言變體中選擇使用某種語言是通過順應自己或者聽話人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或者心理世界來動態建構語用預設以傳達交際意圖。

(三)缺省推理下幽默語篇的生成

朱躍[9]等從發話人的關聯期待出發,闡述了缺省推理對于潛隱聯結的識別,這里缺省推理作為補充性推理機制產生缺省預設是相對于說話人發出的語用預設而言的。話語交際過程中,除了明示刺激,話語中往往還存在隱性聯結蘊含于說話人的語用預設之中,聽話人需要解碼這種隱性聯結在缺省推理中產生缺省預設,且符合說話人的語用預設時,上一話輪的關聯期待才能得到滿足,順應動態交互中的認知語境。如果關聯期待得不到滿足,在下一話輪中說話人會隨著調整的認知語境重新傳遞交際意圖。在言語互動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交際效果,例如:

(6)Son:Hi, dad, I’m hungry.

Dad:Hi, hungry, I’m dad.

Son:I’m serious! Dad!

Dad:No, you’re hungry.

Son:You must be kidding!

Dad:No,I’m dad.

本例中令人捧腹的父子對話源于父親對于兒子交際意圖的故意曲解,兒子在問候父親后說“I’m hungry”隱含的語用預設可能為“我要吃東西”或者“晚飯準備好了沒?”,期待父親通過缺省推理產生缺省預設,滿足自己的關聯期待。然而父親卻選擇順應語言的字面意思將兒子的交際意圖理解為打招呼與自我介紹,并本著禮貌原則回應對方。對于父親這種俏皮的回答,兒子試著調整,期待父親正視自己意圖傳遞的信息,本話輪中父親依舊采取故意曲解的策略不滿足其關聯期待從而產生幽默效果。

預設作為一種語用策略,在幽默語篇建構中起著重要作用。語用預設或以詞語、句式等顯性語言形式存在,或隱藏于交際語境中,順應語內、語外各要素制約著語篇意義的動態建構。本文分析了認知語用視域下語用預設的動態建構以及交際雙方如何順應語言結構與交際語境產生言語幽默。期望能從認知語用這一新的視角,為語用預設的研究提供一個較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哈杜默德·布斯曼.語言學詞典[M].陳慧瑛,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420.

[2]JACKENDOFF 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Mass: The MIT Press,1972:230.

[3]ANDERSSON M.“I Know That Women Don’t Like Me!” Presuppositions in Therapeutic Discour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 721- 737.

[4]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68.

[5]朗曼.預設連貫功能的認知研究——以德語新聞報道語篇為例[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7):51-56.

[6] 陳新仁.社會用語的語用心理分析[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13-16.

[7]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1999:59-132.

[8]楊慶云.語用預設與反諷語篇的建構[J].外語教學,2013(6):25-29.

[9]朱躍,呂貝妮.關聯期待與缺省推理下缺省語境的生成模式[J].外國語文,2015(4):32-39.

(責任編輯:劉應竹)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A Case Study of Humorous Discourse

YANG Shanshan, CAO Fenglong, YAO Bei, WANG Shujuan

(Common Course Department,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233000, China)

Abstract:As a pragmatic strategy, presupposition possesses the property of dynamic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 common knowledge of both speakers makes it cognitively and pragmatically valued-loade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plays a role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orous discourse with dynamic adaptation to the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he communication context as well as default reasoning to trigger humorous effects. It is hop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pp in humorous discourse, thus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Key words: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Humorous discourse; Dynamic construction; Cognitive perspective

收稿日期:2016-04-08;

修訂日期:2016-04-20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5A410);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6A0605);蚌埠醫學院科研課題資助項目(BYKY14104sk)

作者簡介:楊姍姍(1987— ),女,安徽安慶人,蚌埠醫學院公共課程部助教。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4476(2016)04-0075-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