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無度”到“有度”: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限度思考

2016-03-16 20:51韓劍峰
文教資料 2016年14期
關鍵詞:限度歷史評價

韓劍峰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江蘇 昆山 215300)

從“無度”到“有度”: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限度思考

韓劍峰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江蘇 昆山 215300)

世間萬事萬物皆有限度,度是一定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范圍的界限。在這個范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突破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會發生變化。課堂教學同樣如此,涵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課堂教學如果超越其限度,往往就會產生負面效應;如果不足其限度,往往就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本文從教學無度現象觀察入手,分析教學無度產生的原因,進而闡述教學有度的重要性,以期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課堂教學 教學限度 教學無度 教學有度

課堂教學從本質上說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這一特定情景中進行的互動交往過程,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相統一的活動。通過這個交往過程和活動,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要素,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課堂教學超越或不足其限度,我們就稱其為教學無度。教學無度,一是指超過教學的限度、導致學生“吃不了”;二是指不足教學的限度,導致學生“吃不飽”。它們共同的弊端都是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率低下。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對第一種現象談一些看法。

一、教學無度,需要直面

1.教學無度的主要表現

(1)講授過度

為了追求所謂的“分數”和“高效”,教師講授為主甚至“全盤講授”成了不少課堂的選擇,教師們擔心課堂時間不夠用,唯恐學生學不會,于是將知識一口一口地“喂”給學生,恨不得連一根數據線,將知識一股腦傳輸給學生。教師教得多,學生學得少,過度講授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只會“拷貝”,不會思考。

(2)提問過度

很多教師將知識點(考點)轉化為一個個細小的問題來讓學生一一回答。筆者曾聽過一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全課大小約17個問題,問題教學法雖然可取,但過度的問題也會導致知識的碎片化,缺失了知識間內在的邏輯聯系。提問多了,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就少了;問題多了,問題的含金量就低了。

(3)練習過度

面對高頻率、高難度的各類考試,不少教師相信“要想出成績,唯有多練習”,不少學生也就習慣性地認為“學習等于做題”。筆者曾就發現有的老師在一天中布置四個不同類型的作業:課堂練、課后練、錯題訂正加上回家背誦。過度練習導致練習本身的質量和效果無法保證,同時侵占了學生大量的自主學習時間,扼殺了學生有限的興趣和創造力。

(4)依賴教材過度

教師們“緊扣”教材,編排“劇本”,教學不敢越雷池一步。筆者曾聽過一節《北魏孝文帝改革》,師生在評價孝文帝改革時通篇是贊美之詞,究其原因,是教材中關于孝文帝改革的影響就只有積極方面,那么該如何解釋孝文帝死后才三十余年,北魏政權就不復存在了呢?孝文帝改革就沒有一絲瑕疵嗎?對教材忠實執行,缺乏反思,缺少批判,著實令人擔憂。

此外,還有諸如過度創設情境、過度拓展、過度探究等現象也較普遍存在著,所有這些,都是超越了教學限度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失衡的、失調的、低效的。

2.教學無度產生的原因

(1)師為主體的教育觀

傳統的以師為本的教育觀念依然存在,教師在課堂上壟斷了話語權是教學無度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學生少有發言權,更難有獨立的思考和主張,于是只能做教學的聆聽者和跟隨者,缺乏反思,沒有質疑,不敢批判,更奢談創新。

(2)成績至上的評價觀

應試教育對教學的評價往往注重結果,分數成了教學的終極目標,為了讓學生會做題,考試能夠取得好成績,教學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題海戰術”來“鍛煉”學生,學生也就成了不會思考的做題機器。

(3)缺乏整體意識的教學組織觀

不少教師組織教學時囿于局部,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些教學環節上過于糾纏,殊不知,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是有整體性的,一堂課的各個教學環節間是彼此關聯的,一處或幾處環節出現無度,必然會導致整堂課的教學無度。

二、教學限度,有待探索

羅素在談到教育中的自由時,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教育中的自由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1]。提倡有限度的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地控制教學要素的容量、程度和進展,實現課堂教學要素的有機整合,最終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1.轉變歷史教育觀念

評價教師教得好不好,關鍵得看學生學得好不好。教學有度首先就要求歷史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歷史教師要由課程知識的施予者轉變為教育學意義上的交往者,歷史課堂教學形式要從強加性的“灌輸”,轉變為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對話”。歷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乃幫助學習者成長、進步、發展,健全人格和公民素養是其重點,“人”是目的,其他皆為手段[2]。歷史課堂教學要有度,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不能“缺位”,而前提就是教師必須堅定兩種教育理念: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

