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學生自由寫作空間芻議

2016-03-16 20:51張國華
文教資料 2016年14期
關鍵詞:習作作文生活

張國華

(敦煌市西關小學,甘肅 敦煌 736200)

拓展學生自由寫作空間芻議

張國華

(敦煌市西關小學,甘肅 敦煌 736200)

語文教師要結合小學作文的特點,因時施教,因事施教,因材施教,大力挖掘身邊素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寫身邊的人、事、景、物,培養作文興趣和愛好,不斷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感,力圖將小學作文教學提升到新的高度。

寫作 自由 空間

作文教學是體現學生語文水平和素質的重要尺度和綜合表現?!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比绻趯W生作文剛起步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就會形成思維定勢,對“好作文”設置很多條條框框的規定,提出很多要求,必然壓制了學生的性情。由于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學生越學越怕。而自由寫作,就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表達內容,讓學生無拘無束地寫,寫真話、抒真情。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應該大膽地“放”,拓展學生自由寫作的空間,讓“我手寫我心”。

一、擴展寫作空間,讓學生有素材寫

古語有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鄙罴醋魑闹?。給學生自由寫作的空間,寫自己會寫的,愛寫的話題,學生才可以暢快表達。

1.留心觀察,涉獵素材。

“處處留心皆學問”,“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凡好的作品,皆來源于生活。學生所接觸的一切,看到的、聽到的、親自實踐及感受到的都是學生已知的信息,這些信息都可以成為作文的內容。學生之間的交談,父母的叮囑,老師的講課,上學路上的風景,心中的委屈,校長的講話,學生之間的爭吵,一次游戲,一次實驗,一次電話,甚至夢境等,都是作文的內容。由于所寫材料是剛剛親身經歷過的,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因此,把學生從封閉的學校和課堂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時間親近自然,走進社會,用自己的眼光和心靈去感受、去體驗,只要他們平時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便會發現,身邊的題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生活是一個萬花筒,多觀察,才會豐富生活積累。比如節日習俗,端午包粽子,中秋賞月吃月餅,春節耍社火等,再加上各種紅白喜事,這些習俗具有獨特性,極富生活色彩。所以,應鼓勵學生寫真實的事情,記錄身邊的真人真事,關注班級、學校、社會動態,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每天主動將自己日常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下來,每周進行“我的發現”交流。通過觀察、記錄、交流,學生不但占有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寫作素材,而且切實感受到了時時處處有生活。只要學生平時認真觀察,就能為其提供豐富的寫作資源。農村的學生爬樹、掏鳥蛋……這些童年趣事給孩子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喂雞、放羊、鋤草、種田等這些勞動實踐給學生帶來了深切的感受,讓學生以日記或作文的形式記錄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這樣就為學生今后的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2.創設情境,抒寫原型。

如今的學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童心所及,處處皆文章;蟲魚鳥獸、花草樹木,天上地下、過去未來,想象所至,下筆可成文。

學生體驗后,對創設的情景產生了興趣,行文起來,速度快、質量高。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作文教學乃至整個語文教學的不竭的資源。小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根據這一點,在作文之前,老師先為學生創設愉悅而歡快的情境,然后指導作文。如教師先帶領學生去放風箏,然后以《放風箏》為題作文?;蛘呓M織學生釘紐扣、下軍棋活動,然后組織學生以 《釘鈕扣》、《下軍棋》為題作文。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季節假設作文情景,如春天帶學生種花,秋天到田野觀秋色、冬天掃雪、堆雪人、打雪仗等,搞活動后作文?;顒咏Y束后,學生以愉快的心情記敘各次活動,作文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感人。因此,我們應當放開手腳,多開展課外活動,多組織學生郊游、野炊,讓學生多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這樣,以活動導趣,又以活動誘寫,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寫,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興趣和水平。例如,我曾讓六年級的學生寫 《秋天的田野》。初寫,效果并不理想,皆因有的學生觀察不夠細致。于是,我就讓學生拿著本子到野外去觀察,記錄下他們所看到的秋天景色:綠中帶黃的樹林、盛開的秋菊、田野上雪白的棉花、枯黃的玉米根、悠閑的羊群、清澈見底的小渠、草叢中驚飛的雀兒……有了這些具體的感知,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文章生動有趣、內容豐富多彩,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每當學生經歷一次活動后,作文往往就寫得比較好。讓生活促進寫作,使學生感到確實有話可寫。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寫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促使學生改變對寫作的誤解,放下包袱。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有生活、有活動,就有好作文。

3.讀寫結合,積累素材。

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從閱讀對寫作的作用方面看,閱讀是寫作的借鑒,是讀者間接認識生活的途徑,對于提高讀者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教科書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到讀賞結合,讀寫結合。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的各種書籍。閱讀的內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讓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牢記在腦海里,隨時積累寫作素材。另一方面,教會學生從社會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們留意身邊的任何事,學會鑒賞、取舍。