2.豐富歷史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具有反饋、調控教學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功能。評價的基本原則應是既注重結果,又注重過程。教師應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筆者認為除歷史考試以外,歷史論文習作、歷史圖表制作、歷史調查報告、歷史課堂對話等都是可以選擇的評價方式,它們同樣可以考查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動手與動腦的綜合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評價手段更能激勵學生的學,更能改進教師的教。

3.優化歷史教學環節

(1)定位要有度

一是教學目標定位要準確。因為準確了才可能有度,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談高考考試內容改革時提到 “一點四面”,這就是要用考試改革這根杠桿,來撬動中學教育教學改革[3]。這一點歷史教師不能不知道。二是教學目標設置要精簡。目標設置太多,教師不光為難自己,更是為難學生。如筆者聽過一節《中國古代的發明和發現》,授課教師圍繞“四大發明”展開,既肯定了“四大發明”的偉大,又指出了其存在的問題,從而得出我們對中國古代發明與發現應有之態度:既不虛驕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應以開放的心態學習一切世界上優秀的文化。筆者認為有度教學就應該提倡一課一得,課課有得。

(2)設問要有度

一是設問要講求精度。具體地說,設問要在研讀理解“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提出,這體現教學的方向性;設問要緊扣重難點、易混點和生長點,這體現教學的針對性;設問要與教學內容相匹配,這體現教學的科學性。二是設問要講求思維度。設問應聚焦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的問題學生“看得見但摸不到”,需要“伸伸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同時設問要兼顧多角度與分層次,既能引起學生思考的欲望,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如在評價新航路開辟時,筆者提供材料:在菲律賓馬克坦島有一塊雙面碑,一面刻著“1521年4月27日,西拉普拉普在此擊潰西班牙入侵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另一面刻著“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與馬克坦島酋長西拉普拉普所部激戰,重傷身亡于此……后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然后提出問題:結合這段史料,我們該如何評價麥哲倫,進而如何評價新航路的開辟呢?

(3)“說話”要有度

一是要把握好“師說”和“生說”的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敢于給學生時間,充分利用各個教學環節讓學生說。例如在課堂導入時,可以結合生活熱點問題讓學生討論,引入新課內容;在課堂訓練時,可以讓學生講解答題的思路;在教學結束時,可以讓學生歸納本堂課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說,在說中解決問題、掌握方法、培養能力。二是要把握好“說”與“不說”的度。具體有“四說”和“四不說”?!八恼f”指重難點要說,易錯易混點要說,新舊結合點要說,課堂生成點要說;“四不說”指不說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不說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也能掌握的知識,不說盡力講學生也不明白的知識,不說教師自己也不甚了解的知識。杰出教師無不在課堂里把精力傾注到由每一個兒童的聲音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整體聲音的傾聽之中[4]。教師不妨多讓學生說,多聽學生說。

(4)練習要有度

一是要控制練的量度。從選題來看,要著重加強材料型的選擇題和分析題的訓練,因為其更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符合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從題量來看,課堂訓練以控制在10分鐘內為宜。訓練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鍛煉思維,提高能力,因而練習“貴精不貴多”。二是要控制練的難度。教師在布置學生訓練時,應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做到循序漸進,由簡到難。過于簡單,能級要求低的習題不練或少練,過難太偏的題不練,對于難度適中的題,也要注意設置“梯度”。筆者認為教師應研究高考,關注學生、結合實際,以此為前提的習題訓練才能做到真正有度且有效。

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和引導學生的自我發展之路[5]?!敖獭痹诟旧鲜欠铡皩W”的,為“學”思考、為“學”設計、為“學”鋪路,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追求有度前提下的有效,有效基礎上的高效,是每位歷史老師的共同心愿與目標。教學要有度,焦點在教師的智慧,關鍵是究竟怎樣做才算“恰到好處”。為此,我們必須在轉變觀念中研究教學,在更新思路中思考教學,在大膽實踐中完善教學。

教學有度,我們仍在探索著。

[1]石中英.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

[2]任鵬杰.歷史教育必須走出上位不清下位糊涂窘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19.

[3]姜鋼.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5.Z2.

[4][日]佐藤學.鐘啟泉,陳靜靜,譯.教師的挑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5][英]懷特海.莊蓮平,王立中,譯.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10.

猜你喜歡
限度歷史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新歷史
論正當防衛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咳停合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與驗證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