二、放寬要求,讓學生大膽寫

學生剛剛學寫作,能寫、愿意寫就很不錯了。小學生本來學得東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選材、立意、開頭、突出中心,就好像剛栽下的樹,不知能不能成活,你就每天搖來搖去,甚至還拔高一點,這樣的桂樹生命力再強,也難成活。

1.篩選重組,建立“紐帶”。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典范文章,對于學生學習語言,完善和優化自己的語言系統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學寫這些文章,難免有揠苗助長的嫌疑,所以在教學中,應放寬要求,只要建立起語文教材與生活之間的“紐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寫作,勢必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鯨》一課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寫訓練:把學生分為兩組,分別以《我是虎鯨》和《我是須鯨》為題,介紹一下自己,越全面越好,并鼓勵用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說明方法。任務布置后,學生們興味盎然,為了說得全面正確,他們個個認真讀書,研究兩種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結合自己課外搜集到資料,并進行必要的篩選和重組。因為說的是“自己”,學生紛紛融進了個性化的語言,突出“自己”的優勢。很快,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了這一練筆,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懂得了課文是個例子,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2.摒棄條框,自主選材。

充分解放寫作空間,就要打破框框、排除障礙,讓學生自由寫作。教師在激發學生寫作欲望時,要讓學生以生活為寫作的大背景,自主選擇材料。要鼓勵學生寫身邊的事,寫小事、真事;激發學生抒發心中的感想,要多想、想得深。這是學生產生寫作愿望并且有可能寫出新意的前提。在指導學生寫的過程中,不怕學生“出格”,不說“三段”“六要素”之類,讓學生的作文具有主動性,具備個性張力,促進其思維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講評寫作時,更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對于學生的閃光點要給予褒獎。比如有位胖墩墩的同學評價自己的身體時說:“我又超重了?!蔽覀兙鸵獮槠湔Z言的形象化而鼓掌,特別就這一點在全體同學面前表揚,這將使大家更加清楚寫作就是寫自己所想說的話,從而解除對寫作的懼怕心理。不搞框框架架,使學生得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寫作。學生在寫作中切實體會到樂趣,學生才可能愛寫,有可能寫好并寫出新意來。

三、放手表揚,讓學生有興趣寫

表揚是激勵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方式。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剛開始習作,學生或許不能達到教師所期望的水平,但有時他們的一些語言并不遜色,或許充滿更多的童真和樂趣。雖然整篇習作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一些好詞佳句,應用醒目的紅圈畫出來,學生看了定會受到鼓舞。作為語文老師要多發現學生在寫作中的點滴進步,對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應及時表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表達。而學生交來的作文,我們總覺得有很多缺點,因此認真修改,甚至改得面目全非,還認為學生會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學生拿到老師修改過的作文,覺得自己的文章一無是處,才被老師改得體無完膚,反而失去作文的興趣。為此,我每接受一個班,對學生的作文,都從學生原有的水平出發,發現其優點,寫上鼓勵性的批語。實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寫得好,也會得到肯定。尤其是表達真情實感的文章,盡管錯字多,甚至不夠通順,我也在班上宣讀,并張貼出來。告訴學生,作文就是寫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種心靈的對話,你怎么想就怎么寫,完全可以自由表達。

興趣是學習寫作最好的老師??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蓖瑯?,知文者不如好文者;好文者,不好樂文者。樂在很大程度上是種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便會在為文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和快樂。指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把課本中死記硬背、抽象的內容通過演故事劇的形式,使之生動活潑,具體形象起來。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通過自編自演,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激發了興趣,培養了創作能力。

四、放任評價,讓學生借鑒寫

正確評價,才能挖掘學生習作的潛力?!墩n標》在不同的學段分別提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因此,在習作指導過程中,如何抓好習作講評對于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很重要。我們可以根據習作的目的及要求靈活采用各種評議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評議、學會欣賞、學會修改,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當學生寫成一篇習作,盡管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缺點,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創造,一個成就。因此,作文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采取多元的評價激勵學生寫好作文,想辦法積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為達此目的,我讓學生在班上朗讀自己的文章,由同學評出相應的分數及優點和不足;編印班級作文集,讓每個學生都有作文入選,品嘗一下“發表作品的喜悅”;按作文能力分組進行競賽,讓更多的學生有獲獎的機會;讓家長為自己孩子的文章打分并做出評價……這些措施不僅激發了學生積極進取的個性、體味了成功的喜悅,還激起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實現了良好的個性發展。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要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多元評價,為學生營造自由傾吐的作文氛圍,讓他們有事便寫,有情便抒。久而久之,作文便進入了學生的生活,作文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1]王君霞.給學生一個自由開放的寫作空間[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1(06).

[2]張崇祝.還學生一片自由寫作的空間[J].新課程(教師),2009(06).

[3]杜亞麗.中小學生態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06).

猜你喜歡
習作作文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